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水二元体系浮阀精馏塔的工艺设计_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D= ,查得 dWD =, fTAA = ∴ Wd= 1=, Af= = ④降液管底隙高度 23 降液管底隙高度是指降液管下端与塔板间的距离,以 oh 表示。 降液管底隙高度应低于出口堰高度 Wh , (hwho)不应低于 6mm 才能保证降液管底端有良好的液封 . 工程上 ho一般取 2025mm。 本次设计中取 22mm。 hwho= 22 = mm 6 mm 故降液管底隙高度设计合理。 取安定区宽度 sW =, 边缘区宽度取 cW = 弓形降液管宽度 Wd= 采用 F1型重阀,孔径为 39mm。 取阀孔动能因子 FO= ① 孔速 uo= ,VmF=()= m/s ② 浮阀数 : n=24sVdu =( 1/4 ) ==108(个 ) ③ 有效传质区 : 根据公式: 2 2 2 12 s i n180axA x R x R R 其中 : R= 2 cD W = 24 x= ()2 dD W Ws= ∴ 2 2 2 12 s i n180axA x R x R R = ④ 塔板的布置 因 D800mm 故塔板采用分块式,查表的塔块分为 3块,采用等腰三角形叉排。 浮阀塔筛孔直径取 d=39mm,阀孔按等腰三角形排列。 ⑤阀 孔的排列 : 第一排阀孔中心距 t为 75mm,各排阀孔中心线间的距离 t’ 可取65mm,80mm,100mm. 经过精确绘图,得知,当 t’ =65mm 时,阀孔数 N 实际 =98 个 按 N=85 重新核算孔速及阀孔动能因数: 孔速 u0= VS/(π 1/4 d2 N) = m/s 25 F0=uo (ρ V,M) = 阀孔动能因数变化不大,仍在 9~ 12范围内。 ⑥ ∴ 开孔率 φ ∵空塔气速 u= VS / AT = m/s ∴ φ =u / uo = / = % ∵ 5%%15%, ∴ 符合要求 故: t=75mm , t’ =65mm, 阀 孔数 N 实际 =98 个 ∴ 则每层板上的开孔面积 AO =A a φ = %= 4)塔板流体力学的验算 气体通过浮阀塔板的压力降 (单板压降 ) 1pch h h h ① 干板阻力 : 浮阀由部分全开转为全部全开时的临界速度为 U0,c U0,c=( ,M) ( 1/) =∴ 2Vc Luh g = ( 2 ) = ② 液层阻力 充气系数 =,有 : h1’ = h1=0. 06= 26 ③ 液体表面张力所造成阻力 , 此项可以忽略不计。 故气体流经一层浮阀塔塔板的压力降的液柱高度为: hp=+= ∴ 常板压降 p p LP h g = = 640Pa, 符合设计要求。 b. 液泛的校核 为了防止塔内发生液泛,降液管高度应大于管内泡沫层高度。 即: Hd≤ψ( HT+hW) Hd=hw+how+hd+hp+△ hd=(LS/(lwho))2 甲醇 水属于一般物系,ψ取 对于浮阀塔△≈ 0 则 Hd=hw+how+hd+hp+△ =++(())2+= ψ( HT+hW) =(+)= 因 , 故本设计中不会出现液泛 为使液体夹带的气泡得以分离,液体在降液管内应有足够的停留时间。 由实际经验可知,液体在降液管内停留的时间不应小于 3— 5s。 ∵ lW / D= ,查得 dWD =,fTAA= ∴ Wd= 1=, Af= = 27 停留时间 θ=A fHT/LS=5s ∴符合要求 d.雾沫夹带 泛点率 = 6Vs s LLVFbV L lK C A 100% lL=D2Wd=12 = Ab=AT2Af= = 式中 : lL—— 板上液体流经长度, m。 Ab—— 板上液流面积, m2 ; CF—— 泛点负荷系数, 由图查得泛点负荷系数 取 K—— 特性系数, 查下表, 取 . 物性系数 K 系统 物性系数 K 无泡沫,正常系统 氟化物(如 BF3,氟里昂) 中等发泡系统(如油吸收塔、胺及乙二醇再生塔) 多泡沫系统(如胺及乙二胺吸收塔) 严重发泡系统(如甲乙酮装置) 形成稳定泡沫的系统(如碱再生塔) 28 由上代入数据得:泛点率 =% ∵对于大塔,为避免过量雾沫 夹带,应控制泛点率不超过 80%。 计算出的泛点率在 80%以下,故可知雾沫夹带量能够满足 ev 液 /kg(干气 )的要求。 e. 漏液验算 55m i n,000 VuFF因数对于浮阀塔,阀孔动能 smuV/ 55m i n,0 smnduV s /5 3 1 3 8 9 3220m i n,0m i n, m3/sVs= m3/s,可 见不会产生过量漏液。 4) 塔板负荷性能图及操作弹性 ①液相下限线 因堰上液层厚度 how为最小值时,对应的液相流量为最小。 29 设 how,小 = LW= 推出 LS= m3/s ②液相上限线 当停留时间取最小时, LS为最大,求出上限液体流量 值(常数),在 — 图上,液相负荷上限线为与气体流量 无关的竖直线。 以 作为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的下限 , 因 Af= , HT= ∵ θ=A fHT/LS 则 LS,大 = / 5=③漏液线 5 5m i n,00 0 VuF F 因数对于浮阀塔,阀孔动能 smuV/88 55m i n,0 smnduV s /5 3 1 3 8 9 3220m i n,0m i n, 据此可作出与液体流量无关的水平漏液线。 ④雾沫夹带线 6Vs s LLVFbV L lKC A 根据经验值,因该塔径 控制其泛 点率为 80% 代入上式 ∵ lL=D2Wd=12 = Ab=AT2Af= = 30 K物性系数查表得 K=1, CF泛点负荷因素,查表得 CF= 代入计算式,整理可得: += 由上式知雾沫夹带线为直线,则在操作范围内任取两个 LS值,依式算出相应的值列于下表中。 ls vs ⑤液泛线 为了防止塔内发生液泛,降液管高度应大于管内泡沫层高度。 联立以下三式: 由上式确定液泛线。 忽略式中 项,将以下五式代入上式, 31 得到: 因物系一定,塔板结构尺寸一定,则 、 、 、 、 、 、 及φ等均为定值,而 与 又有如下关系,即: 式中阀孔数 N与孔径 亦为定值。 因此,可将上式简化成 与 的如下关系式: 其中 : 3232025)3600()1()()1()(wwwTVlEdhlchHbnLβρρ .50取 带入数据: dcba 由 222 3aV s b cLs dL s 得 3222 3 0 0 9 3 4 51 5 1 9 2 9 2 sss LLV 32 LS vs ⑥操作负荷线 由以上各线的方程式,可画出图塔的操作性能负荷图。 根据生产任务规定的气液负荷,可知操作点 P(, )在正常的操作范围内。 过圆点连接 OP作出操作线 . 由塔板负荷性能图可以看出: ( 1)在任务规定的气液负荷下的操作点 P(设计点),处在适宜操作区内的适中位置。 ( 2)塔板的气相负荷 上限完全由雾沫夹带控制,操作下限由漏液控制。 ( 3)操作弹性 Vmax=, Vmin= 操作弹性 =Vmax/ Vmin =3 ∴此设计符合要求。 33 精馏段负荷性能图012340 lsvs操作线液相上限线漏液线液相下限线液泛线雾沫夹带 1) 提馏段汽、液相体积流率为: LS’ = m3/s VS’ = 2)塔径的计算 取塔板间距 HT =,板上液层高度 h1=,那么分离空间: HT – h1 = = 功能参数: 39。 39。 39。 39。 )(VLSSVL = 34 从史密斯关联图查得: 39。 20C = 由公式 C= 20C20校正得 C= 39。 39。 39。 39。 2039。 m a x39。 )20( VVLcu =取安全 系数 ,则 u’=0. 7 umax’ =∴ 39。 4 39。 39。 uD V S= 为了防止精馏段塔径大于提留段,造成塔的稳定性下降,所以圆整取 D’ = ∴塔截面积 AT’ =14 D = m2 空塔气速 : u’ = VS ’ / AT’ = 3) 溢流装置的确定 单溢流又称直径流,液体自液盘横向流过塔板至溢流堰,流体流径较大,塔板效率高,塔板结构简单 ,加工方便,直径小于 的塔中广泛使用。 工业中应用最广的降液管是弓形降液管。 35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本设计体系 采用单溢流、弓形降液管。 ① 堰长 lw’ ∵塔径 D’ = , ∴ 堰长 lw’=0. 7D’=0. 7m ② 出口堰高 hw’=h 1’ how’ ∵ L’ / l W’ = 3600/= l W’ / D= 查流体收缩系数图得: E=, mlLEhwsow 01 46 ) 36 0000 21 ()39。 (39。 323323 ∴ h w’ = hl’ how’ == m ③ 降液管的宽度 dW ’ 与降液管的面积 fA ’ : 由 lW ’ /D= 查图得 查得 dWD ’=0. 15, fTAA’= ∴ Wd’=0. 15 1=, Af’= = ④ 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 θ = Af’ HT/Ls’ = 5s 36 故降液管设计合适 ⑤ 降液管底隙高度 h0’ 降液管底隙高度是指降液管下端与塔板间的距离,以 oh 表示。 Ho的大小应在20~25mm 之间。 降液管底隙高度应低于出口堰高度 Wh , (hwho)6mm 才能保证降液管底端有良好的液封。 工程上 ho一般取 2025mm。 本次设计中取 22mm。 hW’ h0’ ==6mm 故降液管底隙高度设计合理。 取安定区宽度 WS’ = 边缘区宽度 WC’= 4m 弓形降液管宽度 Wd’=0. 14m 采用 F1型重阀,孔径为 39mm。 取阀孔动能因子 FO=10 ① 孔速 uo’ = ,VmF=10/()=② 浮阀数 : 37 n=24sVdu =( 1/4 ) ==98(个 ) ③ 有效传质区 面积 : 根据公式: 2 2 2 12 s i n180a xA x R x R R 其中 : R= 2 cD W = x= ()2 dD W Ws= ∴ Aa’ =。醇-水二元体系浮阀精馏塔的工艺设计_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2020 年 9 月 12 日 至 14 日对枫溪港入湘江口 (枫溪港入湘江口上游 100m)断面的水质监测资料 ,监测因子有 PH、 CODcr、 NH3N、 BOD石油类、粪大肠菌群等 6 项, 监测统计 结果见表 9。 监测结果表明, 枫溪港入湘江口断面的 PH、 CODcr、 NH3N、 BOD石油类、粪大肠菌群 等 6项 监测 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 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 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财税、金融、价格、 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等改革稳步推进
2020 可以建立流程图、组织图、时间表、营销图和其他更多图表,把 特定的图表加入文件,让商业沟通变得更加清晰,令演示更加有趣,使复杂过程更加简单,文档重点更加突出,使我们的工作在一种视觉化的交流方式下变得更有效率。 第 3 章 采油工程信息综合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6 第 3 章 采油工程信息综合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采油工程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论述 本章的目的是对采油工程信息管理总体功能进行设计。
7。 14 100000= 104t ( 4) 由于 采用 新的工艺技术 ,降低蒸汽消耗量, 吨 酒精耗 汽量由原来的 降低为 ,锅炉回用蒸汽冷凝水比例为 30%,锅炉水处理得率为2/3,年节约新鲜水水量为: ( - ) 100000= 104t ( 5) 由于生产 1t 酒精减少 蒸汽消耗,按原煤低位发热量为5000kcal/kg,蒸汽折标系数取 ,产烟尘量取 10kg/t,产 SO2
x(保存插入。 ,已经插入了数据窗口的内容,是否保存。 ,Question!,YesNo!,1) if li_state=1 then () elseif li_state=2 then close(w_dc) end if 在“退出”按钮上双击,写下脚本: close(w_dc) 说明:当脚本编好以后就可以在所制表格中输入顾客所点的菜单,从而进行下一步工作。 订餐信息修改
Re0 为 Re0=4M/η=2100 计算管外冷凝表面传热系数 h0 为 h0= Re01/3/( η2/ρ2gλ3) 1/3 ( 220) =[( ) 2/() ]1/3 =660 W/( m2 K) 式中, 为校正系数,是对双组分冷凝按单组分计算的校正。 ③ 污 垢热阻及管壁热阻 沸腾侧 Ri= m2 K/W,冷凝侧 R0= m2 K/W,管壁热阻 Rw= m2 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