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种植机开沟培土装置的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正常投薯的前提下,铲面不宜过高,过高容易拥土,且增加前进阻力。 取 H 为 160~ 250mm。 阶台高度 H1:阶台高度影响深施化肥后的自然回土时间与种肥间层厚度。 为保证种间层为 40~ 50mm,取 H1为 70~ 80mm。 脊线曲率半径 R:为使入土性能好,结构紧凑,脊线曲率半径 R取 300~ 350mm。 开沟阻力分析 开沟阻力除了与开沟器的几何参数有关外,主要与土壤的物理机械性质、土壤水分有关。 其 中,土壤质地、土壤坚实度、土壤水分影响较大。 从开沟器的形状看,它前面有一定的磨刃,把它叫做开沟器的楔刃,而其它部分称作开沟器的侧刃。 在工作过程中,开沟器的受力如图 41 所示。 Kostritsyn把剪切失效和土壤与金属间的摩擦这些因子作为建立力学的基础,建立了开沟器的力学模型。 他认为,作用在开沟器上的力可以分解成若干分力,而这些分力一定平衡,从而得出: 图 31开沟器的作用力 321 PPPP  ( 31) 式中 P—— 作用在 开沟器 的总阻力( N); P1—— 作用于楔刃的法向力引起的阻力分量( N); P2—— 作用于楔刃的切向力引起的阻力分量( N); P3—— 作用于 开沟器 侧刃的切向力产生的阻力分量( N) ; P 2sin21 NP  2cos22  NP  13 2NP 图 32作用于开沟器上的各力 分力 在图 31 中, N表示法向力, T表示切向力。 其中,切向力可以用法向力表示,而摩擦力是切向力的来源。 图 32所示为阻力被分解成水平分力,结果方程( 3- 1)可以写成:  122c o s22s in2 NNNP ( 32) 式中  —— 开沟器的楔角 , Kostritsyn 的研究表明,最小的切削力出现在楔角 为45176。 ~ 55176。 时,所以, 45。  —— 滑动摩擦系数;将其作为视在系数,应更为精确,土壤类型为黄绵土时, =~, 这里取  =。 N—— 楔刃上的法向力( N ); N1—— 侧刃上的法向力( N )。 根据推断,这些法向力来自于土壤的变形阻力, Kostritsyn 确定了这种阻力的大小: 11FKN (33) ( 33)式中 K1—— 变形比阻; F1—— 开沟器楔刃的面积, 经测量: F1= cm2。 221 FKN  ( 34) 式中 K2—— 土壤的比压( kg•cm2); F2—— 开沟器侧刃面积,经测量,当最大开沟深度为 20cm 时,地表层以下侧壁的面积为 K1与 K2的差别,在 于工作部件运动停止时 K1变为零;而即使在开沟器停止运动时,K2继续压 开沟器 的侧刃,它反映了土壤的复原弹性特性。 根据方程 ( 33) 和 ( 34) ,方程 ( 32) 可改写成:  221111 22c o s22s i n2 FKFKFKP ( 35) 其中,切刀的  、 F F2和  的值是确定的,仅 K1和 K2是未知数。 引入了由于 开沟器 使土壤变形而产生的比阻和比压的概念后, Kostritsyn 计算了由一给定的 开沟器 产生的土壤变形量:    2c o s2m a x SL ( 36) 式中 S—— 开沟器的厚度 , 取 cmS 6 ;  —— 土壤与金属的摩擦角;土壤对钢的摩擦角在 26176。 ~ 42176。 之间,取  ;  —— 开沟器的楔角 ,取 45 ; Lmax—— 最大变形量。 土壤沿楔刃的变形量从尖端为零变化到 Lmax,因此土壤的平均变形量 Lo可根据下式计算:    2c o s420 m a x SLL O ( 37) 代入数值计算得 cmLO 。 结合图 33,由已知条件可以大致确定 K1和 K2,取 K1= 2, K2=。 将所有已知量代入公式( 32)中,求 得: kgPPPP 9 3  取 smg  ,则开沟器受到的总阻力: NPgF 5  图 33 比阻 K1 和比压 K2 以及相应的平均土壤变形之间的关系 开沟器铲柄强度校核 开沟器工作时主要受到水平方向的土壤力。 其上端通过安装座、 U型卡与主梁架相互连接,可以等效为固定联接,经理论估算得该开沟器的开沟阻力 R 为 2862N,弯矩为 M。 =RL=1862 = m。 开沟器铲柄选用 45 号钢,由于其抗压强 度大于抗拉强度,故只需计算抗拉强度,通过弯矩分析, A截面为危险截面。 开沟器铲柄截面为矩形, (hb) 为 =65mm25mm ,截面的抗弯截面模量为 M P 8 6 0WMm101 . 0 66 0 . 0 6 50 . 0 2 56bhWz5ZAm a x3522 由于 45 号钢调制处理厚的屈服强度为 350MPa。 而计算得 A 截面的抗拉压力为350 MPa,可知设计是安全可靠的。 图 29 开沟器铲柄的校核 第四章 覆土器 覆土器类型的选择 覆土器用于中耕作物的行 间 覆土和 覆土 灌溉,是作物后期管理一 项重 要的 农业 技 术 措施。 当 作物 长 到一定高度 时 ,在行 间将 已 经 疏松 的土壤培至作物的根 茎 部,行 间则 形成 沟垄。 覆土器体所完成的 工艺过 程 应 不同于犁体,所以其 设计 方法在某些方面也不相同,但与犁相同 点 是其 结 构基 础 都 为 成 对配 置的三面楔。 为减 少土壤水分蒸 发,应减 少翻 转 及底层 土壤翻 转 到地面。 常见的覆土器有壁式、圆盘式和旋 转 式三种,如图 214 所示。 覆土板式覆土器是利用土壤沿覆土板侧向滑移覆土的。 工作时两块覆土板自两侧向种行覆土。 覆土铲主要用来松动下层土壤,它的特点是松土时不会把下层土壤移到上层,这样便可防止水分蒸发,并促进植物根系的发育。 故本设计采用覆土板式覆土器。 a) 壁式 b)圆盘式 c)螺旋式 图 214 覆土器常见类型 覆土器的组成 覆土器由铲尖、分土板、覆土板。 铲柄等部分组成,如图 215 所示。 铲尖切开土壤,使之破碎并沿铲面上升,土镶升至分土板后继续被破碎,并被推向两侧,由覆土板将土壤培至两侧的种行。 覆土板一般可进行调节覆土板下倾角及两覆之板的前开度,以适应植株高矮、行距大小以及原有垄形的变化。 覆土器的铲尖如图 216 所示、在垄间松土时,由于工 作表面力凸曲面(外感近似三角形),工作时土壤沿凸面上升而被破碎,然后从犁铲后部落入垄沟,且土层上下基本不乱。 图 215 覆土器 图 216 覆土器 铲柄的类型和设计 铲柄用于安装覆土器并将其固定在中耕机架上。 铲柄是可拆卸的零件,当覆土器磨损时能迅速方便地拆换。 本设计采用刚性铲柄,用 45钢制造,下部弯成一定曲度,其前端呈尖缘,具有切草作用。 图 217 覆土铲铲臂 覆土器工作面的设计 铲铲柄的外形特点可用四个尺寸表 示,即 :伸出长度 L、弯曲半径 R、铲柄高 H 和铲柄横截面 δb ,如图 217所示。 柄高 H: 670nn 铲柄横截面 δb : 67mm25mm 弯曲半径 R:   c ossin lHR R 115mm 式中 l—— 铲柄直线段长度; α —— 入土角。 伸出长度 L:   c os)s in1( lRL 148m 图 218 垄行断面 确定工作部件 设计 依 据时 , 设 :⑴ 将土 壤按已定 沟底宽 度切 开 ,并 向两侧, 在此 过 程中土壤 产 生破碎。 ⑵使土壤沿 两侧 向后 倾 斜 运动 上升 ,达到预 定 沟边时 ,推向 垄 中心,使土壤按自然止休角形成要求的 垄 行。 覆土工 作面的 参数 由覆土 时 所形成的 垄 行 断 面尺寸确定 ,如图 218 所示。 主要 参数为 行距 L 通常 为( 60~ 70cm)。 沟底宽 一般 为 10~ 11 mm, 垄顶宽 一般 为 1a(一般为 8~ 12cm),垄顶宽 0a (一般为 8~ 12 cm),沟底至垄顶总高 h,覆土深度 1h ,垄高 0h ,垄壁土壤自然休止角  (一般为 40176。 ~ 50176。 )。 设 V0为覆土起垄台所需的土壤断面: 0000 )( hctghaV  工作部件由沟内挖出的土壤体积 V1应等于:  1 1 0 0( ) ( )V a h h ctg h h    V1应 V0与相等,但是土壤经工作部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