超市有限公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商业零售领域利用外资问题的批复》的文件,批准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青岛等 6 个城市和 5 个经济特区进行中外合资合作零售企业试 点。 在此之后,国家又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改革方案: 1993 年 3 月,国务院在有关文件中第一次同意将物资供销,即生产资料批发领域列入对外开放的范围; 1995 年,国家对外开放连锁经营形式,批准荷兰、日本两家外商在北京进行连锁商业试点; 1995年 6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又将商业零售、批发和物资供销从以前的禁止类列入现在的限制类,允许有限度地利用外资。 因此,越来越多的外国零售企业进入中国零售市场。 在进入的外商零售企业中,有大型综合超市(如法国家乐福、美国沃尔玛);仓储式会员店(如德国的麦德龙、荷兰的万客隆);便 利店(如日本的罗森);超大型购物中心(如香港特区的新东安百货);商品批发集散中心(如香港特区的利联仓行);标准化食品超市(如日本的友谊西友超市)等。 超市在世界发达国家问世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它是一种现代化大型商业形态,具有自选购物、流通成本低、节约购买时间等优点,因而即使在新商业经营形态层出不穷的发达国家,它仍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成为现代大型零售业的主要形式。 据统计 1991 年美国 38 种零售业态中,超市销售额以 %的比例而高居榜首(百货仅占 %),同年日本各种超市销售额也占 %(便利店 占 5%,百货店占 %)。 因此,超市在发达国家的商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当前,许多著名超市公司(如德国麦德龙、美国沃尔玛、法国家乐福等)纷纷向国外拓展市场,进行跨国联营,以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由于消费市场潜力较大,投资环境较好,国外大型超市集团纷纷把中国作为拓宽发展领域的投资热点。 我国超市始初于八十年代初,当时只是一些营业面积较小,经营品种较少的商店,虽曾产生过一定的轰动效应,但终因市场问题而导致一度萎缩。 九十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发展的加快、居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先进技术、管理方法的应用,超 市这种现代化商业零售形态再度在中国大地兴起,并得到迅猛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苏州商业同其他各行各业一样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步成为苏州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超市作为商业领域的新型业态,在其他大、中城市异军突起,发展迅猛,成为商业的重 11 要组成部分。 但在苏州市尚未能得到充分发展,苏州市超市存在较大的市场容量。 目前在苏州的连锁业中,形成规模,具有一定实力的超市主要有美佳、百汇和华润三家连锁超市公司。 虽然经过近年来的迅速发展,苏州超市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些超市在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等方面还远不能同国际接轨 ,同时苏州超市业的发展在自身资金的筹措方面遇到很大的障碍,合理利用外资,加速自身发展已成为苏州超市业未来发展的现实选择。 伴随我国加入 WTO 脚步的加快,我国超市业参加世界范围的竞争已是大势所趋。 众所周知,现代商业的竞争已经不单纯是商品本身的竞争,经营方式、服务理念、管理模式等竞争的延伸已成为在商业竞争取胜的关键。 为了引进国外流通领域先进的管理技术、经验和经营模式,促进地区商业的大开放、大流通、大发展,苏州进出口有限公司与法国集团公司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多次协商,决定共同创办“苏州超 市有限公司”(已于 2020 年 2 月 1 日签定了合作意向书),以加速苏州超市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带动江苏特别是苏州地区的名优产品出口,以进一步提高江苏省和苏州市的对外开放水平。 第二节 项目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中方商业经营管理水平 集团以它超前的经营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模式一直著称于世界著名超市业中。 大型超市的组成同时包含了多样商品的提供、优质服务的提供、管理模式的运用等,集团不仅把自选、廉价和服务放在同一建筑物中,同时把服务与管理融为一体(超市的组成详见图 2- 1)。 苏州超 市有限公司的建立,将有助于把优质的服务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带到中国,从而有利于提高中方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观念。 认为,顾客(消费者和供应商)是使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的前途取决于顾客的满意程度。 因此,在经营发展中,一直把向顾客提供最佳服务作为最重要的工作。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以提供廉价商品和服务,改进消费者的购物能力和生活水平。 根据消费者的期望,以竞争性的价格,把高质量的产品卖给消费者,而且在最短的时间里将市场上的新产品提供给消费者。 在商场布置方面,努力寻求节省消费 者时间的方法, 12 方便消费者购物,使消费者在实用、整洁、舒适的环境下购物(商场格局图详见图 2- 2)。 严格遵守对消费者的承诺,如有价格、交货期限、补货的承诺,都竭力兑现。 尊重消费者是一贯的经营作风,每一个消费者在都会受到礼貌的接待。 集团对其销售人员,都要求其做到耐心倾听消费者的各种抱怨,并给消费者作必要的解释,可能的话直接帮助消费者处理问题,寻求解决方法,需要的话则带他去找能答复他的负责人。 在与供应商的关系中,坚持的道德准则是同供应商建立一种互利坦诚的关系, 要求其雇员正直无私,杜绝接受供应商赠送的礼物和好处,对供应商,一直把他们视为企业的合作者,教育员工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采取礼貌的态度,在他们面前保持良好的信誉。 集团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低价。 的第一个使命是使顾客满意,为此,公司要做到:大量销售工业化产品,以最低价销售商品并达到经营面积的最高营业额,每一家商场的设计保证能使大量商品快速流通运转;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要依据营业额,费用库存及运转情况而进行管理。 选择。 不仅在价格上,而且要在满足顾客需要的商品多样化产品中,提供最好的选 择。 在国有品牌,地区品牌以及品牌的商品中,挑选并开发新的商品。 服务。 顾客来购物不仅能享有合理的价格和多样化的选择,而且还有许多方便之处。 在同一商场可购买所有物品(食品和非食品);自由选择和流通方便;对技术性商品给予购物指导和帮助;一次付款;辅助性服务(信用贷款,送货上门和售后服务等);在商业中心还设有商业长廊和其它服务项目。 的管理模式较为先进,集团特别注重经营中的每一个环节的协调与有序的连接,对于经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采用人工及计算机智能管理相接合的方式进行科学管理。 集团还特别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定期对员工进行各种培训,不断更新他们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水平。 此外,为增强集团市场竞争优势、商品采购优势及降低采购成本,集团在中国专门设立了采购中心负责为商店组织货源。 随着合作公司的发展,该中心将负责在整个上海地区、整个江苏地区及中国其它地区的商品采购。 集团中国采购中心的主要任务是: 分析消费者的需求; 完成超市品种系列的构成; 与供应商协商并签署协议; 监督商业合同的实施; 超 13 市内的促销活动。 从集团中国采购中心的任务来看,该中心已不仅仅是负责商品 的采购,同时更重要的根据市场变化进行消费者需求分析及商品供给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其合理的商品品种构成及规模,从而有效地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 目前,我国已有部分国内超市开始设立类似的机构,本项目的实施与经营,将产生有效的示范效应促使我国国内超市进行改革,并不断提高我国国内超市的市场适应能力与竞争力。 食品加工处 食品部 付款台 仓库 非食品部 仓库 服务部 商业长廊 加油站 停车场 修车处 餐厅 顾 客 商品自选部门员工 收银部门员工 其它服务部门员工 奶制品 面包 糕点 自助熟食 肉类 鱼类 冷冻食品 蔬果 干果/南北货 成品 洗涤菜 美容美发 清洁护理 小吃早餐 饼干 饮料烟酒 团购 家用五金 工具 像制品 游戏及玩具 体育用品 厨房与餐桌用品 学习办公用品 清洁整理用品 箱包珠宝 照相 音像 家具 大家电 小家电 通讯 男装 儿童用品 内衣装女装鞋类家用纺织品 服务台 收款台 文秘 装饰 维修 清洁 经营帐目 供应商 付款 其它 人事 培训 生鲜 商品 大众消费品 非食品 非技术 非食品 非技术 纺织品 收银部 综合部 财务部 人力 资源 销售部门 服务部门 采 购 中 心 商 场 管 理 数据 安装 图 2- 1 大型超市组成图 14 表 21 表 22 二、有利于促进苏州现代化商业的发展 苏州商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苏州经济高速发展,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全 市涌现出了一批大型批发、零售企业,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 199 1991998 年苏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批发和零售商业网点数量、从业人员、销售额情况见下表 21。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 199 1997年指大中型批零售贸易企业, 1998 年指年销售在 2020万元以上,年末从业人员在 20人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年销售在 500 万元,年末从业人员在 60 人及以上的零售企业)情况,详见表 22。 苏州商业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 近年来苏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批发和零售商业网点等情况一览表 年份 项目 单位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批发 零售 商业 网点数 个 90068 96407 100986 从业人员 人 287419 295890 318230 销售额 亿元 资料来源:《苏州统计年鉴》 1997- 1999年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有关情况一览表 名称 单位 1996 1997 1998 数量 个 408 资产额 亿元 销售额 亿元 资料来源:《苏州统计年鉴》 1997- 1999年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苏州商业发展的要求 从以上资料中可以看出,苏州商业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远不能适应商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伴随着苏州今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苏州商业必然要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 1) 工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对商业的要求 商品生产的发展决定商业流通的发展,这是客观规律。 苏州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苏州市第八次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1500 亿元以上 ,人均 万元左右,比 1994 年的 720 亿元增长一倍多。 市区 2020 年规划用地、规划人口将比 1994 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届时苏州的城乡一体化将有重大突破,小城镇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苏州新区、苏州的发展将市区与周边小城镇地区紧密结合,构成现代化城市群。 这一切都将为苏州商业的发展提供有 15 利的条件,同时也相应要求苏州商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 2) 外向型经济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对商业的影响 随着经济国际化趋势,至 2020 年,苏州市将逐步形成包括内贸易企业在内的国际化大贸易、大市场、大循环的新格局。 凭借处于长 江经济开发带龙颈的得天独厚地理位置,以及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苏北、苏中经济开发带的崛起,将推动苏州市经济形成三个中心:机械制造中心、集散中心、休闲度假中心。 为此,相应要求繁荣的现代化苏州商业与之相配套。 ( 3) 加入 WTO 对苏州商业的影响 伴随着我国加入 WTO 目标的实现,苏州作为江苏省重要的对外开放城市,苏州商业必然要加快同国际商业的接轨,新的发展环境将对苏州市商业的经营观念、营销策略和管理方式发生深刻的影响。 新的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将促进苏州商业向现代化发展方向。 ( 4) 旅游业的发展对苏州商业的影响 苏州素 以“人间天堂”著称,旅游业起步和发展较早。 全市国际旅游的接待能力增强,服务质量和创汇水平进一步提高。 1998 年全市接待境外旅游者 万人,其中在苏过夜的 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 %和 %,来苏旅游者平均逗留天数 天。 全年旅游外汇收入达到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接待国内旅游者1142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全市旅游总收入 91 亿元人民币。 目前全市旅游经营单位 150 多家,拥有接待外宾的定点饭店宾馆 89 家,其中星级饭店宾馆 34 家,游览观光的名园、景点区共 60 多个。 苏州太湖国 家旅游度假区、阳澄湖度假区、苏州乐园、苏州三小俱乐部等相继建设并开放。 苏州旅游业及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将要求现代化的苏州商业与之相配套。 ( 5) 市区居民的收入增长对商业的影响 伴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收入的多元化,城乡居民收入将有较快的提高,且略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速。 收入的增多,将促进社会商品购买力的迅速提高以及居民消费的变化,对商业的发展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