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标工贸有限公司兴盛煤矿联合试运转总结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0V。 正常工作时,利用 SC— ,另 2台 空气压缩机 作为 备用 ;压风自救时,利用 SC— — ,另 1 台 空气压缩机 作为 备用。 压风管路及供风距离: 矿井采用单树枝状管网压风供气系统。 压风管路从地面沿 主平硐 敷设 下井 , 主管选用 D1084mm无缝钢管,采煤工作面支管选用 D734mm无缝钢管,掘进工作面支管选用 D734mm 无缝钢管,其它部分支管选用 D734mm、 D57。 压风管路 沿运输大巷敷设到各用风地点。 输风管路全部采用法兰连接,同时采用专用钢架吊挂,钢架间距为 3m,吊挂高度前后一致。 矿井压风自救系统 24小时有风,经检测供风量满足矿井需要。 德标工贸有限公司兴盛煤矿联合试运转总结报告 20 压风自救装置 矿井压风自救系统,选用 ZY— J型压风自救系统,每组设置 5个压风急救袋。 压风自救系统应设置在距采掘工作面 25~ 40m 的巷道内、爆破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置以及回风巷有人作业处;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应每隔 50m 设置一组压风自救系统。 矿井用风设备与压风自救系统共用一套管路,但不 同时使用。 正常使用时 , 仅供井下用风设备使用,一旦发生事故需要急救时,井下所有的用风设备停止用风,压风系统仅供矿井自救系统使用。 ( 六 )运输系统 地面运输: ( 1) 区外运输:矿井煤碳外运方式为汽车运输。 矿井现有的工业场地与矿区道路之间已有简易道路相连。 根据本地区现实条件和本矿的资金状况,煤碳外运主要 为购煤企业自行准备车辆。 ( 2) 地面运输:地面运输结合井下运输,铺设 15 ㎏ /m 轻轨、 水泥 轨枕、 600 ㎜ 轨距的轨道运输线。 井口上部平车场的矿车 由 防爆柴油机车 卸载至储煤场 或矸石场 , 原煤 再经筛分后装车外运。 卸载 后的空矿车由 机车牵引 返至井底车场。 井下主要运输设备及方式 矿井 选用 ,巷道坡度为 3‰ ,铺设 600mm 轨距, 15kg/m 钢轨,钢筋砼轨枕。 组 车站 、错车场 为双轨布置,轨道中心距 1300mm。 井下煤炭、矸石运输采用德标工贸有限公司兴盛煤矿联合试运转总结报告 21 型 1t 侧翻 式矿车,材料和设备运输分别采用 MLC26 材料车和 MPC26型平板车。 采煤工作面采用自溜装车,工作面端头布置 SGB620/40T 型刮板输送机,电机功率 40KW,运输能力 150t/h,煤炭由刮板转载机转载至轨道巷矿车 ,经。 煤炭运输路线:采煤工作面煤炭 → 工作面轨道巷 → +1260m主运输石门 → 主平硐 → 地面煤仓。 掘进工作面采用 P30( B)耙斗装岩机和 ZLZY60/式装岩机装煤、矸,经。 矸石运输路线: ① 1901工作面回风巷掘进矸石 → +1320m回风石门 → +1320m运输巷 → 副平硐 → 地面矸石仓; ② 1901 工作面轨道巷掘进矸石 → +1260m 主 运输石门 → 主平硐 →地面矸石仓。 ( 七 )供电系统 矿井 采用 双回路供电 ,一回电源为太平 604 变电站引至矿井的6kV线路,架线距离 ; 另一回 电源为太平 620变电站引至矿井的6kV 线路,架线距离。 两回电源线路均采用 LGJ95 型架空线送至矿井地面 6kV变电所。 双回路电源采用分列运行方式,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 矿井的两回电源线路上不分接其他负荷,不装设负荷定量器。 见供电合同书。 德标工贸有限公司兴盛煤矿联合试运转总结报告 22 地面供配电 矿井地面供配电采用 6kV和 380/220V两级电压。 一级用电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二级主要用电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当其中一回电源故障时, 另一电源可担负全部一级负荷和二级主要负荷用电。 变电所内低压部分设 GGD1型低压配电柜 5台,其中 2台进线柜,2 台出线柜, 1台联络柜。 由不同母线段的低压配电柜直接对压风机房、通风机房、地面监控中心、地面动力线网及照明线网供电。 由低压配电柜两段母线分别出一回低压线路,通过负荷开关控制后送至低压动力线网,由低压动力线网供矿灯房 浴室 任务交代室联合建筑、机车充电房、机修车间、坑木房、食堂 职工宿舍联合建筑、行政办公楼等用电。 地面生活福利设施及场地照明均由地面照明线网直接配电,动力线网与照明线网采用共杆架设。 地面监 控中心采用双回路供电,电源分别引至地面 6kV 变电所低压配电柜的不同母线段。 井下供配电 ( 1)入井电源 下井双回电源由 地面 6kV 变电所 不同母线段的 2 台高压开关柜引出,经 主平硐 引至 井下中央变电所 ,入井电压为 6kV。 ( 2) 一采区变电所 : 井下一采区电所位于一采区回风上山附近,配电硐室长 30m,宽 4m,高。 硐室砌碹,设出入口两处,并装设向外开的防火栅栏两用门。 两回电源引自矿井地面 6kV 变电所不同母线段,通过两回 35 型煤矿用 交联聚乙烯阻燃电力德标工贸有限公司兴盛煤矿联合试运转总结报告 23 电缆 ,长度为 300m引入。 井下中央变电所 6kV主接线采用双电源、单母线、分段。 正常时 采用分列运行方式 , 一回路运行时另一回路必须带电备用,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 当任意一回故障或检修时,另一回可承担 井下 全部负荷。 该变电所担负全部井下设备用电。 配电点 设 7台 PBG型 高压真空配电 开关,其中 2台进线开关, 4台出线开关, 1台联络开关。 正常时 采用分列运行方式 ,当任意一回故障或检修时,另一回可承担 井下 全部负荷。 通过 2 台 KBSG400/6/ 型矿用隔爆干式变压器为井下一采区变电所照明、 1801 工作面轨道巷、 1801 工作面回风巷、掘 掘 2工 作 面除局部 通风机外的 用电设备 提供电源。 通过 2 台KBSG50/6/ 型矿用隔爆干式变压器为掘 掘 2 工作面局部通风机供电,保证局部通风机三专供电。 井下照明: 井下一采区变电所、机电硐室、运输大巷及车场等均设固定照明,照明电压为 127V,照明选用 ( 660) Z( M)型矿用隔爆照明综合保护装置,除绞车硐室采用防爆白炽灯外,其余地点均采用防爆荧光灯。 防雷与接地 井下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井下电气设备采用保护接地。 井下设接地网,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 低压配电点或装有 3 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连接高压动力德标工贸有限公司兴盛煤矿联合试运转总结报告 24 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至少应分别设置 1 个局部接地极。 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包括电缆的铠装、铅皮、接地芯线)和局部接地装置,应与主接地极连成 1 个主接地网。 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电阻不大于 1Ω。 接地母线和辅助接地母线:井下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配电点及其他机电硐室则应设置辅助接地母线。 辅助母线应采用断面不小于100mm2 的镀锌扁钢(或镀锌铁线)或断面不小于 25 mm2 的裸铜线,辅助接 地母线应分别和主接地极、局部接地极连接。 连接接地极的导线应采用断面不小于 50 mm2的镀锌扁钢(或镀锌铁线)或断面不小于25 mm2 的裸铜线。 各个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铅包,均应通过单独的连接导线直接与接地母线或辅助接地母线连接。 连接导线和接地导线均应采用断面不小于 50 mm2的镀锌扁钢(或镀锌铁线)或断面不小于 25 mm2的裸铜线。 对于移动式电气设备,应采用橡套电缆的接地芯线进行连接,并要求每一移动式电气设备与总接地网或局部接地极之间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 1Ω。 矿井井上下电气设备的选 型符合防爆要求,有防雷、接地、过流、漏电保护等装置。 (八) 、通讯系统 矿区对外通讯主要依靠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公司的通信网,其通信网已覆盖矿井工业场地,通信十分方便。 根据矿井人员配备情德标工贸有限公司兴盛煤矿联合试运转总结报告 25 况, 矿井设有 5 门市话解决矿井对外及相互间通信联系,不设置行政交换机。 矿井对外至县电信局的通信线路由建设单位与当地电信局协商确定接口位置、线路标准。 在工业场地 办公 楼调度室内设置 KTJ101 型 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一台,容量 30门,主要供井下和地面各生产部门使用。 该型号交换机具有 “MA”标志并自带耦合器。 生产调度总机设置在生产 安全监测室内,设置一台话务台进行生产调度 ,该调度机可与公网及上级交换机组网。 矿井调度总机与矿区行政电话 之间设 四对 中继线。 地面普通电话机为HCD39型,井下为 KTH107型本安电话机。 为矿井兼职救护队配备两台KTH115型便携式灾区电话,负责井上、井下应急通信。 地面主要通风机房、空压机房、矿井地面 6kV 变电所、地面炸药库、矿长室、生产管理部门、安全监察部门等设生产调度电话,与调度交换机相连。 结合本矿的实际情况,地面及井 下 共安装电话 16门。 井下采煤工作面上下口、各掘进工作面、井下变电所、局部通风机处、绞车硐 室、井底车场、避难硐室等处设生产调度电话,并与地面调度室等部门直通。 ( 九 ) 、安全 监测 监控系统 矿井 现已 安装 1 套 KJ90NA 煤矿综合监控系统 (配备 2 台主机, 1备 1 用) , 采用交流 UPS 电源作为备用电源,容量为 4kVA。 系统全面满足 AQ102920xx 新的煤矿监控系统行业标准,国内首家完全按新标准取得安标证的煤矿监控系统。 采用时分制分布式结构,主要由地面德标工贸有限公司兴盛煤矿联合试运转总结报告 26 监控主机、数据库服务器、网络终端、图形工作站、数据通信装置、避雷器、系列监控分站、各种传感器和控制执行器等部分组成。 井下分站能可靠地实现风、电、瓦斯闭锁功能。 监测监控设备使用情况详见表 11~ 3: 表 11 各分站设置表 序号 分站 编号 分站 型号 分站安装地点 传感器 数量 监测区域 1 1#分站 KJF392 一采区变电所 13 主平硐、井下临时避难硐室、一采区变电所、 1801 工作面回风巷 2 2#分站 KJF392 掘 2局部通风机处 14 掘 +1320m 回风石门、副平硐 3 3#分站 KJF392 掘 2局部通风机处 10 掘 2 4 4#分站 KJF392 回风平硐通风机房 9 回风平硐、风硐、风机房、安全出口 表 12 矿井 安全监测配置表 顺序 设备器材名称 型号及规格 单位 使 用 备 用 总 量 1 瓦斯传感器 GJC4(B) 台 10 2 12 2 风速传感器 GFW15 台 11 3 14 3 压差传感器 GPD5 台 1 1 2 4 风门开关传感器 GPD5 台 2 1 3 5 设备开停传感器 GKTL 台 6 2 8 6 风筒开关传感器 GFK(A) 台 2 1 3 7 粉尘传感器 GCG1000 台 2 1 3 8 温度传感器 GWD100 台 4 1 5 9 馈电传感器 GKT127V 台 4 1 5 10 一氧化碳传感器 GTH500(B) 台 4 1 5 总数 台 46 14 60 27 表 13 安全监测设备各类传感器选型及配置 序号 分站名称 传感器名称 传感器数量 传感器地点 传感器报警、断电、复电浓度 1 一采区 变电所 风速传感器 1 主平硐 甲烷传感器 1 井下临时避难硐室 报警点 ≥ 1%,断电点 ≥ 1%,复电点< 1% 一氧化碳传感器 1 井下临时避难硐室 报警点≥ % 温度传感器 1 一采区变电所室 报警值为 34℃ 馈电感器传 1 1801 工作面轨道巷 馈电感器传 1 1801 工作面回风巷 风速传感器 1 1801 工作面回风巷 甲烷传感器 1 1801 工作面回风巷 报警点 ≥ 1%,断电点 ≥ 1%,复电点< 1% 风速传感器 1 1801工作面 甲烷传感器 1 1801工作面 报警点 ≥ 1%,断电点 ≥ %,复电点<1% 一氧化碳传感器 1 1801工作面 报警点≥ % 温度传感器 1 1801工作面 报警值为 34℃ 甲烷传感器 1 1801 工作面上隅角 报警点 ≥ 1%,断电点 ≥ %,复电点<1% 2 掘 2局部通风机处 设备开停传感器 2 掘 1局部通风机 风速传感器 1 掘 1回风巷 甲烷传感器 1 掘 1回风巷 报警点 ≥ 1%,断电点 ≥ 1%,复电点< 1% 风速传感器 1 掘 1 碛头 甲烷传感器 1 掘 1 碛头 报警点 ≥ 1%,断电点 ≥ %,复电点<1% 风筒开关传感器 1 掘 1 碛头 粉尘传感器 1 掘 1 碛头 馈电感器传 1 掘 1 28 序号 分站名称 传感器名称 传感器数量 传感器地点 传感器报警、断电、复电浓度 风速传感器 1 +1320m 回风石门 甲烷传感器 1 +1320m 回风石门 报警点 ≥ 1%,断电点 ≥ %,。德标工贸有限公司兴盛煤矿联合试运转总结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