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塘石料厂石灰石开采项目环评报告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及分析方法 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空气和废气分析方法》中的要求进行。 监测同时记录气温、气压和相对湿度、风向、风速及周围环境简况。 ③ 监测频率 株洲市环境监测站于 2020 年 12 月 22~25 日 在明照村村委会测点 连续监测 5 天。 ( 3)监测统计结果 监测结果统计见表。 从表 中数据 可知, 监测期间,环境空气 监测点 NO PM CO 日均浓度 均符 合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2.水环境 矿区周围地表水主要为农田灌溉水系,据现场调查和访问周边农户,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较好,满足灌溉功能要求,且未受到矿山活动的影响。 10 3.声环境 对矿址 周围声环境进行现状测量,厂界外居民点 环境噪声昼间值: 52~ 58dB(A),夜间值:42~ 45dB(A),区域声 环境达到《 声环境质量标准 》 ( GB30962020) 2 类标准。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1.水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矿区周围农田灌溉水系,执行《农田灌溉用水水质 标准》( GB50841993)水作类标准。 2.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保护矿区厂界外分布的村民住户,使其不受到矿业活动产生的粉尘废气影响,区域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 3.声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矿区厂界外分布的村民住户,使其不受到矿业活动产生的噪声影响,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20) 2 类标准。 11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2. GB508492《 农田灌溉 水质 标准》水作类标准 ; 3. GB30962020《 声 环境质量 标准》 2 类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1.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2.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 3. GB123482020《工业企业厂界 环境 噪声 排放标准》 2 类标准。 总量控制指标 根据工程分析, 矿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如下: 生活废水排放量: 80t/a; CODcr 排放量: ; NH3N 排放量: ; 建设单位应向所辖区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排污总量指标。 12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 艺流程简述(图示): 噪声 粉尘 噪声 粉尘 噪声 扬尘 至用户 主要污染工序 1. 废水 矿区 拥有 员 工 约 20 人,生活用水量按 20L/人• d 计,厂区 生活用水 量: t/d, 生 活污水排放量: 80t/a, 按生活污水排污系数计 算: COD 产生浓度: 275mg/L, 产生量: ,NH3N 产生浓度: 35mg/L, 产生量: ; 生活污水 经化粪池处理,排入厂界外水塘,经过氧化降解,水塘出水水质 达到《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92)水作类标准, 生活污水 COD 排放浓度 : 100mg/L,排放量: , NH3N 排放浓度: 15mg/L,排放量: 2.噪声 采掘工程机械产生瞬时噪声: 85~ 95dB(A) 爆破产生瞬时噪声 :95~ 100dB(A)。 3.废气 采石、破碎、汽车装载运 输过程产生粉尘,为无组织排放,采取洒水降尘措施,粉尘无组织排放周界浓度最大值。 4.固体废物 厂区生活垃圾、产生量:。 碎石场破碎 汽车装载运输 剥离表土 采石 13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 名 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 大 气 污 染 物 采石、 碎石、运输过程粉尘废气 粉 尘 无组织排放 粉 尘无组织排放厂界浓度水 污 染 物 厂区生活污水 80t/a COD NH3N 275mg/L 35mg/L 100mg/L 15mg/L 固 体 废 物 厂区生活垃圾 噪 声 采掘工程机械 产生瞬时噪声: 85~ 95dB(A) 爆破 产生 瞬时 噪声: 90~ 100dB(A)。 厂界噪声排放值: 55~ 60 dB(A) 其 它 无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 1. 对水资源的影响分析 矿坑充水主要来源有三:一是大气降水直接落入采坑。 二是岩溶裂隙 水,三是地表水渗入。 根据开采设计方案,采矿方式仍为露天开采 ,采场为一个 底部平坦的开采平台和北东部较为陡峭的开采剖面,底部开采平台形成 90m 长 、 80m 宽的不规则形, 地面标高在 +15m 左右,四周均形成开采台阶。 采坑 岩溶不发育 ,采坑深度 不大。 未来采坑面积约,与现状采坑面积 相同。 根据地质评估报告,采坑最大汇水量: 4500m3/d,一般汇水量: 255m3/d。 地表水类型及分布与现状相同,未来采坑范围不会再向外扩展。 从上述分析,矿山未来开采的地质条件与现状类似,与现状类比,未来矿山开采对区域地 下水平衡、地下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