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引水工程围堰防渗施工组织设计(修改)(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塑化剂:含固量大于 95%,细度为 60 目筛余量小于 15%, PH 值为 7~ 9。 其它掺合料及外加剂:按监理工程师的指令选用,其掺量经试验确定,能溶于水的,均以水溶液形式加入。 9 ②浆液配合比 塑性灌浆浆液经试验确定,拟定配合比如下: 水:(水泥+粉煤灰)= : 1; 粉煤灰掺量为水泥的 20%~ 30%; 膨润土掺量为水泥的 1%,塑化剂掺量为水泥的 %。 ( 3)灌浆压力 灌浆压力控制在 ~ ,并根据灌浆试验情况进行调整。 ( 4)结束标准 灌浆孔(段)达到以下条件之一时,结束灌浆:迅速 ①孔口返浆并达到规定浓度,结束该段灌浆; ②当灌浆注入率不大于 ,持续灌注 30min; ③当每米耗灰量(水泥)达 2020kg 时,结束该段灌浆。 对不正常结束的孔段(指未达到①、②条结束标准的孔段),按排内逐步加密的原则,在该孔左右两边各补一孔,最终必须达到正常结束标准。 ( 5)灌 浆孔回填 每个灌浆孔结束灌浆后,采用浓水泥浆将钻孔回填密实。 特殊情况处理 ( 1)对集中渗漏部位或地下水流速较大的孔段,采用水泥+水玻璃(水泥重量的 3~ 4%)混合浆液灌注及人工灌注粉细沙。 如遇大块石和孤石,地层架空,孔隙大,漏水严重时,在灌浆前,先回填砾石、砂、粘土及灌掺速凝剂的水泥砂浆,最后再采取调整浆液配比和反复灌浆等措施,直至达到结束标准。 ( 2)灌浆过程中如遇吸浆量过大的孔段,除掺加水玻璃外,应适当降低灌浆压力和限制流量。 ( 3)灌浆过程中,如普遍出现吸浆量过小,吸水不吸浆,应根据实际情况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调整浆液配比,增加浆液流动性,确保灌浆效果。 ( 4)应尽量保持灌浆的连续性,不得随意中断,一旦中断,要及时恢复灌浆,如中断时间超过 60min,则立即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 5)其他特殊情况,按 DL/T51482020 和监理工程师指示执行。 10 施工方法 帷幕灌浆按照三序逐渐加密,采用 回转钻进工艺,孔内卡塞、自下而上、循环式 灌浆方法施工。 墙下帷幕灌浆根据工艺试验情况考虑以下两种方案:其一,高喷孔跟管钻进至设计孔深后,采用 XY2PC或 XY2型地质钻机 钻帷幕孔至终孔孔深,高喷孔护壁花管安装完毕,即先进行自下而上式帷幕灌浆,待帷幕灌浆完成,再进行该孔高喷灌浆。 其二,高压喷射灌浆完成后,自原高喷孔位扫孔并钻至帷幕灌浆终孔孔深,再进行自下而上式帷幕灌浆。 钻孔 采用 XY2PC 或 XY2 型地质钻机配金刚石或合金钻头一次性钻孔至终孔孔深,其孔径为φ 76mm。 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必要时采用潜孔冲击钻进。 ( 1)钻孔冲洗采用灌浆压力的 80%有压水,若该值大于 1MPa,则采用 1MPa。 冲洗至孔口返清水止。 孔底沉积不大于 20cm。 ( 2) 第一段(孔底段)均应进行灌前简易压水试验。 压水试验压力该段灌浆最大压力的 80%,如该值大于 1MPa,则压力采用 1MPa,压水历时 20min,每5min 测读一次,取最后一次流量值作为计算流量。 ( 1)灌浆材料 水泥采用不低于 ,其细度要求通过 80μ m方孔筛,其筛余量不大于 5%;受潮结块、出厂超过三个月的水泥不能用于灌浆。 施工用水满足混凝土拌和用水要求。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或监理工程师指令,掺加符合质量标准的掺合料或外加剂,其掺量通过试验确定。 ( 2)灌浆方 法 灌浆采用孔内气压式卡塞、自下而上分段、循环式灌浆。 ( 3)灌浆机具 灌浆采用 ZJ2 200L 型搅拌桶储浆与配浆, BW100/100 型灌浆泵灌浆。 ( 4)灌浆分段 11 墙下帷幕灌浆基本段长为 5m,其接触段为 2m段长。 其它部位帷幕灌浆段长划分(暂定)见表 4。 段长误差不大于 30cm。 如钻遇有断层、软弱破碎带等地质不良地段,灌段长不宜超过 ,当钻遇漏水时,不论是否已钻至规定的段长孔深位置,均停止钻进作一段进行灌浆。 表 4 灌浆段长划分表 段次 1 2 3 4 及以下各段 段长 (m) ( 5)灌浆压力 灌段最大压力值按设计要求或通过生产性试验取得。 灌浆时应尽快达到最大设计压力,在孔段遇到大耗浆量时,应分阶段逐级升压,以此来控制浆液注入率的大小,以使注入率不大于 30L/ min为宜。 灌注至注入率小于 10L/ min 后达到设计最大灌浆压力。 ( 6)浆液配比 按由稀到浓的原则逐级改变浆液配比,灌浆使用水灰比 (重量比 )为 2: 1: : 1 等三个比级。 ( 7)浆液变换标准 ①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量均匀减小时或注入率不变,压力均匀上升时,灌浆持续进 行,不得改变水灰比。 ②当某一级水灰比的注入量超过 300L 时,灌注压力及注入率均无明显改变时灌注浆液可加浓一级,变浆后压力突增或注入率突减时,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并报监理工程师。 ③当注入率大于 30L/ min 时,可视具体情况适当越级变浓灌注。 ( 8)灌浆结束标准 帷幕灌浆在规定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 / min 时,继续灌注 30min,或不大于 1L/ min时继续灌注 60min,灌浆即可结束。 ( 9)封孔 帷幕孔全孔灌浆结束并经监理工程师单孔验收合格后,及时采用“压力灌浆封孔法”封孔。 特殊情况 处理 12 ( 1)冒浆处理 灌浆过程中发现冒浆、漏浆时,视具体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灌注浓浆、降低压力限流、限量和间歇灌浆等方法处理。 ( 2)串浆处理 ①灌浆过程中发生串浆时,如被串浆孔正在钻进,串浆量不大,可继续钻进,否则应立即停止钻进。 封闭串浆孔,待灌浆结束后,串浆孔经扫孔、冲洗,尔后继续钻进施工; ②与待灌孔串浆时,如条件具备可同时灌浆,如不具备同时灌浆的条件,应封闭被串孔,待灌浆孔灌浆结束后,立即打开被串孔扫孔冲洗后尽快灌浆; ③若两个孔同时灌浆,且两孔段使用的灌浆压力又不相同,出现串浆时,若无法灌结束 ,应封闭较低灌浆压力的浅孔,待深孔灌结束后再灌浅孔。 ( 3)大耗浆量孔段的处理 ①降低灌浆压力、限流、限量、间歇灌浆; ②在浆液中掺加速凝剂灌注混合浆液; ③在灌注干料量已达 23t 而无法达到结束标准时,应停灌待凝,然后扫孔复灌,直至达到灌浆结束标准为止。 ( 4)灌浆中断的处理 灌浆过程中若因故中断可采取如下措施进行处理: ①尽快恢复灌浆,如估计在 30min 之内难以恢复灌浆时应进行洗孔,然后扫孔复灌,直至达到结束标准; ②恢复灌浆时应使用开灌比级的浆液进行灌注,如注入率与中断前相近,可恢复中断前比级的浆液继 续灌注,如注入率较中断前减少较多,则应按逐级变浓的原则继续灌注; ③如中断时间较长,恢复灌浆时,如注入率较中断前减少较多且在短时间内停止吸浆,应采取补救措施进行处理。 ( 5)钻遇溶洞的处理 帷幕灌浆钻遇溶洞,根据溶洞大小、充填的具体情况,可采取综合处理措施。 5 质量检查 13 围堰堰体及堰基覆盖层高喷灌浆和塑性灌浆效果检查以检查孔的注水试验成果资料为主,并结合对钻孔取芯、灌浆资料成果的分析进行综合评定。 注水试验设计与布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