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占空比测试仪制作_设计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高调整。 它还具有压电效应,在晶体某一方向加一电场,则在与此垂直的方向产生机械振动和电场互为因果,这种循环过程一直持续到晶体的机械强度限制时,才达到最后的稳定,这种压电谐振的频率就是晶体振荡的固有频率。 振荡器的稳定度及频率的精确度决定了数字钟计时的准确程度,通常选用石英晶体构成振荡器电路。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作用是产生时间标准信号。 因此,一般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经过分频得到这一时间脉冲信号。 比较以上两种方案,选择方案一。 3.单元电路设计 工作原理分析 电路核心是由锁相环和 100 进制加法器组成,锁相倍频电路包括鉴相器、低通滤波器、压控振荡器和 100 分频器。 输入信号进入锁相环芯片 CD4046 的 14 号引脚, 4 号引脚是 CD4046内部压控振荡器,其输出信号输入由两个 7490 构成的 100 进制加法累加器,进行 100 倍的分频,其倍频信号又进入 CD046,这时锁相环在相位锁定的情况下, VOC 输出频率 VOCf 是输入频率 if 的 100 倍,即 iVOC ff 100 , iVOC ff 39。 且有一个很小的稳态剩余相差 C ,当if 变化时, VOCf39。 跟着变换,二者严格保持一致,即锁相环的环路跟踪,实现 Ov 对 iv 的 100倍分频。 图 3 锁相倍频器工作框图及波形图 电路参数计算 VCO 振荡频率的范围由 R R2 和 C1 决定。 一般规定 VCO 最高频率为 ,当 2R时,可根据 )32(1 11m a x PFCRfV O C  估算取 PFC 101  ,根据设计要求输入最大频率为5KHz,所以 KHzfVOC 500m ax  ,则 1R 取 5K1。 外接低通滤波器由 3R 、 4R 、 2C 等元件组成,当 3R 为 4R 的 ~,取  MR 14 ,则 3R 可取为 100KHz, uFC 。 根据设计要求分频率为 1%,所以用两片 7490 组成 100 进制计数器,实现 100 倍频。 触发定时电路 工作原理分析 在没有信号输入时,定时器输入端输入电平 3CCV ,电路处于稳态,输出端为低电平,P C P1P C 12B I N3V C O U T4INH5CA6CB7GND8V C IN9SF10R111R212P C 213A I N14Z E N15VCC16I C 9H C F4 0 4 6R15 K 1RSR31 0 0 KR41MC22 2 4C3 1 0 4C11 0 1CLK11CLK014MR12MR23MS16MS27Q28Q19Q012Q311VCC5GND10NC13NC4I C 1 7 4 9 0CLK11CLK014MR12MR23MS16MS27Q28Q19Q012Q311VCC5GND10NC13NC4I C 2 7 4 9 0+ 5 V+ 5 V + 5 Vf in图 4 锁相倍频器工作原理图 放电管处于导通状态。 当有输入信号时,电路进入暂态。 输出端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放电管呈高阻状态。 之后,电源通过 21R 向 5C 充电。 当电容器 5C 两端电压上升到  32CCV 时,电路的状态发生变化,暂态结束,电路恢复到稳态,此时放电管导通, 5C 通过放电管迅速放电。 电路暂稳态时间 CRTW 。 参数器件选取 由于要使得在显示管上不发生闪烁,暂稳态时间应能使人眼辨别,取  MR 121 ,uFC  ,每次数码管的跳变时间约为 1s。 计数储存电路 工作原理分析 计数储存电路主要是由两片 7490 组成的 100 进制计数器和 74LS273 寄存器组成的。 从锁相环的脉冲信号接入到计数器的时钟端,当被测脉冲为高 电平时计数器计数,计数的结果寄存在寄存器 74LS273 中。 参数器件选取 根据设计要求为 100 倍频,所以计数器应为 100 或大于 100 进制,所以选取 2 片 7490组合为 100 进制计数器。 因为从 555 输出端暂稳态是从上升沿开始的,所以寄存器应为上升GND1TR IG2Q3R4CVolt5TH R6D IS7VCC8IC655 5+5VR211MC610 4C51. 0u FC710 1R251K+5V图 5 触发定时器工作原理图 沿有效的寄存器,所以选取 74LS273. 译码驱动显示电路 工作原理分析 当寄存器被触发时,所寄存的数据将输出到译码器,通过译码器输出高低电平,从而驱动数码显示管。 参数器件选取 两个共阴数码显示管分别显示 个位与十位,再选取两块 4511 译码器分别驱动两个共阴数码管。 图 6 计数储存电路原理图 CLR11Q21D32D42Q53Q63D74D84Q9G N D10CLK115Q125D136D146Q157Q167D178D188Q19VCC20I C 5 74 L S27 3CLK11CLK014MR12MR23MS16MS27Q28Q19Q012Q311VCC5GND10NC13NC4I C 7 74 90CLK11CLK014MR12MR23MS16MS27Q28Q19Q012Q311VCC5GND10NC13NC4I。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