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差速器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i —— 是 变 速 器 1 档 传 动 比 , 参 考 《 汽 车 理 论 》 80P ,  TiTrfGitq 0m a xm a xm a x1 s inc o s  ,其中 G 为 车 重 , G=18000 10=180000N; 其 中最 大爬 坡 度 i=tan α =40%, 则α =arctan40%=; r=; Ttqmax=; i0=;η t 为传动效率,取 T ==; f取。 代入各个数据 得 1i ≥。 fi —— 是分动器传动比,由于此车为单驱动轴,无需设计分动器,所以取 fi =1。 —— 是从发动机到万向传动轴之间的传动效率,取  =。 n —— 是驱动桥数, n =1。 代入以上各个参数值,得 Tce=。 ② csT 的计算: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论文) 第 13 页 共 33 页 mmirmGTcs 22 ( 33) 式中: 2G —— 满载状态下一个驱动桥上的静载荷,参见《汽车设计》( 1) 21P , 表 1 6 , 有 满 载 后 轴 载 重 6 5 % 70%, 所 以 可 取 2G =180000 65%=117000N。 2m —— 汽车最大加速度时的后轴负荷系数,商用车 : 2m =~ ,乘用车: 2m =~ ,这里取 2m =。  —— 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系数,对于安装一般轮胎的公路用汽车,在良 好的混凝土或者沥青路上,  可取。 r —— 轮胎滚动半径, r =。 mi —— 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到车轮之间的传动比,及轮边减速器传动比,为 4。 m —— 主减速器主动齿轮到车轮之间的传动效率,取。 代入以上各个参数,可得 csT =19464n m。 由①②的结果,比较 ceT 与 csT 得  csced TTT ,min =csT =19464n m。 再将各参数代入公式 3 dTKRbb , 得 bR =。 差速器行星齿轮球面半径确定后 ,可以根据下式预选节锥距 0A。 0A =(~ ) bR =66mm ( 34) 确定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齿数 1Z 、 2Z 为了取最大的模数从而使齿轮有较高的强度,应使行星齿轮的齿数尽量少。 但一般不少于 10。 半轴齿轮的齿数采用 14~ 25。 大多数汽车的半轴齿轮与行星齿轮的齿数比 1z /2z 在 ~ 的范围内。 差速器的各个行星齿轮与两个半轴齿轮是同时啮合的,因此,在确定这两种齿轮齿数时,应考虑它们之间的装配关系,在任何圆锥行星齿轮式差速器中,左右两半轴齿轮的齿数 Lz2 , Rz2 之和必须能被行星齿轮的数目所整除,以便行星齿轮能均匀地分布于半轴齿轮的轴线周围,否则,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论文) 第 14 页 共 33 页 差速器将无法安装,即应满足的安装条件为: In zz RL  22 ( 35) 式中: Lz2 , Rz2 —— 左右 半轴 齿轮 的齿 数, 对于 对 称式 圆锥 齿轮 差速 器来 说 , Lz2 = Rz2。 n —— 行星齿轮数目, n =4。 I —— 任意整数。 在此取 1z =12, 2z =20 满足以上要求。 确定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节锥角节锥角 1 , 2 ,模数 m 首先初步求出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的节锥角 1 , 2 211 arctan zz = 2412arctan =176。 =27 176。 122 arctan zz = 1224arctan =176。 =63176。 并且满足 1 + 2 =90176。 再按下式初步求出圆锥齿轮的大端端面模数 m m= 110sin2 zA = 220sin2 zA =  27sin12662 = 经查阅文献《机械零件设计手册》,取 m=5。 从而可以算出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的大端分度圆直径,即 12511  mzd =60mm , 1 2 024522  mzd mm。 确定压力角α 查阅资料可知,在目前,汽车差速器的齿轮广泛采用的是 176。 的压力角,齿高系数为。 最小齿数可减少到 10,并且在小齿轮(行星齿轮)齿顶不变尖的条件下,还可以由切向修正加大半轴齿轮的齿厚,从而使行星齿轮与半轴 齿轮趋于等强度。 由于这种齿形的最小齿数比压力角为 20176。 的少,故可以用较大的模数以提高轮齿的强度。 在此选压力角 176。 确定行星齿轮轴直径 d 及支承长度 行星齿轮轴直径 d( mm)为  dc nrTd  10 30  (36)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论文) 第 15 页 共 33 页 式中: 0T —— 差速器传递的转矩, N m;在此 0T =19464N m。 n —— 行星齿轮的数目;在此为 4。 dr —— 行星齿轮支承面中点至锥顶的距离,约为半轴齿轮齿宽中点处平均直径 d39。 2 的一半,即 dr = 2239。 d ,而 d39。 2 ≈ 2d = 120=96,则 dr = 2239。 d =96/2=48mm。 c —— 支承面的许用挤压应力,在此取 98 MPa。 代入各个参数可得, d≈ 30mm。 行星齿轮在轴上的支承长度 L==33mm。 进行差速器齿轮强度计算 差速器齿轮的尺寸受结构限制,而且承受 的载荷较大,它不像主减速器那样经常处于啮合状态,只有当汽车转弯时或左右轮行驶不同的路程时,或一侧车轮打滑而滑转时,差速器齿轮才能有啮合传动的相对运动。 因此,对于差速器齿轮,主要应进行弯曲强度的计算。 齿轮弯曲应力 w ( MPa)为 322 102  Jndmbk kkTvmscw (37) 式中: cT —— 差速器一个行星齿轮传给一个半轴齿轮的转矩,其计算式 2 9 2 041 9 4 6  nTTcn m。 n —— 差速器的行星齿轮数, n=4。 sk —— 尺寸系数,反映材料的不均匀性,与齿轮尺寸和热处理等因数有关,当m  时, 4 ,在此 4sK=。 mk —— 齿面载荷分配系数,跨置式结构: mk = ~ ;悬臂式结构: mk =~ ,在此取 mk =。 vk —— 质量系数,当轮齿接触良好,齿距及径向跳动精度高时, vk =。 m —— 齿轮模数, m=5。 2b 、 2d —— 分别为半轴齿轮齿宽及其大端分度圆直径, [ 2b =( ~ ) 0A =,取 20mm, 2d =120mm]。 J —— 计算汽车差速器齿轮弯曲应力用的综合系数,参考《驱动桥》 P131,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论文) 第 16 页 共 33 页 图 38,即下图,可以取 J=。 图 38 弯曲计算用综合系数 代入以上各个参数,可以得 9 442 2 2 9 2 02 3  wMPa980MPa 所以差速器齿轮满足弯曲强度要求。 汽车差速器直齿锥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用表 根据以上计算过程将直齿锥齿轮的各个参数整理计算如表 31 表 31 序号 项目 计算公式 计算结果 1 行星齿轮齿数 1z ≥ 10,应尽量取最小值 1z =12 2 半轴齿轮齿数 2z =14~ 25,且满足 Inzz RL  22 2z =24 3 模数 m m =5mm 4 齿面宽 b=(~ )A0。 b≤ 10m 20mm 5 工作齿高 mhg  gh =8mm 6 全齿高  mh 9h mm 7 压力角  176。 8 轴交角  =90176。  =90176。 9 节圆直径 11 mzd  22 mzd  601d mm 1202d mm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论文) 第 17 页 共 33 页 10 节锥角 211 arctan zz 12 90   1 =27176。 2 =63176。 11 节锥距 22110 s in2s in2  ddA  0A =66mm 12 周节 t = t = 13 齿顶高 21 aga hhh 。 mzzh a 2122 1ah = 2ah = 14 齿根高 1fh = 1ah 2fh = 2ah 1fh = 2fh = 15 径向间隙 c =h gh = + c = 16 齿根角 1 = 01arctanAhf 022 arctan Ahf 1 =176。 2 =176。 17 面锥角 211  o 122  o 1o =176。 2o =176。 18 根锥角 111  R 222  R 1R =176。 2R =176。 19 外圆直径 11101 c o s2 ahdd  22202 c o s2 ahdd  01d = 02d =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论文) 第 18 页 共 33 页 确定差速器齿轮材料 差速器齿轮和主减速器齿轮一样,基本上都是用渗碳合金钢制造,目前用于制造差速器锥齿轮的材料为 20CrMnTi、 20CrMoTi、 22CrMnMo 和 20CrMo 等。 由于差速器齿轮轮齿要求的精度较低,所以精锻差速器齿轮工艺已被广泛应用。 在这里,选用差速器齿轮材料为 20CrMnTi。 差速器齿轮如下图。 图 39 行星齿轮 图 310 半轴齿轮 半轴设计计算与校核 确定半轴结构形式 从差速器传出来的扭矩经过半轴 (或在经过轮边减速器)、轮毂最后传给车轮,所以半轴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论文) 第 19 页 共 33 页 是传动系中传递扭矩的一个重要零件。 半轴由于受力情况不同,它有半浮式、 3/4 浮式和全浮式三种形式。 半轴传递扭矩是它的首要任务。 但由于轮毂的安装结构不同, 非全浮式半轴除受到扭矩之外,还要受到车轮上的作用力诸如 :车轮上的垂直力、侧向力以及牵引力或制动力所形成的纵向力。 半浮式半轴的结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