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郑徐客专四电系统房屋建筑工程劳务分包工程zxfj-9房屋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0 5 施工现场办公、材料房 10 20 自建、租用 合 计: 14 施工临时用水、用电 本项目用水方便,水量较为丰富,可满足施工需要,施工、生活用水利用既有地方水井或既有水渠。 序号 施工队伍名称 用电 量 (每 月 ) 时间(月) 备注 1 项目经理部 500 2 专业架子队 500 3 施工现场办公、材料房 1000 合计 20xxW 六、 施工进度安排; 在施工组织上遵循“统筹规划、均衡生产,重点先行、分段展开,突出难点、有序推进,一流的建设标准,先进可行的施工技术”的指导思想。 ⑴统筹规划、均衡生产 对施工组织、建设标准、施工管理目标(含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等各方面内容从总体上明确思路,进行统一安排和筹划,按均衡生产的原则进行施工组织管理。 ,先进可行的施工技术 按照一流的建设标准,采用先进可行的施工技术,高标准建设郑徐客运专线。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为安全、优质、按期完成本标段的施工任务,本着精干、高 效的原则,选派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组建,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全面履行合同,完成本标段的工程施工。 11 七、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 方案 、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 核对设计图纸,熟悉有关资料。 检查图纸是否齐全,图纸本身有无错误和矛盾,设计内容与施工条件能否一致,各工种之间搭接配合有否问题等。 同时应熟悉有关设计数据,结构特点及土层、地质、水文、工期要求等资料。 搜集资料,摸清情况。 搜集当地的自然条件资料和技术经验资 料;深入实地摸清施工现场情况。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预算。 施工现场准备 建立测量控制网点。 按照总平面图要求布置测量点,设置永久件的经纬坐标桩及水平桩、组成测量控制网。 搞好 “三通一平 ”(路通、电通、水通、平整场地 )。 修通场区主要运输干道。 接通用电线路,布置生产生活供水管网和现场排水系统。 按总平面确定的标高组织土方工程的挖填、找平工作等。 修建临时设施,包括各种附属加工场、仓库、食堂、宿舍、厕所、办公室以及公用设施等。 物资准备 做好建筑材料需要量计划和货源安排。 对国家调拨材料应及早办理计划指标的申请 .对地方材料要落实货源办理订购手续。 对特殊材料要组织人员提早采购。 对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铁件、门窗等做好加工委托或生产安排。 做好施工机械和机具的准备、对已有的机械机具做好维修试车工作;对尚缺的机械机具要立即订购、租赁或制作。 施工队伍淮备 健全、充实、调整施工组织机构 调配、安排劳动班子组合。 职工进行计划、技术、安全交底。 12 下达 作业计划或施工任务书 明确工资项目、工程数量、劳动定额、计划工日数、开工和完工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 印发小组记工单、班组考勤表。 分配限额领料卡。 以上准备工作就绪后,填写开工申请报告,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即可开工。 房屋工程 施工组织方案 施工安排的总体思路是合理安排施工的各道工序,线下和线上、站前和站后工程,适时插入,充分搭接,同时展开施工。 单位工程先施工地下后施工地上,先主体后装修、安装,先室内后室外;主体施工全面展开;装修、安装采取平行、立体 交叉式施工,充分利用所有工作面,达到人等工作面,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行 24 小时连续不间断施工。 ( 1)主要施工方案为: ①基础及地基处理:采用基础和换填对地基进行处理,由各房建架子队负责各自区段。 ②混凝土: 主要采用沿线路站前单位的混凝土或按实验室提供的配比自搅拌。 ③钢筋连接:钢筋采用 HPB300、 HRB335 和 HRB400 级,柱竖向钢筋和圈梁钢筋主要采用绑扎搭接,顶板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施工工艺。 ④模板:采用 15mm 厚竹胶模板和 50 100 方木背楞组成的全木体系,支撑体系采用钢管扣件脚手架。 ⑤脚手架 :内脚手架采用碗扣式满堂脚手架体系,外架采用双排外脚手架,密目网全封闭防护。 ⑥砌体:普通粘土砖采用“三一”砌筑法。 ⑦垂直运输:主要采用汽车吊配合,装修阶段均以物料提升机及汽车吊为主。 ⑧房建结构:由架子队组织完成。 ⑨建筑安装:由给排水专业队、设备安装队组织完成。 房屋工程的施工方法 和技术措施 项目经理部组建测量队,由高级测量技师担任队长,由施工技术部整体协调,并固 13 定 2 名专业技术干部负责测量工作,负责复核和报验工作。 ( 1)平面网络控制 ①在正式开工前,根据站场控制基线和业主提供的坐标体系,利用全站仪、激光经纬仪、普通经纬仪在场区内设置相互平行的三个永久性控制坐标,按照站场平面布置情况,现场建立总的测量控制网。 采取分区分段和按照单位工程独立控制的原则,在每个单体建筑基座四周,布置平行于建筑物主要轴线的轴线控制点,以此建立各单体建筑的自控网络,来控制基坑开挖和地下、地上结构施工。 定期对总坐标,永久性控制坐标,建筑物主要轴线控制网络进行复核,确保平面控制网络有效、便捷、准确。 对控制桩加强保护,采取防范措施,防止人为破坏和车辆碾压。 ②对于单 体建筑工程,根据现场情况, 2 层以下建筑采取外控法进行轴线控制, 2层以上建筑采用内控法进行轴线控制。 采用外控法时,依据单体控制网络,通过经纬仪或激光经纬仪投测出楼层控制点,闭合操作后,以此作为分层放线的基准。 当结构施工到177。 ,根据单体控制网络,在177。 ,闭合操作后,形成内控网。 在上部结构施工中,楼板上内控制点相应位置留出 200200mm 预留孔,利用激光垂准仪把控制点投测到施工楼层,再根据投测到楼层的控制点形成楼层控制网络,用经纬仪放出建筑物细部尺寸。 对于弧形等异型结构,需现场放大样。 ( 2)高程控制 ①开工前,采用“往返水准测量法”把站场水准点引入施工现场,在现场做临时水准控制点,并形成水准控制网。 为保证水准点在施工期间的精确,水准点需设置在建筑影响区以外,并定期进行校核。 站场水准点的交接必须履行交接手续。 ②标高传递 :测量前应用水准仪根据现场水准控制点在每个建筑附近设置标高传递点,标高传递点不少于三处,在各传递点处准确测出相同的起始标高 线,做好水平标记。 为方便观测,在建筑群环形及 U 型区域内必须设置标高传递点。 所有标高传递误差控制在177。 3mm 以内。 然后利用钢尺沿外墙竖直向上测量至施工层,用水准仪测放楼层标高。 为了避免累积误差及减少气候影响,采用吊钢尺法,用 S3 型水准仪的三丝读数进行一次校核。 ( 3)沉降观测 ①水准点的布设:建筑物的沉降观测,要先布专用的临时水准点。 临时水准点沿建 14 筑物四周设置,具体位置依据被观测建筑物的结构形状。 水准点采用角钢或钢筋制作,并埋设在便于观测的稳定地面上。 为相互检查、核对,至少应设置 3 个水准点,要经常与施工现场的其 它水准点进行闭合,埋设地点必须稳定,不得受施工机具及车辆碰压。 ②观测点的布设:观测点的点位、数量应显示建筑物的沉降情况,这与被测建筑物的结构特点、荷重、基础形式、工程地质条件有关。 在建筑物的基础转角处,沉降缝或伸缩缝的两侧,地质变化部位,沿房屋四周 1230m 处,建筑群环形区域内,都应设观测点。 观测点用角钢埋在墙内,与墙面成向上 60186。 仰角。 基础上的观测点用 1: 2 水泥砂浆埋设φ 20mm 的铆钉(或半圆头螺钉)做成 ,并加盖保护。 建筑物上沉降观测点在结构与装修阶段分两次设置。 ③观测 A、采用精密水准仪和钢卷尺, 测量等级暂定为二级水准测量。 B、水准测量采用闭合法。 C、主体施工时,楼层每升高 1 层观测 1 次;主体封顶后,每月观测 2 次。 建筑物竣工后,第 1 年每 2 个月观测 1 次,第 2 年每 6 个月观测 1 次,以后每年观测 1 次,直至下沉稳定为止。 D、沉降观测要做到三固定:观测人员固定,水准仪和水准尺固定,水准点固定。 E、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观测时应尽量缩短仪器到水准尺的距离,以 20~ 30m 为宜,最远不超过 40m。 每次观测均应采用环行闭合方法或往返闭合方法,当场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 其闭合差均应在规范所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基坑开挖采用放坡开挖,需做基坑支护时,另行考虑支护方案。 放坡系数根据不同的土质情况进行确定,坑壁土质为填土、淤泥土、砂土、粘性土时,按 1:1 放坡,坡脚码放砂包支护坡脚,防止流砂和淤泥涌入基础。 基础相距较近,局部较集中时,或采用条形基础时,局部可以采取大开挖的方式。 ( 1)基坑排水 本工程基础施工时,需对施工过程中的地表水、雨水、积水采取排放、拦截、清疏等措施,以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各个建筑物基坑暂不考虑降水,只在基坑顶部和底部做好明水的截、排工作。 各房座的基坑顶设置截水明沟,在坑底设排水明沟和集水坑。 场区内各基坑顶部的排水沟与施工道路两侧的排水沟应互相贯通,形成完整的场地排水网络。 ①排水沟的布置和构造 15 基坑底部沿周边布置一圈排水明沟,明沟宽 400mm,深 200~ 400mm,开挖沟槽时,沟壁要拍打密实,为加快沟内水流速度,沟侧可用水泥砂浆护壁,沟内铺填碎石并定期清掏,保证水流畅通。 基坑排水沟示意见下图。 ②截水明沟的布置和构造 在每个建筑物的基坑顶部,距基坑四周 2m 左右设置截水明沟,截水明沟的构造与排水明沟相同。 ③集水井的布置和构造 集水坑的布置沿基底四周明沟每 25m 设 1 个,集水坑的直径为 1m,集水坑底处于地下水位以上,为防止坑壁坍塌,在集水坑内放置一直径 600mm 的钢筋笼;钢筋笼用16φ 16mm 钢筋做主筋(主要考虑钢筋笼成型后有一定的刚度,在搬运过程中不变形,放入井中后,能承受一定的侧压力)。 用φ 6mm@150mm 钢筋做外螺旋筋,用φ 16mm钢筋做内加强箍筋。 为防止钢筋笼受力变形,主筋、外螺旋筋、内加强箍筋用电焊连接。 钢筋笼骨成型后,在外侧包裹孔眼 2 2mm 和孔眼 5 5mm 两层铁丝网,铁丝网与钢筋笼用铁丝绑扎牢固。 钢筋笼放入集水坑后,钢筋笼和坑壁之间回填 1~ 3cm 碎石,回填碎石不得含泥土及石粉,井底填 400mm 厚碎石压井。 基坑排水沟示意图 ④排水施工注意事项 基坑开挖前截水沟必须完成,基坑开挖至基底后,及时做好排水明沟、集水井,确保截、排水沟、集水坑的质量不能影响排、截水的顺利进行,上部结构施工过程中,要保护好排、截水设施,保证设施的正常工作。 ( 2)基坑土方开挖 ①本工程一般房屋基础采用 基础。 ②基坑开挖前,对施工定位轴线及水准点进行复核、复测并妥善保 护,标出开挖基坑的上口线,检查地表的排水系统,对机械司机及工人做好技术、安全交底等工作。 ③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压实度,排水、截水设施,并随时观测周围的环境变化。 16 ④各建筑物的基坑土方开挖使用反铲挖掘机,实施退挖方法,并预留 200~ 300mm厚用人工整平,防止挖掘机扰动原土地基,人工配合自上而下按设计要求修整边坡。 ⑤开挖的土方视土质情况于弃土场分别堆放,用于回填土的土方,应在现场合理堆放。 ⑥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及时验槽。 ⑦土方开挖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见下页表。 ⑧基坑开挖注意事项 A、基坑周边严禁超堆荷载。 B、软土基坑必须分层均衡开挖,高差不宜超过 1m。 C、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挖土,并应立即查找原因和采取措施,不能继续挖土。 D、开挖至坑底标高后,坑底及时封闭并进行基础工程施工。 E、地下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及时进行夯实回填施工。 土方开挖质量检验标准表 项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mm) 检验方法 柱基基坑基槽 挖方场地平整 人工 机械 主控 项目 1 标高 50(40) 177。 30 (177。 20) 177。 50 (177。 40) 水准仪 2 长度、宽度(由设计 中心线向两边量) +200(+150) 50(40) +300(+200) 100(80) +150(+100) 150(120) 经纬仪,用钢尺量 3 边坡 设计要求 观察或用坡度尺 检查 一般 项目 1 表面平整度 20(15) 20(15) 50(40) 用 2m 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 基底土性 设计要求 观察或土样分析 注:括号内数字为企业内控自检标准。 (1)土方回填 ○ 1 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抽除坑穴积水、淤泥,验收基底标高。 如在耕植土或松土上填方,应在基底压实后再进行。 ○ 2 对填方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