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富海1号炉烘炉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21, 26, 30,31, 36, 41, 46,51, 56, 59, 60,61( 36 个) 直杆温度计 小烟道两叉部 每 2 小时 /次 6 总 、分烟道 总分烟道测温孔 热电偶 距分烟道测温孔 2米,距总烟道测温孔3 米 每 2 小时 /次 7 抵抗墙 抵抗墙测温孔 热电偶 距炉顶 3米 每 4 小时 /次 8 大气温度 室外 玻璃温度计 避风、避光 每班 /1 次 9 总 、分烟道吸力 总分烟道测压孔 U 型压力计 距分烟道测压孔 2米,距总烟道测压孔3 米 2 小时 /次 烘炉期间压力监测项目表 监测项目 所用仪表 监测次数 说 明 看火孔压力 斜 型压力计 (或其它仪表) 根据现场烘炉技术负责人的要求 用斜型微压计测量 总 分烟道吸力 U 型压力计 每小时 测调 一次。 保持规定值 废气分析 奥式分析仪 两天 一次, 机、焦侧各取四个样 选作项目,如无分析人员可以不作 炉体膨胀与护炉铁件的测量、调节 点火前的准备 ⑪ 测线架、测线走台应在点火前及早完成。 ⑫ 点火前应将上下各线大小弹簧按要求加压完毕。 并反复调整两次,保证弹簧高度稳定,并为冷态尺寸的测量打好基础。 ⑬ 最晚应在点火前两天开始进行挂线工作(机焦侧各三线),并进行测量,对挂 的线进行检查校正,确定冷态尺寸。 ⑭ 膨胀测定各项目的原始标记和尺寸必须在点火前测量完毕。 ⑮ 铁件操作人员全部到岗,熟知现场情况和本人职责。 ⑯ 各种调弹簧用的工器具(包括特殊制作件)及划线工具备齐。 工作内容 ( 1)不同温度下弹簧负荷、炉柱曲度要求见下表: (以下表格仅供参考,应按“设计安装规程”实施) 燃烧室温度 /℃ 炉柱曲度 /℃ 上部弹簧负荷(KN) 下部弹簧负荷( KN) 小弹簧负荷 保护板位置 蓄热室 上 下 一带 < 100 8~12 55~65 70~75 10~15 15~20 10~15 100~200 70~80 70~80 80~90 10~15 15~20 10~15 200~600 80~100 80~100 90~95 10~15 15~20 10~15 > 600 80~100 80~100 90~95 10~15 15~20 10~15 纵拉条: 700℃前 21t; 700℃后 24t; 纵拉条在调节前,应用炉顶托架提起到规定高度。 ( 2) 炉长膨胀测量 : 其一线在上横铁处;二线在下横铁处;三线在箅子砖处。 ( 3)钢柱曲度:采用三线法 进行测量。 三线法曲度计算原理见下图。 计算公式如下 : EeabcaA  )( 式中 , A .............. 炉柱曲度 毫米 a ............. 上部钢丝线至炉柱正面的距离毫米 b ............. 下部钢丝线至炉柱正面的距离毫米 c ............. 中部钢丝线至炉柱正面的距离毫米 e ............. 上、中部钢丝线间的距离毫米 E ............. 上、下部钢丝线间的距离毫米 ( 4)炉高膨胀:按标准号燃烧室的机、中、焦看火孔座砖打测点标记,点火前由测量队测定作为原始炉高值。 ( 5)机、焦侧操作平台支柱垂直度:在支柱上部、下部打上油漆标记,用托盘和线锤测定(上部为固定距离)。 ( 6)抵抗墙垂直度:冷态作好测点标记,测定冷态原始数据,升温后按标记测量。 ( 7)操作台滑动检查:在滑动辊 子端面打上标记,检查辊子滚动情况。 膨胀测量、弹簧测量与调节作业的工作内容、测点频度等见下表。 护炉设备及炉体膨胀监测项目表 测定项目 监测位置 监测时间及频 度 说 明 炉柱曲度 上横铁,下横铁,箅子砖 炉温 700℃ 前每两天测一次,700℃ 后酌减 用三线法测定 炉长测量 同上 同上 同上 大弹簧负荷 按固定测点进行测量 每天测调一次 机、焦侧临时测调平台拆除后减少测量次数 纵拉条弹簧负荷及纵拉条托架松放 同上 每周一次 小弹簧负荷 同上 点火前及 每100℃ 时测量并调节一次 保护板上移检查 保护板底部缝隙 每天 机、焦侧走台支柱垂直度及滑动情况检查 支柱相对滑动点标记处 每 100℃ 测定一次 滑动良好时可不测垂直度 抵抗墙垂直度测量 抵抗墙外侧测点固定并标记 每 100℃ 测定一次 使用托盘及线锤 炉高测量 炉顶机、中、焦每隔 10 个燃烧室的看火孔座砖 每 100℃ 测定一次 测量队 基础沉降测量 土建沉降测点 每 100℃ 测定一次 同上 炉端墙膨胀缝变化测量 炉端墙 30 毫米膨胀缝上下取两点,测点固定并标记 每 100℃ 测定一次 炉柱下部滑动检查 滑动点标记处 每 50℃ 检查一次 小烟道连接管滑动情况检查 每个连接管 每 50℃ 检查一次 炉柱与保护板间隙检查 每 100℃ 检查一次 烘炉热修工作 烘炉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炉体因膨胀原因而产生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工作要点如下: 1) 蓄热室封墙应定期检查严密;蓄热室顶部测温孔及箅子砖测温孔铁件四周缝隙,斜道正面膨涨缝应定期检查严密; 2) 废气盘与小烟道连接缝,废气盘底座与分烟道弯管四周接缝用隔热绳塞紧,并用泥浆抹严,不得漏气,每周应普查一次; 3) 烘炉期间,炉顶表面裂缝随时用细硅酸铝纤维绳填塞; 4) 总烟道、分烟道各处裂缝和间隙,用掺有水泥 的粘土火泥抹严,不得漏气,每周检查一次; 5) 装煤口盖、上升管座的四周间隙,用火泥抹严不得漏气。 5. 焦炉烘炉组织机构与人员配备 组织机构与人员配备原则 ⑪ 烘炉前应成立烘炉、开工指挥部,一方面保持与工程施工管理及施工单位的联系与协调;另一方面可直接指挥和管理烘炉组的各项工作,确保焦炉顺利开工投产。 ⑫ 指挥部下设升温组、铁件组、热修组、废气分析工、统计人员及电气及仪表值班人员等。 ⑬ 烘炉的各项规章、操作制度编制完毕后,经审批后方可实施。 人员配备 ⑪ 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配备齐全。 ⑫ 岗位 人员必须经过岗前技术和安全培训,能正确、熟练、独立地操作,经考核取得上岗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烘炉用人计划表 烘炉用人计划表 岗位 白班人数 倒班人数 合计 说 明 烘炉总指挥 1 1 烘炉副指挥 2 2 铁件热修组 16 16 白班,包括组长 1 人 升温组 班长 13=3 3 倒班,负责本班升温工作 温度测量工 63=18 18 负责温度、压力测量与调节 调火工 2 2 看火工 23=6 6 压力调节工 23=6 6 值班电工 13=3 3 合 计 57 烘炉各岗位职责 焦炉烘炉是焦炉投产前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序,要求有严密而有效的人员组织。 烘炉工作需要在总负责人的领导下,由技术人员、实施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生活服务、保卫、安全、消防、医务及维修)相互配合,共同完成。 各岗位人员必须有极强的责任心并且熟练掌握本岗位工作。 现将烘炉值班人员的岗位职责和有关烘炉操作要点予以分述。 烘炉升温值班长(或组长)岗位 (1) 职属: 隶属烘炉、开工指挥部,执行其工作指示与命令。 (2) 职责: ① 负责组织、布置及安排本班工作任务。 ②负责严格检查升温情况,必须按计划升温。 对直行高、低温号要查找原因并进行处理。 ③负责掌握现场动态,要经常检查焦炉各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重大问题要向车间主任汇报。 ④发生停煤气、停电等的事故时,负责关闭煤气阀门等的现场指挥,并及时上报与主管部门联系。 ⑤负责检查本班各种报表的填写情况、工作情况,是否按烘炉操作要点工作。 ⑥负责本班人员的安全教育,烘炉工具完好情况,交接班必须清楚。 ⑦搞好环境卫生,做到文明烘炉。 燃气压力调节工岗位 燃气 烘炉的温 度变化主要取决于 燃气 压力,因此 燃气 压力调节 是否及时,直接影响烘炉温度的走势。 计算机烘炉自动测温系统每隔 5分钟便会 将所有测点温度全部测量一次, 并显示在计算机上。 因此 燃气 压力调节工必须坚守工作岗位,时刻观察计算机中各温度变化趋势,及时调节 燃气 压力,使烘炉 升温 严格按计划进行。 (1) 职属: 直属值班长领导 (2) 职责: ①根据管理火道温度变化趋势及时调节燃气压力。 ②每小时记录燃气压力一次, 发现不符合规定时要调节到规定值。 ③ 发现计算机上显示的测温点发生异常时,应及时反映给当班的仪表工。 ④若前班温度已接 近或超过本班应升温度标准时,本班应少升或保温,严禁降温。 ⑤ 测量、记录、计算要及时准确。 ⑥ 维护好燃气设备和测量用仪表,搞好环境卫生。 ⑦ 遵守“安全注意事项”。 看火工岗位 (1) 职属 : 直属值班长领导。 (2) 职责: ① 要经常巡视各 燃气 烧嘴燃烧情况( 至少 30分钟 一次),不得有灭火现象,发现燃烧不正常或灭火时要分析原因及时处理。 灭火时点火时应先关闭燃烧器阀门,等待一分钟 , 炭化室残余 燃气 排除后再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