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可研报告修改稿(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同步结算 “一站式 ”服务。 加强敬老院和五保之家建设,到 2020年全市敬老院床位总数达 2500 张以上, “ 五保 ” 集中供养率达到 50%以上。 海口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一期建设)项目 海南省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研究院 8 该规划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 建设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本项目建设为“海口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一期建设),属于海口市“十二五”期间 健全社 会救助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 建设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的重要子项。 《 海南省残疾人事业 “十二五 ”发展纲要 》中,在主要任务中的第二点“ 加快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 ”中明确指出:“ 夯实残疾人康复服务基础。 ”。 《 海南省残疾人事业 “十二五 ”发展纲要 》提到, 加快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将康复医学发展系统纳入我省 “十二五 ”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整体工作。 在宏观调整医疗资源的基础上,卫生行政部门有计划地建立分层次、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着重发展好我省精神病医院、脑瘫专科医院、康复专科医院,有条件的三甲医院要设立 脑瘫专科;推进三亚与佳木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合作,早日建成我省南部脑瘫专科医院;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室,开展康复医疗与训练、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康复技术研究等工作。 与医疗资源相配套,创新思维,加快建设省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加强残疾人康复综合服务工作的示范和指导。 启动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划、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落实康复职能。 进一步完善社区康复服务设施,将适宜的社区康复训练项目列入全省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初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的目标。 建立综合医院、康复机构 或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转诊机制,实现医院治疗、机构康复、社区康复海口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一期建设)项目 海南省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研究院 9 之间的有效衔接。 完善民办康复服务机构级别评定和质量管理办法,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康复机构。 《 海南省残疾人事业 “十二五 ”发展纲要 》是本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项目建设是 顺应 海南 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将残疾人康复纳入 海南省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加强残疾人康复的组织管理、技术指导和服务网络建设,推进专业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康复服务水平 的重要手段和根本途径。 《海口市“十二五”城市福利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中指出:“十二五”时期,海口市 将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事业,在残疾人教育、残疾人就业、残疾人医疗康复方面给予制度的保障。 其中完善海口市残疾人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首要任务。 没有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没有任何的保障可言。 本项目正是在省、市各级规划的基础上提出的,项目建设符合各级规划的要求,是完成相关规划的任务,尤其是实现 《 海南省残疾人事业 “十二五 ”发展纲要 》中提到的 加快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的核心任务 ,更是 初步实现 海口市 残疾人 “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目标 的重要途径。 海口市残疾人工作情况背景 海口市地处热带滨海,是一个具有热带滨海风光特色的省 会城市,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现有面积 平方公里,辖秀英、龙华、琼山、美兰 4 个行政区,共有 23 个镇和 18 个街道办事处, 150个社区居委会、 249 个村民委员会、 2504 个经济社(村民小组)、 4海口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一期建设)项目 海南省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研究院 10 个农垦农场、 2 个省属农场。 海口市常住人口 万人。 非农业人口 万人,农业人口 万人。 现有残疾人 万人,占全市人口比例的 %,其中肢体残疾人有 万人,占 %;视力残疾人有 万人,占 %;听力残疾人 万人,占 %;言语残疾人 万人, 占 %;智力残疾人 万人,占 %;精神残疾人 万人,占 %;多重残疾人 万人,占 %。 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为 万余人。 残疾人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弱势群体。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同样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发展残疾人事业,改善残疾人状况,缩小和从根本上消除残健差别,是正确反映和兼顾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本质上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不少残疾人身残志坚,不向命运低头,敢于向 困难挑战,积极投身两个文明建设,创造了难能可贵的业绩,他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非常值得包括我们健全人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来学习和弘扬。 实践证明,在残疾人这个特殊的群体中同样蕴藏着大量的智慧、人才和可贵的精神,他们同样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残疾人只要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就能够用残疾的身躯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全社会都应当尊重他们的价值,发挥他们的潜能,鼓励他们顽强地走向社会,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同时也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康复是残疾人工作永 恒的主题。 海口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一期建设)项目 海南省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研究院 11 2020 年,省常委会、市委书记陈辞来到新环节不久的海口市残联进行调研,特别指出“残疾人康复必须有专业的培训、专业的人员”。 2020 年 11 月,在全国残疾人代表大会期间,中残联领导重点强调海口是全国唯一没有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的省会,要求海口市要重视这项工作。 2020 年,中共海口市委、海口市人民政府发布第一号文件《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海发 [2020]1 号),用一个完整章节的篇幅强调了加强残疾人康复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相关建设要求。 市残工委每年也定期召开由分管副市长主持的康复工作会议,认真 研究、部署海口市的残疾人康复工作。 中共海口市委、海口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康复工作,认真贯彻中央 7 号文件及国发13 号文件,认真推进包括康复工作在内的残疾人各项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工作。 “十一五”以来,海口市政府陆续发布了《关于印发市白内障盲省免费复明手术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海口市健康快车卫生扶贫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 hi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办法》、《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残疾人康复项目政策文件,海口市残联认真实施包括残疾人年度康复工作项目、 彩金公益金残疾人康复救助项目、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全国残疾人康复示范区”创建项目在内的各项残疾人康复工作;市残工委各单位各司其职,将一部分残疾人康复项目纳入城镇医保、新农保范围,并不断扩大不住范围和提高补助标准;对贫困残疾人康复优先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对康复等救助资金海口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一期建设)项目 海南省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研究院 12 的发放纳入财政惠民“一卡通”发放范围等。 2020 年,龙华区作为全省首个,成功创建了“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 2020 年,美兰区也获得了“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荣誉称号。 2020 年,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 如何在建设过程中保障好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和利益成为了海口市残疾人工作的重心。 2020 年 3 月,市发改委批准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立项。 结束了海口市作为省会城市,没有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历史。 政府主导、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积极推进;抢抓机遇、破冰试行。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残联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中心主大门建设工程、中心园林绿化、内部道路布局及无障碍道路建设项目等一系列工作,并于 2020 年 3 月成功迎接了中残联、市政府领导的莅临检查指导。 “十二五”期间,海口市将建成一个高水平的残疾人康复中心,并将其打造成国际旅游岛的一张名片。 充分发挥海口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通过自办或与专科医院合作的方式,发展个体化康体服务,着力发展残疾人现代康复服务及配套休闲体育(辅助残疾人康复),市海口市发展成为新型的残疾人现代康复基地。 到 2020 年,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南国际旅游岛特色的残疾人医疗康复中心。 同时以点带面,全面建成具有康复指导和视力残疾康复、听力残疾看副、肢体残疾康复、智力残疾康复、残疾儿童早期干预康复训练、残疾人用品用具验配供应等一系列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设备齐全、美观大方,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相适应的、同国际接轨的残疾人康复中心。 海口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一期建设)项目 海南省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研究院 13 本项目正是围绕“康复是残疾人工作永恒的主题”这样的主旨下提出的。 海口市残疾人康复工作开展情况 在 “十一五 ”期间,全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领导、扎实工作,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不断朝着建设 “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的目标努力,海口市残疾人康复服务得到有效的加强。 一是社区康复服务逐步开展,残疾人康复受益面不断扩大。 “十一五 ”期间,已有 1 万多名残疾人得到优惠的康复服务,其中 1500 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 5000 多人次在城市社区和村 镇的到来便捷的服务,有效地改善了残疾人的身体功能,增强了参与社会的能力。 二是社区康复服务网络建设得到加强。 龙华区和美兰区先后于2020 年和 2020 年成功创建了 “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 ”,配备了康复器材,在社区建立了社区残疾人康复指导站,积极开展了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 三是坚持加大对残疾人康复人才的建设,五年来共培训海口市残疾人康复人才 400 多人次,提高对残疾人康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四是坚持社会化的工作方式,机构训练康复和社区康复相结合,积极开展康复救助,做好重点康复项目工作,使 1 万多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 度的康复服务。 其中为 163 名肢体残疾儿童实施矫治手术;举办智力残疾儿童家长培训班 12 期;为 80 名智力残疾儿童开展康复训练;对 487 名的精神病患者进行免费服药和免费住院的医疗救助,救海口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一期建设)项目 海南省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研究院 14 助资金达 45 万元;举办 6 期聋儿家长培训班,共培训聋儿及家长 120多人;组织供应各类残疾人用品用具 3500 多件,完成装配各类假肢80 例,为 65 名小儿麻痹症术后患者装配矫形器;积极实施 “无白内障患者 ”项目,完成白内障患者复命手术 3017 例;为 20 名盲人进行了盲人定向行走培训。 五是积极开展残疾预防。 每年坚持深入开展 “爱耳日 ”、 “精神卫生日 ”、 “碘缺乏病日 ”等活动,宣传和普及残疾预防知识,提高残疾人自我康复意识,减少了残疾的发生。 海口市残疾人康复工作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应当看到,经过多年的努力,海口市残疾人工作成绩显著,残疾人状况明显改善。 但是,受历史原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残疾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同健全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残疾人事业基础较为薄弱,发展水平还不够高,一些残疾人生活还有一定困难,等等。 希望各乡镇、各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增强做好残疾人工作的责任感、 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把残疾人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工作中,充分考虑残疾人这个特殊困难群体的需求,不断改善残疾人的生存发展状况,缩小残疾人事业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差距,在全社会形成扶残助残、关爱残疾人的良好风尚,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米泉市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实现社会文明进步,努力构建和谐 社会。 海口市残疾人康复服务覆盖率亟待提高。 2020 年度,在被调查的残疾人中当年接受过康复服务的占 23%。 同时还应该看到,目前为海口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一期建设)项目 海南省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研究院 15 残疾人提供的康复服务总体上水平和层次还有待提高。 近年来,海口市康复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还面临 一些困难和问题。 康复服务体系尚不完善,服务质量亟待提高,残疾人康复资金不足,分布不均,没有形成社会化的工作方式,距 “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目标还有较大距离;目前海口市只有少数的综合医院设有康复科,专科医院也只是应对急性期的治疗,未开展后期康复服务,而康复领域中尚无较完善的康复机构来承担指导实施残疾人的系统康复服务。 海口市的残疾人机构康复长期处于零散状态,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一直未建立,专业化骨干康复机构长期处于空白,对社区康复的示范性指导难于持续,海口市残疾人康复工作水平与海口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相适宜。 因 此,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康复工作的主导作用,抓住重点康复项目的事实和契机争取政府领导的支持,争取增加财政对残疾人康复经费的投入,争取全社会对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关心,使残疾人康复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要加大残疾人康复工作宣传力度,形成社会化的工作方式,不断完善社会化的康复工作体系;加强康复服务人才培训,提高康复服务能力,不断完善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形成康复工作投入体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