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硬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浆搅拌机现场拌制砂浆,随拌随用,严格计量,确保砂浆质量。 5)浆砌石墙身 :墙身施工前按设计的墙身尺寸放线,严格挂线施工;砌筑时,挑选大块、块面平整的片石砌在墙壁外侧,石块大小相间搭配,分层错缝砌筑, 座浆饱满,严禁出现裂缝;每砌高 80~ 120cm,找平一次;根据墙高不同分别采用木脚手架或钢管脚手架。 (3)台帽施工:在现场立模、布筋、浇捣、 养护,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0%即可拆 模。 模板采用小钢模板,按沉降缝分段立模浇筑。 砼面与砌体墙面平齐,不留错台。 浇 筑完毕后,及时用草袋覆盖并洒水养护。 (4)盖板预制、吊装施工:盖板应事先设置好锚栓孔和吊环,用机械吊装人工辅助到 位。 本工程设一个小型构件预制场,盖板全部集中在预制场预制,达到设计强度 100% 后,用汽车转运至施工现场。 安装时首先测量基座标高及中心线、检查盖板是否符合设 计要求,再用吊车吊装。 (5)沉降缝、防水层及其它:每道盖板涵按图纸要求设计沉降缝。 涵洞基础与墙身沉 降缝应在同一 竖直面上,两端面应垂直,表面平整;用于沉降缝的填料应具有弹性,不 透水性且应填塞紧密,并使沉降缝的宽度符合设计要求。 基础沉降缝沥青麻絮在砌筑时 放入,墙身每砌筑 50~ 80cm 层高填塞沉降缝填料。 防水层铺设前,先将盖板表面清洗 干净,等晾干后按设计要求铺设防水层。 每层铺设必须粘结可靠、平整、密实,并使其 厚度、搭接长度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铺设时,表面如凹坑、裂缝缺陷,应及时进行修 整。 出入口铺砌时应注意截水墙的稳固,不得使截水墙暴露、悬空。 (6)洞口施工:采用 400L 小型活动式搅拌机拌制砂浆,砌 体较长时应分级砌筑,相邻段高差不宜超过 2m,上下层竖平缝应相互错开,缝宽不大于 3cm,砌缝应用砂浆勾缝,并在砌好后加强防护,以免受冻或暴晒,砌体走面应平顺,待砂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80%时,方可进行洞顶回填。 (7)当涵顶填土厚度不足 50cm 时,严禁任何重型机械和车辆通过。 涵背及台背等回填,应在涵洞及附属建筑物完成后,墙身强度达设计标号的 80%后进行。 从涵洞两侧不小于 2倍孔径范围内,水平分层对称填筑,填筑材料用透水性好的砂性土,用振动压路机压实,两侧压实度达 95%以上,然后人工填筑涵顶保护层,达到规范要 求后再用机械填筑,压路机无法施工处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涵顶覆土小于 ,严禁机械与车辆在其上通行。 (8)安装预制混凝土盖板,应注意下列事项: 1)涵台帽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0%以上。 2)安装后,盖板上的吊装装置应用砂浆或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其它材料填满,相邻板 块之间采用高等级( 1: 2)水泥砂浆填塞密实。 3)盖板安装前,应检查成品及涵台尺寸。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43 图 43 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 材料试验 测量放样 确 定配合比 基槽开挖 盖板预制 垫 层 砌基础 侧墙砌体 盖板安装 洞口砌体 回 填 验 收 17 挡墙施工 本标段挡墙工程有浆砌块料、乱毛块石的衡重式和仰斜式挡土墙,现浇重力挡土墙两种 类型。 浆砌 条石 挡墙 (1)材料的要求 1)块石砌体所用的水泥、砂、水等材料符合设计标准。 2)石料符合设计的类别和标号,石质均匀、不易风化、无裂 纹 ,石料强度不低于 30MPa, 形状大致方形 ,厚度不低于 20cm,宽度约为厚度的 倍 ,长度约为厚度 倍 ,每层石料高度大致一律 ,并错缝砌筑。 3)砂浆中所用水泥、砂、水等材料质量标准符合混凝土工程相应材料的质量标准。 砂浆中所用砂采用中砂或粗砂。 挡土墙为 毛条 石。 (2)浆砌 条 石挡土墙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基槽开挖→基槽排水与处理→基础 条 石砌筑→墙身块石砌筑→勾缝→养护 (3)块石挡土墙施工要点 1)一般要求 ①切块在使用前必须浇水湿润,表面如有泥土、水锈,应清洗 干净。 ②砌体分层砌筑,砌体较长时分段分层砌筑,两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差不超过 ;分段位置尽量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各段水平砌缝一致。 ③各砌层先砌外圈定位行列,然后砌筑里层,外圈砌块应与里层砌块交错连成一体。 砌体外露面镶面种类符合设计要求。 砌体里层砌筑整齐,分层与外圈一致,先铺一层适当厚度的砂浆再安放砌块和填塞砌缝。 砌体外露面进行勾缝,并在砌筑时靠外露面预留深约 2cm的空隙备作勾缝之用;砌体隐蔽面砌缝随砌随刮平,不另勾缝。 2) 浆砌块石 ①石块平砌,每层石料高度应大概一致。 外圈定位行列和镶面石 块,应丁顺相间或二顺一丁排列,砌缝宽度不大于 3cm ;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小于 10cm。 ②砌体里层平缝宽度不应大于 3cm ,竖缝宽度不大于 4cm。 18 ③砌筑墙身时上下错缝、内外搭接、不得有同缝,石料要嵌紧,砂浆饱满;墙面与墙趾交接处加片石榫等加强整体性能的措施。 3)挡土墙基础基槽开挖前,进行详细测量定位并标出开挖线。 用挖掘机或人工挖基、整平避免超挖或欠挖。 做到排降水设施,保持基底干槽施工;确保基槽边坡稳定,防止塌方。 基槽按设计图纸要求开挖到设计标高,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后下基,槽底平面尺寸一般大 于基础外缘 30cm。 对于基底淤泥、腐植土应清理干净,回填好砂夯实;对坑穴、树坑回填砂夯实,以免基底不均匀沉陷。 风化岩石按设计要求处理。 对未风化的岩石将岩面凿成水平台阶。 特殊地基,按设计要求施工。 4)挡土墙分段施工情况按照施工设计图分段,挡土墙形式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分类施工。 5)墙身设置泄水孔,采用内径 10cm 通孔毛竹, 纵横间距要符合设计要求, 上下排交错布置,泄水孔处 按设计要求高宽 填砂石 ,砂石 下垫胶泥夯实,最底一排泄水孔底部应高于地面 30cm。 6)挡墙沉降伸缩缝缝宽 2cm,缝应通顺平整, 缝内用沥青木板填塞。 7)墙背要及时回填,每砌筑一高度,待砂浆达到 70%以上时,就要回填,墙背回填材料要求内摩擦角≥ 35186。 ,分层夯实,密实度达 95%以上。 挡墙墙背回填采用透水性较好的材料,临近墙背 范围内,采用蛙式打夯机或手扶式振动压路机碾压。 路面施工 路床整型 1)当一段路基土方工程基本完工后,及时检查测量路床面的中心线和标高,以及路基宽度和边坡坡度,检查测量完毕后,即可进行路基整形工程。 路基整形完毕,应报监 理工程师检验。 施工质量应符合《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要 求。 2)路床整型采用推土机和压路机联合作业。 3)路床整型完毕后,其范围内不准堆放废弃杂物。 4)根据设计要求为避免地下水对路基路面的不良影响,设计路基以下 50cm 范围内 换填中粗砂并压实。 19 级配砂碎石基层 (1)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44 图 44 路面碎石底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土基碾压验收 测量放样 备料按路段堆放 原材料试验 报监理工程师 材料运输 摊 铺 检查含水量、洒水 调平整型 稳 压 找补整型 碾 压 检查、中间交验 进入下道工序(2)施工工艺 1)级配砂碎石施工采用路拌法,施工前进行试铺取得松铺系数后计算出松铺厚度。 2)在路床验收合格后进行测量放样、挂线。 3)备料:分段 (每 20m 一段 )计算集料数量进行堆料。 4)铺料: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摊铺,摊铺顺序:粗集料→细集料,摊铺材料要求做到平 整均匀。 5)混合料拌和采用平地机拌和、边拌边洒水,便混合料的湿度均匀,避免大小颗粒分离,同时应注意控制材料的最佳含水量,以利碾压质量,拌和均匀后整平 整理成型。 6)碾压:混合料成型后应立该进行碾压,碾压时应按碾压操作规程进行,确保碾 20 压 质量。 7)干压底基层不宜施工过长,应分段作业 (100150m)成型后应抓紧下承层的施工, 同时防止车辆通行。 8)质量标准见表 45。 表 45 水泥碎石稳定基层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压 实 (%) 代表值 96 按 JTJO7194 附录 B 检查,每 200m测 2 处 极 值 92 2 平整度 (mm) 15 3M 直尺:每 200m 测 2 处10 尺 3 纵断高难度程 (mm) +5, 20 水准仪:每 200m 测 4 处 4 宽度 (mm) 不小于设计值 尺量:每 200m 测 4 处 5 厚 度 (mm) 代表值 12 按 JTJ07194 附录 G 检查,每 200m 每车道测 1 点 极 值 30 6 横坡 (%) 177。 水准仪:每 200m 测 4 断面 水泥稳定碎石层 水泥稳定碎石层采用集中拌和,汽车运输,人工摊铺,机械碾压。 施工前先进行 试验路段捕设,测定松铺系数并把施工过程的有关资料整理报送监理工程 师审批,合格 后再正式进行施工作业。 水泥选用终凝时间在 6 小时以上的水泥,标号 号,碎石为干净的级配碎石。 1)施工准备:在砂石底基底验收合格后,进行测量放样,并做好标记,并对局部不合格部分进行处理,清除杂物。 在基层上打出 10m 方格桩,将摊铺厚度 (考虑松铺系数 )桩于桩口,以便挂线平整。 2)拌和:采用集中拌和法,拌和机用强制式拌和机。 3)运输摊铺:拌和料运输采用自卸汽车运输,人工摊铺整平,摊铺时应加入松铺系数,做到全宽均匀摊铺,表面平整、直顺、横坡准确。 4)碾压:每一层摊铺整平后 ,随随进行碾压,先静压一、二遍后,找补再碾压至达 到设计要求为止。 碾压方向与中心线平行,一般由两侧到中间,有超高时由内侧到外侧, 依次连续均匀进行碾压,碾压轮迹应按规范要求重叠,具体做到随拌、随运、随铺、 随压、压实后表面平整、均匀,并有适度的路拱。 21 砂卵石组成配合比设计 各材料分析与组成混 合试验 报工程师审批 5)接缝处理:人工将混合料修整齐,紧靠拌和料放二根方木,高度与压实厚度相同,然后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回填 3m,高出方木 5cm,在重新开始摊铺前,拆除方木清除表面,从接缝处开始作业。 6)做好成品保护,水泥稳定碎石层养护期不得少于 714 天,期间禁止一切车 辆通行。 7)水泥稳定碎石层的质量要求详见表 46。 表 46 水泥稳定值或允许偏差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压实 度 (%) 代表值 97 按 JTJ07194 附录 3 检查,每 200m 测 4 处 极值 93 2 平整度 (mm) 15 3m 直尺:每 200m 测 2 处 10 尺 3 纵断高程 (mm) +5, 15 水准仪 :每 200m 测 4 处 4 宽度 (mm) 不小于设计值 尺量:每 200m 测 4 处 5 厚度 代表值 12 按 JTJ07194 附录 G 检查 :每 200m 每车道测 1 点 极值 25 6 横坡 (%) 177。 水准仪:每 200m 测 4 断面 7 强度 (MPa) 按 JTJ07194 附录 G 检查 8)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47 图 47 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检查、整修路基面面 施工测量放样 材料进场 加水 搅拌、运输 材料运输 备料 摊铺、找平、整形 分段分层碾压、施工 洒水养护 检查质量、测定各类数据并记录 报工程师 审批 基层结束交验 22 水泥砼面层施工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顺序: 准备工作→模板的设置→混凝土搅拌→砼运输→砼摊铺→砼振捣→纵 缝拉杆设置→三辊轴整平→接缝施工→路面的修整→抗滑构造缝的施工→砼养生→锯缝、填缝 机械配备:配齐搅拌机、运输车辆、布料设备、抗滑构造施工设备、切缝设备等。 施工方法 : 下承层、材料及其他准备: a、检验基层表面是否平整、密实,路拱和纵坡是否与面层一致等。 b、做好原材料及配合比试验,检验进场的材料质量、数量是否满足施工 要求。 c、 检。水泥硬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处置产业及城市固废的发展战略。 《 意见》明确 “ 在水泥、电力、钢铁等行业培育一批协同处理废弃物的示范企业,在有废弃物处理需求的城市建成 60个左右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示范项目 ” 的主要目标 ,并 将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完善鼓励政策、理顺价格体系、加大全过程监督管理力度,加强宣传推广等保障措施,引导和支持水泥等高温行业中有条件的大企业和 城市率先开展工业窑炉协同处置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角 与煤层方位角相同 ⑹ 、 每钻进 1m 测定一次钻屑量,每 2m 测定一次△ h2值。 ○ 7 、 钻屑指标临界值 △ h2 最大钻屑量 危 险 性 ㎜ H2O kg/m ≥ 20 ≥ 6 突出危险工作面 < 20 < 6 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四 、 通风系统及加强控制通风风流设施的措施 ( 一 ) 、通风系统 我矿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通风方法为抽出式,进风井 +600m 主 10 平硐和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90);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 502209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20);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J00197)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D20202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JD402020)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4491);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
)室内配比试验:采集该工点土样,当存在多层土时应采集各层土样,至少应采集最 软弱土样,进行室内配比试验,寻求各水泥土试块不同龄期不同水泥掺量、不同外加剂的抗压强度,寻求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水灰比、水泥掺入量。 水泥砂浆桩试块(边长 )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 配置的灰浆应流动性好、便于泵送、喷搅。 (5)成桩工艺试验:利用室内水泥配比试验结果,选择有代表性地段进行现场成桩试验,检验成桩效果
的生产工艺,频繁的故障给用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考虑到整个变频系统 当前 实际运行情况, 云南易门大 椿树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决定对 原 变频系统 进行改造,以满足将来的生产需求。 原 排 风机高压变频系统 原 高压变频器装置包括:主要设备为 旁路柜、移相变压器柜、 功率单元 柜 、 控制柜等设备。 变频控制为一拖一手动 工频旁路方案。 变频调速系统接于 10kV 电压等级的主动力电源系统
硅酸盐水泥中的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和铝酸四钙等与水发生水解和水化反应,在淤泥中形成水泥石骨架; 水泥的水解反应: 2()+6H2O 一 3CaO2Si023H2O+3Ca(OH)2。 2()+4H2O 一 3CaO2Si023H2O+Ca(OH)2。 3CaOA12O3+6H2O 一 3CaOA12O36H20。 水泥的水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