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隙四驱植保机可变轮距、轴距机架设计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轴距和轮距操纵变化不统一的现象。 (3)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 3 可变轮距、轴距底盘选择 可变轮距、轴距底盘结构特点 因轴距和轮距都是可变的,底盘高度 随着轮距和轴距的变化而变化,故这个新的植保机与其他的植保机的结构不同、传动方式也不同,前轮和前轮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分别通过液压三脚架跟平行四边形机构相连接。 平行四边形机构跟底盘直接连接。 轴距的变化是通过液压三脚架来改变,通过改变液压缸内的流量和压力来改变轴距,轮距的改变是通过与液压三脚架相连接的平行四边形机构来改变,通过展开或收拢平行四边形来增大或缩小轮距。 这种结构比较简单紧凑,维修和保养方便,传动比较复杂,可靠性高,操纵稳定性好等特点。 机架结构分析 这个植保机的机架结构并不是很复杂,底盘上部 是一个回转平台,回转平台是用 5 来安放发动机、变速器和传动装置等。 回转中心应放在前后两轴中间和左右两轮胎的中间,即植保机的重心位置。 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传动系是通过中间的回转平台传送到机架下部再传送到轮胎,行驶系是 将传动系传来的动力通过车轮转化为汽车的驱动力 ,转向系采用四轮转向,四个轮子同时转向且四个轮子的转动方向相同。 植保机的机架离地高度很大,而且高度可调,所以机架高度的变化要配合好轴距轮距的变化。 4 技术参数确定 主要技术参数 表 1 植保机重心倾斜角度行进速度表 Table 1 Plant protection machine center angle speed table 参照样机 新植保机 备注 重心高度 1100mm 重心高度 1750mm 升高 650 重心位置 座椅中心 重心位置 座椅中心 爬坡度 15 度 爬坡度 15 度 不变 左右最大倾斜度 12 度 左右最大倾斜度 12 度 增加 20 行进速度 18Km/h 行进速度 15Km/h 减少 3Km/h 表 2 主要部件重量预计 Table 2 Main parts weight is expected 部件名称 重量 发动机 190KG 水箱 50KG 行走部分(车轮 +支腿部分传动 +平行四边形机构 +可变支腿) 160+KG 车架(未含附在上面的传动件等) 42KG 中心回转平台 240KG A液压系统(全液压驱动) 60KG B 驱动系统(机械传动) 喷雾系统 +风幕 电瓶 其余附件 93+KG 总计 1000KG 施肥器 80KG 6 可变轮距、轴距性能参数 表 3 可变轮距、轴距性能参数 Table 3 Variable wheel track and wheelbase performance parameter 名称 距离 名称 距离 增量 最小轴距 1800mm 最大轴距 2200mm 400mm 最小轮距 1600mm 轮距 2200mm 600mm 机架最小最大离地间隙参数 表 4 底盘最小最大离地间隙参数 Table 4 Chassis minimum maximum clearance parameters from the ground 条件 底盘数据 最小轴距 1800mm 和最小轮距 1600mm时 底盘最小离地间隙 650mm 最大轴距 2200mm 和最小轮距 1600mm 时 底盘高度增大至 750mm 最大轴距 2200mm 和轮距最大 2200mm 时 底盘高大离地间隙 1250mm 机架长宽参数 如图 3 部分机架效果图,长度为 3400mm,宽度为 1100mm。 图 3 部分机架效果图 Fig3 Part o f the chassis rendering 机架总体设计要求 能够适应水稻,玉米和棉花等种植模式,实现玉米植保全程作业要求,机器轴距~ ,轮距 ~ 、地隙高度 ~ 调节范围~ ,采用机械式四轮驱动,四轮转向且四轮转动方向相同。 如图 4 机架 整体设计图。 7 图 4 机架整体设计图 Fig 4 Chassis design as a whole 5 关键系统结构设计 轮距调整系 为适应不同水稻,玉米和棉花等种植模式,扩大机器作业范围,新的高地隙植保机采用前后轮距可调方式,实现前后轮距可调。 前后轮都采用轮胎支撑横轴与平行四边形机构进行横向收缩配合,实现轮距可调。 如图 7 所示。 图 7 前、后轮距调整机构 Fig 7 Before and after wheel base adjustment mechanism 轴距调整系 光轮距调整已经满足不了农业植保机作业需求,轴距可调也将渐渐成为植保机的必备条件,新的高地隙植保机采用前后同时调整来改变轴距大小,实现前后轴距可调, 8 提高了植保机行驶稳定性。 前后都采用液压缸的伸缩来改变轴距大小,液压缸跟三角形的支撑架配合,实现轴距可调,如图 8 所示。 图 8 前后轴距调整机构 Fig 8 before and after the wheel base adjustment mechanism 6 应力强度校核及设计计算 轮边杆长和平行四边形杆长以 及角度关系 轮边杆长、平行四边形杆长和角度大小这三个数值中的任何一个发生变化都会改变其他两个数值。 轮边杆长、平行四边形杆长和角度大小是没有专门的计算公式能准确算出来的,所以,唯一的方法就是一个一个数值带进去验算(逐个验算法),得出来的数值越接近设计需要的数值就可以,然后对比每组参数大小选出最佳配对。 首先要保证轮距有 600mm 的变化量,轴距有 400mm 的变化量,机架离地间隙增量 600mm,地隙验算结果要保证增量之和等于或接近 600mm。 不能使液压缸轴线与竖直杆件轴线平行,竖直杆件长度暂定 480mm。 如表 5 逐 个带入验算表。 表 5 逐个带入验算表 Table 5 into the check list one by one 轮边杆长 轮边杆夹角 平行四边形杆长 平行四边形夹角 地隙增高 300mm 60 度 600mm 30 度 663mm 290mm 60 度 600mm 30 度 659mm 9 轮边杆长 轮边杆夹角 平行四边形杆长 平行四边形夹角 地隙增高 285mm 60 度 600mm 30 度 657mm 280mm 60 度 600mm 30 度 655mm 270mm 60 度 600mm 30 度 651mm 360mm 60 度 600mm 30 度 647mm 250mm 60 度 600mm 30 度 643mm 300mm 60 度 550mm 33 度 620mm 290mm 60 度 550mm 33 度 616mm 270mm 60 度 550mm 33 度 608mm 260mm 60 度 550mm 33 度 604mm 250mm 60 度 550mm 33 度 600mm 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