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哲学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异化概念时认为 , 异化概念不是包罗万象的万能灵药,不能随意地把任何关系都简单地归结为异化。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预示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它使得社会主义从乌托邦走向真理,使人们对严重异化的社会制度的消灭充满了信心,对实现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充满期望。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充分肯定了 “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 ① 因为他们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比以前全部时期的和还要大得多,同时世界市场的大力开拓使得世界上的一切民族都无法逃避 的卷入到了文明中来,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的世界;但是,资产阶级的公开的、无耻的、直接、露骨的剥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赤裸裸的金钱来维系,人的尊严消失消失殆尽,等等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人们难以忍受 的 普遍的异化,马克思给与了严厉的批判,同时告诉人们将会有一个崭新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取而代之,每个个体的自由发展将最终实现。 3. 马克思第三阶段的异化思想:商品拜物教理论 在《 18571858 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通过对剩余价值的分析进一步深化了异化的概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 卷 )[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8:468. 8 《 1857— 1858 年经济学手稿》是《资本论》的最初草稿,在 此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商品及生产劳动的二重 性分析找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从而找到了异化产生的根本原因, 并 在其中提出了他的著名的 “ 三大社会形态 ” 理论即人类发展的三个阶段: 人对人的依赖阶段、人对物的依赖阶段以及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阶段,他认为,只有在人类历史发展到第二大社会形态阶段时 , 异化和物化的现象才存在, 当人类发展到第三大社会形态阶段时异化现象才会彻底的消失,因此,异化是一个具有客观必然性 , 但又有历史暂时性的社会现象;它不只是仅仅具有负面作用,还具有使 “ 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 , 全面的关系 , 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 的能力的体系 ” 得以建立的积极意义 , 因为普遍的异化会给最终的第三大理想社会形态 —— 共产主义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基 础,同时促使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的有效建立。 因此, 马克思说 : “ 在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中 , 劳动即生产活动对它本身的条件和对它本身的产品的关系所表现出来的极端的异化形式 , 是一个必然的过渡点 , 因此 , 它已经自在地、但还只是以歪曲的头脚倒置的形式 ,包含着一切狭隘的生产前提的解体 , 而且它还创造和建立无条件的生产前提 ,从而为个人生产力的全面的、普遍的发展创造和建立充分的物质条件。 ” ① 在《资本论》中马 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商品拜物教是异化的典型的表现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替代、所掩盖,人对物顶礼膜拜。 商品拜物教的发展形式即是资本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商品的生产、流通、以及利润分配等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揭示出商品中包含的二重性的劳动是商品具有价值的二重性的原因所在,从而探寻出剩余价值以及商业利润的来源:资本、利润、工资、私有制等都是劳动异化的结果: “ 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由于这 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 ” ②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6 卷上 )[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520. ② 马克思 .资本论 (第1卷 )[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89. 9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批判精神从根本上讲是对马克思从实践维度出发的异化理论的继 承和发扬,充满了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的生存境遇的深切关怀。 因而, 绝大多数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在二十世纪的历史背景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 异化理论 中所包含 的深刻的人本主义情怀和批判精神,深刻地批判了一切束缚人的自由发展的异化力量, 且 普遍 地 认为异化是全面性、不可克服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具有的社会现象,且 伴随人类始终。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因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发表后才得以受到人们的应有的重视。 卢卡奇通过对马克思的《资本论》的研究并结合马克斯 韦伯的相关理论得出他自己的异化理论:卢卡奇认为在资本主义 社会中物化现象遍布整个社会经济及生活系统,人们的一切行为和活动 包括人的内心世界)都受商品经济的支配,因此是 “ 整体性 ” 的异化。 卢卡奇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自动化生产线中表现出的异化不仅是 “ 死劳动 ” 对人的折磨而且是科学理性对人的奴 役 : 科学理性推动生产力发展同时也使得异化了的劳动对劳动者的奴役更深重,使劳动者的主体性完全丧失。 随着资本主义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走向深入,异化现 象也以人们所难以想象的全面性和复杂性滋生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 商品拜物教 ,它是 现代资本主义的特有的问题。 对于异化的扬弃,卢卡奇和马克思一样把希望寄予无产阶级,但是卢卡奇认为扬弃异化不需要通过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来实现而只是通过等待无产阶级意识的成熟就可以了,他希望用思想革命来取代阶级斗争革命,希冀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异化问题,因此充满了浓重的唯心主义的空想色彩。 弗洛姆通过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研究,结合大量的事实调查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 “ 全面异化 ” 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异化主要是人们普遍对自己感到陌生,因此是一种病态的心理体验,是一种主观的感受。 他说, “ 异化是一种认识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人把自己看做一个陌生人。 可以说,他疏远了与自己的关系。 他并不感到他是自身世界的中心 „„ 一个被异化的人与自身失去联系,正如他与其他人相失去联系一样。 10 同其别人一样,象物一样被认识,他虽有感觉和常识,但是同时却与外部世界失去了有机的联系。 ” ① 而且他 还认为: “ 我们在现代生活发现的异化几乎是无处不在的,它存在于人与他们的工作,与他们所消费的物品,与他们的国家与他们的同胞以及与他们自身的关系中。 ” ② 导致异化的原因,弗洛姆认为是人的 “ 存在两歧 ” 即人的生存矛盾 : 生与死 、有限与无限、个体化与孤独感之间的矛盾。 要克服异化,弗洛姆认为暴力 不会带来任何变化 , 必须对个人进行心理革命、对社会进行整体革命,用 “ 爱 ” 来克服, “ 只有当工业和政治的体制,精神和哲学的倾向、性格结构以及文化活动同时发生变化,社会才可能达到健全和精神、健康。 ” ③ 弗洛姆的异化理论是以人为中心、为目的, 关注人的主体性发挥使其异化理论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对现代西方社会的人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又使其具有了强烈的批判现实的精神,因此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但是对于扬弃 异化 , 他认为是可以通过对人们的心理和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革命来实现, 不但具有一定的空想性同时理论的前 ( 他认为人的生存矛盾具有永恒 性 和不可克服性)后矛盾使其理论出现了逻辑上的错误。 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最出名的激进派哲学家,他把弗洛伊德的心理机制的观点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糅合在一起 , 通过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新变化、新特点进行 深入的探索,揭示该种社会状态中的社会和人的全面异化来批判当时所处社会中的种种令人窒息的现实。 他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不仅表现为马克思所说的劳动异化,而且表现为涉及各个领域的 “ 全面异化 ” ,不但人的反抗、批判意识普遍消失,人的自我意识消失更是促使现代人的压抑性心理机制的形成并进而成为 “ 单向度的人 ” 主要原因。 马尔库塞认为现代社会中的异化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的本质发生了异化,因此异化的扬弃不是在于物质手段的实施而是在于无产阶级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 在于进行 “ 本能革命 ” 、 “ 意识革命 ” 、 “ 从憎恶中产生革命 ” ,搞 “ 大拒绝 ” 等 活动方式达到实现人的本质的真正复归,因此也具有空想的性质。 马尔库塞通过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深入研究来探寻异化产生的根源,虽使得其异化理论趋于神秘化,但 ① (美 )弗洛姆 .健全的社会 [M].蒋重跃 等 译 ,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20:106. ② (美 )弗洛姆 .健全的社会 [M].蒋重跃等译 ,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20:109. ③ (美 )弗洛姆 .健全的社会 [M].蒋重跃 等 译 ,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20:275. 11 加深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 “ 非人化 ” 的认识 , 拓宽了对异化认识的视野。 还有列斐伏尔、赫勒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们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生长点,立足于现代富裕的社会环境,发展和创立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探讨了在人们不再为生计发愁的境况下,人们所经受的复杂而又迥异的新的生存困境并试图找寻摆脱异化的可行路径。 总之,后期的哲学家的异化理论研究更多侧重于对技术理性、 对消费、对个体人的心理、精神层面,从经济、政治、社会以及日常生活等各领域进行了不同层次的专门研究,研究的视角随着社会的不断地发展、变化而丰富和扩大。 12 二、异化现象的现实存在 我们知道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主要是针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 非人的 ” 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批判,揭示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商品社会中人的生存困境。 那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否存在异化现象呢,回答是 肯定的:我们不仅文化领域有 异化 现象, 政治 领域、 经济 领域同样有 异化 现象。 我国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我们是在极其贫 穷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 “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 ,因此,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是我们必经的历程,异化现象的负面作用是我们必须面对苦痛。 (一)科技异化 “ 科技异化 ” 是指发展科技的根本目的是为人类服务 , 但由于科技在使用过程出现的负面的作用而给人类带来危害,成为与人类敌对的、异己的力量 , 反过来控制和统治着人类。 在我们的现实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科技所引起的异化现象比比皆是。 科学家制造现代化的生产工具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力,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而到了企业家的手里却成了压榨工人更多的血汗的手段,使工人成为不得不随机 器快速运转的陀螺,成了排斥、剥削和对抗工人的巨大异化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说: “ 机器就其本身来说缩短劳动时间,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延长工作日;因为机器本身减 轻劳动,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提高劳动强度; 因为机器本身是人对自然力的胜利,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使人受自然力奴役。 ” ① 科技产品的滥用也是产生异化的一个方面: 互联网、电话以及一系列电子产品的发明、应用,到今天的日益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说不尽的好处,但同时也带了数不尽的烦恼:今天的互联网在极大地方便着广大人民的同时也使一部分人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本来应自食其力的人 却钻了虚拟空间的空子从事犯罪和欺骗活动,制造垃圾信息、散播网络病毒、进行网络诈骗等害人害己还乐此不疲。 对于电话,使人联系极大方便的同时,离开它就会让人无所适从。 科技产品的应用普及在极大的扩大了人的视野、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的同时,使得面对面的、生动的和全方位的交流却被减少甚至抹杀、对科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26 卷上 )[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5:83484. 13 技产品的依赖也越来越重,它不仅会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上的疏远与隔膜,甚至会造成人自身精神上的空虚和人格的分裂。 从大的、国际社会方面看,科技导致的异化更是让人触目惊心: 领域,科技的运用成了一种新的殖民运动:发达国 家利用科技优势从国外以低价引进低端产品,以高价向外输送科技含量高的高附加值的产品;同时把环境污染大、资源消耗多的产业移入发展中或欠发达国家,甚至把 “ 洋垃圾 ”向贫穷地区输送。 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科技优势,对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所进行的种种隐蔽式的剥削和压榨,使国际间的经济一直处于一种不公平的环境中,国与国之间的贫富差距也越拉越大,国际间的关系严重不对等。 领域,利用高科技的武器设备对军事力量弱的国家进行侵袭的重大事件这些年几乎就没有停息过,一个个划空而过的亮点能瞬间使好好的一个国家的地区或城市被夷为平地。 战 争不仅造成大量平民的伤亡,而且带来了极大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科技在军事上的运用的目的一是用于本国国土 及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另外就是希望通过所谓的 “ 为了公平、正义 ” , “ 为了国际和平 ”的战争而掠夺别国的丰富的矿产和石油资源,使得军备竞赛在所难免。 科技给人类带来繁荣与富裕的同时 , 也使人类陷入了新的生存困境:科技的异化使人的智力的发展和潜力的发挥越来越受到压抑和束缚 , 使 人的生存环境也变得越来越不安定,越来越不适宜经济、社会的发展。 就像马尔库塞 说 的那样 , 在 现代社会 里,无论是科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