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框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衬砌施工方案 施工项目 施工方案 边墙及拱部 根据监控量测数据,确定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洞身采用液压式 衬砌台车拱墙一次衬砌施工,分节长度 10米。 拱顶埋压浆管,确保混凝土密实。 混凝土集中生产,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泵送混凝土入模。 仰拱及回填 贯彻仰拱先行的原则,采用仰拱栈桥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人工配合机械清底,混凝土全幅浇筑。 仰拱填充必须在仰拱完成后分次施做 ,且仰拱与填充施工缝错开。 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案见表 53。 表 53 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案 项目 防排水方案 衬砌防水方案 衬砌防水 ⑴ 全隧二次衬砌拱部、边墙及仰拱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 P8。 ⑵ 全隧初期 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拱部及边墙部位铺设防水板加无纺布防水。 ⑶ 全隧纵、环向施工缝设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加双组分聚硫密封胶防水,环向数量 10m一道,纵向数量按两道。 ⑷ 隧道明暗分界处设变形缝,变形缝填充沥青木丝板并加设中埋钢边橡胶止水带,采用聚硫密封胶嵌缝,外贴式塑料止水带密封。 隧道洞身基地软硬不均位置设环向贯通的变形缝。 ⑸ 二衬拱部每隔 5m 预留回填注浆孔,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回填注浆。 隧道排水 隧道排水采用双侧沟的方式,衬砌背后积水通过环向和纵向打孔波纹管引入侧沟排出洞外。 施工排水方案 施 工期排水:顺坡施工时在隧道两侧开挖排水沟,自流排至洞外污水净化池。 反坡施工,采用在洞内避车洞内布置泵站,水泵接力抽至洞外污水净化池。 衬砌背后设置排水管。 洞门顶部设截水沟,洞门外设置一道横向截水盲沟,洞门端墙及挡墙背后设置排水盲沟网。 隧道弃碴按设计指定弃碴场弃置,弃碴前清除碴场地表覆土,集中放置。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12待弃碴完成后,恢复碴场地表覆土,达到复垦要求,弃碴过程中做好碴场防排水及支护结构,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辅助方案 本着“实用先进、选型科学、着重工效、优化合 理”的原则,布署五条主线、五条辅线。 机械化配套方案见表 54。 表 54 机械化配套方案 分类 机械化作业线名称 主要设备配套方案 主作 业线 超前地质 预测预报 TSP 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系统、地质雷达、红外探水、超前水平地质钻机组成超前地质预测预报作业线。 钻爆作业线 三臂液压凿岩台车、多功能作业台架、 YT28风动凿岩机、 PNJ1炮泥机组成钻孔、装药、起爆作业线。 出碴作业线 侧卸式装载机及自卸车组成无轨运输出碴线。 初期支护作业线 锚杆钻机、管棚钻机及高压双液注浆泵组成大管棚、 、洞内管棚、 锚杆、小导管施工作业线;运输车、装载机、作业平台、混凝土湿喷机及喷砼机械手组成钢筋网、钢支撑、喷砼初期支护作业线。 二次衬砌作业线 防水板台车、防水板焊接器组成防水层铺设作业线; 钢筋调直机、弯曲机、切割机、电焊机、对焊机组成钢筋加工作业线; 整体液压钢模衬砌台车、混凝土输送车、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搅拌站及仰拱栈桥组成二次衬砌作业线。 辅助 作业 线 高压供水 HYGS型变频供水设备。 高压供风 电动压风机、内燃压风机组成高压风作业线。 供电 变压器、内燃发电机、高压电缆组成供电作业线。 通风排烟防尘 轴流通风机、隧道集尘器组成隧道通风排烟防尘作业线。 排水 自吸泵、多级泵、单级双吸泵组成排水作业线。 本工程围岩全部为 V 级围岩,尽量采用非爆破开挖,局部采用 弱爆破 ,爆破参数必须进行现场设计动态调整。 同一级围岩经试爆取得的技术参数,作为初步依据,每一循环爆破作业都要由有经验的爆破工程师根据上一循环爆破效果,以及本循环围岩特征进行适当调整,选择一组最佳技术参数,以取得本循环理想的爆 破 效果,上一循环是下一循环的预设计和试爆破。 隧道的开挖主要采取机械开挖方法。 软岩采用小型机械配合人工分部开挖,破碎围岩采取注浆加固后开挖,以防止坍塌而扰动围岩。 施工阶段将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围岩量测纳入正常施工的工序中,根据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13地质变化、量测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结构稳定。 坚持“早封闭、快支护”的施工原则,抑制围岩早期变形。 隧道基底开挖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每一开挖循环应用水准仪检测基底 4~6点。 并用激光自动断面仪测量周边轮廓断面,绘断面图与设计断面核对。 基 底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对土质基底采用动力触探,击数标准经试验确定或设计给定;石质基底采用现场目测鉴别方法。 基底应完整无损伤,边墙底与基底顺接应圆顺。 基底底面无虚碴、积水及杂物。 仰拱混凝土(或初期支护)施工完毕后,采用探地雷达对其进行检测,发现空洞及时采取基底注浆措施进行回填。 做好超前地质预报。 对开挖面前方地层进行探测预报,判明地层和含水情况,为超前支护和止水提供依据,及时修改或加强超前支护和支护参数。 加强施工监控量测,实行信息化施工。 对地表沉降、拱顶下沉、 围岩收敛进行量测,及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反馈于设计和施工,及时优化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法。 当量测数据表明围岩收敛变形接近控制标准的警戒值时,尽快采取加强措施进行加固,抑制变形,防止因变形突变引起坍塌。 据不同地质情况和开挖方式,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地层的超前支护措施,提高其自承能力,减少围岩松弛变形。 严格控制开挖工序,尤其是一次开挖进尺,杜绝各种违章施工。 控制爆破装药量,减小对软弱破碎围岩的扰动。 保证施工质量,超前预注浆固结围岩、钢架制作、支护和衬砌混凝土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施工期间,洞 口常备一定数量的抢险材料,如方木、型钢钢架等,以备急用。 ⑴混凝土浇注时除使拌合物充满整个模型外,还应注意拌合物入模的均匀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14性,保证不离析。 拌合物自由下落高度控制在 2m 内,超过时,采用φ 150mm 的软管接长下料,软管沿纵向每 3m 布置一道。 施工过程中严禁水渗透到正在浇灌的混凝土中。 ⑵试验室按规定要求在灌筑混凝土现场做试件,并详细填写施工记录。 ⑶泵送混凝土。 碎石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不大于 1:3;通过 筛孔的砂不小于 15%;最小水泥用量为 300kg/m3;坍落度 为 180~ 220mm。 ⑷管道管线安装要求直、转弯缓;灌筑点先远后近;泵送混凝土施工先后顺序为:泵水湿润管道→泵水泥砂浆→泵混凝土→泵砂浆→泵水洗管。 ⑸采用钢结构全断面衬砌台车,保证尺寸准确,二次衬砌混凝土用高压混凝土输送泵浇灌混凝土,确保拱顶部位压满混凝土;加强混凝土的振捣,不漏振。 严格控制水灰比、水泥用量和含砂率来保证混凝土中砂浆质量,降低孔隙率。 尽量减小水灰比,水灰比不能大于 ,砂率为 35~ 45%,灰砂比为 1:~1:。 确保水泥、砂子、石子 、水和外加剂的质量要求。 施工中严格按配合比准确计量。 计量允许偏差为:水泥、水、外加剂为177。 1%;砂、石为177。 2%。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 结构防水混凝土的入模坍落度控制在 11~ 14cm。 在模板台车上预留观察 (注浆 )孔,间距 5m,观察孔用φ 50mm 的锥形螺栓紧密堵塞,混凝土初凝后拧开螺栓,探测拱顶是否回填密实,如果有空洞,在混凝土具一定强度后且于模板拆除前压浆回填。 严格控制仰拱距离掌子面距离,绝不允许超过 40m,一旦超过 40m立即停止掌子面掘进,加快仰拱及填充的施工。 当仰拱距掌子面距离不超过 40m 时,再开始掌子面施工。 必须确保衬砌距仰拱 2 至 3 模的距离(即衬砌距掌子面不超过 70m) ,否则增加衬砌施工人员,加快衬砌施工。 施工工艺见图 531。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15 图 531 洞口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 隧道洞口段工程包括洞口土石方开挖、边仰坡防护及洞门、明洞衬砌、明暗交接处的施工等。 结合隧道洞口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并考虑到施工开挖边坡的稳定性,本着“早进晚出”的原则,洞口与明洞工程采用明挖法施工。 其中 DK39+730~ DK39+750 采用路堑式明洞墙底开挖方式,DK39+750~ DK39+785 采用路堑式明洞墙顶开挖方式。 及时进行边仰坡及岩面防护施作并加强对山坡稳定情况的监测、检查,确保施工安全。 隧道施工遵循新奥法原理,按喷锚构筑法组织施工。 洞口斜切段、浅埋明洞段采用明挖法放坡开挖,暗洞在超前大管棚、 洞身管棚、 超前小导管 等超前支护下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 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衬砌紧跟”的原则,加强工序衔接,稳扎稳打,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和爆破开挖 钢筋加工、制作 钢筋运输 边仰坡固定加固筋 养护 施工准备 测量定位 截水沟、天沟施工 岩体判定 边仰坡防护 仰拱填充施工 洞门施工准备 测量恢复隧道中心线 衬砌台车就位 绑扎钢筋 固定外模 浇筑混凝土 拆模 机械开挖 硬岩 软岩或土方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拌制 混凝土运输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16质量。 洞身开挖主要施工工艺见图 532。 (1)三台阶临时仰拱法 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就是将大断面划分成自上而下三个小单元进行开挖,缩小开挖断面;采用临时仰拱就是使每个小单元及时封闭成环,形成环向受力,有效地发挥初期支护整体受力效果,有效阻止支护结构变形。 开挖方法见图 53 534。 在施作完超前支护下。 ① 开挖 ① 部台阶 : a 施作 ① 部洞身结构的初期支护,即初喷 4cm 厚混凝土, 铺钢筋网, 架立钢架 (设锁脚锚管); b 钻设 径向 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导坑底部铺设 I16 临时仰拱 A; ② 弱爆破开 挖② 1部 : 施作 ② 1部初期支护,初喷混凝土,铺钢筋网,架立钢架( 设锁脚锚管 ),钻设径向锚杆,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③同② 1 部施工工序,开挖及支护 ② 2。 施作临时仰拱 B。 ④弱爆破开挖 ③ 1部: 施作 ③ 1部边墙初期支护,即喷射混凝土,架设钢架(设锁脚锚管),钻设径向锚杆,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⑤同 ③ 1 部施工工序,开挖及支护 ③ 2。 ⑥弱爆破开挖④部 施作④部仰拱初期支护,即初喷混凝土,架设钢架,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⑦灌筑Ⅴ部仰拱与边墙基础;待仰拱混凝土初凝后,灌筑仰拱填充Ⅵ部至设计高度。 ⑧ 根据监控量测分析,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机,拆除临时仰拱 A、 B,铺设环、纵向透水盲沟、防水板和土工布,利用衬砌台车一次性灌筑Ⅶ部(拱墙)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17衬砌。 图 532 隧道断面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 (2)开挖施工 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局部地区围岩较硬采用弱爆破施工。 ①测量放线 开挖 前测量放样,准确绘出开挖轮廓线,用激光铅直仪控制边线。 距开挖面 20m 处埋设中线桩,每 50m 设置临时水准点。 每次测量放线的同时,要对上次 开挖 断面进行检查,利用隧道开挖断面量测系统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 ,及时调整开挖 断面轮廓线。 ② 开挖 作业 根据测量放线的轮廓线,先用挖掘机开挖,周边预留 30cm,防止挖掘机开挖对围岩扰动,挖掘机开挖 后人工对周边土层进行修整至开挖轮廓线,每循环超前地质预测预报 根据信息反馈确定开挖方法 施作超前支护 根据信息反馈确定超前支护体系 开挖 通风排烟、排危 无轨运输出碴 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 分步开挖支护 扩挖至全断面 进入下一循环 围岩量测 适时二次衬砌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