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空巢家庭的养老问题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有“银发之国”之称,因为日本因老龄化问题而使社会问题变得日益严重。 在日本,主要原因就是日本建立起了完善的社区服务制度,实行居家养老,并能够让老人发挥余热。 日本政府从 2020年开始实行护理保险制度。 “脱离医院,让老人回归社区、回归家庭”是这项保险的主要目的。 国民每年缴纳少额的日元就可以在 65岁后接受 这项保险提供的服务。 ( 2) 德国:大学生以劳换租 德国研究者发现,安排一些大学生和独居老人合住,有利于空巢老人养老。 大学生帮助老人做晚餐、清扫房间,陪老人看电视、聊天、散步、外出采购等,来换取入住老人富余住房资格。 3 这样,既照顾了老人,又省下了宿舍的租金。 ( 3) 新加坡:为赡养立法 新加坡研究者发现立法能显著解决空巢老人问题。 1995年,新加坡国会通过《赡养父母法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赡养父母”立法的国家。 在此法令下,被控未遵守《赡养父母法令》的子女,一旦罪名成立,可被罚款 1万新元或判处一年有 期徒刑,从而有效避免了空巢老人的大量出现。 新加坡政府还规定,从 2020年 4月起,凡年满 35岁的单身者购买政府组屋,如果是和父母同住,可享受 2万新元的公积金房屋津贴。 ( 4) 法国:“别墅家庭”解孤寂。 法国的研究者发现,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往往会选择“家庭护士”来料理生活起居。 虽然生活无忧,但老人心中的孤寂却无人理会。 为此,研究者们倡导的一项名为“别墅家庭”的计划正在法国悄然兴起,缺少温情的老人挑选一户人家,让他们搬到自己的家中,组成一个大家庭,重新感受到了来自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 5) 美国:开发全面监测系统 美国研究者依托先进的计算机研制出一种全新监测系统,该系统由一个与互联网连接的电脑、电视界面、电话和一系列传感器组成。 这些传感器被精心放置在老年人活动的关键地点,如浴室、厨房、入口和卧室,用来监视老人家中情况并记录他们的行为。 如果家里一段时间没动静或房门传感器在异常时间关闭,系统就会向家人发出警报。 但这种系统特别不人性化,解决不了空巢老人的寂寞。 因此,研究倡导空巢老人入住老人公寓,并将自由房产抵押或卖出,获取养老金或者入住老年公寓资格。 综上所述,外国学者对空巢老人做了一定研究,但大多数是站在各自国情上 进行的研究,后期研究超越了理论层次,专注解决方法,也没有严格的城市和农村之分,尽管不和我国国情和农村社情有差异,但对我们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提供了借鉴意义。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空巢家庭及空巢老人的研究始于 90 年代,主要包括: ( 1)老年空巢家庭的成因:一般概括为由于农村承包制的实施,为农民走向高效率的就业岗位提供了可能性。 有些老人凭借自己的劳动而自食其力,基本上能养活自己,这也是有些老年人“自愿”成为空巢老人的原因之一。 承包责任制是的农业生产效率提高,这为农民的转移就业提供了可能性,有 次导致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外流,加速了农村老龄化的速度,是的农村空巢家庭越来越多。 城市化 .工业化进程加快是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了转移的广阔空间,落后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从农村大量流出。 年轻人的独立自主意识增强,要求更多的个人空间。 计划生育政策是的总和生育率从 1949年的 1990年的 ,2020年的 ,低于世界平均更替水平。 这导致了大量的少子女和独生子女家庭,这些子女离开农村后是的家庭呈现出空巢化。 4 ( 2)空巢家庭及养老保障问题:空巢老人的物质生活匮乏,其家庭生活质量一般低于农村人口平均 生活水平,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村老年人长期被排除在养老保障制度之外,医疗成为其最大开支。 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而缺乏照料,老人不但要下地干活养活自己,还要照顾子孙,有个头疼脑热的症状往往硬撑着,小病拖,大病不治,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生活难以自理。 空巢老人精神孤寂,与子女的情感纽带断裂。 空巢老人日常生活方式单调,缺乏活动场所,主要活动就是在家里看电视,锻炼和交流比较少。 ( 3)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途径分析:认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得不到保障的根本原因是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收入低,只有提高农村经济水平,提高农民 收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 继续提倡家庭养老方式,鉴于我国农村生产力低下,现阶段基本上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子女对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应继续发扬孝道文化,宣传敬老爱老,开展各种形式的模范道德评比活动。 加强法制建设,以法律为后盾确保家庭养老有法律作为保障。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首先尽快建立农民养老保险法,从法律上明确社会养老保险的性质 .对象和标准,规范参保者和管理者的权力 .义务。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情况建立不同缴费方式 .标准 .内容,是的操作具有灵活性和可 行性。 其次,政府应发挥好有型之手的调控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最终建成农民 .集体和政府有区别的共同投入 .养老金保值增值的目的。 积极发展农村社区养老模式:通过立法,指定相应地方法规,以法律保障优化社区养老机制。 完善社区老人服务设施,建立健全空巢老人档案,开展邻里互助活动,也可进行低价的有偿服务。 发展老年人志愿者队伍,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服务,在全社会形成爱老敬老的良好风气。 2. 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 农村空巢老人按照其意愿可以分类为以下三种。 第一类,被迫型空巢老人:这一类型既包括无子女或亲属的老人,也包括有女子但不愿意赡养老人的情况,这类老人在物质保障,精神保障,生活照料上是比较差的。 第二类,自愿型空巢老人:多数身体健康,生活可以自理,夫妻都健在,认为单独居住更方便一些,可以无所拘束,也可以减少家庭成员之间代沟矛盾,逢年过节团聚更加亲热。 但他们不愿意子女住所离自己太远,希望可以常见面,互相给予帮助。 第三类,无奈型空巢老人:老人希望能与子女一起生活,但子女因生活工作原因必须外出打工或经常离家,从而老人只能 独留家中。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有 65岁及以上老年空巢家庭 ,占 65岁及以上有老年人家庭户的 %,其中,农村老年空巢家庭户 万户,占老年空巢假体户总数的 %。 到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农村独生子女年老后将有 30%不与已婚子女同住。 相比较城市空巢老人家庭户 27%的比例,农村大致为 32%,明显高于城市。 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 %,农村 65岁以上空巢占全国 65岁以上空巢老人的 70%,从此可以看出,农村的空巢老人现象比城市更突出,形式更严峻。 新镇空巢老人基本概况 5 青浦区华新镇位于青浦境域东北部,全镇总面积 178。 ,共有 19 个村民委员会,下辖 2个社区委员会。 全镇户籍人口共有 10440 户、 35567 人,其中:男性 17362 人,女性 18205 人;60 岁以上老人 7396 人。 青浦区华新镇农村户籍空巢老人≥ 60 岁,总人数 1240 人,总户数 786 户(五保户 4 户),占本镇老年人口的 %。 其中男性 559 人,占 %;女性 681 人,占 %;男女比例 :1。 有配偶的空巢老人 1030 人,占 %;丧偶空巢老人 190 人,占 %; 离异空巢老人 9 人,占 %;分居空巢老人 10 人,占 %;未婚空巢老人 1 人,占 %。 调查发现,一般来说子女也愿意给老人适当的零花钱和吃穿用品,在老人比较健康时,还可以帮助老人打扫房间 .买东西 .洗菜做饭。 如果老人之前有收入,一家人往往能和睦相处。 一旦老人得了比较严重的疾病或者常年卧病在床需要帮其洗衣服 .大小便 .喂养吃喝时,子女间往往产生矛盾,推三阻四不愿意照顾老人。 家庭养老任然是这些空巢老人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吴玉华老人说:“我已经 76岁了,平时一个人独自生活,靠着卖菜和种地为生,子女虽然在本村但基 本未给我任何生活费,只是过年过节有所看望。 我平时省吃俭用,家里只有简单家具,自己做饭。 ”只是因为其身体状况较好,能够正常活动所以基本可以生活自理。 但她最害怕自己生病,想到得病后没有儿女看望关心就很害怕,而其他没有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障,在自己年龄再大了以后就无法自理生活了。 邻居们虽然很同情这位老人,平时又有送些吃的穿的给她,过年过节还多看望,但也只能仅此而已。 吴玉华老人的经历表明了其经济来源单一,子女靠不住的一种空巢老人现状。 在老人得大病时,多子女家庭就比较有优势,通常几个子女轮流照顾,根据农村的传统风俗,医疗费等大钱由儿子出,女儿通常负责照料老人器具,买些瓜果梨桃 .衣物穿戴等孝顺老人,并且在本村有子女的老人生活更容易得到照料。 老两口都健在的家庭可以互相照料,也省了儿女们的心,这样情况下儿女们更乐于主动照顾老人,家庭比较和睦,而一旦老伴去世,不但对自己精神和身体是很大的打击,对子女也是重大的影响,子女们往往被动应对,如果孝顺的话还好,如果不孝顺则老人的处境非常凄惨。 李建国老人今年 82岁了,他说:“自从 2年前得了糖尿病脚趾烂掉后就不能下床,这几年来医药费花了 7万多,这就花光了老人所有的积蓄,儿子和女儿 也支付了维持基本的医药费,但毕竟这个病要长久的治疗花费会很多。 因为又要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