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现代服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产业联盟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产业竞争形态逐步改变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竞争主体,一种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并逐渐呈现主导相 应产业竞争和发展格局演变的新趋势,对促进产业发展和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狭义上看,产业联盟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为了能达到开发市场、开 16 发技术、资源共享等特定目的而建立的较为稳固的企业合作组织。 它具有统一的目标、固定的组织和较为稳固的合作关系。 从广义上看,产业联盟是指企业之间通过合作研发、资源共享、共同开拓市场等方式进行相互协作的利益共同体。 金属现代服务产业是面向先进制造业的现代服务产业中很重要的部分,根据金属产业链分布,基于各种不同的市场需求,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各种不同属性的联盟,并探索相应的业务模式, 寻求贴合行业特点,引领产业发展的特色模式。 根据金属产业的发展情况,金属现代服务产业联盟主要体现 产学研合作属性、产业链合作属性、市场主体合作属性和技术标准合作属性、基于连锁拓展合作属性五 种不同属性,有横向合作,也有纵向合作。 本课题研究旨在协调联盟各方,根据不同属性分别贯彻联盟的合作宗旨,并建立协同管理的模式,发挥 1+1 大于 2 的协同作用。 基于产学研合作属性的业务模式。 产业联盟有很强的创新要求。 一般早期的产业联盟主要是围绕某一产品或技术而建立的,其目的是为了降低投资费用、分担投资风险、削弱产品或技术竞争对手 的威胁。 随着全球产业分工越来越细,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企业越来越重视自主创新,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加快新产品开发和投放速度日益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属现代服务产业联盟由行业内的龙头企业、高校和行业协会联合,就金属现代服务产业的技术创新进行研发合作,通过各合作方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的横向流动,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研究设计出符合金属生产、贸易、物流、配送、加工整个产业链需求的协同技术和流程设计,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并直接导入企业实际应用,促进产业主导技术的提升。 基于产业链合作属性的业 务模式。 17 联盟的目标是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链。 产业链的创新需要获得上下游配合和资源支持。 金属现代服务产业目前依然呈现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链上下游环节重复,整体效率低下,标准化程度不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 以联盟为产业主体,运用运营管理理论指导,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合作,促进产业流程的优化重构,由产业联盟成员各自为主导的电子交易、物流、加工、资讯等各个具有差异化的环节可以更有效的对接,大大缩短金属交易、物流等低效率重复环节,促进产业链系统效率,促成物流等成本的降低。 基于市场主体合作属性的业 务模式。 在产业链的同一个环节中,同类型的企业,如仓储、运输、加工等企业,由于存在的竞争关系导致部分设备闲置、成本增加,产业模式创新成本大、风险高,在联盟合作的前提下,实现更加高效的竞合,重构企业之间的竞争格局,在竞争基础上有效合作,在合作基础上合理竞争,运用网络手段实现市场主体间信息无缝对接,并以共用数据库和标准化手段,降低创新成本,促进设备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提高下游企业用户的福利,从而提高整个产业的运营效率和社会成本。 基于技术标准合作属性的业务模式。 从交易成本理论考量,标准化的落后将产生更高的交易费 用,导致总体成本的增加。 从产业链看,除金属生产外,金属服务企业由于数量多规模小,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亦各不相同。 加强产业技术和服务的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标准化水平,将有效降低交易费用,并有利于提高国际,加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产业联盟以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为联盟主体,电子商务由某某公司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金属物流由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沈阳铁西分公司,加上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的科研技术力量和全局战略背景,修订并推行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将大大促进整个产业标准化程度的 18 提高。 基于连锁拓展合作属性的业务模式。 从市场拓展的 角度来看,单一的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有限,尤其是对于区域性较强市场中的资源整合。 通过将不同区域市场的龙头生产企业纳入联盟形成自愿连锁组织形式,生产企业可以根据联盟平台提供的需求情况按订单生产,形成了单一品类的规模化生产,做到了生产企业零库存按需求订单生产,规避了流通渠道的沉淀库存。 产业联盟组织架构和运营机制研究 产业联盟不同的合作属性决定了不同的业务模式,这些业务模式合纵连横、交叉融汇在联盟这个新型的产业主体里,需要有相应运营机制来保障这些业务模式的开展。 运营机制里首先要设置合理的组织架 构,明确联盟各成员的权利义务,设定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在此基础上建设一套合理的运营机制,对整个联盟的协同业务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对联盟的网络服务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优化,来实现联盟管理的低成本、高效率。 同时产业联盟也正成为政府支持产业发展的一种新载体。 随着产业联盟在主导产业竞争中扮演角色的不断增强,政府部门需要支持企业组织成立或参与各种产业联盟,并引导产业联盟的健康发展,从而促进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并在国际产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目前的产业联盟基本都是在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推动下,在利益 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捆绑机制下,各成员企业相互信任、友好协商,设置联盟理事会等虚拟机构作为联盟最高决策机构,协调相关利益,促进达成共同目标。 产业联盟在各成员企业松散型管理的基础上,搭建组织架构,理顺政府、联盟和企业之间的关系。 目前各种产业联盟较多采用理事会作为最高决策和管理机构,设秘书处作为日常协调和事务处理的联盟网络连接点, 19 理事会执行决策功能,秘书处协调各方成员、保证有效执行理事会决定事项,并积极反馈执行过程中的信息,来支持和优化决策。 利益捆绑的基础上基于业务需求达成的联盟协议,约定各方投入的各 种资源和相应的利益回报,再以联盟章程或联盟公约的方式来约定各方的权利义务,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来确保联盟各方利益,在建立进入门槛,也引入相应公平的退出机制。 组织架构是联盟运营管理的有形组织,其架构设置的合理性,决定了运营效率的高低。 产业联盟的运营管理就是一个投入各成员企业的优势资源,通过联盟协同网络的转换,输出增值的产品和服务,运营机制就是要实现转换过程并价值增值的过程的保障。 由于产业联盟具有产学研合作、产业链合作、市场主体合作和技术标准合作、市场连锁拓展合作等多种属性,联盟成员的资源和需求也各不相同,并且存在市场主体之间原来存在的一定竞争关系,使得联盟的运营管理存在许多环节和细节需要统筹协调,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利用运筹学、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理论支撑,将联盟的虚拟功能落实在具体的企业、具体的电子商务、物流、加工等平台上。 产业联盟盈利模式研究 除非盈利性组织外,任何一个商业组织都有盈利的使命。 产业联盟的盈利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联盟协同业务下形成的增 值部分,另一部分是业务下引起产业纵向和横向环节减少、效率提高,而引起的成本降低部分。 产业联盟是不以资本为纽带的一种新型企业合作模式。 相对企业之间的合资、兼并、收购等传统的资源整合模式,产业联盟可以避免兼并收购中可能耗时数月乃至数年的整合过程,能以较低的风险实现较大范围的资源调配,从而成为企业优势互补、拓展发展空间、提高产业或行业竞争力、 20 实现超常规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对于合资、并购等传统资源整合模式而言,这些企业通过产业联盟的形式将各成员的利益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让每一个成员都敞开自己的资源, 不仅能以较低的风险实现较大范围的资源调配,还可以避免兼并收购中可能耗时数月乃至数年的整合过程。 产业联盟主要盈利点将有:联盟内,产业链上下游或市场横向之间企业资源共享,以内部统一优惠价格对联盟内部成员开放资源和设备,提高资源和设备利用率,增加的业务量引起的盈利部分;电子交易、物流、资讯、融资等业务协作平台的业务开展,通过为联盟外的广大企业提供贯穿产业链并与线下业务结合的服务,为企业降低成本而相应收取的服务费;产学研取得的创新成果转化为联盟成员企业带来的利益;技术和服务标准的推行统一带来的相关成本费用 的降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运营成功后的流量,将带来的相关费用。 在产业联盟的组织下,成员的市场企业将不再仅仅着眼于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更关注合作能否获取合理的利益,能否取得比原来企业单打独斗具有增值部分;研发单位将不再仅仅关注技术上的突破,还致力于推进产业化进程;行业协会将有更具体的载体来推进产业的整合升级,并从整个行业背景来引导诚信、规范行业。 产业联盟的协同机制研究 技术研发、市场预测、风险预警等活动,实现业务协作和资源共享,提升整个产业的规模、技术和服务水平。 这要求联盟的合作成员在 融资、技术、销售、采购、加工、物流的整个金属服务过程中都保证流程一致、数据准确、平台集成。 在产业联盟中,各成员单位由于自身的利益关系,对业务协作方式和资源共享的需求各不相同,如果缺乏协作机制,利益差异和需求差异将导致产业联盟无法有效协作。 因此,如何从产业发展的全 21 局高度设计符合联盟整体利益的协同机制就成为本项目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 产业联盟的协同机制主要包括以下 3 个层面: 1)制度层面,根据金属产业联盟的协同目标(包括产业联盟内部成员的需求和技术互补、资源共享、长远利益最大化、总成本最小化、市场响应敏捷化等),制定金属产业联盟协同规则(即产业联盟协同运作的准则和规范)。 协同规则还包括价值准则、诚信规范、技术与质量标准、信息共享原则,以及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规则等; 2)业务层面,利用信息技术对产业联盟上跨成员的业务流程进行合理化重组,设计覆盖技术合作、融资、采购、销售、加工、物流等环节的高效业务流程,提高产业联盟的整体运作效率。 3)信息层面,制定统一的信息交互协议和数据交换标准以实现企业间的信息交互和数据共享,支撑协同机制的顺利运行。 根据金属产业联盟的业务特点和需求,需设计的关键 协同机制包括:联盟成员间的技术合作协同机制,金融机构、金属供应链企业(贸易商、物流商等)之间的供应链融资业务协同机制,贸易商和物流商之间的物流业务协同,面向整个产业联盟的风险预警协同机制等。 产业联盟业务协作支撑技术研究 独立于金属生产环节的金属现代服务产业在国内从兴起到发展,只有短短的十几年,许多行业标准处于正在制定阶段,企业间的协调与统一显得非常困难,标准化问题是集聚金属现代服务产业一体化发展中一个关键问题,要实现一体化,行业标准统一尤为重要,标准化程度影响着现代物流效率的高低,标准化程度的提 高对各种现代物流功能、要素之间的有效衔接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从中国金属现代服务产业信息化应用的整体来看,仍处在信息化建设 22 初级阶段,据统计,我国目前从事金属现代服务的中小企业中,实现信息化的比例还不到 10%。 行业信息标准化缺失,部门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信息格式不统一、接口不统一,缺乏龙头企业担当行业标准倡导者;信息化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金属现代服务产业发展的障碍。 国内近年虽然出现了一些金属电子商务平台,但存在电子交易模式单一、交易规则复杂、交易链不完整、缺少信任与公信度、交易信息孤立、软件易用性 较低、缺少线下实体业务、交易与业务流程缺少灵活性等缺点,造成金属电子商务交易量不高。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金属产量占全国的 1/3,2020 年通过电子商务实现的金属交易量仅占金属总物流量的 2%左右,其中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与物流系统的分离是影响应用推广的主要因素。 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于构建一套完整的开放式金属现代服务产业业务技术标准体系和物流业务协同平台,打通产业链的信息通道。 本项目将开展金属现代服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关键数据和知识资源的共享技术研究和企业间业务协作系统等的开发,业务协作支撑技术研究主要包括:金属现 代服务产业标准体系的研究、数据标准与编码体系的研究、业务协作支撑体系的研究。 金属产业联盟服务标准体系以物流信息化为核心,吸收国家和地方的交通运输、铁路、海关、信息产业等现行的国家信息分类标准,制定有关配套标准,建立和完善适应现代物流的信息化标准体系;以全面质量管理为突破口,强化行业标准化基础工作,推动物流产业健康发展。 产业联盟服务标准体系研究 体系构建基础 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和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全国物流标准 2020 年— 2020 年发展规划》与国家标准委编制的《标准化“十一 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物流服务标准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并相继完成了物流术语、物 23 流成本构成与计算、物流中心作业通用规范、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等通用性物流标准的制订与发。金属现代服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确定。 并必须有压脚板、斜撑。 拉线通直后将梁侧模固定。 梁底支柱间距:当梁高在 500mm 以内时,间距为 1m;当在 500mm— 1000mm时,间距为。 支柱之间水平拉杆离地 50mm 设一道,以上 每隔。 支柱下均垫木楔子,校正后用钉子钉牢。 现浇板根据标高在梁侧固定水平大横楞再在上面搁置60*90mm方木立放,根据模板的尺寸确定其间距。 不够的可用木模镶满。
TV PVf 公式( 21) 222 2TV PVf 公式( 22) 在一般情况下,两个不同周期观测的精度是相等的,可以将 21 与 22 联合起来求一个共同的单位权方差估值,亦即 122 TTV P V V P Vf 公式( 23) 式中 12f f f 公式( 24) 如果作假设两个周期间点位没有移动,则可从两个周期所求得的坐标差
15 (二)平台参数 基本参数 平台搭设高度 6500mm;钢管架步距 h=;立杆横向间距 1m,立杆纵向间距 1m,采用 φ 48 ;搭设前屋面铺设 3公分厚木板垫层,搭好后内侧设置护栏。 荷载参数 立杆纵距 (m) 1 立杆横距 (m) 1 立杆步距 (m) 板底支撑间距 s(m) 平台高度 (m) 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 双扣件 施工均布活荷载 (kN/m2) 2 材料堆放荷载 (kN/m2)
后方可吊运,散装物件必须采用专制的钢性吊桶。 使用 三脚架应绑扎牢固。 杆距相等,杆脚固定牢靠,不可斜吊。 使用千斤顶必须上下垫牢,随起随垫,随落随抽垫木。 使用滚杠二端不宜超出工件底面过长,防止压伤手脚,滚动时应设监护人员,人不准在物件倾斜方向一侧操作。 钢丝绳穿越通道,应挂有明显标志。 吊运重物时尽可能不要离地面太低,在任何情况下禁止吊运物从人员上空越过,所有人员不准在重物下停留或行走
图 61 平峰镇 金塘 农村饮水安全 工 程 工艺流程 图 水源机井及 泵站设计 水源机井 2020年 8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八六一二部队 在平峰镇金塘村金塘川组打机井 1 眼,井深 172m(井底高程 ,井口地面高程 )。 含水层 自 , 厚度 , 以 细 砂岩 、机 井 上 水管道 高位蓄 水池 配水管网 水 厂 金塘村人畜饮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粗砂 岩为主。
........................................................ 81 附表 A43 专业工程暂估价表 ........................................................................ 82 附表 A44 计日工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