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吉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招标情况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招投标组织形式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十五章 结论和建议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结论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建议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西北地区吉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可行性分析 1 1 概述 背景 在当今世界能源结构中,人类所利用的能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 化石能源属于一次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只能是越用越 少。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人类对能源的消耗量也在呈几何级数的增长,这更加速了化石能源的消耗速度。 《 BP 世界能源统计 2020》的数据显示,全球石油以目前的开采速度足够开采 41 年,天然气可采量为 61 年,煤炭可采量为 230 年。 可见化石能源的可采量已经屈指可数的了,能源危机迫在眉睫。 中国的能源资源储量形势严峻。 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和 %,储量比较丰富的煤炭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 按目前探明储量和开采能力测算,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可采年限分 别只有 80 年、 15 年和 30 年,而世界平均水平分别是 230 年、 45 年和 61 年。 除太阳能以外,中国各种一次能源资源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的能源需求面临着严峻挑战。 中国蕴藏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利用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太阳能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太阳能热水器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国家和重要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 中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和实施,为太阳能利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京都议定书的签定,环保政策的出台和对国际组织的承诺,给太阳能利用产业带来机遇;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为太阳能利用产业提供巨大的国内市场。 同时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中国能源战略的调整,使得政府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支持力度,所有这些都为中国太阳能利用产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机会。 西北太阳能资源丰富,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冀北高原、内蒙古高原等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占到陆地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 而且,西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拥有建设大型地面并网光伏电站得天独厚的条件。 所以,从自然条件层面来讲,在西北地区进行吉瓦级光伏基地建设具有可行性。 西北地区吉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可行性分析 2 光伏发展现状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 十二五 目标已进行新的调整,从之前公布的光伏发 电装机容量 21GW,扩大到 35GW。 2020 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突破 3GW, 2020年突破 7GW。 按照新的光伏产业发展目标, 20202020 年,我国每年新增的光伏装机容量应约达 10GW,这样的速度全球少见。 新目标下,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并网光伏发电也将基本平分 35GW 的目标。 图 1: 我国“十二五”期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及预测(单位: GW) 截至 2020 年底, 光伏 发电累计装机容量 2805 万千瓦,同比增长 60%,其中,光伏 电站 2338 万千瓦,分布式 467 万千瓦,年发电量约 250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超过 200%。 2020 年新增装机容量 1060 万千瓦,约占全球新增装机的五分之一,占我国光伏电池组件产量的三分之一,实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 光伏产业 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平均年增 1000 万千瓦目标;其中,光伏电站 855万千瓦,分布式 205 万千瓦。 累计装机容量中,西部 5 省装机容量达到 1805 万千瓦,站总装机容量的 %,可见在全国范围内,西部诸省仍属于光伏发电发展较快地区。 西北地区吉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可行性分析 3 光伏发展前景 从全球装机容量来看,光伏发电现在是继水力 和风力发电之后的第三大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光伏市场在 2020 年的增长率几乎达到 70%,超过其他可再生能源。 水电的稳步增长和风电、太阳能发电的迅速扩张,已将可再生能源强化为全球能源结构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据国际能源署( IEA)的预测, 2035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占电力产量的约 1/3。 2020 年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力来源(相当于煤炭发电量的一半),到 2035 年接近煤炭发电量。 可再生能源迅速增长的部分原因在于技术成本下降、化石燃料价格和碳交易价格上涨,但是主要原因还在于补贴: 2020 年全球补贴为 880 亿美元 , 2035 年将增至近 2400 亿美元。 然而,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新补贴措施需随产能上升、可再生能源技术成本下降而调整,避免政府和消费者的过多负担。 据 IEA 预测,到 2050 年,全球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 3000GW,每年发电 4500TWh,约占全球电力生产的 11%,每年可减排 二氧化碳。 自 2020 年以来,西部各省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施下,无论是经济建设、生态环境、产业结构还是科技教育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现阶段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加速发展阶段,也是西部开发的冲刺阶段,在前阶段的基础设施改善、结 构战略性调整和制度建设成就的基础上, 巩固提高基础, 培育特色产业,实施经济产业化、市场化、生态化和专业区域布局的全面升级,实现经济增长的跃进。 如果说“西部大开发”是国家主导的区域性发展战略的话,那么“一带一路”就是以国家为主体 、区域为着力点 的合作开发理念和倡议。 它 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 ”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西部省市区是 “ 一带一路 ” 的主要参与者和最大受益者,契合西部各省市区的共同需求,为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利于提升西部开放型经济水平,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目前西部经济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借助 “ 一带一路 ” 战略,依托西部优势资源,能够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与合作潜力,加快西开放步伐,推动西部内陆沿边地区迈向前沿。 “ 一带一路 ” 战略,将西北地区吉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可行性分析 4 为西部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 创造前提条件, 为光伏发电寻找新的 着力点和突破口。 西北地区吉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可行性分析 5 2 西北发展吉瓦级光伏发电基地优势 政策优势 近年来,随着国家《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的实施,西北各省市也相继制定了“十二五发展规划”。 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 (20202。西北吉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程工序质量控制流程 施工准备 每道工序 (分项工程 ) 技术部:技术交底 不合格返工处理 施工班组 自检 质量员 专职检查 技术部:质量评定 监理单位检查 建设单位检查 分 部工程 工程部:检查 技术部:检查 项目工程师核定 监理单位核定 建设单位核定 政府质量监督部门 核定 保证质量控制措施 1)公司工程部对公司所属每个工程均派有专职质量检验员,通过项目及工程部双重质量检验保证质量的优良;
工程特点、施工难点 项目管理难点 施工现场场地狭小 本工程为改扩建工程,施工场地狭小,建筑物南侧离红线最近处仅 米,西侧离红 线大部分为 米,北侧与保留 建筑档案馆间有一人防通道,人防通道与拟建筑建筑北侧 最近处仅 米,且北侧与保留建筑 1 号楼有部分相接。 施工中平面布置、合理组织是工 程难点。 施工现场文明管理 本工程地处北京市中心区域,距离商业中心较近,周围比邻协和医院和中海凯旋等高
( 1)全面调查施工现场范围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 ( 2)依据地质勘察报告和施工现场情况确定开挖顺序: 测量放槽周边线 → 机械挖槽人工配合→测量放基础梁、承台线(加工作面)→人工挖承台、基础梁地槽→验槽→支垫层模板→浇筑砼基础垫层。 、基坑开挖施工方法 ( 1)按照建设单位施工平面图,现场定位,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现场确认,并办好测量放线验收记录。 ( 2)按照定位好的建筑方位
采用 HPB23 HRB335 和 HRB400三种等级钢材 , HPB235 的fy=210N/mm2,HRB335 的 fy=300N/mm2,HRB400 的 fy=360N/mm2。 本工程设计使用 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本建筑物属丙类建筑,抗震等级 : 框架和剪力墙为四 级, 短肢剪力墙三级, 抗5 0 b e a 2 5 5 c 4 0 5 f f 3 b 9 f c
内幕墙主料分格中心线,用钢卷尺量 度多条竖料中心距离,以免误差数值累积。 b、内外位置以标准钢丝线作基准测量。 c、水平位置,利用水准仪及水平基准点为基准。 ④正式固定竖料:所有紧固用螺丝收紧至 500kg cm 程度以上。 ⑤检查确认: a、利用铅锤、经纬仪测量竖料的垂直精确度。 b、内外位置以钢丝线为基准测定其位置是否正确,并加以校正。 c、左右位置利用竖料中心距离测量并留意有机会产生累计
有关规定进行绿化设计,厂前区进行重点绿化,各生产区域也结合分区部位进行重点绿化,以改善生产环境。 项目建设内容 裕民天露节水设备公司节水设备生产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厂 房工程占地面积是 30米 10米 =300 平方米,厂房高 68 米,采用钢结构形式。 办公建筑占地面积 180平方米,两层,砖混结构。 绿地建设占地面积 800平方米。 计划新购置滴灌带生产线两条,拉管机一台,注塑机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