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防雷接地电气安装施工方案_secret(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柱主筋(不少于 4根)焊好,并在室外地面以下,将主筋预埋好接地连接板,清除药皮,并将两根主筋用色漆做好标记,便于引出和检查,同时做好记录。 如下图所示 : 接地干线安装: 接地干线应与接地体连接的扁钢相连接,分为 室内与室外连接两种,室外接地干线与支线一般敷设在沟内。 室内的接地干线多为明敷设,但部分设备连接的支线需经过地面也可以埋设在混凝土内。 具体安装方法如下: 1 室外接地干线敷设: ( 1) 首先进行接地干线的调直、测位、打眼煨弯,并将断接卡子(或测试点)及接地端子装好。 ( 2) 敷设前按设计要求的尺寸位置挖沟,挖沟要求见 人工接地体(极)安装 第 2条,然后将扁钢放平埋入。 回填土应压实但不需打夯,接地干线末端露出地面应不超过 ,以便 11 接引地线。 ( 3) 明敷接地线的安装要求: ① 敷设位置不应 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 ② 接地线应水平或垂直敷设,也可沿建筑物倾斜结构平行在直线段上,不应有高低起伏及弯曲情况。 ③ 接地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离地面应保持250~ 300mm的距离,接地线与建筑物墙壁间隙应不小于 10mm。 ⑤ 接地线引向建筑物内的入口处,一般应标以黑色记号 在检修用临时接地点处应刷白色底漆后标以黑色记号 ( 4) 明敷接地线安装。 当支持件埋设完毕,水泥砂浆凝固后,可敷设墙上的接地线。 将接地扁钢沿墙吊起,在支持件一端用卡子将扁钢固定,经过隔墙时穿跨预留孔, 接地干线连接处应焊接牢固。 末端预留或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避雷针制作与安装: 1 避雷针制作与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 1) 所有金属部件必须镀锌,操作时注意保护镀锌层。 ( 2) 采用镀锌钢管制作针尖,管壁厚度不得小于 3mm,针尖涮锡长度不得小于 70mm。 ( 3) 多节避雷针各节尺寸见表。 表 2 针体各节尺寸 项目 针 全 高( m) 12 上节 中节 下节 1000 — — 2020 — — 1500 1500 — 1000 1500 1500 1500 1500 2020 ( 4) 避雷针应垂直安装牢固,垂直度允许偏差为 3/ 1000。 ( 5) 焊接要求详见。 清除药皮后刷防锈漆及铅油(或银粉)。 ( 6) 避雷带以及避雷针都采用 Φ 12镀锌圆钢焊接,单面焊长度不小于 12d,双面焊长度不小于 6d。 支架安装: 1 支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圆钢支架埋深不小于 30mm。 ( 2) 所有支架必须牢固,能承受大于 49N( 5kg)的拉拔力;灰浆饱满,横平竖直。 ( 3) 防雷装置的各种支架顶部一般应距建筑物表面 100mm;接地干线支架的顶部应距墙面 20mm。 ( 4) 支架间距同 ( 7)条。 ( 5) 支架应平直。 水平度每 2m段允许偏差 3/ 1000,垂直度每 3m段允许偏差 2/ 1000;全长偏差不得大于 10mm。 ( 6) 支架等铁件均应做防腐处理。 2 支架安 : 13 ( 1) 应尽可能随结 构施工预埋支架或铁件。 ( 2)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弹线及分档定位。 ( 3) 用手锤、錾子进行剔洞,洞的大小应里外一致。 ( 4) 首先埋注一条直线上的两端支架,然后用铅丝拉直线埋注其他支架。 防雷引下线暗敷设: 1 防雷引下线暗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引下线扁钢截面不得小于 25mm 4mm;圆钢直径不得小于 12mm。 ( 2) 利用主筋作暗敷设引下线时,每条引下线不得少于两根主筋。 ( 4) 引下线应躲开建筑物的出入口和行人较易接触到的地点以免发生危险。 ( 6) 每栋建筑物至少有两根引下线(投影面积小于 50m2的建筑物例外)。 防雷引下线最好为对称位置,例如,两根引下线成 “一 ”字形或 “乙 ”字形,四根引下线要做成 “I”字形。 引下线间距离不应大于 20m,当大于 20m时应再增加引下线。 2 防雷引下线暗敷设做法: ( 1) 首先将所需扁钢(或圆钢)用手锤(或钢筋板子)进行调直或拉直。 ( 2) 将调直的引下线运到安装地点,按设计要求随建筑物引上、挂好。 ( 3) 及时将引下线的下端与接地体焊接好,随着建筑物的逐 14 步增高,将引下 线敷设于建筑物内至屋顶为止。 如需接头则应进行焊接,焊接后应敲掉药皮并刷防锈漆(现浇混凝土除外),并请有关人员进行隐检验收,做好记录。 ( 4)。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