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部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桩:每台粉喷桩机施工前应按规定进 行工艺试桩,确定好各项技术参数(钻进速度、喷粉提升速度、复搅下沉速度等),并将试桩报告上报监理组。 c、挂牌:将试桩确定的技术参数制作铭牌,悬挂在机械旁。 ( 5)、工程施工过程 a、施工场地应平整,不得有积水,在施工段面两侧要有排水设施。 平面上的布桩位置要清晰可辨,桩位要准确。 水泥要堆放在高处,且下面应离地面约 15cm,使下面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堆放水泥的场地四周要排水畅通,保证阴雨天气无积水现象。 水泥要分品种整齐堆放,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水泥严禁混合使用。 废弃水泥袋要及时 回收、清理,保证施工现场整洁。 水泥的防雨遮盖设施要完善,确保水泥不受潮、不变质。 b、粉喷桩机上要有明显的反光标记,标记的刻度要经现场监理认可。 夜间施工要有照明设施,使钻架上的标记刻度清晰、醒目。 c、机械操作要熟练,喷粉要均匀,水泥剂量及复搅深度应满足要求。 喷粉时最好一次性喷足喷粉量。 对于桩长较长的桩,应采取措施,保证桩身下端每米的水泥剂量达标。 d、根据工艺试桩确定的各项技术参数制定施工要点,供现场操作人员遵守。 严格控制钻孔下钻深度,喷粉高程及停灰面,确保粉喷桩深度和 喷粉量达到设计要求。 深度误差不大于 5cm,水泥喷入量的误差应小于 1%。 e、搅拌机每次下沉或提升的时间必须有专人记录,时间误差不大于 5s,提升前要有等待送粉达桩底的时间,防止出现提升却未喷粉的情况,具体时间可由工艺试桩确定。 f、钻进提升时的管道压力不宜过大,以防止钻孔淤泥向孔壁四周挤压形成空洞。 为确保粉喷桩的施工质量,当钻头提升至地面高程下25cm 时,应停止喷灰只搅拌,同时采取复搅措施。 第二次搅拌时不喷粉,复搅深度以电流表达到 100A 为准。 复搅时钻头的下钻、提升速度同第一次,粉喷桩每次下钻和提升的时间有专人记录,对出现的意外情况应在备注栏内注明。 g、严格控制喷粉时的钻杆提升速度,确保每根桩的喷粉均匀性。 如发生意外影响桩身质量时,应在 12h 内采取补喷措施,补喷重叠长度不小于 1 米,特别困难时以电流表读数明显变化为准。 否则应重新打设,新桩距报废桩的距离不能大于桩距的 15%,并填在施工记录中备查。 h、对输灰管要经常检查,不得泄露及堵塞,输灰管道的长度以60米左右为宜,不得超过 70米。 对使用的钻头要定期检查,其直径磨耗量不大于 1cm,但也不宜采用直径过大的钻头(以小于 53cm 为宜)。 i、施工前应对桩机进行全面的检查,用水平尺及垂球教正机架前后、左右的水平度,控制机架的钻杆倾斜度不得大于 1%,成型后每根桩的竖直度误差都小于 %。 j、施工中及时、认真填写原始记录,不允许事后编写。 每天资料都应做好签认、汇总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k、每天认真校核桩机的领料数量及施工桩位,检查桩机的每批领料数量与该机完成的粉喷桩延米数量是否相符,并复核打印资料的准确性。 加强资料管理,施工中认真填写有 关技术资料,每个根桩均要按实际产生的数据认真负责地填写资料,所有的资料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并得到监理工程师的签字认。道路施工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部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9.《交通控制与管理》主编 李兵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10.《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主编孟祥海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开 题 报 告 会 纪 要 时间 地点 与 会 人 员 姓 名 职务 (职称 ) 姓 名 职务 (职称 ) 姓 名 职务 (职称 ) 会 议纪要: 主持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指 导 小 组 意 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C~ 220176。 C,注射压力可取 70Mpa~ 100Mpa; 设计模具时需注意:浇注系统的流动阻力应可能小,浇口形式及其位置应合理并能防止产生熔接痕或减少熔接痕数量,另外, 脱模斜度宜取 2176。 以上,顶出力不宜过大,否则,成型时或成型后对制品进行机械加工时,制品表面容易“发白”变浑,对于有发白现象的制品,需要在热水中加热,以消除发白现象。 苯乙烯 丁二烯 丙烯腈(
往来。 当地通信比较发达,临时通信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解决。 项目经理部主要工作人员配置移动电话,通过牙买加电信网络实现对外联络。 各生产生活区采用无线通信相结合的方案,以保证经理部与各工作面的通信连续可靠,满足施工组织需要。 现场实验室 :NWA目前有 一个中心实验室,进行原材料性能检测, 提供有偿服务。 本项目设一个简易工地实验室,配置一些小型试验仪器及工具,满足压实度检测、含水量检测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技术 路面病害处理方法 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方法 路面纵横向裂缝宽在 5mm 以内 : 人工清除缝中杂物及尘土。 将稠密度较低的热沥青(缝内潮湿时应采用乳化沥青)灌入缝内 ,灌入深度约为缝深的 2/3。 填入干净石屑或粗砂 ,并捣实。 将溢出缝外的沥青及石屑、砂清除。 路面纵横向裂缝宽在 5mm 以上 : 人工除去松动的裂缝边缘。 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入缝中、捣实。
,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 .尽量缩短贮料下落的落距 . B 当运输时间在半小时以上或气温低于 10 摄氏度时 ,运料车应用篷布覆盖 . C 连续摊铺过程中 ,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 1030cm 处停住 ,不得撞击摊铺机 .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档 ,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 D 已经离析或结成不能压碎的硬壳、团块或运料车辆卸料时留于车上的混合料 ,以及低于规定铺筑温度或被雨淋湿的混合料都应废弃
, 提出了一种 采用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有效结合的 GASA 混合算法。 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车流量的勘测情况,提出一种采用两级模糊控制的单交叉路口信号控制方案。 道路交叉口信号控制系统设计 –3– 道 路通行能力 道路通行能力是衡量疏导交通流能力的各项指标,它与驾驶员和乘客的满意程度息息相关。 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个是通行能力,另一个是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