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集中存储项目技术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每磁盘柜支持 16 个磁盘驱动器,支持 SAS、 SATA磁盘混插 最大磁盘驱动器数目 224 RAID 级别 支持 RAID 0、 5 最大带宽 800MB/s 最大 LUN 数目 1024 最大主机连接数 256 操作系统支持 Windows、 Linux、 AIX、 HPUX、 Solaris、 Netware 等 管理软件 存储系统管理平台软件 可选数据管理功能  卷镜像(同步 /异步)功能  基于 IP 的网络复制功能 ( 1)基于时间点、数据变化量的策略性 复制 ( 2)基于 IP 的自适应数据复制 ( 3)复制压缩功能:通过压缩数据流使复制带宽的利用达到最佳 ( 4)复制加密功能:通过对数据流加密确保端到端的安全与保密  全自动连续快照,提供连续数据保护功能  主机数据库快照代理(数据一致性插件)  操作系统备份及远程系统启动 IX3040 物理特性 项目描述 Neocean IX3040 外形尺寸 (mm) 机柜 控制器 磁盘柜 高 (U)宽长 (mm) 2200(42U) 600 1000(可容纳 10 个磁盘柜) 175(4U) 442 750 131(3U) 431 736 重量 控制器: 46kg 满配置磁盘柜: 40kg 主机柜满配置: 664kg 电源输入 100V~ 127V/200V~ 240V AC; 60Hz/50Hz 最大功耗 控制器功耗: 600W 满配置磁盘柜功耗: 480W 温度 1035176。 C 湿度 20%80%,无凝结 . 方案特点及优势 . 方案特点 IX3000 在产品技术架构上具有四大特点: 高带宽存储交换平台 IX3000从结构上基于先进的 SAS总线技术,在 12Gb/s的 SAS总线上,具备高性能低延迟、数据管理、设备管理等特点,从而突 破了传统控制器到磁盘的环路瓶颈,单台设备最大支持 4872Gb/s的背板交换带宽。 高性能存储控制模块集群 IX3000的存储控制模块采用了最新的数据流集群技术 (Cluster)、多核计算技术、 IOAT和存储控制负载均衡技术, X3040的存储控制模块能够充分发挥控制器集群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实现业务不间断的控制器添加和减少,大大提高了存储作为 IT 基础平台对应用的性能和业务连续性的支撑。 多端口汇聚主机接口 为提高存储系统的主机连接能力,降低用户在布署存储系统时的集成和管理成本,IX3000 对存储控制模块出口 进行了汇聚和统一管理,共提供 32*GE 主机接口。 在不增加其他交换机的情况下,可支持 32台主机直接接入 IX3000,是服务器集中和数据集中的理想选择。 . 方案优势 由于 IX3000 在充分利用 IP技术的高性能、低成本、标准化的特性基础上进行构建,使IX3000 大大超越了传统存储产品的各种结构局限和应用困境,在应用上体现出卓然超群的特性: 成熟标准高可靠 IP技术是迄今为止 IT世界中应用最广泛、支持最普遍、成本最低、成熟度最高的数据传输标准。 IX3000的丰富特点,完全是基于 H3C全球领先的 IP技术构建的。 因此, IX3000先天具备了 IP 技术成熟、通用的特征,在设计上充分运用了控制器负载均衡、 IRF 存储交换平台、基于 IP 的网络镜像、 2+1高功率冗余 UPS 等产品和技术,完全克服了传统存储产品磁盘、电源、控制器三大主要故障源容错设计不足的缺陷,大大提高了 IX3000的系统可靠性,达到 %的可靠性。 IX3000 应用 IP技术的标准性,彻底消除了用户采购传统存储系统带来的兼容性和集成管理问题,带来了灵活、方便、标准化和低成本的系统部署和管理体验。 结构开放,无限扩展 IX3000基于 IP的存储交换平台打开了存储功能和 性能扩展的大门,使数据的流动和管理不再受到传统存储系统僵化结构的制约,无论从性能、功能、容量上都获得了近乎无限的扩展能力。 例如在性能扩展方面: IX3000 超群的扩展能力,使“保护用户投资”真正成为一个坚实的承诺,让“按需使用”成为现实。 用户完全可以根据最迫切的需求购买产品,并随着业务发展的要求不断地、持续地扩展下去。 不再担心标准的升级、更换和过时。 全面提供各种数据管理功能 IX3000 性能卓越、灵活可靠的硬件平台,为用户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数据管理功能。 硬件能力的释放,使得用户不用再担心功能附加对存储系统 数据处理能力的影响,数据管理功能效率也大幅度提升。 基于标准化 IP的存储交换平台使得各种数据管理功能能够像电器插入电源插座一样,轻易地进行部署应用。 标准化平台,使得用户彻底摆脱只能在单一厂商产品间应用数据功能的尴尬局面。 IP技术中的端口镜像、组播、路由、 VLAN、 IPSEC等应用于存储数据管理,使IX3000在数据的安全性、数据管理能力和功能性方面产生了质的飞跃。 全面整合 FC/SCSI/NAS等其他存储资源。 提供主机系统平台无关(即兼容各种系统)和系统现有存储产品无关(即兼容各种存储产品)的整合能力。 IP存储从 IP网络获得的一个巨大能量源,就是使存储获得了广域运用的能力。 IX3000突破的传统存储仅能在局域环境使用和管理的困境,为数据管理和数据服务插上了Inter 的翅膀。 对于各种广域文件分发、远程数据集中、远程复制 /容灾、加密 /压缩数据传输、远程数据共享、 WAN Cache 应用、 WAFS应用等提供直接支持,无须任何昂贵的协议转换设备或专用光纤进行铺设。 真正的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信息生命周期的原理,是用户针对不同数据的价值,采用不同的存储手段进行存储和管理,并能够在各种存储“容器”间透明自由流动。 传 统存储系统因为平台的限制,往往需要多台不同规格和不同架构的产品才能够实现以上功能,同时缺乏对其他厂商产品和广域功能的支持。 IX3000 在先进的 IP存储交换平台支持下,既能够在同一平台中支持不同的存储介质,还能够通过超强的扩展和整合能力支持不同带宽、不同存储处理能力、不同应用功能、甚至不同地理位置的存储资源调配与数据管理。 例如, IX3000 可以在统一的平台上,集中整合 SATA/SAS介质,整合在线、 VTL近线、远程存储三种资源为一体,整合 FC/SCSI/GE/10GE等不同架构的存储平台资源。 使用简单易于管 理 传统存储系统的管理难题来自于专用协议、专用设备、厂商私有规格标准造成的混乱和人为造成的管理障碍。 同时,由于缺乏专门人才,使用户在采购传统存储系统后,往往都要面对维护乏力、管理成本高昂,还不得不一再向厂商购买各种存储服务。 IX3000完全基于设备和系统可视化、 IP标准化进行管理。 只要具备基础 IP网络管理知识的人员,都几乎可以无须培训即掌握 IX3000的管理和维护。 从使用上,由于省去了各种特殊交换设备、特殊连接卡设备,使得 IX3000的安装、使用和部署非常简单方便。 同时,IX3000的系统管理已完全与 H3C著名的 IMC网络管理系统集成,通过统一的管理界面, IMC能够对分布在遍及广域的多台 IX3000 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和维护。 . CDP 连续数据保护方案 (选项 ) 出于对数据的保护和恢复的要求,在数据中心的建设中,可以选择配置 CDP(持续数据保护)方案来取代传统的磁带备份方式,获得更好的 RTO和 RPO,并在避免硬故障的同时,也可以避免软故障(病毒、误操作等)对数据造成的破坏。 H3C的 IX 系列存储设备都支持CDP连续数据保护解决方案选项功能。 CDP( Continuous Data Protection)连续数 据保护 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利用快照、复制和镜像等手段来进行数据保护的前沿技术,可在数据发生任何变化时将所有数据很好地保护起来。 CDP既不完全是备份技术,也不完全是归档技术,它是一种集备份和归档为一体的技术, CDP将传统着眼于“备份”的备份技术,推进到着眼于快速恢复、最少数据丢失的数据保护新阶段。 其最大的技术优势就在于可进行任意时间点的数据恢复。 当数据丢失的损失以分钟(或更小的时间单位)来计算时,部署 CDP方案就显得十分必要。 同时,对于系统的企业来说, CDP技术能减少从灾难发生到数据恢复所需要的时间,满足系统可 靠性需达到 %的严苛要求。 通过使用存储设备的 TimeMark 功能选项,可对在线存储的重要数据进行持续数据保护。 连续数据保护 CDP解决方案特点:  通过 CDP连续数据保护方案彻底解决传统备份方式的弊端,节省备份投资  快速恢复, 10分钟内可以恢复。 RP0、 RTO最少可达到零损失  实现了最全面的数据容灾,对各种灾难都有有效的恢复措施  基于网络层的数据容灾,支持异构设备、对主机零干扰,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 信息系统能够实现一定时间间隔下的各版本数据保存,解决软错误(人为故障、病毒等)的故障难题 第 3章 项目管理 项目组织 为保证本次项目顺利实施,我们和最终用户一起组建适于本项目实施和管理的全套组织和领导机构。 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实现、规划管理和决策控制三方面的问题,并明确各方职责及组间协调关系。 为项目成功打下坚实的组织保障基础。 项目组织结构 建议项目组采取如下结构。 项目执行委员会 公司项目高层人员 项目业主高层负责人 项目总监 公司人员 业主 高层人员 项目经理 公司人员 业主 负责人 顾问咨询组 公司技术专家 方案总体组 公司为主,用户方参与 项目支持组 公司人员 业主人员 项目管理组 公司人员 业主 人员 公司实施团队 测试组 测试 培训组 用户培训 系统集成组 高级支持 系统工程师 网络工程师 决策控制 规划管理 技术实现 第三方支持 厂商工程师  项目规划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下设项目管理组、项目支持组、顾问咨询组、方案总体组和标准化组构成;  项目决策控制层由项目业主高层领导和公司高层领导组成的项目执行委员会构成,负责项目重大决策。 项目小组职责 项目执行委员会 1)项目执行委员会人员构成  项目业主和公司双方高层领导各 12 人,公司总经理作为项目执行委员会成员;  项目业主与公司双方项目总负责人(双方接口人),双方各一人;  领导小组的组长由项目业主方面担任,副组长由公司方面担任。 2)项目执行委员会职责 项目执行委员会具体职责如下:  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大事件的决策;  根据项目的进度、质量、技术、资源、风险等实行宏观监控;  负责组建验收小组,主持验收工作;  协调最终用户、公司公司各方工作关系; 项目总监 项目总监职责: 协调解决重要工程 项目所必需的专业技术队伍的组织,在公司内协调解决主要工程项目的经费及其他资源配置,并通过对项目经理的组织、管理,确保可顺利完成重要工程项目的各项工程任务。 具体职责为:  系统总体设计指导;  对各分系统深化设计进行审核并提出优化建议;  对各分系统进行技术协调;  协助客户对各分系统的设备配置予以确认;  协助客户完成各分系统设备到货验收工作;  对现场设备安装、调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服务;  文档审核;  系统最终测试验收。 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职责: 作为项目经理,从项目实施队伍组建之日起,就承担起将合同范围内的各项项 目任务全面完成的重要职责。 项目经理须做好日常资源管理工作,并直接控制项目管理计划的各个要素,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制定项目计划:牵头制定项目计划。  项目执行:对以下几方面工作提供指导:总体方案设计及工程设计;设备配置确认;工程质量保证;设备安装、调试、集成及测试;系统验收,培训。  项目检查:通过其下属各工作组提供的工程进展汇报,将项目进展状态与项目计划进度进行比较,发现过程误差,提出整改措施。  项目控制:审核项目进展状态,必要时调集各种备用资源,确保项目按计划进度实施。  项目协调:与客户、各分系统 建设部门进行协调,解决工程组织接口及技术接口问题;定期主持系统建设协调会,及时解决各系统间出现的相关问题。 项目管理组 质量保证职责 在本项目中,除了各项目组内的质量保证工作以外,还需要在整个项目级上进行质量保证。 它的职责包括:  在项目经理的授权下,制订整个项目的质量保证计划;  在整个项目的执行过程中,监督质量保证工作的执行情况,协调组织间的质量保证工作;  在项目经理的授权下,制订整个项目的集成测试计划;  组织进行集成测试活动;  组织技术评审工作。 项目支持组 1)配置管理职责 在整个项目级别上从事配置管理 工作,包括版本控制、变更控制。 2)后勤保障职责 为项目提供全面的后勤保障支持 顾问咨询组 公司技术专家人员若干名,把握项目重大方向与关键需求。 方案总体组 协助项目经理,把握项目技术方向与项目需求,检查和落实相关标准和规范。 公司实施团队 角色 责任 PM 项目经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