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技术实训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5) 其他 阻流板共设三道。 整个池子的布置见图 33。 V 型滤池 (一) 设计概述 V 型滤池是快滤池的一种形式,因为其进水槽形状呈 V 字形而得名,也叫均粒滤料滤池、六阀滤池。 工作过程分为过滤和反冲洗,而反冲洗过程常采用“气冲 气水同时反冲 水冲”三步。 (二) 计算 已知条件 设计水量 Q dm /60000 339。 ,水厂自用水量按 5%计算; 计算水量 Q=60000 dm /630 3 设计滤速 ν =10m/h, 过滤周期 T=48h 滤层水头损失:冲洗前的滤层水头损失采用 第一步 气冲冲洗强度 1气q =15L/(s. m178。 ),气冲时间 气t =2min 第二步 气、水同时反冲 2气q =15L/(s. m178。 ), 1水q =4L/(s. m178。 ), 水气 ,t =4min 第三步 水冲强度 2水q =5L/(s. m178。 ), 水t =4min 冲洗时间 t=10min; 冲洗周期 T=48h 反冲横扫强度 (s. m178。 ) ,滤池采用单层加厚均质石英砂 滤料粒径 ,不均匀系数 ~。 设计计算 平面尺寸计算 滤池工作时间 /T =24— tT24 =24— 4824 = 滤池 总 面积 F=QvT = =178。 滤池的分格 为了节省占地, 选双格 V 型滤池,池底板用混凝土,单格宽 B =,单格长 L =14m,(一般规定 V型滤池的长宽比为 2 : 1— 4 : 1,滤池长度一般不宜小于 11m;滤池中央气,水分配槽将滤池宽度分成 两半,每一半的宽度不宜超过 4m) 面积 49m178。 ,共 4座,每座面积98 m178。 ,总面积 392m178。 校核强制滤速 /v /v = 1NNV =41041=, 满足 v≤17m/ h的要求。 滤池高度的确定 H= 1H + 2H + 3H + 4H + 5H + 6H + 7H =+ + + ++ + = 式中: 1H —— 气水室高度, ~ ,取 2H —— 滤板厚度 m,取 3H —— 滤料层厚度 m,取 4H —— 滤层上水深 m,取 5H —— 进水系统跌差 m,取 6H —— 进水总渠超高 m,取 7H —— 滤板承托层厚度 m,取 水封井设计 滤层采用单层均质滤料,粒径 ~ ,不均匀系数 80K 为 ~,均质滤料清洁滤料层的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 清H =180 3020)1gmm( 2 001()lvd =1803 ) ( 21( ) 1 2 0 0 .2 80 .8 0 .1 = ㎝ 式中: 清H —— 水流通过滤料 层的水头损失 ,㎝ ; —— 水的运动黏度 , ㎝178。 /s,20℃ 时为 ㎝178。 /s; g—— 重力加速度, 981 ㎝178。 /s; 0m —— 滤料孔隙率,取 ; 0d —— 与滤料体积相同的球体直径,㎝, 根据 厂家提供 数据 ,取为 ㎝ 0l —— 滤层厚度, 120㎝ v—— 滤速, v=10m/h= —— 滤料颗粒球度系数,天然沙粒 ~ ,取 根据经验,滤速为 8~ 12 m/s 时,清洁滤料层的水头损失一般为 30~50㎝,计算值比经验值低,取经验值的底限 30 ㎝位清洁滤料层的过滤水头损失。 正常过滤时,通过长柄滤头的水头损失 h ≤ ,忽略其他水头损失,则每次反冲洗后刚开始过滤时的水头损失为开始H =+=,为保证正常过滤时池内液面高出滤料层,水封井出水堰顶高与滤料层相同,设水封井平面尺寸 22 m178。 堰底板比滤池底板低 ,水封井出水堰总高为: 水封H =+ 1H + 2H + 3H + 7H =++++= 因为每座滤池过滤水量: 单Q =vf=10 98=980m179。 /h= m179。 /s 所以水封井出水堰堰上水头由矩形堰的流量公式 Q= 计算得:水封h = 23() = () = 则反冲洗完 毕,清 洁滤料层 过滤时, 滤池液 面比滤料 层高+= 反冲洗管渠系统 本设计采用长柄滤头配水配气系统 ,冲洗 水采用冲洗水泵供应 ,为适应不同冲洗阶段对冲洗水量的要求 ,冲洗水泵采用两用一备的组合 ,水泵宜 于滤池合建 ,且冲洗水泵的安装应符合泵房的有关设计规定。 反冲洗用水流量 反Q 的计算 反冲洗用水流量按水洗强度最大时计算,单独水洗时反洗强度最大为5L/( m178。 .s) 反水Q = 水q f=5 98=490 L/s=3/s=1764 m3/h 参考相似资料水泵采用 14sh28 型水泵 ,其性能参数为 :H=~ ,Q=270~ 400l/s。 V 型滤池反冲洗时,表面扫洗同时进行,其流量: 表水Q = 表水q f= 98= m179。 /s 反冲洗配水系统的断面计算 配水干管进口流速应为 , 配 水 干 管 的 截面 积水干A = 反水Q / 水干V =178。 反冲洗配水干管采用钢管, DN700,流速 ,反冲洗水由反冲洗配水干管输送至气水分配渠,由气水分配渠底两侧的布水方孔配水到滤池底部布水区,反冲洗水通过布水方孔的流速按反冲洗配水支管的流速取值,配水支管流速为 ~ ,取 水支V =,则配 水支管的截面积 方孔A = 反水Q / 水支V =178。 ,此为配水方孔总面积,沿渠长方向两侧各均匀布置 20 个配水方孔,共计 40个,孔中心间距 ,每个孔口面积 : 小A =178。 每个孔口尺寸取 0. 1m178。 反冲洗水过孔流速 v= 20 =。 反冲洗用气量计算 反气Q 采用鼓风机直接充气,采用两组 ,一用一备。 反冲洗用气流量按气冲强度最大时的空气流量 计算,这是气冲强度为 15L/( m178。 .s) 反气Q = 气q f=15 98=1470L/s=3/s 配气系统的断面计算 配气干管进口流速应为 5m/s 左右,则配气干管的截面积 气干A =气干反气VQ = = m178。 反冲洗配气干管采用钢管, DN250,流速 ,反冲洗用空气由反冲 洗配气干管输送至气水分配渠,尤其水分配渠两侧的布气小孔配气到滤池底部 布水区。 布气小孔紧贴滤板下缘,间距与布水方孔相同共计 40 个,反冲洗用空气通过布气小孔的流速按反冲洗配气支管的流速取值。 反冲洗配气支管流速为 10m/s 左右,配气支管的截面 积气支A = 反气Q / 气支V =178。 2 每个布气小孔面积 : 气孔A = 气支A /40=178。 , 孔口直径 气孔d = 124 () ,取 70mm。 每孔配气量 :。水处理技术实训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筋网,钢筋网的直径取 16mm ,间距为 25mm ,钢筋网表面用高强混凝土喷浆处理,要形成 25cm 厚的保护层, ( 3)锚筋设计 锚筋采用直径 d =30mm,其间距取 l =2m。 锚 入深度 D 依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取值范围在 3— 5m ,每块护坦板的尺寸依据具体情况取值范围为 10— 20 2m。 6 细部构造设计 坝顶构造 坝顶上游设置防浪墙,与坝体连成整体
实证研究。 选择一个水土流失治理项目,收集其项目资料,通过调查访问获取第三章构建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数据,带入评价模型带入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得出评价结果,获得最终结论。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总结全文,然后对以后的研究提了设想和展望。 本文研究主要方法 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 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受多种指标的影响,同时也受评价方法的影响。 到现在
在脚槽开挖成型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 立即进行浆砌石铺砌。 浆砌块石采用铺浆法砌筑。 浆砌石砌筑所用砂浆一律用砂浆搅拌机拌和。 严格按设计标号进行配料和计量。 所用材料水平运输均由 1t 机动翻斗车完成,砌石人工采用一个大工(石工)配以二个壮工的组合。 砌筑前,石料应洒水湿润,使其表面充分吸水,但不得残留积水,砌筑时,先铺砂浆后安放块石。 块石应卧砌,上下错缝,内外搭接,砌立稳定。
的供求状况,而是受到国际市场的左右。 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并未同国际市场完全接轨,这是由于受到历史、体制、石油行业发展、石油供给安全以及充分考虑相关行业和消费者对快速上升的油价的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 不过,油价机制改革的思路已逐步明确,即在坚持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前提下,建立起既反映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化,又考虑国内市场供求、生产成本和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等因素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 长期来看
内模板严格按模板控制线拼装,剪力墙立筋底部焊短钢筋头,以控制大模板的位移,内模板与钢管支架整体固定后方可进行拼装外墙模板,以防止内模板在外模板拼装时外移。 ,每层垂直度要控制在 5mm 内,平整度控制在 3mm 内,支模后需经过监理验收后方可浇灌混凝土。 地下室钢筋采用集中机械加工,塔吊运至操作层绑扎。 根据地下室地基梁的位置线,地基梁钢筋绑扎顺序为“先梁底筋,再箍筋,最后面筋”。
循环水管路中有无泄漏堵塞等现象,在通水运行中认真消除各种缺陷。 循环润滑油系统的试运行 油循环结束,油站已加入合格的润滑油,并达到油标位置。 开启油泵、油压调到管路工作压力 ,对油系统进行检漏并消缺检查,主辅油泵的输油能力,温升响声等情况并调整到正常。 检查油过滤器的工作情况,调整电气联锁系统 的工作情况,一切正常后,连续运行并检查润滑油的品质化验合格。 本系统使用 LAN150全损耗系统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