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青少年犯罪的成因、特点及社工的对策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有“不义之财不可 取”和“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志气,“不惟情,不惟钱,只惟法”。 (6) 提高技能 提高技能是适应人才竞争的需要,是胜任本职工作的需要,是适应会计发展的需要。 要求会计人员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会计知识,培养高超的专业技术;重视在会计实践中提高会计职业能力;精益求精,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7) 保守秘密 会计工作性质决定了会计人员有机会了解本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情况,有可能了解或者掌握重要商业机密。 这些机密一旦泄露给竞争对手,会给本单位的经济利益造成重大的损害,这对被泄密的单位既不公正又很不利。 泄露本单位的商业秘密也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违法行为。 因此,作为会计人员,应当确立泄密失德的观点,对于自己知悉的内部机密,不管在何时何地,都要严守秘密,不得为一已私利而泄露机密。 (8) 文明服务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把这部分工作做好对所在单位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 会计工作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会计人员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因此,会计人员应当积极运用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3 会计职业道德严重滞滑的表现 据美国一家会计公司曾对美国经济、教育和政府等部门 1000 位著名人物进行调查显示:在美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之高,仅次于神职人员。 在我国,甚少提词的前国务院朱镕基总理,曾挥毫写下了语重心长的四字校训 不做假账 ,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是对全国财会工作者提出的警训,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监督却失之于宽,在不少地区甚至显得苍白无力: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第五号)显示,共抽查了 159 户 企业 和为这些企业出具审计报告的 117 家会计师事务所。 在被抽查的 159 户企业中,资产不实的有 147户,共虚增资产 亿元,虚减资产 亿元,资产失真度 %;所有者权益不实的有 155 户,共虚增所有者权益 亿元,虚减所有者权益 5 亿元,所有者权益失真度 %;利润总额不实的有 157 户,共虚增利润 亿元,虚减利润 亿元,利润总额失真度 % 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李金华提交了 2020 年度审计报告。 在这份报告中,揭示的问题可谓触目惊心:从长江堤防再现 豆腐渣 工程,到体育总局滥用奥委会 亿元资金,再到国家电力公司领导班子决策失误导致损失或潜在损失 亿元、国有资产流失 45 亿元„„ 2020 年,审计 38 个中央部门 2020 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查出各类违规问题金额 亿元, 12 个部门存在预算编报不真实的问题, 26 个部门违规转移挪用财政性资金 亿元, 14 个部门向下属单位或相关单位转移财政性资金 亿元, 19 个部门或其下属单位隐瞒截留财政资金和其他收入,设置账外账 、 小金库 共 亿元,主要用于发放福利补贴及其他不合理开支„„ 上述数据与事例,客观反映了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可以说,会计职业道德的丧失已经严重扭曲了会计信息和经济信息、破坏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环境、侵害了相关方的利益。 正是基于这一问题的泛滥和严重性,关于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越来越成为公众关心和探讨的焦点。 4 会计职业道德严重滞滑的原因 利益驱动 会计职业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是利益的驱动。 这里所讲的 利益 ,既包括单位利益,也包括单位 负责人、会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个人利益。 在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利益中,处在首位的是单位利益。 单位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可骗取各方面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 其次,是个人利益。 单位负责人作为单位管理的最高领导层,他们有能力也有条件影响会计人员,通过制造虚假会计信息,骗取投资者的信任,并因此获得职务、加薪、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 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他们也影响着会计信息的质量,一方面,他们必须遵守国家的法规,避免因违犯法规而影响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他们必须接受单位负责人的领 导,按单位负责人的管理要求完成会计工作,并由此获得加薪、升迁、奖励等利益。 与会计信息有关的利益中有些是直接利益,即相关人员可直接通过制造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所获得的好处,如6 通过虚计利润骗取奖励等;也有些是间接利益,如单位负责人通过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并因此获得相应的好处等。 由此可见,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利益关系极为复杂,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导致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进而产生了虚假会计信息,究其根源是利益机制的驱动和缺少一个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局限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