逊克县城区廉租住房建设实施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紧密相连。 尽管各套型使用面积相差较大,但在卫生间设置上使用面积均大于 3平米,满足使用者便溺、洗浴、盥洗的功能要求 , 这就为使用带来极大方便和提高使用性能。 空间尺度:双人卧室使用面积 ≥10 m2,单人卧室使用面积 ≥6 m2,厨房使用面积 ≥4 m2,卫生间使用面积 ≥3 m2,住宅层高 ,室内净高≥ m2。 ( 五 )建筑装饰 考虑到棚户区居民承受能力,在建筑室内装饰上力求简洁通用,避免加重百姓生活负担,以及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 六 )建筑隔声 住宅声环境是指住宅室内外各种与声音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环境因素,是反映住宅舒适程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住宅声环境性能主要取决于住宅室内外噪声环境影响、住宅隔声质量和防噪措施。 所有住宅楼板均为现浇楼板,楼板最小厚度 100mm,在未作装饰 的情况下以能够达到住宅楼板空气隔声及撞击声隔声的三级标准,在铺复合木地板面层后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达到 62dB(A),满足规范对住宅楼板撞击声隔声的一级标准要求; 分户墙是达到居住私密性,形成户与户之间的重要屏障,采用 240厚的砖砌体分户墙隔声量达到 3A 级(即 ≥50dB )。 17 门窗的隔声是一个薄弱环节,户门目前普遍采用钢制三防门,外窗为节能单框三玻中空平开玻璃窗,隔声性可能达到标准。 二、建筑设备设施 廉租住房 小区均为多层住宅,设备间也在小区内集中单独设置,因此住 宅内部没有设备噪音。 住宅中设有完善的给水、 排水和燃气管道系统和相应的设备设施,且设计容量满足国家标准和使用要求。 采暖总供回水总立管、公共功能的阀门和总体调节及检修部件设在楼梯间管道井内,电气、电讯干线和公共功能的电气设备剂用于总体调节和检修的部件也设在公共楼梯间内,这些都便于设备设施的检修和管理。 ( 一 )给排水设计 1.设计依据及概况: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2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0。 给水水源为市政给水管网,由小区给水系统供给。 2.给水系统: 每栋楼内的生活给水量根据每栋楼内居民数量不同而变化,给水 系统采用下行上给式供水方式。 3.消防给水系统: 六层纯单元式住宅不设消防给水系统。 底层设商服的住宅楼内设消火栓给水系统,水源由小区消防给水管网供给。 楼内干管采用环状供水管网,下行上给式供水方式。 18 4.热水系统: 各小区居民楼内不考虑热水供应系统,由每户居民根据自身条件安装电热水器或太阳能热水器解决。 5.排水系统: 各住宅楼均设排水系统,每栋楼的排水流量接近给水流量。 排出的生活污水进入化粪池,沉淀后排入市政排水管道。 ( 二 )暖通设计 1.设计依据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2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20)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1993)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JGJ2695) 《住宅建筑规范》( GB503682020) 2.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 室外设计参数 (干球)温度 :28186。 C (干球)温度 :18186。 C : :W :300cm 室内设计计算参数 住宅卧室与起居室: 18~ 20186。 C 住宅厨房、门厅、 走廊: 16~ 18186。 C 19 3.采暖设计方案 采暖热源:采暖热源由换热站提供。 对住宅部分无废气、燥声等污染源,没有增加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采暖系统形式及管道敷设方式:住宅采暖系统形式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散热器采暖系统形式 ,户内采暖系统采用单管水平跨越式或双管水平并联式。 系统的共用立管和入户装置均设置在楼梯间管道井内,户内的采暖管道采用埋地敷设。 住宅采暖系统的补水、定压问题由换热站或区域锅炉房解决。 采暖分户热计量及控制:户用热量计量装置安装在每户供水管上 ,热量表前安装过滤器。 每户供、回水管上设置锁闭阀以起到控制 作用。 每组散热器设置温控阀。 采暖设备、散热器类型、管道材料及保温材料的选择:散热器采用辐射对流铸铁散热器,散热效果好,利于节能;设置在地沟内、管井内的采暖管道采用焊接钢管,采用丝扣或焊接连接,户内的采暖管道采用 级 PPR 塑铝稳态管及管件,采用热熔连接,户内的采暖管道采用埋地敷设方式。 设置在地沟内及不采暖房间的采暖管道采用离心玻璃棉管壳保温,以减少热能消耗。 新建住宅采暖热媒采用 95/70186。 C 热水,符合卫生要求。 ( 三 )电气设计 1.供电电源 根据小区内地用地性质及建筑面积规划建设箱式变电站。 住宅电源均引自该处,场区内电缆均采用直埋方式敷设,电缆型号为 YJV221Kv铠装交联电力电缆,室外电缆埋深 米。 20 2.负荷统计 负荷容量按适当超前的原则,平均每户。 3.供电方案及供电设施 每幢住宅的总电源进线断路器,均设有漏电保护功能,防止漏电引起火灾。 电气线路的导线规格型号及断路器整定电流应与用电负荷相适应,并应符合安全及防火要求; 每套住宅设置电源总开关,总断路器采用可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的双极断路器; 住宅套内的电源插座与照明分别设置回路,安装在 米及以下的插座均采用安全型插座。 4. 照明系统 在照明设计时,应采确各种措施,以适应现代化建筑功能多、灵活多变的发展需求,住宅照明应满足生活需求的实用性,增强舒适感和达到美化环境的效果。 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20 表 规定起居室 100lx,卧室 75lx,餐厅 150lx,厨房 100lx,卫生间 100lx。 灯具的选择视具体房间的功能而定,采用节能型灯具, 5.安全及防雷接地 住宅供电系统采用 TNCS 接地方式,并进行总等电位联结; 住宅层高均为六层,按三类防雷设计。 防雷接地与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弱电接地等 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 1 欧姆。 弱电设备处设专用接地线。 21 6.弱电 在小区周边的主要街道上均有通讯干线通过。 小区交接方式采用交接箱交接。 通讯及有线电视线路采用 4 孔管道直埋敷设方式。 在楼前设置手孔井。 住宅电话、网络及有线电视等弱电进户均由手孔井引入,电缆进户穿管保护,电缆埋深 米。 参照国内城市的规划指标并结合黑河市实际情况,住宅按每户一部设置;有线电视按每户至少一个终端插座。 三 、小区配套道路设计 1.小区对外交通 在小区与外部联系出入口的设置位置上有利于疏导交通,便于居民出行。 每个小区分别设 一个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两个以上人员出入口,出入口分散布置在每个小区的不同方向,与城市次干道相通,机动车出入口处视线通畅,无遮挡物。 2.小区内道路 小区内各级道路设置清晰简明短捷顺直,双车道路面宽度不小于 6m,宅前路的路面宽度均大于 ,尽端式道路在端部设置不小于 12m*12m的回车场地,每个住宅单元均有一个出入口可以通达临时机动车。 小区内设立与住宅组团人数规模相适宜的露天停车场地,停车率小于总户数的 10%,并组织了良好的交通流向,人车以绿化分隔相对隔离,人车交叉部分设置路障限制车速、汽车交通单行线 等的做法,能满足行人安全、汽车通畅便捷的要求。 22 四 、公共服务设施 住宅小区中需要设置各类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来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购物、教育、娱乐、健身、游憩、社交等活动的需要。 本廉租住房建设实施方案暂不考虑小区内建设营业性公共配套设施。 住宅小区周边现有设施基本满足居民日常生活。 公共卫生环境的硬件配置,如公共厕所、公共场地的废物箱,对于居住区中垃圾的收运、存放与处理本着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要求对环境设施予以配置,为居民创造一个卫生环境清新的居住环境。 在居住环境建设中,从居住区微观环境控制入手,消除不 利于居民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因素。 居住区不设置商业服务用房、公共餐饮设施,减少居住区内的无污染源,道路选材构造在阳光照射条件下无有害物质的挥发,避免对人体的影响及造成不必要的创伤。 创造一个具有健康安全环境和舒适度有保障的居住区。 五 、廉租房建设保障措施 1.廉租住房房屋产权属人民政府所有,由城市廉租住房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维修、管理。 2.廉租住房建设用地,应当在土地供应计划中优先安排,并在申报年度用地指标时单独列出,采取划拨方式,确保供应。 严禁以廉租住房名义取得划拨用地后,以补交土地出让金等方式,变相进行商品房等 经营性项目开发建设。 3.廉租住房建设项目一律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费和政府性基金。 廉租住房的建设应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各项税收优 23 惠政策。 廉租住房项目外 , 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由当地政府负担。 4.廉租住房套型建筑面积应控制在 50 平方米以内。 廉租住房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必须按照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的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住房建设的强制性标准,采取竞标方式优选设计方案,做到在较小的套型内实现基本的使用功能。 要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成熟、适用、安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5.合理确定廉租住房保障 对象和保障标准。 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家庭收入标准和住房困难标准,由城市人民政府按照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水平的一定比例,结合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住房价格水平确定。 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由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家庭平均住房水平及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统筹研究确定。 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家庭收入标准、住房困难标准和保障面积标准实行动态管理,由城市人民政府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 6.健全廉租住房保障方式。 城市廉租住房保障实行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等方式相结合,主要通过发放租赁补贴,增强低收入家庭在市场上承租住 房的能力。 每平方米租赁补贴标准由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平均租金、保障对象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 其中,对符合条件的城市低保家庭,可按当地的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和市场平均租金给予补贴。 7.多渠道增加廉租住房房源。 要采取政府新建、收购、改建以及鼓励社会捐赠等方式增加廉租住房供应。 小户型租赁住房短缺和住房租金较高的地方,城市人民政府要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 新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