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除应持有生产厂家的合格证外,还应做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常规检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切勿先用后检或边用边检;不同品种的水泥要分别 存储或堆放,不得混合使用,大体积混凝土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降低水化热,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骨料的质量控制 骨料是制作混凝土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 骨料的级配、含有的有害物质、粒径大小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骨料强度对混凝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特别是粗骨料,对混凝土的许多性能有重要影响,如抗冻、抗渗、干缩、耐久性等,都与粗骨料有密切关系。 河砂等天然砂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用砂,但随着河砂资源的减少和价格的上升,不少工程已使用山砂和人工砂。 用于混凝土的砂应控制泥和有机质的含量。 砂 进场后应做筛分试验、含泥量试验、视比重试验、有机质含量试验。 普通混凝土宜优先选用细度模数 ~ 之间的中砂,泵送混凝土用砂对 筛孔的通过量不宜小于 15%,且不大于 30%;对 筛孔的通过量不应小于 5%。 石子一般选用粒径 ~40mm 的碎石或卵石,泵送高度超过 50mm 时,碎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 25mm;卵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 30mm。 石子进场后应做压碎值试验、筛分试验、针片状含量试验、含泥量试验、视比重试验。 储料场对不同规格、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石子应分别堆放,并有明显的标示。 拌和混凝土用水 拌和用水可使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杂质的天然水,不得使用污水搅拌混凝西南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4 页 土。 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不提倡使用经沉淀过滤处理的循环洗车废水,因为其中含有机油、外加剂等各种杂质,并且含量不确定,容易使预拌混凝土质量出现难以控制的波动现象。 外加剂质量控制 外加剂可改善混凝和易性,调节凝结时间、提高强度、改善耐久性。 应根据使用处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其品种和掺量。 低温时产生结晶的外加剂在使用前应采取防冻措施。 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不得直接使用粉状外加剂,应使用水性外加剂。 必须使用粉状外加剂时,应采取相应的搅拌匀化措施,并确保计量准确的前提下,方可使用。 工程师应对外加剂的选择加以限制,避免出现品种多而杂的情况。 掺合料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中掺入掺合料,可节约水泥,并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掺合料进场时,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同时按不同品种、等级分别存储在专用的仓罐内,并做好明显标记,防止受潮和 环境 污染。 西南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5 页 第 4 章 混凝土的配合比质量控制 配合比是混凝土的灵魂。 混凝土的性能、质量和耐久性的好坏都与配合比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工程的设计强度明确以后,现场工程师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做好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坍落度的要求,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规定试配确定,不得使用经验配合比。 试验室应结合原材料实际情况,确定一个既满足设计要求,又满足施工要求,同时 经济 合理的混凝土配 合比。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应考虑混凝土运输时间、坍落度损失、输送泵的管径、泵送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弯头设置、泵送设备的技术条件、气温等因素,必要时应通过试泵送确定。 设计出合理的配合比后,要测定现场砂、石含水率,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原材料在发生变更时,要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西南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6 页 第 5 章 混凝土搅拌过程的质量控制 应严格控制原材料计量。 搅拌机应配备水表,禁止单纯凭经验靠感觉调整用水量的做法;对外加剂,应事先称量出每盘一份加入,禁止拿铁锹随意填加;对砂石料,应坚持 要求每次过磅称量,不提倡小车划线做记号的体积法。 另外,还应对每盘的搅拌时间、加料顺序、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是否离析等进行抽查。 在较大的工程中,应采用电脑计量的搅拌站,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人为因素,使配合比得到可靠的保证。 西南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7 页 第 6 章 混凝土的运输质量控制 运输车辆 混凝土的运输必须使用搅拌车,在运输过程中须保持简体旋转,以每分钟约2~ 4 转的慢速进行搅动。 以确保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 不得产生离析和失水现象。 运送时间 搅拌车运送混凝土的时间应控制在 1 小时 内卸料完毕。 当气温高于 30℃ ,或运距较远应考虑采取缓凝措施。 混凝土运到现场须在 3o 分钟内开始卸料,否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混凝土质量。 运送频率 混凝土的运送频率 (供料速度 )应保证施工现场的需要,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 混凝土泵机 泵机首次泵送混凝土前,应先用 1: 2 水泥砂浆润滑管道。 混凝土搅拌车向泵机卸料斗卸料前,必须快速搅拌 2~ 3 分钟后再开始卸料。 混凝土泵送过程 混凝土卸入泵机料斗的同时,泵机的搅拌器应不停搅拌。 泵机料斗内混凝土量应始终保持盖过混凝土输送缸,使泵机料斗内保持 2/ 3 的混凝土,以防管路吸人空气,导致堵管。 泵送间隙 泵送混凝土尽量避免停泵,应连续进行。 如有间歇应经常使混凝土泵转动,以防堵管。 当管内混凝土接近初凝时,应将管内混凝土排出并冲洗干净。 混凝土泵的清洁 泵送混凝土结束或堵管清渣后,应及时用高压水冲洗干净。 确保泵机、泵管、西南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8 页 接头附件等洁净、通畅。 西南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9 页 第 7 章 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控制 浇筑前的检查 混凝土浇筑前要检查混凝土的生产原料资料,坍落度及外观,混凝土原料资料包括水泥的品种、骨料的品种、掺合料和外加剂的用量等必 须有混凝土生产厂家的合格证。 现场检测坍落度与要求的坍落度之间的偏差是否满足允许偏差范围。 且混凝土的和易性要好,不出现离析现象。 满足以上要求后,方可进场浇筑。 同时按规定要求留置标准养护试块和同条件试块。 浇筑模板的控制 浇筑时,要目测与用工具检查模板承载力、刚度、致密性,观测浇筑过程中位移、变形、漏浆现象。 浇筑的方式选择 浇筑混凝土时,应由低处向高处分层、由远至近浇筑。 同一区域的混凝土应按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顺序分层浇筑。 每层的厚度应根据捣实工具和方法、结构的配筋情况等因素确定,一般分层厚 度应该在 30O 至 5OOmm 之间。 当水平结构的混凝土浇筑厚度超过 500mm 时,可按 1/ 6 至 1/ 之间的坡度分层浇筑,且上层混凝土应超前覆盖下层混凝土 500mm 以上。 此外,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入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能出现离析现象;若浇筑结构物高出 3m,应采用串简、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情况,若有变形、移位现象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混凝土的布料选择 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布料设备的出口 离模板内侧面不应小于 5Omm,且不得向模板内侧面直冲布料,也不得直冲钢筋骨架。 浇筑水平结构混凝土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 2~ 3m 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且宜垂直于模板下料。 西南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10 页 浇筑后的捣实 混凝士的捣实是为了使混凝土下模后顺利成型达到密实的目的,保证混凝土结构构件外形正确、表面平整、内部密实、强度及其他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所以混凝土浇筑入模后应立即进行充分的振捣,使新人模的混凝土充满模板的每角落,排出气泡,使混凝土达到最大的密实度和均匀性的效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