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河公园园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质来先用。 在工作开始至少 7 天前应将各化学 物品的样品以及关资料交监理工程师批准。 (二 ) 施工要求 种植完工 3 天内,向监理工程师提供管理和养护种植物的详细计划及日程,这个计划是种植计划的延续,将种植物养护到工程交工验收为至。 对于更换枯树或草的再种植,应从再种植起养护一年的生长期,随时进行检查并及时进行补植。 管理及养护计划内容: ⑴经常除草、施加除草剂 ⑵按园艺方法进行修剪、栽培 ⑶需要时经常浇水 ⑷每年施肥不少于 2 次 ⑸经常施加农药及防治病虫害 ⑹采取措施防范人为的破坏和牲畜的践踏、啃咬 ⑺枯死、损坏或丢失的树木花草应随时补植 ⑻经常清扫及清除垃 圾、保护表土 ⑼在适宜季节,对枯死、坏灌木以及其他不发芽或死去植物和草均应予以更换,按监理工程师批示的期限做完 养护标准 : ⑴乔灌木:长势好,高于同类树苗的平均生长量;叶片正常、肥厚,无明显枯枝死叉,无蛀干害虫危害;无明显的人为破坏;树穴内无明显杂物、及时抹整枝,树冠完整匀称、美观、通风透光好;绿篱要及时修剪、整形、保持平整、无缺株、死株。 保存率达 100%。 ⑵草坪、地坡、爬藤类达标标准:覆盖率 98%以上,目的草纯度98%以上,平整度 3 米直尺正负 2 厘米以内,草茬高度低于 6 厘米,生长旺盛、颜面色正常、鲜艳 、无病虫害、清洁干净,无杂物。 ⑶花卉:四时有花、无残枝败叶,花木高低错落有致,花朵色彩鲜艳。 养护措施: ⑴浇水:乔灌木每星期一遍,草坪每天一次 ⑵中耕除杂:乔灌木雨后、浇透水后,草坪每月两次 ⑶施肥:乔灌木追肥一遍,草坪修剪后轻施肥一遍 ⑷修剪:棕榈科乔木和绿篱每月修剪一次,草坪草茬高于 6 厘米时修剪 ⑸病虫害:乔灌木每星期巡视一次,两天内开始采取措施,草坪每星期巡视一次,两天内开始采取措施 ⑹更新:乔灌木死亡或染上重传染病、弱势时,草坪也是在死亡或染上重传染病时。 第二章 主要材料计划 一 、 材料来源 本公司现有土地 1100 余亩,花木品种 1600 余种,花木总资产890 多万元,各种苗木 50 万株,盆景 2 万盆;苗木品种齐全、规格齐。 有稳定的供货以及基地保障;本场广泛收集、整理信息,多年的园林绿化施工积累形成了长远的、稳定的和多渠道的可供选择的货源,这一点为保证供应、提高工程质量和缩短工期等奠定了基础。 二 、 材料验收 本公司建立了严格的监督和验收体系,所有供应苗木均有公司派专职检验人员选号,形成了采购检验和现场验收检验双层体系,杜绝了不合格材料流入现场,把好了总体质量控制的材料供应关。 三 、 材料进场 绿化喷灌材料的进场计划: 提前备足 23 天用量各种管材、管件等材料,周转备用,提前 3天严格按施工要求确定材料的规格、品牌、质量和数量等参数。 绿化工程材料的进场计划: 植物的采购、选择应按图纸与招标文件要求,以保证成活率高、景观效果好的目的。 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苗木。 同时还要注意移出地与栽植地土壤相符,两地温差不大地区的苗木,以确保成活效果。 提前 1 天下午起挖苗木,包装并用机械运输至工地现场,第二天上午栽植完毕,并浇透水,修剪整形。 草坪种植要保证在规定时间内成坪。 第三章 劳动力计 划及主要施工机械计划 一、劳动力需用量计划 工 种 测 量 员 绿 化 工 养 护 工 园林技术员 材料 员 质检员 安全员 司 机 炊 事 员 合 计 人数 2 40 4 4 2 2 2 3 4 63 说明 工人数量平均在 63 人,力工根据施工情况选调配合 注:我公司保证只要进入工地,除了不可抗力因素不能施工外,人员在农忙季节不休息,以保证工程进度。 二、计划用于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 序 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制造年份 及使用年限 现状 (新旧程度) 数量 自有或租赁 1 喷种机 1 年 新 3 自有 2 农药机 立特 2 年 新 6 自有 3 洒水车 8T 2 年 新 2 自有 4 绿篱修剪机 绿友 3 年 新 1 自有 5 松土机 3 年 新 1 自有 6 旋耕耙 457A 1 年 新 1 自有 7 推土机 2 年 新 2 租赁 8 装载机 ZL40 新 1 租赁 9 载重汽车 东风 新 2 租赁 10 机动翻斗车 东风 2 年 新 4 自有 11 剪修车 QZ15 1 年 新 1 自有 12 多用喷药车 东风 2 年 新 1 自 有 第四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 确保优良 一、 指导思想 我公司施工的指导思想是:质量第一、服务周到、业主满意。 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选配高素质的项目经理、工程师及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优质高效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二 、 质量目标 发挥我场优势,科学地组织整地、栽植交叉作业,精心选材,严格履行合同,确保工程达到市级优良标准。 三、质量保证措施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项目经理、项目专职质检员与主管员、班组不 脱产的质量管理员,三个层次的现场质量管理体系,并由技术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开展系统的组织协调督促和检查落实工作,做到现场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程序,检查有标准,形成从上到下质量管理系统。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责任制。 使每个项目每人都有明确的责任,形成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 组织进行工序质量自检、互检和上下工序交接检查,经常开展质量动态分析, 针对质量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 项目主管在下达施工任务时,进行技术交底、质量交底,认真执行质量奖惩制度,发动和组织质量竞赛。 开展质量小组活动。 组织分工种 、分专业的 QC 小组,开展 PDCA 循环。 P 阶段: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和隐患,分析产生质量原因和各种因素,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制定改善质量的措施,提出行动计划和预计的效果; D 阶段,根据措施计划组织有关人员贯彻落实; C 阶段:检查实施效果和发现问题; A 阶段: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处理;具体是总结经验纳入标准、制度规定,巩固成绩,防止问题再次发生,每完成一次循环,解决一定的质量问题,质量水平就提高一步,管理循环就提高一步,管理循环不停运转,质量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⑴技术 交底制度。 工程项目负责人向主管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质量交底,操作部位、关键工序质量要求、掌握要点、注意事项要讲清楚。 同时,通过有关人员向全体施工人员详细说明,使人人都明确质量要求和规范。 ⑵实行苗木材料、构件实验检验制度。 按照国家颁布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设计要求,对材料、构件进行实验检验,并将实验结果存入档案。 不合格材料构件坚决不用,对于已进场的要限期清除。 ⑶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建立“三检”与“专检”相结合的全面质量检验制度。 在施工过程中,对每道工序、每个部分、分项,按照《质量检验平 定标准》逐项检查验收,对于隐蔽工程,检查后采取签字手续,列入工程档案。 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要认真处理,未经检验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 ⑷建立现场施工档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