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屠宰包装加工项目申报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花苜蓿等优质牧草 8 万亩,年种植玉米 12 万亩,年产农作物秸秆 亿公斤,丰富的饲草料资源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证。 景泰县把畜牧业作为惠民实事来抓,畜牧产业取得 了令人满意的较好 成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 积极壮大支柱产业。 该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推进 “ 引龙头、抓大户、建小区、发展专业村、壮大产业园区 ” 建设,突出抓好奶牛、生猪、肉鸡、肉牛、肉羊、蛋鸡和特种养殖等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扩大畜牧业总量,推进畜牧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区域特色化,加快畜牧业产业升级,实现畜牧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目前,全县饲养生猪 34 万头、羊 75 万只、鸡 73 万只,牛饲养量达 5500 头,肉类总产量达 万吨,禽蛋总产量达 万吨,鲜奶产量达 万吨,畜牧业总产值达到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 36%,农民畜牧业人均纯收入达 98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本着 “ 做大、做强、扶优 ” 的原则,重点扶持大富乳业、昌欣乳业、盛大猪场,康辉养殖、巨宏养殖、杰达清真加工、常兴农牧、昌庆农业等一批养殖加工龙头企业,使其发展成为产业优势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 鼓励企业积极推广 “ 龙头 +基地 (场、区 )+农户 ” 或 “ 合作组织 +基地 (场、区 )+农户 ” 的经营模式,加大对周边村镇农户的辐射带动,力争做到建一个小区、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目的,并引导龙头 企业与专业村农户以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建立稳固的产销关系,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联结机制,实现产加销一体化。 全县现有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85 家,会员总数 7399 人,带动农户 7566 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 %左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促进了特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四、节能方案分析: 项目所使 用的技术分别为青干草及秸秆加工、青饲料调制、精饲料配制、肉牛繁育、犊牛持续育肥、架子牛羊短期育肥、屠宰加工及冷藏等相关技术均来源于本省的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技术推广单位,甘肃畜牧技术力量雄厚,通过合理组合,是项目工艺水平总体达到国内先进。 五、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本项目所在地位于景泰县上沙窝镇,与河西地区相邻,靠近陇海铁路和 201 省道,交通便利,商品运输方便,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用电充足,信息通讯快捷,开发基础条件良好。 景泰县上沙窝镇一千亩(土地性质为转让),景泰县草窝滩镇五千亩 (土地性质为转让)。 项目区气候温和,土地平坦,周边地区草原肥沃,牛羊资源、饲草料资源充足,具备良好建场条件。 建设基地需占地 5000 亩,其中 80%属非耕种地与草原地。 六、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项目所在地白银市景泰县,平均海拔 1825 米,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 项目区所在地自然生态环境,地质地理、气象、气候等条件良好,且区内没有工业污染和“三废”排放,项目区生态环境有良好。 本项目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化基地项目,生产规模、饲养密度及饲养量较大,饲草料加工、牛羊养殖和屠宰加工等对 项目区生态环境不会产生破坏和有大的影响,但对活畜饲养、饲草料加工、屠宰加工及各种服务设施等产生的一些排泄物和废弃物等有机污染物,要采取措施加以处理,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具体污染源分析如下: ( 一)臭气污染源 牛羊育肥和屠宰加工等过程排泄的粪尿及产生的臭气污染。 (二)对肉产品品质的污染 对病畜兼用抗生素、添加剂及在饲养中饲喂霉变饲料和环境的污染,都会造成肉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过标准,引起产品污染。 (三)污水污染源 l、育肥场排出的含有大量粪尿的冲洗污水 屠宰加工过程中排出的含 有大量动物性有机物、蛋白质、脂肪以及肉屑、碎皮、动物体毛等悬浮物的冲洗污水和生活污水。 (四)噪声来源 噪声源主要是饲草料种植与加工使用的机械设备。 加工设备,屠宰加工过程中使用的蒸汽锅炉、生产锅、砍斧,饲料加工车间机器设备以及日用生活锅炉、鼓风机等产生的噪声。 (五)粉尘及固体废弃物来源 主要粉尘来源是饲料加工和原料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及生产、生活锅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 主要固体废弃物是养殖场产生的粪便,屠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动物胃内容物、废毛皮、蹄壳、骨头等;饲草料种植、病 虫害防治、品质监测和畜牧兽医服务站等使用过的药剂瓶、药剂盒在锅炉燃烧产生的炉渣等。 饲草料加工、养殖场、屠宰加工厂一等办公服务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