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发展与应对策略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地征用、房屋拆迁、计划生育、矛盾纠纷调处等急难险重工作,增强大学生“村官”做群众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大学生“村官”在锻炼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 二是从活动入手,创新 了 教育培训手段。 围绕提高选聘生的政策理论知识水平、实践科技推广能力、基层工作处理能力和基层工作领导艺术,在选聘生队伍中开展了 “ 6+4”主题活动 ,以“学习掌握一门科技致富技术,精读一本普法读本,带头联系一项致 富产业,帮助一户家庭解困济危,撰写一篇调研报告,发表一篇工 14 作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主题实践活动和“评比一项创新业绩、开展一次集中教育培训、举办一次成果展览、宣传推介一批先进典型”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配套活动。 在选聘生队伍中形成了比学习、比创业、比奉献的良好氛围,加快了选聘生的成长步伐,我市20 名大学生村官,已有两人考取国家公务员。 三是从管理入手,打造 了 一流“村官”团队。 落实待遇,解决后顾之忧,构建活力团队。 在经济待遇方面,市委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发放大学生村官安置费,每月定期下拨工作补贴,划拨养老保险 和医疗保险,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为选聘生安心、安全工作提供了保障。 在政治待遇方面,市委对选聘生高看一等,厚爱一层,明确每次招录公务员时都要拿出一定比例面向选聘生, 2020 年 专门安排 4 个名额定向从选聘生中招录到乡镇公务员队伍。 (四) 强化 了 工作举措,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打造人民满意工程 一是认真组织扶建、开展自建。 按照省、郴州市对 20202020 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部署和要求, 我市 从打造党建示范长廊的长远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出发,围绕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摆 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加快项目建设力度。 自 2020 年以来,我市积极争取上级配套资金 395 万元,组织乡村自筹 200 多万元,先后建成 了 79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其中 2020年完成 10 个扶建村项目)。 同时,我市鼓励乡(镇)、村不等不靠,通过资产置换、社会力量援助、党员干部投工投劳、村集体资金补充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589 万 15 元,在没有上级扶建政策的支持下,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7 个。 如团结乡半垅村自筹资金 17 万元,建成面积 120 平方米的办公楼。 唐洞街道办事处田心村自筹资金 260 万元,建成面积达 3000 ㎡ 集村部办公、文化娱乐、宾馆于一体的综合楼。 二是拓展功能,发挥 了 综合效应。 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中,我市立足“建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的目标,切实把活动场所建设成为集党员活动、村民议事、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阵地,成为党员干部群众民主管理的“议事厅”、文化生活的“活动室”、便民利民“服务站”。 通过活动场所建设,各村普遍设立了党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健全了党员干部群众议事工作机制,推进了支村两委工作透明化、工作运作规范化;还设立 了 图书室、老干活动室、文化俱乐部、科普宣传 栏,定期组织农民群众开展实用技术讲座、远程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活动等,传授实用技术,发布市场信息,深受农民群众欢迎。 (五) 完善工作机制,确保资金到位,实现 了 村级组织高效运转 近几年来 ,我市继续推行村干部规范化管理和落实村干部“五个绝大部分”工作要求,实行“岗位职业化、报酬工薪化、待遇保障化”的农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新机制,进一步提高村干部工资待遇,保证村干部工作时间,实现村级组织的高效运转。 一是全面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 确保 了 各村 不低于 4 万元的标准。 我市将村级组织运转补助资金列入年初财政预算,根据省级文件规定 不少于 4 万元补助标准,我市将 266 个村村级组织运转保障经费 万元按月足额拨付到乡镇财政,并设立村级资金专户,实行专人专户管理,确保专款 16 专用。 二是合理使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确保 了 村干部工资到位。 制定了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分配、使用、管理办法,实行了“五有”管理,即补助有标准、支付有范围、核算有专 户、划拨有程序、监控有措施。 规定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中办公经费村均一 万元 ,266 个村实际办公经费支出 266万元;合理确定村干部报酬,我市村支书 266 人,人均年基本报酬为 9117 元(是我市 2020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 5363 元的 倍),全年支出 万元。 村主任 266 人,人均年基本报酬为 8205 元,全年支出 万元。 其他村干部共有 495 人,人均年基本报酬为 6382 元,全年支出 万元。 村支书、村主任、其他村干部的基本报酬比为 1::,并逐 月以“一卡通”的方式汇入村干部工资折,村干部的经济待遇得到了有效 保障。 三是创新 了 村干部工资增长机制,鼓励专职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我市规定:凡新发展生产经营型项目所新增加的村集体纯收入, 5 万元以内 (含 5万元 ), 60%用于村干部奖励, 40%用于村积累; 5 万元至 10万元, 50%用于村干部奖励, 50%用于村积累; 10万元至 20万元, 40%用于村干部奖励, 60%用于村积累, 20万元以上的, 30%用于村干部奖励, 70%用于村积累, 且奖不封顶。 如唐洞街道办事处 田心村 2020 年 村集体经济 创收 100 万元,根据市 绩效考核文件,该村村干部人均可拿到 6万元奖金,但村干部从大局出发,在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和所在地政府批准后,每人只领取奖金 1 万元。 四是加大 了 资金投入力度,扩大 了 离职村干部保障范围。 由于近些年我市大力实施“双培工程”,形成了一批以经济能人为主体的村主干队伍,已离任 村主干不存在生活困难现象。 对因病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村主干,我市安排党内互 17 助资金,结合年终困难党员一并走访慰问。 对于离职的村干部我市都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制定了《资兴市离职村干部生活补贴发放办法》(资组通 [2020]1 号),发放范围由村级正职扩大到了村级副职,补贴标准由原来的 15 元 /月提高到了最高 40 元 /月,发放门槛由原来的连续任村级正职 15年或合并任村级正职 18年降低到连续任村级正职9 年或合并任村级正职 12 年, 如 2020 年 , 共对符合条件的 972 人发放生活补贴 万元 ,并以“一卡通”的方式由财政定期足额发放到个人存折。 五是 全面实施 “村财村用乡代管”制度,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资金实施了有效的监督管理。 从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入手,在坚持村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全面实行“村财村用乡代管”制度,加大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监管力度。 每年组织财政、监察、审计、农业部门对村级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和审计,防止出现资金挪用截留等问题,进一步规范村级组织支出行为。 通过完善工作机制,确保资金到位,实现了村级组织高效运转。 如 我市 70%以上的建整村、小康示范村被乡镇 (街道 )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30%以上的建整村、小康示范村被评为市级先进党支部。 唐洞街道办事处新民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建设示范村、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唐洞街道办事处 田心村、白廊乡白廊村被省委授予省级党建示范村,蓼江镇龙虎村被郴州市委授予郴州市党建示范村,有17 个村被评为我市党建示范村。 资兴市 也 因此先后荣获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市、全国农业产业化建设先进市、湖南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市等多项荣誉。 18 三 、 我市 村 级党 组织建设存在的 差距 及原因分析 经过近年来的创新实践与探索,我市 村 级 党组织 建设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目标、任务相比, 还存在一些与科学发展不相符合的问题, 还存在不少差距。 诸如 :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一些 村 级 党组织 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有的对中央决策部署执行不认真,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一些 村 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够,一些 村 级 党组织 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软弱涣散,部分党员党性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些领导干部 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等 等问题。 破解这些难题,笔者 认为应该从完善 村级 党组织 职能、加强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创新执政方式、统筹城乡党建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把 村 级 党组织 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对于充分发挥 村 级 党组织 的战斗堡垒作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结合我市实际,认真分析,我市 村 级 党组织 建设 还存在以下 五个 方面 的 差距 ( 问题 )。 差距一: 农村党员队伍的作用发挥与党的先进性要求存在差距,表现为“四个不佳”。 一是 工作能力不强,在“能干事”上发挥不佳。 有的农村党员缺少“穷则思变”和“富而思进”思想, 无论是种植或养殖,还是农产品购销,都应对无策,只能凭老经验办事,为生计而 19 奔忙。 二是 学习热情不高,在“想干事”上认识不佳。 一些农村党员对政治理论学习缺乏应有的热情,认为学理论是“上层领导”的事,自己学不学无所谓;有的认为学政治理论“不实在、不实惠”,带不来经济效益;导致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改造不彻底,科学发展观树立不牢固。 三是 党性观念不优,在“敢干事”上状态不佳。 由于市场经济活动中消极因素的影响,有的党员表现出“四个淡化”:信仰淡化,只讲实惠,不讲理想;宗旨淡化,只讲价钱,不讲奉献;组织观念淡化,只要组织照顾,不讲组织纪律;责任感淡化,只要党员权利,不愿履行党员义务。 四是 作用发挥不实,在“干成事”上表现不佳。 部分党员素质不高,观念比较保守,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 有的 还不如一般群众,缺乏致富能力,更谈不 上带头作用。 差距二: 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存在差距,表现为“四个突出”。 一是 从文化素质上看,年龄 老化、文化低下的问题比较突出。 全市农村党员 7373 名, 35 岁以下的 1448名,只占 %, 55 岁以上的 3978 名,占 %。 由于年龄结构老化,导致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全市农村党员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 4869 名,占 66%,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所 占比例不足 10%。 由于文化知识素质低,农村基层干部大多数缺 乏现代管理知识,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能很好地起到带头作用,甚至 一些党员干部在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中有时打“折扣”,结果是群众“有一半听不懂”、“听懂的有一半不会做”、“会做的有一半没效 果 ”, 严重影响 了 村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二是 从能力构成上看,“你说我干”的被动式工作思想比较突出。 部分村干部的工作方 20 式和方法仍停留在过去的层次上,把自己的工作职责定位于对上完成、对下行使命令,没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强化服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