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课程设计指导书_(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进行放大后,将调频信号发射。 其系统框图如图 43所示。 调 制 信 号 石 英 晶 体调 频 倍 频 电 路 高 频 功 放 图 43 发射机方案三系统框图 综上可知,方案一实现简单,频率稳定度高,但是由于锁相环或者 DDS 在此使用,即违反题目不允许使用大规模集成器件的要求,因为锁相环或者 DDS 作为单功能模块使用时只能作为信号源,而不能作为调制器。 方案三频率稳定度最高,但是石英晶体调制,频偏很小,需要经过多次倍频方式才能获得 75KHz 最大频偏,实施难度最大。 方案二则兼顾了方案一与方案三的问题,采用 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频率稳定度以及最大频偏的问题均能较容易实现,而且对提升发射机效率有很好的改善。 因此本作品采用方案二的方式进行发射机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调频 接收机方案比较与选择 方案一: 接收机整个电路采用三极管与检波二极管构建。 选用低噪声三极管搭建前置低噪声放大器、三极管混频器、西勒振荡器或晶体振荡器、中频放大电路以及鉴频器和低频功率放大器。 其系统框图如图 44所示。 高频课程设计指导书 7 三 极 管前 置 放 大三 极 管混 频 器 B P F三 极 管放 大 B P F 鉴 频 器 低 频 放 大包 络 检 波本 振M C U显 示 图 44 接收机方案一系统框图 方案二: 接收机混频器采用集成混频器单功能模块搭 建,本振采用锁相环( PLL),前置低噪声放大和中频放大采用晶体三极管搭建,低频功放采用集成单功能模块。 其系统框图如图 45所示。 三 极 管前 置 放 大混 频 器 单功 能 模 块 B P F三 极 管放 大 B P F 鉴 频 器低 频 放 大 单功 能 模 块锁 相 环( P L L ) 包 络 检 波M C U显 示 图 45 接收机方案二系统框图 方案三: 接收机尽可能选择单功能模块进行搭建,前置低噪声放大器、中频放大器均可采用集成的低噪声高速运算放大器搭建,本振采用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 DDS),混频器、相移乘法鉴频器、低频功率放大器均采用集成单功能模块搭建。 其系统框图如图 46所示。 前 置 放 大单 功 能 模 块混 频 器 单功 能 模 块 B P F中 频 放 大 单功 能 模 块 B P F 鉴 频 器低 频 放 大 单功 能 模 块D D S 包 络 检 波M C U显 示 图 46 接收机方案三系统框图 综上可知 ,通过对各个方案的分析,方案一由于需要使用较多的三极管电路,对静态的确定要求较高,因此在调试难度上较大,而且本振采用的是西勒振荡器或者晶体振荡器,改变频率不易,即不易实现自动搜索功能。 方案二虽然使用了部分单功能芯片模块,降低了一定的调试难度,但是由于本振采用的是锁相环,锁相环调试难度较大,实现自动搜索功能时容易出现失锁的情况。 方案三则基本采用了单功能芯片模块,使用 DDS 作为本振,自动搜索实现非常容易,稳定度高,整个系统调试难度降低。 因而本作品中的接收机采用方案三来实现。 高频课程设计指导书 8 5 调频 发射机电路设计 低频电压放大器 的设计 为了稳定工作点,采用分压式偏置电路及电流负反馈电路来设置静态工作点。 一般可用经验公式来选取静态工作点与偏置电路元件参数。 低频电压放大器选用阻容耦合共射 放大器,电路如图 51所示。 图 51 低频电压放大器 偏置电阻的估算 对于小信号放大器应工作于线性区,且在能满足电压 增益要求的前提下, CQI 应尽量小一些,这样可以减小静态功率损耗。 一般选取 mA~ICQ  为宜, 本设计选取mAICQ 。 为了 满足静态工作点的条件,要求 BEBQ UU  一般选取 BEBQ UU )105( ~ ,BQR II )105( ~ , 本设计取 VUBQ 3 , BQR II 6。 KI UUIUR CQ BEBQEQEQ 34   KIUIUR CQBQRBQ 33006 32    高频课程设计指导书 9 KU RUVR BQ BQCC 663 100)35()( 21  为了调整方便,选用 10K固定电位器和 100K电位器 串联。 集电极负载电阻的估算 KI mVrI mVrr CQbbEQbbbe 030 02626)1( //   若选取 CL RR  ,即 CL RR / ,由beCbeLu rRrRA   / 得 KrAR beuC 2300   ( 3)电容参数的选取 严格计算 1C 、 2C 、 3C 的参数较为麻烦,根据经验值,通常选取 FCC )102(21 ~ FC )10050(3 ~。 本设计选取 FCC 1021  , FC 1003 。 调频电路 的设计 实现调频的方法可分为直接调频和间接调频两大类。 由于 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 具有 优点是电路简单,工作频率高,易于获得较大的频偏,而且在频偏较小的情况下,非线性失真 可以很小。 因为变容二极管是电压控制器件,所需调制信号的功率很小。 因此,本设计选用此方案。 集成压控振荡器 MC1648 外接电路减到很少,使用非常方便。 因而压 控振荡器可以选用单片集成振荡电路 MC1648 来构成。 输出为正弦波的 LC 振荡器 用变容二极管实现回路调频, 直接用控制电压实现控制。 在这个电路中采用了两个变容二极管,并且同极性对接,常称为背靠背联接。 其主要目的是减小高频振荡电压对变容二极管总电容的影响。 为了减小这个影响采用两个变容二极管背靠背串接的方式,由两个变容二极管代替一个变容二极管。 对高频振荡电压来说,每一个变容二极管只有原来高频振荡电压的一半,这样就能减小高频振荡电压对变容二极管总电容的影响。 而对于调制电压 uΩ(t)来说,由于是低频信号,高频扼流圈 L 相当 于短路,加在两个变容二极管上的调制电压是相同的。 与此 同时提高了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调制器 原理 电路如图 52 所示。 高频课程设计指导书 10 图 52 VCO 原理电路 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的特点为最大 频偏大,能够达到几 MHz,为解决调制频偏过大的问题,因此使用变二极管部分接入的方式完成,以达到调制信号变化 1V 时对应的频偏为75KHz, 与此 同时提高了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调制器具体电路如图 53 所示。 在要求的相对频偏较小,而所需要的 m 也就较小,因此,这时即使 γ 不等于 2,二次谐波失真和中心频率偏移也不大。 例如在 本 调频发射机中,中心频率 fS 在 26~ 28MHz范围内 ,要求的最大频偏 Δf=75kHz,若所用变容二极管的 γ=1,则由式 Δfm=2 mωc 可求得 m=103~ 103,这时对应的 kf2 和 /ccff 都很小。 由此可见,在相对频偏较小的情况下,对变容二极管 γ 值的要求并不严格。 图 53 直接调频电路 直流偏置电路 MC1648 的第 10 脚输出一个约 的稳定电压,作为变容二极管的一个偏压,调整RP2 可以调节变容二极管的偏压。 R3 为隔 离电阻,一般选取比较大,可以减弱因调整 RP2对振荡回路 Q 值的影响,本设计选取 51K。 串馈扼流线圈 L1 的电感量根据经验值,在短波波段一般选取 15μ H~ 50μ H,本设计选取 15μ H。 频率 调制电路 VCO 产生的振荡频率范围和变容二极管的压容特性有关, CVD 的大小受所加偏置电压Ur 控制,偏置电压与容量关系曲线,如图 54 所示。 高频课程设计指导书 11 u rC V D1 . 5 V 5 V2 5 p F5 0 p F 图 54 V101 变容二极管的压容特性 其振荡频率下 式 计算 12cf LC  其中 1544151 2 5 611 1 1 12 ( )VDVDV D V DCCC C CCCC C C C        对于 27cf MHz 点频,取 2LH 得 2 6 2 611 18( 2 ) ( 2 2 7 1 0 ) 2 1 0CC p FfL       若选取 4 5C pF 、 56100C C pF 、 1235VD VDC C pF得 1544151 2 5 61 1 3 5 1 0 05 1 81 1 1 12 ( ) 2 ( 3 5 1 0 0 )VDVDV D V DCCC C C p FCCC C C C          符合设计要求。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甲类功率放大器工作在线性状态,故信号的放大处于线性放大状态,波形没有失真,小信号放大效果较好,而且调试比较简单。 它的缺点在于静态工作点较高,在没有信号时依然具有静态电流,所以它的效率不是很高。 题目要求效率 ≥40%,采用甲类功率放大器 能达到设计的要求,所以 本设计 采用此方案 电路如图 55 所示。 高频课程设计指导书 12 图 55 高频功率放大器 环形电感的设计 通常采用试绕法,具体的设计方法分两步: 第一步,在选好的磁环上,先试绕若干圈,设匝数为 N01 ,并测出其电感量 L01, 由此,计算出该线圈的结构系数 L0。 由公式 20L LN 得 线圈的结构系数 L0 010 201LL N 结构系数 L0 与 线圈的结构尺寸、磁芯的有效导磁率 i 有关。 第二步,在同样磁芯上得到的电感量 L 为 220 01201xxx NL L N LN 得相应的匝数为:0101xx LNNL 选用直径为φ 的漆包线,在线圈上绕制在 NXO20φ 10 6 5 上绕 Nx 匝,然后测得实际电感值,可适当调整到设计值,正确的绕法参见图 56。 图 56 环形电感 高频课程设计指导书 13 6 调频 接收机电路设计 低噪声前置放大器 的设计 n 级级联 网络 的总噪声系数为 2311 1 2 1 2 ( 1 )1 1 1F F F nFFP H P H P H P H P H P H nN N NNN A A A A A A          由此式可知,多级 网络 总的噪声系数主要取决于前面两级,而和后面各级的噪声系数几乎没有关系。 这是因为 AP 的乘积很大,后面各级的影响很小。 通常,要求第一级的 NF1要小而 APH1 要大。 美信公司的 MAX2650 低功耗低噪声甲类放大器,它的增益固定,不需要外围电路过多扩展,降低了噪声的引入途径和调试的难度。 MAX2650 用于从直流至 900MHz, 它有一个平坦的增益响应。 单 +5 V 供电。 MAX2650 的低噪声 系 数 ( 噪声 系 数 ) 和高驱动能 力 (输入、输出阻抗 50Ω), 使它非常适合用于各种传输接收 、 缓冲应用。 该器件 采用内部偏置 , 省去了外部偏置电阻或电感器。 典型的应用 , 唯一需要的外部元件 就 是输入输出隔离电容。 MAX2650 的输入输出阻抗均为标准的 50Ω 纯电阻,外围不需要再另行做阻抗匹配,避免 了外加组件所引入的噪声和信号衰减,进一步降低了调试的难度。 但是该芯片对电源的纹波要求较高,纹波要尽可能的小,否则较大的电源纹波引入就能将衰减后的 uV 级小信号湮没,所以在电源供电上采用了 LC 滤波。 做好屏蔽和电源滤波后,降低了电源噪声的影响。 该前置放大能将信号 放大 7 倍左右(约 17dB),噪声影响降低,达到了小信号低噪放大的目的。 其电路图如图 61 所示。 图 61 MAX2650 低噪声放大器 高频课程设计指导书 14 输入输出 耦合 电容的选取 输入输出耦合电容 1C 、 2C 的取值 53 00 53 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