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岭铁矿开采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TV PVf 公式( 21) 222 2TV PVf 公式( 22) 在一般情况下,两个不同周期观测的精度是相等的,可以将 21 与 22 联合起来求一个共同的单位权方差估值,亦即 122 TTV P V V P Vf 公式( 23) 式中 12f f f 公式( 24) 如果作假设两个周期间点位没有移动,则可从两个周期所求得的坐标差 X计算另一方差估值 2 T XXX P Xf 公式( 25) 利用 F检验法 F= 22 公式( 26) 在原假设 Ho(两次观测期间点位没有变动 ),统计量 F 服从自由度为 Xf 、f 的 F 分布,故可用 1 , 0/ XP F F f f H 公式( 27) 来检验点位是否有变动。 置信水平 通常取 或 ,由 与自由度 Xf 、 f可以查分位值 1, XF f f。 当统计量 F 小于相应分位值时,则表明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怀疑原假设,因而接受原假设,即认为点位是稳定的,稳定性分析即告完成。 当统计量 F 大于分位值时,则必须拒绝原假设,亦即认为点位发生了变动,需要用“尝试法 ”找出不稳定的点。 第 水准测量 的内业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平差前每条水准路线若分测段进行施测时,应按水准路线往返测段高差较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差偶然中误差,应 符合表。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表 等级 水准仪的型号 视线长度(m) 前后视较差 (m) 前后视累积差(m)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 基本分划、辅助分划或黑面、红面读数较差 (mm) 基本分划、辅助分划或黑面、红面所测高差较差(mm) 二等 DS1 50 1 3 三等 DS1 100 3 6 DS3 75 四等 DS3 100 5 10 五等 DS3 100 大致 相等 - - - - 注: ① 二等水准视线长度小于 20m时,其视线高度不应低于 ; ② 三、四等水准采用变动仪器高度观测单面水准尺时,所测两次高差较差,应与黑面、红面所测高差之差的要求相同。 1M4 n L 公式( 31) 式中 M△ —— 高差偶然中误差( mm); △ —— 水准路线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 mm); L—— 水准测段长度( km); n— — 往返测的水准路线测段数。 本次变形监测的三等水准测量的路线如图 33 所示: 每条水准路线应按附合路线和环形闭合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全中误差,应按下式计算: 1W WWM NL 公式( 32) 式中 Mw—— 高差全中误差( mm); W—— 闭合差( mm); L—— 计算各 W 时,相应的路线长度( km); N—— 附合路线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 三等水准测量应读至 1mm,计算平均高差取至 ,视 距差和视距取至。 图形结构强度设计 图形强度设计指变形点之间、变形点与基准点之间的几何图形配置,以及网中独立基线数目和相互连接方式的设计。 首先,在图形选择过程中 , 必须顾及基准点对变形点的有效控制,同时基准点之间又要能相互检校。 其次,在模型识别和参数识别方面的设计可保证真正有效的变形模型和发现引起变形的真正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GPS 网的优化设计 GPS 网形设计的一般原则: 1)GPS 网中不应存在自由基线。 所谓自由基线是指不构成闭合图形的基线。 由于自由基线不具备发现粗差的 能力,因而必须避免出现,也就是说 GPS 网一般应通过独立基线构成闭合图形。 2)GPS网中闭合条件中的基线数不可过多。 网中各点最好有 3条或更多基线分支,以保证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使网的精度、可靠性较均匀。 3)GPS网中每个点至少应独立设站观测两次。 4)为了实现 GPS网与地面网之间的坐标转换, GPS网至少应与地面点有 2个重合点。 5)为了便于观测, GPS点应选择在交通便利、视野开阔、容易到达的地方。 第七章 位移量计算与可靠性估计 监测网基线向量处理 GPS监测网基线向量处理应使用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双差或三差模型进行处理,常用模型为双差模型,以基线向量改正数 X , Y , Z 及初始整周模糊度改正数 N 为参数的双差模型的观测值方程的误差方程式为: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k j k j k j k j k j k j k j k ji x y z NV t b c W 公式( 33) 上式是 it 观测历元测站 1, 2 间 k , j 星际二次差分模型的误差方程式,式中 a, b,c 为方程系数, W 为常数项, it 观测历元形成的误差方程组矩阵为: i i s iv A l 公式( 34) 则某期观测全网的误差方程式可用式 (34) 表示 : XV A L 公式( 35) 式中 : 12, , , TnV v v v ; X 为基线向量改正数和初始整周模糊度修正值向量阵; A 为总的系数阵 , 由于 A 矩阵的秩亏数为 7,为了求得未知参数的唯一解,需引入位置基准。 为了保证引入的位置基准不引起观测值的变形,位置基准点最好为高级 WGS84 点。 当以网中的任一点作位置基准时,其点位绝对误差应小于 10 m , 并建立基准方程: 0TG P X 公式( 36) 则观测值的解为: 1T T TX A P A P G G P A P L 公式( 37) 在 X 基础上可算出该点的三维坐标值。 各工作基点相对于基准点的稳定性 若点的某期观测相对于 1t 时刻的三维位移向量为: m = X X(0t ) 公式( 38) 按 F 检验法分别计算 m 的单位权方差 2m 和两期观测单位权方差 2 , 选取 置信度 ,并计算统计量: F = 2m / 2 按相应自由度从 F 分布中查 F ,若 F ≥ F ,则网中有显著动点;否则,可认为 网中各点是稳定的。 对显著动点应分析移动的原因,如果是采动引起的则转入下一处理程序,如果是其它原因引起的,一般应将动点剔除。 GPS 误差来 源及消除和减弱误差的方法 GPS测量的误差来源于 GPS卫星、卫星信号的传播过程和地面接收设备。 在高精度的 GPS测量中,还应考虑与地球整体运动有关的地球潮汐、负荷潮及相对论效应等。 根据误差的性质,上述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类。 偶然误差主要包括信号的多路径效应及观测误差等。 系统误差主要包括卫星的轨道误差、卫星钟差、接收机钟差以及大气折射误差等。 其中,系统误差远大于偶然误差,它是 GPS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 同时系统误差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可采取如下不同的措施加以消除或减弱。 1)卫星星历误差 :是 GPS相对定位的主要误差,在一个观测时段内属于系统误差。 通过广播星历进行解算,能保证 1~ 2 mm相对定位精度,满足测量需要。 用精密星历比用广播星历可提高精度 34 %左右,因此应建立自己的测轨系统,提供精密星历服务。 除此之外,应尽量采用短基线。 对于长基线最好采用精密星历,该数据可以在测量后的几天在 Inter 网上获得。 在观测实施过程中,可采用预报的方法,在不同期观测中尽可能获得相同或相近的卫星结构,以使卫星信号的方向性基本相同。 对大于 10 km 的 GPS 网,应实测气象参数。 2)减弱电离层影响的 措施:利用双频观测、同步观测值求差、电离层改正模型加以修正,同时选择有利的观测时段。 3) 减弱对流层影响的措施:采用对流层模型加以改正 , 其气象参数在测站直接测定,引入模型对对流层影响的附加待估参数进行解算,在数据处理中一并求得。 4)周跳修复:周跳是否修复是决定 GPS观测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应用 专业软件 (如 GAM IT)进行人为干预修复。 5)多路径误差:与卫星信号方向、反射系数等不定因素有关,可以选择合适的站点以及改进天线来消弱其影响。 6)减弱接收机钟差的方法:把每个观测时刻的接收机钟差当作一个 独立未知数,在数据处理中与观测站的位置参数一并求解。 7)天线相位中心位置偏差。 在实际工作中,应使用同一类型的天线,在相距不远的两个或多个观测站上同步观测同一组卫星,便可以通过观测值的求差来削弱相位中心偏移的影响。 不过,这时各观测站的天线应按天线附有的方位标进行定向,通常定向偏差应保持在 3176。 以内。 8)提高整周模糊度的解算精度。 对于载波相位测量,整周模糊度的解算精度直接影响高程测量精度。 整周未知数的浮点解在垂直方向上总有177。 1. 2 cm的误差甚至更大。 实测过程中有必要利用闭合环进行检查。 9)消弱卫星不对 称对定位精度的影响,选择最佳的卫星几何图形。 GPS 定位精度与站卫的图形强度有关,要提高 GPS大地高测量的精度,应使 VDOP尽可能的小。 10)控制点必须使用强制对中装置。 11)提高联测几何水准精度。 用精密水准联测,可以有效提高 GPS大地高精度。 12)接收机天线量高应采用游标卡尺, 读数精确到 ,并且在开始测量与测量结束时各测 1次,取其中间数。 由于该网布设范围不到 3km,在 GPS相对定位中,卫星轨道误差的影响不大,电离层和对流层的影响也基本可以消除,定位的精度将主要受相位观测误差、天线相位中 心偏差和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第八章 内业计算及成果整理 地面沉降监测成果表(初始值表) 工程名称:金岭铁矿采空区沉降观测 监测项目:地面沉降 工程地点:淄博市张店区 监测仪器及型号:水准仪 /SDL30 测点名称 第 1次观测 第 2次观测 初始值 观测日期 相对高程( m) 相对高程( m) 相对高程( m) D1 2020322 D2 2020322 D3 2020322 D4 2020322 D5 2020322 D6 2020322 D7 2020322 D8 2020322 D9 2020322 D10 2020322 D11 2020322 D12 2020322 D13 2020322 D14 2020322 D15 2020322 D16 2020322。金岭铁矿开采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15 (二)平台参数 基本参数 平台搭设高度 6500mm;钢管架步距 h=;立杆横向间距 1m,立杆纵向间距 1m,采用 φ 48 ;搭设前屋面铺设 3公分厚木板垫层,搭好后内侧设置护栏。 荷载参数 立杆纵距 (m) 1 立杆横距 (m) 1 立杆步距 (m) 板底支撑间距 s(m) 平台高度 (m) 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 双扣件 施工均布活荷载 (kN/m2) 2 材料堆放荷载 (kN/m2)
分大型骨干粮食收储企业等待上收。 这些上收粮库在基础设施、保管条件、机械装备、信息系统、自动化程度和管理水平都是区内较好的收储企业。 2020 年自治区财政厅、粮食局和农业发展银行自治区分行共同确 认 152 家国 有粮食购销企业为承担粮食政策性业务载体,但与上述上收或拟上收的粮食仓储企业在基础设施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距。 面对上述自治区粮食生产的快速发展与粮食仓储设施条件已严重滞后问题,
2m 靠尺和塞尺不少于 3处 3 高程 〒 20 测量 4 两模板内侧宽度 +10, 5 拉线尺量 5 模板的侧向弯曲 h/1000 拉线尺量 6 相邻两模板表面高低差 1 尺量 砼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和,自动计量,用混凝土灌车运输,泵送混凝土施工,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浇筑时,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在下层砼初凝前浇注完成上层砼,上层和下层前后浇筑距离保持 以上,每层砼厚度不超过 30cm。
确定。 并必须有压脚板、斜撑。 拉线通直后将梁侧模固定。 梁底支柱间距:当梁高在 500mm 以内时,间距为 1m;当在 500mm— 1000mm时,间距为。 支柱之间水平拉杆离地 50mm 设一道,以上 每隔。 支柱下均垫木楔子,校正后用钉子钉牢。 现浇板根据标高在梁侧固定水平大横楞再在上面搁置60*90mm方木立放,根据模板的尺寸确定其间距。 不够的可用木模镶满。
产业联盟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产业竞争形态逐步改变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竞争主体,一种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并逐渐呈现主导相 应产业竞争和发展格局演变的新趋势,对促进产业发展和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狭义上看,产业联盟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为了能达到开发市场、开 16 发技术、资源共享等特定目的而建立的较为稳固的企业合作组织。 它具有统一的目标、固定的组织和较为稳固的合作关系。 从广义上看
后方可吊运,散装物件必须采用专制的钢性吊桶。 使用 三脚架应绑扎牢固。 杆距相等,杆脚固定牢靠,不可斜吊。 使用千斤顶必须上下垫牢,随起随垫,随落随抽垫木。 使用滚杠二端不宜超出工件底面过长,防止压伤手脚,滚动时应设监护人员,人不准在物件倾斜方向一侧操作。 钢丝绳穿越通道,应挂有明显标志。 吊运重物时尽可能不要离地面太低,在任何情况下禁止吊运物从人员上空越过,所有人员不准在重物下停留或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