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良种产业化示范及开发建设项目环评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施工厂界噪声限值》标准 ; 施工噪声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运营期影响及结论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噪声设备有 拖拉机、运输车辆、多功能加工机械, 产生的噪声 分别 为 85dB( A) 、 80dB( A) 、 85 dB( A)。 机械噪声影响主要产生于昼间 ,通过预测分析,噪声经地形、建筑物、绿化带屏蔽和阻隔后, 噪声强度将 达到 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24 标准 ;由于生产噪声源距最近声环境保护目标远, 噪声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三、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结论 施工期影响及结论 施工 过程中的空气污染主要源自两方面:一是土方开挖、车辆运输中产生的地表扬尘,二是运输车辆、施工机械产生的尾气。 施工扬尘呈无组织排 放 , 影响范围为 150m之内 , 对 周围保护目标基本无 影响 , 只要采取 洒水 措施,对 评价区域空气质量影响不大 ; 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 选用 尾气达标的施工设备、运输工具, 在空气环境中经一定的距离自然扩散、稀释后,对评价区域空气质量影响不大。 运营期影响及结论 本项目大气污染源主要是 扬尘( 25mg/m3)、车辆废气、施肥喷药异味、油烟,电烘干工艺无燃烧废气。 运营期 项目 产生的地表扬尘 受季节和天气因素影响, 呈无组织排 放 ,影响范围为 150m内 , 对 评价区内保护目标基本无 影响 ; 曲陆高速公路 运输车辆尾气 , 在 两侧邻近地带内有轻微影响 ,对空气质量 等级无影响;使用化肥农药飘散异味影响小; 电烘干工艺无燃烧废气排放; 食堂油烟量小,脱油烟机处理达标后对环境无任何影响。 25 四、 水环境影响分析及结论 施工废水影响及结论 项目 施工期集中在旱季, 施工废水主要是施工人员生活废水 ,由于使用 卫生旱厕, 主要污染物 CODcr、悬浮物、动植物油 浓度不高,简单处理完全回用于绿化,对周围水体无不利影响。 运营期废水影响及结论 ( 1) 生产废水 本项目 生产用水 工序包括浇灌、喷灌、滴灌、产品加工漂洗用水,全部是亏水工序,主要由项目区地下抽水供给,雨水收集池收集部分雨水补充;其中浇灌、喷灌、滴灌每年耗量 50 万吨,全部蒸发损耗,无废水外排;产品加工漂洗用水每年耗量 3 万吨,全部回用于水泥池内的有机肥制作,无废水外排。 ( 2)生活污水 多数 职工不在 厂 内 住 宿, 只在厂内用工间餐,每天有几十人在场内值班住宿, 使用卫生旱厕 ,生活用水量按 10000m3/a 计,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 7000m3/a,由于使用旱厕,该部分生活污水有机污染物浓度不高,处理全部满足绿化 ,绿化不足用水由 雨水收集池补充;无生活污水外排。 综上所述 ,本项目 运营期 无废水 外排 ,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和地下水环境无影响。 26 五、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及结论 施工期固废分析及结论 施工期固体废物 就地回填;生活垃圾量小,就地作无害化处置;旱厕污泥委托当地农民清掏用于绿化和农业种植用肥;施工固体废物完全妥善处置,对周围环境无不利影响。 运营期固废分析及结论 运营期 本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 植物残骸、生产包装材料、生活垃圾、旱厕污泥。 植物残骸完全用于制作有机肥,回用于种植和土壤改良,生产包装材料固废完全回收利用;生活垃圾量 小,因地制宜作无害化处置;旱厕污泥委托当地农民清掏用于绿化和林业种植;固体废物完全妥善处置,对周围环境包括土壤无不利影响。 27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国家、省、行业) 一、 **市环境保护局审批意见( **号) **市环保局“ **号”环评批复中,共两条意见,其中对项目的环保要求有 9 点,项目执行情况及完成评价详见表 6,具体批复内容如下: **公司: 经审查,你们提出的审批《核桃良种产业化及示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的申请,符合国家及我省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的 有关规定。 我局决定准予行政许可,并要求如下: 该项目以 **等 5 个核桃品种为主要品种,建立生物育种和示范基地共 5140 亩,推广核桃新品种并进行产业化开发;该项目的建设必须认真落实“报告表”中提出的各项环保对策措施,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 加强施工期管理,土方开挖、车辆运输中要防止扬尘污染。 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必须经处理达标后用于绿化,不外排。 施工固废要妥善处置,生产和生活固体废物要综合利用,不对外环境造成影响。 项目区不建设大型建筑物和构筑物,道路、基础 设施、辅助工程不作深度开挖。 28 项目在施工建设和运营期间,必须采用植物覆盖和工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生态保护,面积应不少于占地面积的 60%以上。 借鉴有机种植技术,合理施用农药、化肥,降低土壤农残含量。 项目建成后,必须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验收后,方可投入营运。 请 **县环保局负责该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 二、 **县环境保护局意见 **县环保局在文本的“下级保护部门意见”中对该项目只有一条意见 —— 同意上报审批。 29 表 6 环境保护措 施执行情况 项目 阶段 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审批文件中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 措施的执行效果及未采取措施的原因 设 计 阶 段 生态影响 —— —— —— 污染影响 —— —— —— 社会影响 —— —— —— 施 工 期 生态影响 ( 1)项目在施工建设和运营期间,必须采用植物覆盖和工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生态保护,面积应不少于占地面积的 60%以上。 已满足 建设单位已采取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对生态进行保护,保护面积大于占地面积的 60%。 ( 2)充分利用地形布局功能分区,不 建大型建筑物和构筑物,道路、基础设施、辅助工程不作深度开挖。 已满足 场地职工食堂、办公、宿舍等区域均为小规模小型建筑。 ( 3)施工期开挖土方旱季作业;开挖截洪排灌系统,开挖雨水收集储存沉淀池,绿化覆盖地表,降低裸露面积;基建固化地表;控制水土流失。 已满足 现场调查表明项目施工期间采取了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未加剧区域水土流失情况。 ( 4)施工期开挖土方旱季作业;防止径流对采土场和排土场的冲刷和侵蚀。 已满足 现场调查表明项目施工期间采取了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未加剧区域水土流失情况。 ( 5)道路、办公值班生活区等 已满足 各建筑物的施工充分利 30 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建设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充分利用地形地表地质特征实施建设方案。 用了地形特征,未进行大规模土方开挖。 ( 6)施工建筑垃圾、林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妥善处置,避免增大项目区地表扰动。 已满足 项目施工期间各固废合理处置,未外设弃土场。 ( 7)施工固废就地无害化处理;地表大部绿化固化,减缓深度地表扰动。 已满足 施工固废已合理处置,60%以上地表已经绿化、固化。 污染影响 ( 1)废水完全收集处理回用施工。 已落实 现场走访调查表明项目施工期未对区域地表水造成影响 ( 2) 施工建筑垃圾就地分类,无害化处置,回填道路。 已落实 现场走访调查表明项目建设期未外设弃渣场,建筑垃圾场内回填,未外排。 ( 3)加强施工期管理,土方开挖、车辆运输中要防止扬尘污染。 已落实 走访调查表明项目施工期间并未对区域大气环境造成大的不良影响。 ( 4) 请 **县环保局负责该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 已满足 据调查,项目在施工期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无不良环境纠纷案件记录在案。 社会影响 —— —— —— 31 运 行期 运 行 期 生态影响 ( 1) 规划控制项目区面积,确定项目区合理位置,确保项目区周边足够面积的同质生态空间,项目区原有少量飞鸟类、蛇类、虫类小型动物邻近迁徙周围同质生境。 已落实 项目严格按照规划设计要求,在划定区域内进行建设,项目建设未造成区域任何物种的锐减或消失 ( 2) 工程地表固化尽量集中利用项目区内部分荒地,不存在生物量的 消耗和损毁。 已满足 项目建设未造成区域任何物种的锐减或消失,区域生物量较施工前增加。 ( 3)项目区内有林地修补和保护不引入其它外来乔、灌、草植物种类,不改变原有林地植物种类结构。 已满足 项目区内有林地的修补和保护主要树种为当地广布的 雪松 ,未 改变原有林地植物种类结构。 ( 4) 对轮歇旱地和部分荒地的林业利用开发,引入 **系列核桃良种育苗和栽培,项目区内功能区分隔的辅助植株和防护林带,同时增加项目区内生长植物的种类,提高生物多样性丰富度。 已满足 项目区引入核桃良种育苗和栽培 5140 亩,在项目区内 功能区分隔地带种植了防护林带约100 亩。 防护林带主要树种有楠木、杜英、红叶李、雪松、滇朴、含笑、银杏、广玉兰、合欢等,增加了项目区内生长植物的种类,提高了生物多样性丰富度。 ( 5) 工程水保措施包括项目区截洪和排灌沟渠管网系统、集水储水沉淀池、功能区分隔构已满足 示范园区目前已合理设置截洪和排灌管网系统,并覆盖整个种植 32 运 行 期 筑物、废水回用系统。 区。 同时设置集水、储水池 3 个,废水回用系统一套。 ( 6) 生物水保措施包括项目区原有林地植被的修补和保护、整理利用全部轮歇旱地和部分荒地,大量新增植被覆盖面积,提 高项目区植被覆盖率,减少地表裸露的面积和暴露的时间。 已满足 项目区西侧设有专门的保护林地, 全部轮歇旱地和部分荒地被整理利用作核桃良种育苗和栽培用地,植被覆盖率超过 60%。 ( 7) 开挖雨水收集池;道路和其它附属工程地表固化。 已满足 示范园区现有雨水收集池一个,容积 5 万 m3,道路和其他附属工程地表已经固化。 ( 8) 林业作业规范化,尽量减缓对地表的扰动。 已满足 示范园区对核桃林和防护林带的种植、管理规范,对地表扰动轻微。 ( 9)借鉴有机种植技术,合理施用农药、化肥,降低土壤农残含量。 基本 满足 园区目前尚未开展有机种植技术,但对病虫害防治和土壤增肥综合利用物理方法和有机肥料,降低了土壤中农残含量。 污染影响 ( 1) 产品漂洗废水完全回用于制作有机肥,回用于种植和土壤改良。 —— 目前产品加工车间未建设,无产品漂洗废水排放。 ( 2) 建立完善截洪排灌系统,因地制宜收集储存部分雨水,回用补充生产作业和绿化。 已落实 目前园区已设置覆盖种植区的截洪排 灌管网 ,已设置雨水收集池 33 一个,容积 5 万 m3,雨水收集后回用于灌溉及绿化。 ( 3) 使用 卫生旱厕, 低 污染物浓度 生活废水 简单处理完全回用于绿 化;防止污水排放。 已满足 现场调查表明,示范园区全部使用旱厕,生活污水全部回用于灌溉核桃林,未外排。 ( 5) 脱油烟机处理食堂油烟。 已满足 现场调查表明,示范园区食堂已设置油烟处理装置。 ( 6) 服务营运期包装运输材料、田间林间作物残骸分类回收或制作有机肥,资源化,减量化,剩余部分就地作无害化处置。 —— 目前加工车间尚未建设,无生产固废产生及排放。 ( 7) 生活垃圾量小因地制宜无害化处置。 不满足 园区生活垃圾产生量少,但处置设施尚不完备。 ( 8) 旱厕污泥委托农民清掏用于绿化和林业种植。 已满足 园区旱厕污 泥委托农民清掏后用于绿化和林业种植。 ( 9) 固体废物完全妥善处置,不污染环境包括土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