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湘龙路崩塌与滑坡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区内滑坡后壁直立、陡峭,岩石裸露,且不时有块石下落,不稳定因素依旧存在而且,根据前人资料,滑坡 1在雨季时在坡脚有多股清水渗出,因 此,初步判断区内滑坡不稳定,处于临界稳定状态,在各种不利因素的诱发下,如坡脚开挖,长时间降雨,可能会沿着滑动面再次失稳滑动,体积可达。 定量计算 对于区内的崩塌体和滑坡 滑坡 3,由于规模较小,所以采取直接清理的方式,因此,后续的稳定性计算和两套治理方案主要是针对滑坡 1来展开的。 计算剖面确定 计算滑坡主滑轴剖面稳定系数,计算简图见附图 9。 计算方式及计算 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滑坡稳定性系数 K和剩余下滑力,计算公式如下: ( 1)滑坡稳定性系数计算式   111111)()(ninijnjininijnjiTTRRK 11 ψ j= cos(α iα i+1) sin(α iα i+1)tanφ i 11nj j =ψiψ i+1ψ i+2„„ψ n1 Tj= Wisinα i i Rj= Wicosα itanφ i+CiLi 式中: K—— 稳定性系数; α i—— 第i条块滑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176。 ) Ri—— 作用于第i条块的抗滑力(kN /m); Ti—— 作用于第i条块的滑动分力(kN /m); Wi—— 第i条块重力(kN); Li —— 第 i条块所在折线段滑面长度(m); Ci -第 i 条块滑带单位粘聚力( kPa)。 ψ j—— 第 i条块向第 i+1 条块力的传递系数 11nj j —— 累进传递系数 ( 2)剩余下滑力计算式 Pn = Pn1ψ j + Kt Wn sinan Wn cosan tanφ n CnLn Pn —— 第 n块剩余下滑力 Pn 1—— 第 n1 块剩余下滑力 Kt —— 滑坡推力安全系数 其他符号同上。 计算参数选取 ( 1)计算参数选取 ①最大日降雨量 265mm( ~7); ②地震作用: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212020)( 2020 版)和《中国地震动参 数区划图( GB18306~ 2020)》,长沙县处于建筑抗震设防烈度 6 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可不考虑地震作用。 ③计算数据:天然状态取 ,饱和状态取 ;根据反演结果,滑 12 带抗剪强度:天然状态 c取 0kPa,φ取 30176。 ;饱和状态 c取 0KPa,φ取 176。 ④天然状态滑体内基本无地下水,呈稍湿 — 湿状态;雨季,滑体含块碎石砂土透水性强,但构造形态不利于地下水储存,大气降水沿滑体土垂直入渗,在滑面处沿滑面由高处向低处径流,在滑坡剪出口呈泉 水形式排泄。 因此,滑坡稳定性计算时可只考虑饱水体重和饱水的内聚力 C、内摩擦角φ。 ( 2)荷载组合 工况一:自重; 工况二:自重 +50年一遇暴雨; 计算结果及稳定性评价 表 31 湘龙路滑坡稳定系数计算成果表 工况 计算结果 工况一(自重) 工况二 (自重 +50年一遇暴雨 ) 稳定性系数( K值) 1 剩余下滑力( KN/m) 0 32 稳定性评价 综上所述,湘龙路滑坡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稳定性安全系数为 1,但是,如果发生长 时间降雨或暴雨,滑坡体饱水,自重增加,强度降低,剩余下滑力达到 33KN/m,稳定性安全系数降至 ,易失稳下滑,体积可达。 4 治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治理的必要性 区内滑坡目前处于临界稳定状态,在遇到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滑坡体稳定系数降至,滑坡整体将失稳下滑(滑体体积可达 ),崩塌目前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在不利因素的作用下可能会复活。 鉴于开发商可能会在该滑坡前建房,为避免在未来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此滑坡进行治理非常有必要。 滑坡 治理的迫切性 区内不稳定斜坡众多,后壁不时有块石落下,形成小型崩滑,若遇持续降雨或暴雨, 13 岩土体饱水,致使不稳定斜坡失稳 ,,根据近几年来降雨特点,本地区降雨多以集中持续降雨或暴雨出现,当雨季到来时,区内不稳定斜坡随时可能失稳,出于安全的考虑,应当趁雨季未到之时,抓紧完成对不稳定斜坡的治理。 5 治理方案 目标与原则 ( 1)目标 查明滑坡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利用反演法计算出该滑坡治理工程所需的各项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对该滑坡进行工程治理,确保滑坡在 50 年一遇特大暴雨条件下能保持整体稳定。 ( 2)原则 ① 整体治理; ② 采取综合治理,标本兼治; ③ 治灾与兴利相结合; ④ 绿色设计与绿色施工,保护和美化环境。 设计工况、参数和标准的确定 设计工况 工况一:自重; 工况二:自重 +50年一遇暴雨; 设计参数确定 同。 设计标准 ( 1)《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DZ/T 0218— 2020) ( 2)《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Z/T 0219— 2020) ( 3)《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DZ/T 0221— 2020) ( 4)《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范》( GB50010— 2020) ( 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 2020) ( 6)《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 2020)( 2020 版) 14 ( 7)《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J018— 97) ( 8)《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 2020)( 2020 修改版) ( 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 2020) 治理方案设计 区内治理方案分为崩塌的治理方案和滑坡 1 的治理方案,由于滑坡 2与滑坡 3的治理与崩塌的治理采取同样的措施,所以,放入崩塌治理方案设计中,分述 如下 崩塌治理方案设计 崩塌工程地质勘查 + 清除堆积体 +放坡 +地表截排水工程 + 坡面生态工程。 ( 1)进行崩塌工程地质勘查,分析崩塌发育特征、形成机理,计算崩塌治理工程设计、施工所需各项物理、力学参数; ( 2)清除所有崩塌堆积体 ( 3)从坡脚开始,放坡 176。 ( 4)地表截排水:拦截崩塌体上部山坡汇水,排放崩塌体内汇水 ( 5)坡面生态工程:坡面整平、覆填透水性弱的粘土,种植草皮 滑坡 1 治理 方案一 滑坡工程地质勘查 + 地表截排水工程 + 坡面生态工程 + 抗滑挡土墙工程。 ( 1) 进行滑坡工程地质勘查,分析滑坡发育特征、形成机理,计算滑坡治理工程设计、施工所需各项物理、力学参数; ( 2)地表截排水:拦截滑坡上部山坡汇水,排放滑坡体内汇水 ( 3)坡面生态工程:坡面整平、覆填透水性弱的粘土,种植草皮 ( 4)抗滑挡土墙工程:设置于滑坡前缘坡脚,浆砌块石抗滑挡土墙 滑坡 1 治理方案二 滑坡工程地质勘查 + 地表截排水工程 + 坡面生态工程 + 抗滑桩工程。 ( 1)进行滑坡工程地质勘查,分析滑坡发育特征、形成机理,计算滑坡治理工程设计、施工所需各项物理、力学参数; ( 2)地表截排水: 拦截滑坡上部山坡汇水,排放滑坡体内汇水 ( 3)坡面生态工程:坡面整平、覆填透水性弱的粘土,种植草皮 15 ( 4)抗滑桩工程:设置于滑坡前缘坡脚,矩形抗滑桩 崩塌防治工程设计 勘查工程 本次工作拟定技术路线是:以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岩土工程学、结构力学、灾害学等相关学科为理论指导,主要采取工程地质测绘,旨在查明滑坡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获取滑坡治理工程设计与施工所需的各项物理、力学参数指标。 勘查工作程序:集分析已有资料 现场勘查(工程地质测绘) 室内综合整 理分析 编制成果报告。 工作方法如下: ( 1)收集资料 充分收集区域已有相关地质、水文地质和气象、水位及社会经济资料; ( 2) 1:5000 专项地质灾害测量 对滑坡体为中心 的范围进行 1:5000 的专项地质灾害测量。 ( 3)工程测量 为准确布置应急治理工程,为给专项地质灾害测量提供底图,特布置工程测量如下: 地质剖面测量:精度 1:200,总长 30m。 表 52 工程勘查工作量表 序号 工作项目 单位 工作量 备注 一 地形测量 1: 500 地质剖面测量 m 30 二 专项地质灾害测量 1: 1000 地质测量 km2 三 其他地质工作 勘查报告的出版印刷 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