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及地下室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对拉螺杆柱平面AAB B柱加固图 梁模板体系 梁模板采用底模 包侧模板形式。 背楞设置:梁底模、侧模主背楞采用 50x100mm木方,沿梁长度方向布置,间距200mm,次背楞采用Φ 48。 梁箍设置:梁箍采用Φ 48 及对拉螺栓 加固,梁高≥ 700mm时,需设置一道穿梁螺栓,螺栓直径为 16mm,有效直径为 14mm,间距为 500mm;其中底部螺杆距梁底应不小于 ≤ 700mm时可不用设置穿梁螺栓。 支撑体系: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沿梁跨度方向立杆间距为 ,梁两侧立杆间距 ,步距。 立杆上部加可调节 托撑。 ≥ 300*750mm梁底加承重立杆一道,承重杆沿梁长度方向间距 800居中设置。 梁底模: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安装梁底板,并拉线找平,梁底板要起拱;当跨度为≥ 4m时,高度为 1/1000~3/1000;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 模板支设体系的验算见后附计算书 梁底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当梁底板跨度≥ 4m 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 l/1000~ 3/1000。 主次梁交接处,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 拱。 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 为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涨模、局部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的现象,梁模支设要点如下: 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 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梁侧钉固。 梁底模按规定起拱。 模板拼缝均采用双面胶带粘贴。 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内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 梁柱节点模板、主次梁交接处模板设计及安装质量是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质量的直接表现。 接头模板采用 15mm 厚覆膜木胶合板和 50 100mm 木 肋制作,与梁、顶板模衔接紧密,并作到相对独立,便于拆模。 加工数量根据施工需要与梁板模对应,至少满足二层需要,尽量作周转使用。 节点模应拆卸方便,能满足多次重复使用,并保证梁柱、梁梁接头混凝土整体效果。 见下图: 梁柱节点支模平面说明:定型接头柱模的背楞应与梁背楞、支撑连成整体。 梁侧背楞 木方钢管背楞梁侧模定型柱接头模板 楼面板模板体系 板模支设采用整体平铺形式。 背楞设置:背楞采用 50*100mm木方铺设,间距 200mm。 支撑体系:板模支撑体系采用组合式满堂脚手架,立杆横距纵距均为 ,步距。 立杆上部加可调节托撑。 立杆从边跨一侧开始安排,先第一排立杆,再安第二排立杆,依次逐排安装。 楼面板模板支设体系的验算见后附计算书 根据模板的排列图搭设支柱和龙骨。 支柱排列要考虑设置施工通道。 底层地面应夯实,并铺垫脚板。 通线调节支柱的高度,将大龙骨找平,架设小龙骨。 铺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 楼板模板压在梁侧模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 楼面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梁、板面应清扫干净。 为防止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的现象,板模支设要点如下: 楼板模板厚度要 一致,搁栅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搁栅面要平整。 楼面模板拼缝均采用双面胶带粘贴。 板模按规定起拱。 楼梯模板支设 楼梯模板单独放样进行配制,支撑方法详见下图: 一10mm宽的铝合金条距模板外铡顺长向焊钢管间用扣件扣紧水平杆拉杆可调钢管支撑部10厚钢板可调支撑顶50100方木100100方木主龙骨100100方木主龙骨50100方木次龙骨100100方木主龙骨50100贴墙方木18厚胶合板楼梯定型木模板 高支模模板支撑体系的剪刀撑设置以及拉连杆的设置 1 模板支架四周从底到顶连续竖向剪刀撑;中间纵横向每隔 10m 左右设由下到上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其宽度为 4— 6m。 2 模板支架在顶部、中间、扫地杆处设置三道水平剪刀撑。 3 剪刀撑要求: ⑴ 剪刀撑(斜杆)每步与立杆扣接 ,(斜杆)与地面夹角应在 45 度 ~60 度之间,扣接点距钢管十字节点的距离≤ 150mm;当出现不能与立杆扣接的情况时可采取与横杆扣接,扣接点必须牢固; ⑵ 剪刀撑采用搭接连接,搭接长度≥ 500mm,且连接的旋转扣件不少于 2 个,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得小于 100mm。 剪刀撑布置图 满堂架与所有框架柱用钢管相连接,每 设置一道。 模板安装质量验收要求 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 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 4)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插筋 中心线位 置 5 外露长度 + 10, 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 10, 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尺寸 + 10, 0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10%,且不少于 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 10%,且不少于 3 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 5m 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 10%,且均不少于 3 面。 现浇结构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177。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177。 10 钢尺检查 柱、墙、梁 + 4,- 5 钢尺检查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 5m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大于 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2m 靠尺和塞尺检查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