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商业楼给排水工程设计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毕业设计结束时,要求提交设计说明书、设计计算书、设计图纸 (包括设计总说明、平面布置图、系统图及大样图等)。 设计说明书要求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内容完整、书写工整、计算参数选择合理、简图合理、计算准确、符合学科和专业的有关要求,说明 书的用语、表格、计量单位、插图应规范标准,符合给水排水专业国家标准,具体包括工程概述、设计依据、原始资料、建筑给水排水各系统的说明(给水排水方式的比较与选择,系统构成,主要设备的型号、规格,管道的布置等)。 设计计算书包括最高日用水量,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各系统的水力计算、设备及构筑物的参数计算,并附有足够的计算草图。 图纸要求 给水排水设计图纸,要求达到施工图程度 ( 1)设计说明,图纸目录,主要设备及材料表绪 论 2 ( 2)各层给水排水平面图 ( 3)卫生间给水排水大样图 ( 4)各系统给水排水系统 图 原始资料 建筑概况 该综合楼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共 8层,地下 1 层地上 7 层,建筑高度 米。 其中 ,地下一层为消防水池和消防水泵房,地上一层为商业网点和餐厅;二层为茶坊和商业用房;三层为办公大厅和职工餐厅;四层为茶楼;五至七层为宾馆。 城市给排水设计资料 ( 1)给水水源:据城市和市政环保部门的批准文件决定,给水进水管从市政给水管 DN200mm 引入,城市给水管网常年提供可靠水压为 , 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 ( 2)排水条件:该市设有城市污水处理厂。 污 水排水管可以直接排至城市排水管网。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3第二章 设计说明书 建筑内部给 水 系统 基本原则 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规范》( GB500152020)(以下简称《建规》) 条规定,给水系统选择有如下原则: (1) 应尽量利用城市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 当市政给水管网水压、水量不足时,应设置贮水调节和加压装置; (2) 卫生器具给水配件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得大于 ; (3) 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竖向分区应符合下列要求: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 配水点处静水压不宜大于 ,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 ;水压大于 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减压或调压设施;各分区最不利配水点的水压,应满足用水水压要求。 给水方式列举 (1)直供给水方式 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适用于室外给水管网的水量、水压在一天内均能满足用水要求的建筑。 根据原始资料,该市政给水系统能够满足此要求,故而采用直接供水方式。 (2)单设水箱给水方式 宜在以下两种情况时采用: 室外市政管网供水压力周期性不足 时 , 或在市政管网供水压力过高时作减压稳压用。 (3)水泵直接供水方式 宜在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经常不足时采用。 但由于水泵直接供水压力稳定性差,且直接抽水会对周边用水压力产生波动影响用,而本项目中低水量时压力 可以供至 9层以上,所以在该项目中不宜且不需要采用设置水泵的方式。 ( 4)水池 — 恒速泵 — 水箱联合给水方式 水池 — 恒速泵 — 水箱联合给水方式的供水设备包括贮水池、离心水泵和水箱。 其主要特点是在各区上层的适当位置(一般高于分区处 3~4 层)设分区高位水箱,其作用是贮存、调节本区的用水量和稳定水压,水箱内的水由设在底层或地下室的离心水泵输送。 设水泵和水箱的 给水方式宜在室外给水管网压力低于或经常不满足建筑内给水管网所需的水压,且室内用水不均匀时采用。 分区方式 ( 1)给水系统竖向分区的必要性设计说明书 4 当建筑物的高度很大时,如果给水只采用一个区供水,则下层的给水压力过大,将会产生下列后果: a、水压过大,水龙头开启时,水成射流喷溅,影响使用,水量也浪费; b、水压过大,水嘴放水时,往往产生水锤,由于压力波动,管道震动,产生噪声,引起管道松动漏水,甚至损坏; c、水压过大,水嘴、阀门等五金配件容易磨损,缩短使用期限,同时增加了维修工作量。 因此,为了消 除或减少上述弊端,高层建筑的高度达到某种程度时,对给水系统须作竖向分区。 (2)本建筑给水竖向分区情况 由已知给水水源资料,城市给水管网中水的压力为 ,管网中水量、水压在一天内均能满足建筑用水要求,故而竖向不分区。 设计方案比较结论 综合比较上述各方案在技术和经济上的优缺点以及管理的方便, 该建筑采用市政直接供水方式,且不分区。 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给水管道的布置受建筑结构、用水要求、配水点和室外给水管道的位置以及供暖、通风、空调和供电等其他建筑设备工程管线布置等因素的影响。 进行管道布置时,不但要处理和协调好各种相关因素的关系,还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 1)确保供水安全和良好的水力条件,力求经济合理 管道尽可能与墙、梁、柱平行,呈直线走向,力求管路简短,以减少工程量,降低造价。 干管应布置在用水量大或不允许间断供水的配水点附近,既利于供水安全,又可减少流程中不合理的转输流量,节省管材。 引入管至少两条,宜从建筑物不同侧的城市管道上接入,在 小区 内将管道连成环状供水。 ( 2)保护管道不受损坏 给水埋地管道应避免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 管道不得穿越生产设备基 础,也不宜穿过伸缩缝、沉降缝,如需穿过,应采取保护措施。 为防止管道腐蚀,管道不允许布置在烟道、风道、和排水沟内。 ( 3)给水管道一般暗装 横干管敷设于技术层内、吊顶中或管沟内,立管设于给排水管道竖井里, 当没有管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5道井时,应设于墙角不易受破坏的地方, 支管可敷于吊顶、墙体、地板找平层、管窿内,这样美观、卫生。 ( 4)不影响生产安全和建筑物的使用 为避免管道渗漏,造成配电间电气设备故障或短路,管道不得穿过变配电房、电梯机房等遇水会损坏设备和引发事故的房间。 也不能布置在妨碍生产操作和交通运输处或遇水易引起燃烧、爆炸、 损坏的设备、产品和原料上。 此外还不宜穿过橱窗、壁柜、吊柜等设施和在机械设备上通过,以免影响各种设施的功能和设备的维修。 ( 5)在技术层、吊顶层中给水管道、热水管道、排水管道及电缆等交叉时,一般是电缆在上面,其次是给水管、热水管、排水管。 在卫生间内,热水支管在给水支管上面。 ( 6)给水管道穿越墙和楼板时,应预留孔洞。 穿水池、水箱处应预埋套管。 ( 7)管道应采取防振隔音、防冻、防露等措施。 布置管道时其周围要有一定的空间,以满足安装、维修的要求,给水管道与其他管道和建筑结构的最小净距见 下 表。 表 21 给水管 道与其他管道和建筑结构之间的最小净距 给水管道名称 室内墙面 ( mm) 地沟壁和其它管道( mm) 梁、柱、设备 ( mm) 排水管 备注 水平净距 (㎜) 垂直净距(㎜) 引入管 ≥1000 ≥150 在排水管上方 横干管 ≥100 ≥100 ≥50 ≥500 ≥150 在排水管上方 立管 管径 ≥25 32 32~ 50 ≥35 75~ 100 ≥50 布置形式 给水管道的布置按供水可靠程度要求可分为枝状和环状两 种形式。 前者单向供水,供水安全可靠性差,但节省管材,造价低;后者的管道相互连通,双向供水,安全可靠,但管线长、造价高。 本设计采用枝状管网布置。 按水平干管的敷设位置又可分为上行下给、下行上给和中分式三种形式。 本设计采用下行上给式。 室外埋地引入管要防止地面活荷载和冰冻的破坏,其管顶覆土厚度不宜小于 ,并应敷设在冰冻线以下 处。 设计说明书 6 给水管材附件 目前我国给水管道主要采用钢管和铸铁管。 近年来,给水塑料管的开发在我国取得很大的进展,有硬聚氯乙烯管( PVCU)聚乙烯( PE)、无规共聚丙烯( PPR)等。 另外还开发了兼有钢管和塑料管优点的钢塑复合管和以铝合金为骨架,管道内外均为聚乙烯的铝塑复合管。 这些管道都具有卫生条件好、强度高、寿命长等优点,它们是镀锌钢管的替代管材。 本设计室内外给水管道均采用 PPR 管。 连接方式采用电热熔连接。 控制附件:常用的有闸阀(用于 DN50mm 的管道环网上)、截止阀(用于 DN  50的管道上)、球阀、蝶阀、旋塞阀、止回阀、减压阀、浮球阀等,材质一般与管材一样。 配水附件:水龙头、淋浴器、混合水龙头等。 管道 防护及水质防护 管道防护 ( 1) 防腐 明装和暗装的金属管道都要采取防腐措施,以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通常的防腐做法是管道除锈后,在外壁刷涂防腐涂料。 铸铁管及大口径钢管管内可采用水泥砂浆衬里。 埋地铸铁管应在管外壁刷冷底子油一道、石油沥青两道;埋地钢管在管外壁刷冷底子油一道、石油沥青两道,外加保护层。 钢塑复合管外壁防腐同普通钢管。 薄壁不锈钢管采用管外加防腐套管或外缚防腐胶带。 明装的热镀锌钢管应刷银粉两道或调和漆两道;明装铜管应刷防护漆。 当管道敷设在有腐蚀性的环境中时,管外壁应刷防腐漆或缠绕防腐材 料。 ( 2) 防冻、防露 敷设在有可能结冻的房间、地下室及管井、管沟的等地方的生活给水管道,为保证冬季安全使用应有防冻保温措施。 金属管保温层厚度根据计算确定,但不能小于 25mm。 ( 3) 防漏 由于管道布置不当,或管材质量和施工质量低劣,均能导致管道漏水,不仅浪费水,影响给水系统正常供水,还会损坏建筑,特别是湿陷性黄土地区,埋地管漏水将会造成土壤湿陷,严重影响建筑基础的稳固性。 其具体做法可将埋地管道敷设在防水性能良好的检漏管沟内,一旦漏水,水可沿沟排至检漏井内,便于及时发现和检修。 ( 4) 防振 当管道中水流速 度过大时,启闭水龙头、阀门,易出现水击现象,引起管道、附件的振动,不但会损坏管道附件造成漏水,还会产生噪声。 在设计给水系统时应控制管道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7的水流速度,在系统中尽量减少使用电磁阀或速闭型水栓。 住宅建筑进户管的阀门后宜装设家用可曲挠橡胶接头进行隔振。 建筑内部消防系统 消火栓系统 系统设计原则 根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第 条规定 第 4点 , 超过 5 层或体积大于 10000m3 的办公楼、教学楼、非住宅类居住建筑等其它民用建筑 应设置室内消火栓。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除无可燃 物的设备层外,设置室内消火栓的建筑物,其各层均应设置消火栓。 ( 2) 消防电梯间前室内应设置消火栓; ( 3) 室内消火栓应设置在位置明显且易于操作的部位。 栓口离地面或操作基面高度宜为 ,其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 90176。 角;栓口与消火栓箱内边缘的距离不应影响消防水带的连接; ( 4) 室内消火栓的间距应由计算确定。 高层厂房(仓库)、高架仓库和甲、乙类厂房中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 30m;其它单层和多层建筑中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 50m; ( 5) 同一建筑物内应采用统一规格的消火栓、水枪和水带。 每条水 带的长度不应大于 25m; ( 6) 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保证每一个防火分区同层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任何部位。 建筑高度小于等于 24m 且体积小于等于 5000m3 的多层仓库,可采用 1 支水枪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 ( 7) 室内消火栓栓口处的出水压力大于 时,应设置减压设施;静水压力大于 时,应采用分区给水系统; ( 8) 设有室内消火栓的建筑,如为平屋顶时,宜在平屋顶上设置试验和检查用的消火栓。 给水系统分类 ( 1)按系统分可分为室内外合用消火栓系统、室内独立消 火栓系统与室内消火栓与生产、生活合并系统。 该建筑 应采用独立消火栓系统。 ( 2)按给水方式可分为分区、不分区两种给水方式。 该建筑 应采用 不分区给水方式。 ( 3)按给水压力可分为 常 高压消火栓系统和临时高压消火栓系统。 该建筑因设置设计说明书 8 高位消防水箱,属于临时高压系统。 管道布置 ( 1) 室内消火栓超过 10 个且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 15L/s 时,其消防给水管道应连成环状,且至少应有 2 条进水管与室外管网或消防水泵连接。 当其中一条进水管发生事故时,其余的进水管应仍能供应全部消防用水量; ( 2) 室内消防竖管直径不应 小于 DN100; ( 3) 室内消火栓给水管网宜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管网分开设置;当合用消防泵时,供水管路应在报警阀前分开设置; ( 4) 设置室内消火栓且层数超过 5 层的公共建筑,其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应设置消防水泵接合器。 消防水泵接合器应设置在室外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与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取水口的距离宜为 15~ 40m。 消防水泵接合器的数量应按室内消防用水量计算确定。 每个消防水泵接合器的流量宜按 10~ 15L/s 计算; ( 5) 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 对于单层厂房(仓库)和公共建筑,检修停止使 用的消火栓不应超过 5 个。 对于多层民用建筑和其它厂房(仓库),室内消防给水管道上阀门的布置应保证检修管道时关闭的竖管不超过 1 根,但设置的竖管超过 3 根时,可关闭 2 根。 阀门应保持常开,并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或信号。 组件 室内消火栓组件主要包括消火栓水枪、消火栓水带和室内消火栓。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