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县10000亩白术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设 茱萸 半成品加工厂 1 座(切片、烘干生产线 1 条);四是配套建设药园机耕道 、 生产便道 、 人行便道 、 蓄水池 和 太阳能杀虫灯等。 项目建设年限: 2 年 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 5000 万元 . 资金筹措: 项目拟 申请国家投资 3000 万元,银行贷款 1500 万元,自筹资金 500 万元。 2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提出背景 中 药材 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医疗药品现代中成药制药原料,自古以来在人类救死扶伤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生活及医疗中,中医医疗仍然具有西医药不可替代的一面,特别是针对疑难杂症、传染性病毒疫病有独特、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其医疗效应是西医药无法可比的。 中药材产业是我国医药经济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医药,特别是植物药、天然药等的有机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药材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趋势。 但是我国的中草 药材主要来源于天然野生自然资源,很多宝贵的药种由于人口不断增长、生态受到破坏,加之多年来不断的采挖,使野生中草药材不断减少,有的面临濒危处境,市场资源药品供应已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由于受地方经济困难的制约,良种及肥料的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加之中药材科技措施还处于摸索阶段,良种、科技推广力度不够,加上生长周期长,致使 我 县中药材产业发展长期处于生产规模扩不大,产品出不来,供不应求的现象,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生产格局。 加之科技经费不足,生产种植不规范、产前投入不足,导致种植药材产量不高或不能增收,严重影响了种 植积极性,从而导致扩展基地困难重重,土地利用率极低,生产难以实现优化配置,严重阻碍了中药材产业化进程。 因此,实施中药材产业发展生产基地建设,作为调整县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意义重大,非常必要。 3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 是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战略取向。 思南是农业大县,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由于 农业起步晚,技术落后,中药材没有形成产业。 本项目实施 ,必将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快速发展,由此将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从而促进农产品区域优化布局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快结构调整。 二 是 提升科学含量 ,增强辐 射带动能力。 发展中药材产业是县委、县政府 “六产四带 ”发展战略的重要部署,是 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之一。 中药材是具有重要生态与社会经济价值的特色资源,开发前景广阔,通过项目示范建设,可大大促进其开发。 因此, 通过项目实施,可 充分 把思南 县自然生态优势 转化为经济优势 ,必将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提高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增强 区域 辐射带动能力。 三是 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项目区农业基础薄弱,效益低,农民收入低,还有较多农民没有脱贫致富。 中药材市场潜力巨大, 通过本项目建设, 可极大增加山区土地的产出效益, 有效组织利用农村劳动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种植农户收入。 4 第三章 建设条件 一、地理位置 思南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地区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