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20 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 ........................................................................................ 20 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关爱留守儿童 .................................................................... 21 结 论 .............................................................................................................................22 致 谢 .............................................................................................................................23 参考文献 ..................................................................................................... 24 11 第 1 章 留守儿童的涵义及其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留 守儿童的涵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涌入城市。 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农村。 他们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称为留守儿童。 简言之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被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为了生计进入城市打工,因为他们身处在城市里,受户籍、经济、居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根 本无法将自己的子女带到身边。 所以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 —— 农村留守儿童。 劳动力转移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伴随城乡一体化的深化发展,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在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失衡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受利益驱使,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 由于相关政策的滞后,农民工不可能将子女带在身边,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严重。 所处的环境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家庭环境 人的社会生活意识 和价值观念的形成都是从家庭环境中开始的。 家庭的气氛,亲人的性格及其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子女的生活习惯及道德观念。 留守子女与父母的分离,弱化了家庭教育作用,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祖辈及其他亲戚。 显而易见,祖辈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存在很多的误区。 首先,对孩子过分溺爱,很容易养成孩子任性的性格;其次,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在学习方面不能给孩子很好的帮助;再次,在教育方式上缺乏畅通的交流,这对儿童的语言及创造性的发展有很大消极影响。 而在亲戚的立场上,他们不便对孩子进行管束,孩子也很难在亲戚家中产生归属感, 缺乏更多的关爱。 学校环境 学校教育对人的社会化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对孩子成功的教育,源于学校和家庭的协调与配合。 但是,由于留守子女的父母外出打工,学校无法配合和协 12 调家长一起对留守子女进行教育和监管。 此外,目前我国农村师资力量的缺乏,很难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辅导和教育,造成对学生的教育程度不够,不利于对留守子女进行很好的教育。 社会环境 近年来,尽管我国经济以 10%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但农民的收入基本上停滞不前。 由于中国广大的农村经济落后,农民贫困,使得他们没有能力 照顾和教育自己的孩子,走上外出打工之路也是生活所迫。 近年来,随着赚钱作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念兴起,打工照样挣钱的“新读书无用论”随之出现,使得农村家长和学生的厌学情绪增加,很多学生中途辍学,过早的走上了打工之路。 政策环境 政策的偏差,使得薄弱的农村的教育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地方出于本地利益的考虑 ,不愿意接收农民工子弟在当地公立学校上学或者收取高额借读费,以限制外来学生“占用”他们的教育资源,所以留守儿童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13 第 2 章 农村留守儿童所存在的教育问题及其分析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留守儿童在他的作文里这样写道:“一个人就是一个家,一个人想,一个人笑,一个人哭。 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 不知道什么是父爱什么是母爱,就连他们的样子都记不清了。 我考试从来都不及格,自信心有多差 就不用说了,上学期我考了最后一名,这学期我不想考最后一名了。 ”这是许多留守儿童的心声,读后不免让人揪心。 农村 留守儿 童 所存在的 教育问题 学业方面 留守儿童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理应在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接受完整的教育,在学业上不断取得进步,但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留守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 品德方面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远离,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在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行为示范方面缺乏应有的指导,加 上隔代教育本身存在的许多弊端,如纵容溺爱,重物质满足轻道德教育,又因农村环境的特殊性,留守儿童在道德评价、行为习惯上极易发生消极变化。 主要表现在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校纪,小偷小摸,看不良录像,沉湎于网络游戏之中,或者同学之间拉帮结派,与社会上的问题青年纠合在一起抽烟、酗酒、赌博、抢劫等。 人格方面 《心理学大辞典》中对人格的定义是:人格也称个性,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 ,具有动态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在心理学家看来,人格具有下列特征: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社会性。 人格形成和发展是在个体成熟和社会化中实现的。 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制约儿童人格的发展。 生物因素主要有先天气质、体貌体格、成熟速率等,而社会因素中对儿童人格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家庭因素和同伴因素。 家庭是儿童接触最早、接触时间最长的成长环境,在儿童最具可塑性的时候,主要是在家庭中度过的。 孩子与父母建立的早期依恋、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等都对孩子的人格产生着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心理方面 良好的家庭氛 围、和谐的亲子互动对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现有的研究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14 孤僻内向 由于缺乏父母关爱,交流渠道 不畅,留守儿童难以向外界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容易形成自闭的心理。 此外,留守儿童在与同龄人交往的过程中,由于显性与隐性的现实差距,自己的想法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内心容易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受挫情绪。 冷漠乏信 长期得不到亲人关爱的留守儿童渐渐淡漠了对亲情的渴望。 根据笔者的调查,有 18%的孩子认为自己和父母的感情“淡薄了”, 41%的孩子表示只是通过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主 要内容是“要钱”,一些留守孩子甚至表示把父母当成了“提款机”。 亲情呵护的缺位,孩子在 一个缺乏温情的环境中长大,使得孩子们不懂得去享受爱,去关爱别人, 心理支持的缺失,孩子缺乏应有的鼓励和肯定,导致孩子自信心不强,以至对成功的期望值偏低。 心胸偏狭 留守儿童过早过多地体会了生活的艰辛,认识到父母外出打工是生计所迫,容易产生社会不公的 意识。 因此,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会多些灰色成分,便产生了仇视他人,仇视社会的心理倾向。 这使得他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容易产生偏狭的认识和过激行为。 农村 留守儿童 存在教育 问题 的 分析 制度与体制共同作用的。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设计方案草图提供给业主,针对每个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和可行性与业主进行反复商讨,最终确定某个既能满足业主要求又符合建筑法规的相关规定的设计方案,并通过建筑 CAD制图、建筑效果图和建筑模型等表现手段,提供给业主设计成果图 (方案设计图 )。 业主再把方案 设计图和资料报送给当地的城市规划国土局和消防局等有关部门进行审批确认。 (3)初步设计 建筑师在方案设计图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查通过后
地征用、房屋拆迁、计划生育、矛盾纠纷调处等急难险重工作,增强大学生“村官”做群众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大学生“村官”在锻炼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 二是从活动入手,创新 了 教育培训手段。 围绕提高选聘生的政策理论知识水平、实践科技推广能力、基层工作处理能力和基层工作领导艺术,在选聘生队伍中开展了 “ 6+4”主题活动 ,以“学习掌握一门科技致富技术,精读一本普法读本,带头联系一项致 富产业
关系农村实现小康宏伟目标。 要充分估计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做好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为此,必须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通过扎扎实实的试点工作,摸索和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照顾不同地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因势利导,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必须把国家的政策扶持、合作 的优势同市场机制结合起来。
可以利用激励机制,激励资源,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激励有效的资源分配。 激励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如果我们把激励管理过程中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那么这个因素的激励,也符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原则。 也就是说,当有连续使用的驱动元件,这种激励的某些少量的元素的一个特定的输入值时,增加这个因素带入递增缘阳性,但是当这些元素的连续量增在这个特定的值,同比增长带来的边际要素投入的积极性正在降低。 然而
种以上的 功能,任意的一项技术也并不只在一个网络层上进行,整个网络是融为一体的。 近年来,认知无线电技术受到来自学术界人的普遍关注,许多国家的研究机构,建立了认知无线电的网络平台,并且根据频谱使用、调制等的不同特点,举出了几项不同的认知无线电的网络构架,主要的构架如下所示: ( 1) Spectrum Pooling:这种构架是建立在频谱池的技术上,同时结合了 OFDM
29 页 一般来讲,任何人最好不要长期担任与安全有关的职务,以免使他认为这个职务是专有的或永久性的。 为遵循任期有限原则,工作人员应不定期的循环任职,强制实行休假制度,并规定对工作人员进行轮流培训,以使任期有限制度切实可行。 ③ 职责分离原则 除非经系统主管领导批准,在信息处理系统工作的人员不要打听、了解或参与职责以外的任何与安全有关的事情。 出于对安全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