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雨污分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6 月为主汛期,平均雨量 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 %。 **县降水有明显的年际变化,最丰年达 毫米( 1975 年),最枯年仅 毫米( 1963 年)。 从统计上看, **县约有 90%的年份降水量大于 1300 毫米。 县内年平均日照实时数为 小时,百分日照率 35%。 属赣南偏少的县之一。 其中以立春到谷雨的春播季节日照最少,而盛夏季节最多。 日照在地域分布上也有差异,县东北河谷,岗地日照时数较多,而县西南林区日照较少。 县内年平均风速 米 /秒,各月平均风速 —— 米 /秒;夏秋盛行西南风,冬春盛行东北风。 历史上寒潮或台风影响时曾出现八级或以上大风,雷雨大风或龙卷风可造成短时八级或以上雷雨大风,或龙卷风可造成短时八级或以上大风。 县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雨污分流)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市工程咨询公司 16 县内多年平均初霜日在 12 月 6 日,终霜日在 2 月 11 日,平均无霜期 296 天。 县主要气象灾害有强降水、致洪暴雨、干旱、强雷暴等 ,这些灾害几乎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低温冻害、雷雨大风也是较常见的气象灾害;局部龙卷风和冰雹也偶有发生。 地震烈度 **县是国家地震区划六度区,地质复杂但历史上很少发生地震,偶然受地震微波影响。 城区组成 一、 **县县域组成 现 **县辖区共有 9 个乡镇( 6 镇 3 乡)、 86 个行政村, 中心镇: **镇 +金龙镇 次中心镇:南迳镇、陂头镇 其他行政乡镇:龙源坝镇、 **镇、龙下乡、社迳乡、中寨乡。 二、 **县中心城区组团 **县中心城区构成: 东部工业综合组团 西北部生态居住保护组团 旧城区完善组团 北部工业组团 梅子山旧城居住组团 县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雨污分流)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市工程咨询公司 17 东北部生态居住保护组团 南部生态居住组团 中部新城区组团 人口 与用地 规划近期( 2020 年) 城镇面积: 平方公里 城镇人口: 万人 规划远期( 2030 年) 城镇面积: 平方公里 城镇人口: 万人 供水现状 供水设施 **县城工业及生活用水由 **县自来水厂供应。 该厂位于县城金龙镇含星村,占地面积约 9150 平方米,供水规模为 1 万 m3/d,承担90%以上居民用水。 该厂由省建设厅赣建字 [1995]第 64 号文件批准建设,总投资约 720 万元,于 1995 年 8 月开工, 1996 年 6 月建成。 水源取水口位于龙兴电站下游,通过龙兴水库大坝预留管取发电尾水,由于每年 10 月份后该电站白天蓄水不发电,水厂取水量严重不足, 2020 年县政府又投资 140 万元兴建了罗坑山引水工程,从罗坑山水库铺设 3km 长 DN400 管,重力流至龙兴水库取水处。 但由 县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雨污分流)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市工程咨询公司 18 于罗坑山水库库容量有限,冬季时仅能保证 4000 m3 的源水量,无法满足县城用水需求。 水源水质较好,未受污染。 根据 **省 **县卫生防疫站每月的水质分析报告单,水 源水检验项目中除细菌总数超出国家标准外,其他项目符合 GB57942020 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供水量 从 2020 年起,县城日供水量以 15%速度递增。 2020 年水厂日供水 5000 m3 左右,高峰供水达 7000 多 m3。 2020 年日供水量达 8000 m3, 2020 年日最高峰供水量已超过 10000 m3,达到满负荷生产能力。 而水价则远低于制水成本,且管网漏失率较高,达到 25%。 表 21 **县自来水厂历年水生产量 年份 生产量 (单位: m3) 日均生产量 (单位: m3) 2020 1431390 3922 2020 1622581 4445 2020 1536494 4210 2020 2135228 5850 2020 2517409 6897 2020 2948906 8079 2020 326870 9005 2020 3490000 9562 排水现状 水环境现状 生活废水及其污染物是污染排放的主体;工业污水排放相对集 县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雨污分流)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市工程咨询公司 19 中,制衣制鞋业、矿产品加工业、铸钢建材业和电子机械业、矿业等行业为主要污染行业;工业污染日益严重,工业污染治理水平有待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低 导致污水排放量过大。 **县域地表水体均达到 II 类功能区,其中八岭自然保护区和九连山自然保护区两个自然保护区内水体为 I 类,规划期内县域地表水体需保持现有水体功能区划的现状,并逐渐通过治理污染等措施,提升地表水环境质量。 污水处理设施现状 **县城目前已经建成污水处理厂 目前 处理规模为 1 万吨 /日,2020 年 万吨 /日。 县城已建成的截污干管沿 **两侧敷设收集大部分污水至污水处理厂。 城区排水管网现状 **县城现状排水为截流式合流制,排水口沿小幕河及 **两岸布置;城区排污管渠主要包 括管道、箱涵、明沟、暗沟、砖砌暗渠等方式。 自 **水厂至橡胶坝共有含水桥、二中桥、解放桥、南海大桥等四座大桥,主要排污口沿小幕河及 **(自西向东)两岸分布。 所有排污口的污水均最终排入 **。 已建成的截污干管共有三段,分别是沿小幕河北侧段,沿 **北侧段,沿 **南侧段。 1)沿小幕河北侧段,起点位于老车站西路邮政桥附近的现状排 县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雨污分流)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市工程咨询公司 20 水口,终点为小幕河与 **交汇处,管径为 de300~de500,管道采用HDPE 双臂波纹管。 该段管起点高程为 ,终点高程为。 2)沿 **北侧段,起点为小幕河与 **交汇处,接上游小幕河截污管道,管道沿 **北岸敷设至污水处理厂。 管径为 d800,管道采用钢筋砼管。 该段管起点高程为 ,终点高程为。 3)沿 **南侧段,起点在含水大桥附近的现状排污口,截污干管布置 **河河堤内侧,终点位于 **工业园西端,通过倒虹管穿越 **至 **北侧截污管道最终至污水处理厂。 管径为 d500~d700,管道采用钢筋砼管。 该段管起点高程为 ,终点高程为。 小幕河段有现状排水口 8 个,明暗渠及管道均有; 1)第一个排污口位于小幕河北岸老车站西路邮政 桥附近,主要排除老车站西路两侧的生活污水;现状服务面积约 ,为 * 污水暗渠,排出口渠底标高 米。 2)第二、三个排污口排污口位于小幕河北岸的寿梅路上,背靠梅子山,现状服务面积约 ,均为Φ 500 的涵管,现状排出口标高分别为 米和 米; 3)第四个排污口位于小幕河南岸的 **酒厂下游,现状服务面积约 ,为 * 排水明渠,排出口渠底标高 米。 4)第五、六个排污口位于含江路两侧,服务面积约有 ,均为Φ 1000 的涵管,现状排出口标高分别为 米和 米。 5)第七、第八个排污口位于小幕河南岸的含江路两侧,服务面 县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雨污分流)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市工程咨询公司 21 积约 ,均为Φ 1000 的涵管,现状排出口标高分别为 米和 米。 **北岸有现状排水口 13 个,明、暗渠及管道均有: 1)第一个排污口为现状排涝站的出口,主要为 **县政府附近区域的生活污水,服务面积约 , 为 * 米的排水暗渠,排涝站进口上游约 40 处的标高为 米。 2)第二个排污口位于现状排涝站下游约 40 米 的 **边,为现状散排口,Φ 500 涵管,排出口标高为 米。 3)第三、四个排污口位于寿梅路靠 **边的一小片区域,面积约,均为Φ 1000 的涵管,排出口标高分别为 米和 米。 4)第五个排污口位于小圩附近寿梅路两侧的区域,面积约,为 * 米的暗渠,江边出口标高为 米,其上游约270 米处为 米。 5)第六个排污口位于寿梅路两侧的区域,面积约 ,Φ 1200 涵管,排出口标高为 米。 6)第七、八、九 、十个排污口位于南海圩寿梅路两侧的区域,面积约 ,均为Φ 500 涵管,排出口标高分别为 米、 米、 米、 米。 7)第十一个排污口位于南海桥的下游,主要排除梅子山北侧,车站东路上的生活污水,面积约 , * 暗渠,排出口标高为 米。 县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雨污分流)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市工程咨询公司 22 8)第十二个排污口位于 **公路百得国际企业附近的江边, **公路两侧的生活污水,面积约 ,为Φ 1000 涵管,排出口标高为 米。 9)第十三个排污口位于 **公路县政府汽车修配厂 附近的江边,**公路两侧的生活污水,面积约 ,为Φ 1000 涵管,排出口标高为 米。 **南岸有现状排水口 13 个,明、暗渠及管道均有: 1)第一个排污口位于含水大桥下,现状主要是排除金龙大道上的雨水,远期服务面积约 , 为Φ 1000 涵管,排出口标高为 米。 2)第二个排污口大约位于含水大桥和二中桥之间的中段,服务面积约 , 为Φ 1000 涵管,排出口标高为 米。 3)第三个排污口大约位于二中桥上游约 120 米处,服务面积约, 为Φ 1000 涵管,排出口标高为 米。 4)第四、五个排污口分别位于二中桥桥下及其下游约 80 米处,服务面积约 , 为Φ 1000 涵管,排出口标高分别为为 米和 米。 5)第六个排污口大约位于沿河路信安花苑附近,现状服务面积约 ,为 * 暗渠,排出口标高为 米。 6)第七、八个排污口位于解放桥下,现状服务面积约 , 分别为Φ 600 和Φ 1000 涵管,排出口标高分别为 米和 米。 县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雨污分流)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市工程咨询公司 23 7)第九个排污口 大约位于沿河路县鱼苗场的下游,现状服务面积约 ,为Φ 1000 涵管,排出口标高为 米。 8)第十个排污口大约位于沿河路 **贸易广场的下游,现状服务面积约 , 为Φ 1000 涵管,排出口标高为 米。 9)第十一个排污口大约位于沿河路 **贸易广场的下游,现状服务面积约 27ha, 为Φ 1000 涵管,排出口标高为 米。 10)第十二个排污口为东风渠道在 **的出口,目前主要是排除雨水和部分村庄的生活污水,现状服务面积约 ,为 *,排出口 标高为 米。 11)第十三个排污口位于五岗场附近,目前主要是排除雨水和部分村庄的生活污水,现状服务面积约 ,为Φ 1000 涵管,排出口标高为 米。 **县现状排水为雨污合流截流制,排污截流管沿 **两岸布置;城区内排污管渠主要包括管道、箱涵、明沟、暗沟、砖砌渠等方式。 自**水厂至橡胶坝共有含水桥、二中桥、解放桥、南海大桥等四座大桥,主要排污口沿 **分布。 城区主要街道铺设有雨污合流管,雨水、污水基本上顺地势高低排入 **两岸的排污截流管,无提升泵站。 城区排水沟管,一般设置在人 行道下,基本形成系统,但结构简单。 遇山区的暴雨季节时,排水能力更显不畅。 旧城部分地段未铺设排污干管,主要为路面排水。 工业园区设置有自己的排水管,工业污水直接排入江里。 县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雨污分流)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市工程咨询公司 24 存在问题 老城区都为雨污合流制,由于排水不畅,污染自然生态环境。 污水排放无序,管道铺设落后,部分道路缺乏排水系统,容易造成污水积水。 由于县城排水管道没有统一的规划,管道布置较为分散,凌乱,排水暗沟、明沟混杂。 就近排入过境水体,导致水体污染非常严重,直接影响居民生活和城市景观,环境问题已相当严峻。 项目 建设的 必要性 项目符合国家政策法规,有利于保护 **水源和 **湖一湖清水 **是中国 **省最大河流。 长江 下游重要支流之一。 位于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源章水出自 广东省 毗连 **南部的大庾岭,东源贡水出自 **省武夷山区的石城县的赣源岽,在 **汇合称 **。 北流经万安 ,泰和,吉安,吉水,峡江,新干,清江、丰城到 **市注入 **湖 ,后洩入长江,长 758 公里,流域面积 81,600 平方公里。 2020 年 12 月 12 日 国务院 正式批复《 **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 **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 国家战略。 **湖 生态经济 区是以****湖为核心,以 **湖城市圈 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把 **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 低碳经济 发展先行区。 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省第一个纳入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 **发展史上的重大 里程碑 ,对实现 **崛起新跨越具有 县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雨污分流)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市工程咨询公司 25 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县目前的排水体制 为 雨、污合流制 , 由于配套管网设施不完善,目前。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雨污分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符合栅前流速在 ~。 ( 2) 过栅流速: 2v 第 页 19 实际计算过水断面为: 1 0 A ㎡ 则过栅流速 为: smAQv / 1 1 5 2 符合过栅流速在 ~ 的设计要求。 计算草图如下: αα栅条 工作平台进水 、曝气沉砂池 设计中选择二组曝气沉砂池, N=2 组,分别与格栅连接,每组沉砂池设计流量为 m3/s。 沉砂池有效容积 V=60Qt 式中 V—
包括环保工程基础 土建建设、系统设备采购安装、联动试车等)。 但不包括污水调试和区环境监测站检测时间。 工程管理施工组织机构 项目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总负责 人 项目经理 总工程师 现场负责人(兼职质量负责) 土建施工组长 设备安装施工组长 土建施工队 安装施工队 项目管理部人员配置 序号 类别 人数 人员 备注 1 项目总负责 人 1 2 项目 经理 1 3 总工程师 1 4 现场负责 (兼
科灵污水源专用热泵机组采用引进日本技术生产的铜镍合金换热管。 对于使用清水的常规热泵机组来说,都是采用铜管换热,但是,铜管对污水中的酸、碱、氨、汞等物质的抗腐蚀能力很弱;根据各种材质换热 管的污水浸泡腐蚀试验证明,铜镍合金管的抗腐蚀能力比铜管提高一倍以上,它抗海水腐蚀的能力也非常强,腐蚀速率≤,完全可以保证 20 年的使用寿命。 按污水水质设计的特殊换热流程 根据污水连续运行无堵塞换热技术的特点
取样 材料准备 质量验收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 污水管 8 顶管施工部分施工工艺 工作坑、接收坑施工 工作坑、接收坑回填 全线复核、竣工验收 顶管机出洞 机头刀盘运转 顶管机进洞 送排泥泵开启 顶进出土 泥水分离 主顶推进到位 回缩主顶 拆除管内管线 砼管节安装 安装管内管线 弃土出运 顶管机转场 进洞密封器安装 出洞密封器安装 放样、复核 9 检查井施工工艺 第四章 施工方案 与
标 ........................................................................................... 32 4 工 艺和工程描述 ...........................................................................................
备用一台 2 回流污泥泵 Q=604m3/h H= 台 3 60 备用一台 3 电动葫芦 台 2 3 4 进泥泵 台 2 30 5 板框压滤机 处理量: 327m3/d 台 1 6 6 水平螺旋输送机 台 1 3 7 起重机 T=10t Lk= 台 5 8 空压机 Q=,H= 台 2 37 备用一台 9 反冲洗泵 Q=231L/min H=100bar 台 1 45 小计 15 四 辅助附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