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剥壳机的设计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移动超过普通椰子半周的适当距离。 然后返回,并且右侧倾斜顶板可以根据剥壳效果适当重复 Y向的移动,期间扎入椰子的刀片便会入人工剥壳一样把椰子椰衣撬开剥除 [5]。 3 图 22 方案二 1. 钉板 方案三中,系统原理如 23 图所示,剥壳装置主要由减速电机 1,联轴器 2,主动齿轮3,从动齿轮 4,主动剥壳齿辊 5,从动齿辊 6,挡板 7及剥壳机架 8组成。 减速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从动 齿辊通过一对圆柱型直齿轮进行传动,从而使主、从动齿辊相向转动。 椰子从进料口进入剥壳通道,两齿辊平行布置且相向转动,齿辊表面上安有齿钉,椰子在齿辊的带动下,边转边前行,椰衣逐渐被齿钉所刺破,并从椰子内果上剥离,从而实现椰子剥壳 [3]。 图 23 方案三 8剥壳机架 结合三个方案,方案一的椰子要人工放入托盘上,效率较慢,且危险性较大,不优先考虑;方案二中由于椰子的大小和硬度没有标准,当钉板的 力度一定时,会出现剥壳不足或过度剥壳的现象,故也不采取方案二;通过对比三种方案,方案三采用减速电机通过齿轮连接齿辊,让椰子在齿辊上滚动进行剥壳,不会出现过度剥壳,且齿辊长度足够长可满足范围内4 的椰子剥壳,在齿辊上方加入上料机构,可解决人工上料问题,安全可靠,综合考虑,故选择方案三。 由于椰子在滚动过程中主从齿轮带动的齿辊相向运动且转速不同,使椰子带有旋转运动,齿钉沿齿辊面纵向按 90度右螺旋线布置,也会影响椰子的转动和向前运动,故椰子的运动受力等比较复杂,不好分析,先试选电机。 由于针摆式减速 电机广泛用于冶金、矿山、起重、运输、水泥、建筑等行业,体积小且安全方便,足以满足椰子剥壳的需要,故选用针摆式减速电机,查询选择电机型号为针摆式减速电机 X4,该电机输入功率为 3kw,输出转速为 88r/min。 电机的型号选择于参数如图 24 图 24 电机选择参数图表 3.椰子剥壳机的结构设计 由选的摆线针轮减速电机型号知,电机输入轴的直径 D=45mm ;由于1 3 2 5 . 5 6 8 N mT T ,查设计手册,选联轴器型号为: 45 843 45 84ZCHL JB  该联轴器传递的公称力矩T n=500 N m ;取与轴配合的半联轴器孔径 d1=45 mm;故轴连接小齿轮的轴为 d=45 mm;半联轴器长度 L=84mm,与电机轴联合部分长度 L1=84 mm。 5 由于工作环境没特殊要求,故采用开式齿轮。 开式齿轮传动的润滑方法一般是全损耗型的,而任何全损耗型润滑系统,最终在其齿轮表面只有薄层覆盖膜,它们常处在边界润滑条件下,因为当新油或脂补充到齿面时,由于 齿面压力作 用 而 挤出,加上齿轮回转时离心力等的综合作用,只能在齿面上留下一层薄油膜,再加上考 虑齿轮磨合作用,因此润滑油必须具备高粘度或高稠度和较强的粘附性,以确保有一层连续的油膜保持在齿轮表面上。 故采用脂润滑。 所选的电机输入功率为 3kw,转速为 88r/min,传动比为 ,则 1) 选择齿轮材料、热处理方式和精度等级 考虑该减速电机功率较小,且载荷冲击为轻微冲击,故大、小齿轮均用 45钢表面淬火;平均齿面硬度为 45 HRC;选用 8级精度等级; 2) 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初步计算齿轮参数,即按: 131 212 []t Fa SatdFK T Y Ym z ( 31) 式中各参数为: ① 试选载荷系数 tK = ② 计算主动齿轮的转矩: 661 1 19 . 5 5 1 0 / n = 9 . 5 5 1 0 3 / 8 8 = 3 2 5 5 6 8 mT P N    ; ③ 查表得齿宽系数 d ,取 ; ④ 取 1z =30,则 12 uzz  = 30=45 ⑤ 查表得齿形系数 1FaY =, 2FaY =,应力校正系数 1SaY =, 2SaY = ⑥ 许用弯曲应力按式: FNStHF S YYlim][   ( 32) ⑦ 计算 查图得弯曲疲劳极限 12σ σ = 31 0H lin H lin M P a , 取 StY =,取安全系数 FS =。 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应力循环次数分别为 8116 0 6 0 8 8 1 ( 8 3 0 0 1 0 ) 1 . 2 6 7 2 1 0hN n jL         8721 / 1 . 2 6 7 2 1 0 / 1 . 5 8 . 4 4 8 1 0N N u     查图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 NN YY 由弯曲应力公式( 22)得: 6 l i m 1 112 3 1 0 2 . 0 1 . 0[ ] = [ ] 4 4 3 M P a1 . 4H S t NFFFYYS    1112 . 5 2 1 . 6 2 5 0 . 0 0 9 2 4[ ] 4 4 3F a S aFYY  2222 .3 5 1 .6 8 0 .0 0 8 9 1[ ] 4 4 3F a S aFYY  所以,][ FSaFaYY= 111 []Fa SaFYY  代入数据,计算得: 3t 22 1 . 6 3 4 9 3 9 0 0 . 0 0 9 2 4 2 . 5 4 m m0 . 7 3 0m    3) 确定传动尺寸 ① 计算圆周速度: 按照公式 33计算 1 t 1 1 16 0 1 0 0 0 6 0 1 0 0 0td n m z nv  ( 33) 代人数据,解得: v 2 . 5 4 3 0 8 8 0 . 3 5 1 m /s6 0 1 0 0 0    故 8级精度合用。 ② 计算载荷系数 K 查设计手册得各系数选择如下: 使用系数 AK = 齿间 载荷分配系数 K =; 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K =; 由 /v m s , 8级精度查图得动载系数 vK =; 则 : K = AK vK K K ( 34) 代人数据,解得: K = = ③ 对 tm 进行修正。 3 / tt KKmm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