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财务会计信息对报表使用者的局限性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现金净流量的估计、现值的折算等实际操作的困难,还是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 通货膨胀时期,有些数据会受到物价变动的影响,由于假设币值不变,将不同时点的货币数据简单相加,使其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时难以对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有实质性的参考价值。 由此可以看出,实务中账簿、报表等对未来决策价值的反映具有不完全性。 所以阅读报表时,不能仅局限于阅读企业财务报表提供的数字,还要深入分析一下各项资产负债的计量属性以及其列报金额与实际价值的差异,也就是说,对财务报表所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的实质 性判断十分重要。 [4] (二)会计制度方面的因素 会计制度是对商业交易和 财务 往来在账簿中进行 分类 、登录、归总 , 并进行分析、核实和上报结果的制度 , 会计 制度 是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则、方法、 程序 的总称。 会计制度为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建立了与企业自身模式相适应的会计核算体系,然而不少经营者也会利用会计准则给予的灵活性人为地操纵因素以使对外报出的财务报表能够最大程度地有利于企业,隐瞒了经济活动的本质。 如,我国会计准则要求 以历史成本报告资产,使财务数据不代表其现行的公允价值或可变现价值,因此使利用 6 企业报表资料对未来进行决策的价值受到影响 , 此外我国会计规范要求假设货币价值不变,这就是使财务数据不能按通货膨胀率的宏观影响进行调整;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跨国企业的经济活动使得单一的货币计量和货币价值稳定再次受到冲击,当币值的变动超过一定程度时,会对会计信息产生诸如资产计价失真、利润确定失实、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减弱等不利影响,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受到扭曲,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 [5] (三) 管理层和财务会计人员的因素 一个企业中,达到足够高的管理层后 , 就不再有更高级别的监督者,在实践中,高级职员的行为经常不易被察觉 , 而且当产生自下而上传递的信息将会引起批评或检讨时 , 就容易在上传过程中被中断。 因此,管理层将无从获知这些已存在的并且可能对编制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会计信息。 财务会计人员由于经验和素质不同,对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也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财务报表分析目标的实现。 由于财务会计人员对财务分析理论、相关经济理论及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掌握的水平不同,导致对财务报表分析结果的理解就有差异 , 也就不能透彻解释各项计算指标的经济涵义。 财务报表分析是通过计算多 种财务指标实现的,分析的效果随计算指标越多而越准确。 若财务会计人员根据个别或较少的指标得出结论 , 就有可能得出不正确的结论。 因此财务会计人员需要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仅靠计算分析个别财务指标就作出准确 , 其分析结果是有局限的。 同时,财务会计人员的风险观念也很重要。 由于经验不同 , 财务会计人员的风险观念也会有所不同,导致对同一指标高低的看法也会存在差异,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此外,会计人员进行财务报告分析目的也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 如管理层往往在对企业财务状况或经营情况的某一方面有需求时,才会去想办法 翻阅 财务报表中相关 的部分信息,这样就有可能导致仅企业某一方面的情况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6] 三、财务报表使用者运用财务会计信息应注意的问题 (一 )历史成本问题 现行的会计报表体系是建立在历史成本的原则上的 , 而历史成本本身就存在着诸 7 多缺陷 , 从而导致会计报表所披露的财务信息存在缺陷。 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 , 不能反映通货膨胀所带来的物价等因素的变动。 历史成本只能反映过去的经济活动情况 ,而面对通货膨胀时高时低 , 历史成本原则已很难适应人们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了。 相对于有可以稽核的凭证为依据的历史成本,公允价值获取的信息成本较高。 会 计信息要在成本和准确性之间找到一种能获得最大效益的平衡,提供绝对可靠的会计信息只是公允价值运用的行动标杆而绝非其目的。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要适度,对重要事项要尽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同时不应排斥对历史成本信息的运用。 报表的使用者应关注预测信息,因为历史信息固然重要,但预测信息与其相比对决策更为相关。 而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应重视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