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库改扩建项目申请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隆路 )五横(府东街、玉麟大街、会昌街、金雀街、南环路)布局。 同时,文教、卫生、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也都获得长足进展。 场址方案 本项目拟建于 **********************,西临 ***,北邻 ********公路,南邻 ******民房,东临 ********公路。 该项目选址场地周围无污染源,环境质量较好,交通方便,场址选择是可行的。 14 第五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主要设计原则 推行精益生 产理念作为设计出发点,合理组织车间物流系统,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任务,做到在制品最少、物流成本最低,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工艺方案的制定和设备选型力求与产品技术要求相适应,与生产规模相协调,针对产品工艺特点、技术要求,新增设备力求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加强工序间检测和最终检测,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按照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和消防要求,对废气、废水、噪音等污染源及危害劳动安全卫生的不利因素,遵照“三同时”的原则,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以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规。 工作制度及 年时基数 全年工作日: 240 天 工作制度: 三班两倒制 设备年时基数: 3840 小时 (三班 ) 工人年时基数: 1920 小时 (单班 ) 技术方案 工艺流程 入仓: ① 汽车来粮 ② 汽车液压翻板 ③ 汽车卸粮坑 15 ④ 皮带输送机 ⑤ 斗提机 ⑥ 清理筛 ⑦ 计 量 ⑧ 斗提机 ⑨ 栈桥内皮带输送机 ⑩ 移动式皮带输送机 11 入仓 出仓: ① 仓内粮食 ② 扒谷机 ③ 移动式皮带输送机 ④ 斗提机 ⑤ 计 量 ⑥ 斗提机 ⑦ 栈桥内皮带输送机 ⑧ 刮板机 ⑨ 备载仓 ⑩ 装汽车 主要工序及质量管理说明 贮粮工艺设计方案 采用目前国内最 先进的安全贮粮工艺,主要包括粮食输送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粮情检测系统、机械通风系统及环流熏蒸系统等。 其中粮情检测和环流熏蒸采用达到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的新工 16 艺,使粮食能更方便、快速地进出粮仓,并保证粮食在长期贮存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粮食输送:主要由地中衡、大型移动式皮带输送机、移动式扒谷机及移动式清理筛、移动式称重打包机等设备组成,作业线为 1条。 从粮食进库到发运出库的整个输送过程,尽可能实现机械化作业,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操作人员数量,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能够准确方便地计量进出粮数量。 计算机管理系 统:主要由计算机、 PC 服务器、 PC工作站、调制解调器、打印机、网线、办公软件等组成小规模的局域网,既可实现库区内部的财务、粮食调运、粮情检测等现代化管理,又可向上级有关部门传送、接收数据、报表和文件。 粮情检测:粮情检测系统由计算机、测控主机、测控分机、分线器、测温电缆、仓温仓湿传感器、气温气湿传感器、库内通讯电缆、库外通讯电缆组成。 在库区范围内,将各个单独仓库的粮情检测设备通过软件、硬件连成局域网,在贮藏的过程中实现粮情自动化检测。 系统具备单仓实测,多仓实测,定时自动巡检,数据远程传输,数据存储与检 索,自动智能粮情分析,表格、曲线显示,打印,通风控制功能,具有检测速度快、检测范围广、检测重复误差小等特点。 通风系统:由移动式离心通风机、通风道和轴流风机组成。 通风可以改变粮仓或粮堆内的空气性质,排除粮堆内的积热,具有降温、降湿作用,防止出现由于粮堆内湿热扩散引起水分转移而导致的结露现象,从而可以保护粮食品质,延长粮食安全储藏期。 粮仓粮堆内的通风换气通过移动式离心通风机和轴流风机来完成,采用下 17 送上排通风方式。 粮堆以上空间的通风换气通过轴流风机来完成。 环流熏蒸系统:以往我国粮仓普遍采用的杀虫技术 是常规熏蒸法,操作人员直接进入仓内进行熏蒸,这种杀虫方法不适合用于高大的深层粮堆,而且对施药人员的身体健康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容易引起急、慢性中毒。 环流熏蒸系统由施药装置、环流装置、磷化氢气体浓度检测装置组成。 这种熏蒸方法使熏蒸剂与粮食进行强烈混合,利用设置在仓内外的闭合环流管道将熏蒸剂尽快分布到密闭环境的各个部位,杀死害虫的成虫、幼虫、卵,杀虫效果比常规熏蒸有了显著的提高。 这种方式减少了操作人员数量,而且操作人员不用进仓作业,保护了工作人员身体健康。 用药量小,减少了粮食内药剂残留。 环流熏蒸已作为一种新的 杀虫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国家粮食储备库和近几年省市各级储备粮库的建设中,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主要设备方案 设备选型原则 设备选型依据工艺要求和建设规模,本着“成熟、可靠、先进、经济”的原则选型。 主要设备选型方案 新增主要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台 /套) 数量 单价(万元) 金额(万元) 功率( KW/台) 总功率( KW) 1 台 2 套 3 台 18 4 台 5 台 6 台 7 套 8 台 9 台 10 套 11 套 12 小计 安装调试费 合计 380 工程方案 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2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2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20 《砖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20 《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 GB503202020 主要建(构)筑物方案 本项目拟建新增粮食平房仓 4 座 , 门房 , 道路硬化 ,围墙。 土建工程 ( 1)设计原则 19 1)建筑物土建设计方案的确定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规定。 2)建筑物的平面布置、空间划分应充分满足工艺生产操作、检修和总图运输的要求,并应满足防火、防尘等工业生产的要求。 3)土建设计需满足生产需要及有关专业要求,精心设计,再保证质量前提下,降低造价,节省投资。 4)尽量采用符合我国国情的新结构、新技术、优化设计方案,在国家法令、政策、标准、规范的允许范围内,充分考虑考虑该项目的技术 经济指标,使其达到先进水平。 ( 2)主要建(构)筑物 砖混结构平房仓 4 座:高度为 ,建筑面积为 平方米;道路硬化 1256 平方米;围墙 1654 平方米;门房 21平方米。 公用辅助工程 给排水 给水 本项目新增用水量为新增员工生活用水和道路硬化浇洒用水,根据《 ****省用水定额》( DB13/T — 2020)计算,人均用水按80L/人 /d,其用水量为 万 m3/a;道路硬化浇洒按 2L/平方米次,每年 90 次,则浇洒用水 万 m3/a;跑、滴、漏按 10%计,则本项目年用水量为 万 m3/a。 项目采用生活、消防联合给水系统,环形管网和部分支状管网供水。 项目用水由项目区内水井供给,可以满足全厂的用水需要。 排水 全厂排水总量约为 ,所排废水均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供电 电源 本项目用电用原有电源接入即可。 20 用电负荷 本项目用生产用电与火灾报警联动装置、消防泵等用电为二级负荷,采用双电源自动投切装置可满足要求。 火灾报警系统、应急照明设备自带蓄电池。 本项目新增用电量为照明用电、设备运转用电、取暖用电,用电设备总功 率为 380KW,取 kx 值为 ,经计算设备用电新增年耗电量为 万 kWh;粮仓照明按 10W/平方米估算,取 kx值为 ,经计算粮仓照明新增年耗电量为 万 kWh;室外照明按 3W/平方米估算,取 kx 值为 ,每天 4 个小时,则室外照明年用电量为 万kWh;门房取暖按 45W/平方米、 119天估算,取暖用电 万 kWh。 本项目新增年用电量 万 kWh。 电力及照明配电 厂区电力供电为三相四线制 380/220V。 低压供电方式采用树干式和放射式相结合的方式。 防雷、接地 项目 厂区车间设环形接地带,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及管道均连接成等电位体,接地电阻 R1Ω。 供电系统采用 TN- S 系统重复接地R1Ω。 采暖 本项目新增平房仓不用采暖,门房暂时考虑空调取暖。 维修设施 本项目设置常规机修设施,可满足项目日常维修的需要。 21 第六章 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 主要原材料供应 本项目所收购的粮食主要为小麦、玉米。 ****县小麦、玉米的年均产量 ,粮食供应充足。 燃料、动力供应 本项目用电用原有电源接入即可,本项目新增年用电量 万 kwh。 本项目用水由项目区内水井提供,本项目新增年用水量 万 m179。 22 第七章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总图布置 设计原则 根据粮食储备的功能,满足现代化储粮的需要和场址的具体条件及有关设计规范,对本项目总平面进行合理布局,分类划区。 总图布置力求做到流向明确,道路畅通,运输顺畅,管理方便,同时满足消防、保卫及卫生防疫等要求,节约用地。 原则要点如下: 按照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结合当地的情况,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做到布局合理、运输顺畅,力求节约投资、降低造价,节约用地。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将生产协作密切的车间组织在一起,力求做到建筑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在满足工艺流程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生产路线简捷,运输通畅、短捷,减少作业线交叉。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布置应符合防火、卫生规范及各种安全的要求,结合厂区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合理布置厂区的建构筑物、运输路线、工艺管网及绿化设施,使工厂的运输路线短捷,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 同时使工厂的建筑群体空间处理及绿化环境配置与厂区周围的环境相适应。 总图布置方案 厂址情况 本项目拟建于 **********************,西临 ***,北邻 ********公路,南邻 ******民房,东临 ********公路。 项目整个场区占地面积*****亩,折合 *********平方米。 23 平面布置 ( 1)功能分区 依据原有建筑,将本库区建在场区的北部。 ( 2)物流、人流组织 厂区设置一个出入口。 设置在厂区北侧,方便职工上下班及车辆出入。 ( 3)道路设计 本项目道路设计考虑到货运的运输和消防车辆需要,路面用水泥砼,主干道宽 8m,次要道路宽 6m。 竖向布置 考虑排雨水及防止暴雨积水,厂区内部道路纵 坡≤ 2‰。 设计标高结合地形现状,全厂室外地坪纵坡平均 2‰~ 4‰,雨水采用暗管排出。 场内外运输 本项目年运输量主要是粮食的运输,全部在粮仓内机械化解决。 场外运输方式采取公路运输方式,依靠社会力量解决。 24 第八章 节能分析 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及用能标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 [2020]26 号); 3.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 [2020]2505 号); 4.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科技部 2020年 12 月); 5. 《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 2020 年 65 号); 6.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112020; 7. 《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 GB/T134711992; 8. 《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T202022020; 9.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20; 10.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500332020; 11. 《 ****省节约能源条例》( 2020 年 5 月 4 日 ****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 12. 《关于转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冀发改投资 [2020]152号); 13. 《 ****省用水定额(试行)》( DB13/T — 2020)。 25 项目节能背景分析 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国。 特别是近两年来,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下,我国能源需求增长较快,能源紧张业已成为制约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 我省由于高耗能产业比重偏大,致使能源 消耗增长过快,能源自给率不断降低,对外依存度加大,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工业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