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伊兰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检测与维修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下降则表示喷油器有严重漏油。 则应对喷油器进行试验或成组更换。 ○ 4 当油压在点火开关接通关闭后没有上述现象,则通过观察发动机冷热车怠速是否发抖、加速性能好坏判断发动机与喷油器的积炭情况 [6]。 2)喷油器的检修 A 喷油器的就车检查 ①检查喷油器的工作情况: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用听诊器(触杆式)或手指接触喷油器时,可听到或感觉到与发动机转速成比的喷油频率。 若声音不正常,则湖 北 汽 车 工 业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6 应检查喷油器及微电脑输出的喷油信号。 ②检查喷油器的电阻:拔下喷油器的导线插接器,用万用表欧姆挡测量喷油器电阻值。 20℃时该电阻值应当是 ~ ,若不符合要求,则应更换喷油器。 B 喷油器拆卸后检 查 进行车下检查时,应先拆下蓄电池的负极搭铁线,拔下喷油器上的电线插头,拆下主输油管和喷油器(拆卸前对燃油管中的燃油压力先卸压和排泄),从输油管上拆下进油管,装上专用的软管连接头和检查用软管,连接头和软管间用 30N m 扭矩拧紧。 然后把喷油器压力调节器、油管用连接头和连接卡夹连接好。 在喷油器喷口处套上塑料管,使塑料管伸入量管中,然后进行检查喷油量检查、漏油量检查、喷油器喷嘴雾化性能检查 [7]。 (4)喷油器的积碳检修 当出现冷车不稳,怠速抖动或加速性能不良,怠速或在 2500r/min 时, HC 值高的情况,基本上 可以判断为是喷油器积炭较多,应清洗喷油器,清洗后要进行燃料系统残压测试。 注意:发动机积炭太多时也出现上述现象,清洗完喷油器仍不能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检查发动机积炭情况(燃烧室、进排气门、进气道等);且喷油器清洗时分免拆清洗和拆装清洗,若是拆装清洗必须完成喷油器的喷射角、雾化状况、泄漏情况、喷油器喷油均衡量等测试。 免拆清洗无法完成性能测试 [8]。 现代伊兰特发动机点火系统的检修 点火提前角检查时的注意事项 (1)爆震传感器的安装力矩是否过松或过紧,更换时按厂家规定力矩安装;一般在 20N m。 (2)检测发动机各连接部位的连接可靠性,特别是发动机的底脚和变速箱的底脚。 (3)检查发动机正时皮带的工作状况 ,以防点火提前角的不正确是由于正时皮带的松紧、拉长、断齿等引起 [9]。 湖 北 汽 车 工 业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7 发动机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 (1)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流程图如下图 所示: 图 点火系统故障诊断流程图 (2)微电脑点火系统检修程序 1)利用自诊断系统进行故障诊断的步骤如下: ○ 1 接通点火开关,启动发动机,使发动机预热到冷却水温度达到 50℃以上,发动机速度达到 3000r/min 以上,增压值达到 以上。 ○ 2 用手将节气门全负荷开关接通约 3s。 ○ 3 当速度表指示 7000r/min 时,开始调出故障码(故障灯处于接通状态)。 ○ 4 按诊断结果排除故障,经路试证明故障全部排除后,关断点火开关清除故障代码,自诊断结束。 按表 1~34 查出故障部位,调下一个故障代码 [10]。 2)利用自诊断系统进行故障检修的流程如图 所示。 湖 北 汽 车 工 业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8 图 自诊断系统故障检修流程图 (2)点火系统故障诊断说 明: 1)检查火花塞的方法:从分电器上脱开高压线,使火花塞的端部离地约 ,看发动机转动时是否跳火。 2)检查 IGF 接地电压的方法:脱离开点火器连接器,接通点火开关,测得的 IGF对地电压应为 ~ 5V。 用示波器检查时,其波形如图 23 所示。 3)检查 IGT 接地电压的方法:当用启动机转动发动机时,微电脑 IGT 端子接地电湖 北 汽 车 工 业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9 压应为 ~ 1V。 用示波器检查时,其波形如图 23 所示 [11]。 图 IGT 和 IGF 信号波形 4)检查初级线圈的方法:检查点火线圈电阻,测得阻值应符合表 24 所列数值。 表 测得应符合标准数值 测量状态 初级线圈电阻值(Ω) 次级线圈电阻值( KΩ) 冷态 ~ 9~ 热态 ~ ~ 伊兰特发动机进排气系统的检修 混合气浓度检测 混合气过浓或过稀的检测判别方法: (1)通过检查排气状况判别。 (2)通过拆检火花塞判别。 (3)人为改变混合气浓度后,观察发动机运转的变化情况 [12]。 电喷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 (1)电喷发动机排气冒蓝烟的原因及故障的诊断排除 发动机排气冒蓝烟的原因,是发 动机的机油进入气缸或排气管燃烧所致,如果在发动机出现排气冒蓝烟的故障时,同时还伴有发动机动力不足、加速无力、气缸压缩压力明显低于标准等现象,则说明该发动机的气缸或活塞环有磨损,应检查气缸和活塞环的技术状况,根据其磨损的具体情况,采取更换活塞环或对发动机进行大修 [12]。 (2)电喷发动机排气冒黑烟的原因及诊断排除 湖 北 汽 车 工 业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10 发动机控制系统和燃油系统中会导致喷油量过多的原因,通常几点: 1)水温传感器故障。 2)空气流量计或进气管压力传感器故障。 3)燃油压力过高。 4)冷起动喷油器工作失常。 5)喷油器漏油或卡滞。 6)氧传感器故障 [13]。 (3)气门噪声故障的检修 发动机的气门噪声发出的状况及可能存在的原因: 1)发动机刚起动时有 2~ 3s 噪声,以后就不再有声音。 其原因是机油号数不正确或机油压力轻度不足。 2)怠速时有噪声,但微加速时,不再有声音。 其原因是机油压力不足或机油管路有漏气。 3)怠速时没有噪声,只有急加速时才有噪声。 其原因是可变气门机构有故障,排气尾气或三元催化转换器阻塞。 4)慢慢加速到中、高速时才会有气门噪声。 其原因是液压挺柱不良或气门弹簧不良。 (4)电喷发动机的气门间隙的调整 电喷发动机的 气门间隙的调整步骤和传统发动机的相同,可采用逐缸调整法或两次调整法,在气门处于关闭的状态下调整其间隙。 对于有气门摇臂的发动机,其调整部位是气门摇臂上的调整螺钉。 调整时应先旋松调整螺钉的紧固螺母,用厚度符合规定间隙的厚薄规塞入气门杆尾端与摇臂之间,来回拉动厚薄规,同时旋转调整螺钉,以感到有轻微阻力为止,再将调整螺钉的紧固螺母可靠地拧紧。 调整后应进行复查,如间隙有变化,须重新调整。 某些电喷发动机的摇臂是安装在顶置凸轮轴的下面,摇臂的一端接触气门杆,另一端支承在气缸盖上,凸轮轴的凸轮和摇臂的顶部接触,在测量气门间隙时应将厚薄规塞入凸轮与摇臂之间 对于没有气门摇臂的直接驱动式气门机构,其气门间隙是采用更换气门挺柱上湖 北 汽 车 工 业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11 的调整垫片来调整。 这种发动机如果要调整气门间隙,应先对所有气门的间隙进行测量,并记下测量结果。 然后拆下凸轮轴,取出需调整间隙的气门挺柱上的调整垫片并测量其厚度,再根据要增加或减少的间隙数值更换适当厚度的垫片,重新安装凸轮轴 [14]。 伊兰特发动机冷却系统电动冷却风扇的 检修 电动冷却风扇控制电路的原理 一般车型的电动冷却风扇控制电路的原理,如图 所示。 图 电动冷却风扇控制电路的原理 电动冷却风扇维修范例 维修主题:发动机过热 故障现象:发动机过热,动力下降,冷却液温度故障报警灯闪烁,但冷却液量正常。 故障检修:检查散热器及其管路,没有发现冷热不均匀的现象。 起动发动机,并运转到冷却液温度报警灯闪烁为止,发现散热器风扇只有低速档,说明散热器风扇电路有故障 [15]。 伊兰特发动机充电、启动系统的故障检修 电源充电系统 常见故障 电源充电系统常见故障的原因及方法见表 [17] 湖 北 汽 车 工 业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12 表 电源充电系统常见故障的原因及方法 湖 北 汽 车 工 业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13 伊特兰发动机启动系统故障的检修 发动机启动系统的检修流程如图 所示 : 图 发动机启动系统的检修流程 湖 北 汽 车 工 业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14 3 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按诊断故障采用的手段,可分为直观诊断、利用故障自诊断系统诊断(随车诊断)、简单仪表诊断和专用诊断仪器诊断。 直观诊断就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对汽车故障现象进行看、问、听、试、嗅等,了解和掌握故障现象的特点,通过人的大脑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结 论的检测诊断方法。 随车诊断是利用汽车上电控系统所提供的故障自诊断功能进行诊断的方法,通常只能提供与本系统有关的电气装置或线路故障,一般只作出初步诊断结论。 利用简单仪表诊断,就是利用万用表为主的通用仪表对故障进行诊断。 这种诊断方法主要用于对电控系统和电气装置的诊断,一般可用于对故障进行深入诊断。 汽车的电子化,迫使故障检测诊断的手段进行变革。 随着汽车电子化的进程,各种汽车专用诊断仪器应运而生,这些专用诊断仪器大多数为带有微处理器的电控系统,对汽车电控系统故障的检测与诊断十分有效。 采用专用诊断仪器对发动机电控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可以大大提高诊断效率 [18]。 (1)故障码的调取方法 1)利用随车自诊断系统调取故障码。 ○ 1 利用仪表板盘上 “ 故障指示灯 ” 的闪烁规律读取故障码。 ○ 2 利用指针式万用表的指针摆动规律或自制二极管灯的闪烁规律读取故障码。 ○ 3 利用电控单元上红、绿色发光二极管灯的闪烁规律读取故障码。 ○ 4 利用车上显示器读取故障码。 2)使用故障诊断仪调取故障码。 第一代随车诊断系统( OBD14)的汽车,必须使用专用仪器和专用传输线与车上的诊断座对接来调取故障码。 第二代随车诊断系统( OBD14)的汽车,具有统一的故障诊断座和统一的故障代码,只需用一台仪器即调取各汽车制造公司生产的各型汽车故障码。 (2)间歇性故障诊断方法 湖 北 汽 车 工 业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15 1)振动法 当振动可能是引起故障的原因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