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流域河道综合治理初设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规划,由于投资较大,再加上其它原因,某河的治理也未能实施,河道的防洪能力正逐步下滑。 为拦蓄兴利及减少中下游洪涝灾害, 1970 年在上游 C 境内兴建中型瓦善水库一座,可控制流域面积 35 平方公里,水库于 1977 年 3 月竣工。 另一座中型花家疃水库建于某河支流清水河中游,可控制流域面积 81 平方公里。 水库于 1970 年 5月开工兴建, 8 月主体工程大坝、放水洞、溢洪道竣工。 1973年建成溢洪闸,将粘土心墙加高 米,并将大坝背水坡进行了培土加固,以后陆续对水库除险加固建设,直至 1995 年 20 结束。 第二节 主要洪涝灾害及成因分析 由于历史的原因,某河从未得到过系统完善的规划和治理,所以基本无防洪能力可言。 据 历史记载,仅在 1940年 ~1953 年间,南黄、下初及小观三个乡就发生 4 次洪水漫溢, 3 次决口,造成 10多万亩农田被淹,几千间农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 100多万元。 1974 年 8 月,一次降雨仅106 毫米,即造成险工 28 处,长 2680 米, D、 A 的 4 个公社 82 个村庄受灾,水淹面积达 ,粮食减产 853 万斤,有 2050 户进水,倒塌房屋 158间,潍石、青威公路分别有两处被洪水冲断。 1976 年 8 月,位于 D 北某河支流上的金花桥( 2 米 *24孔)被洪水冲垮, 5 处决口,造成 3 个村庄淹房 600 多户,淹地 1 万多亩,绝产 5000 亩。 1981年 8 月,小观乡发生决口,有 3 个村庄的 500 多户农房进水,淹没耕地 15000 亩,绝产 8000 亩,小观乡扬水站全部被淤,经济损失 10 多万元。 详见表 51。 由此不难看出:洪水不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而且对各市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搞好河道治理的建设是一件利国利民迫在眉睫的事情。 总结历年来的洪涝灾害情况,我们认为某河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流域地处丘陵,地 21 形起伏,河床比降大,遇到大雨时易形成山洪暴发,造成洪涝灾害。 二是流域内山体岩石裸露,土层覆盖比较薄,雨 水渗透量较少,易形成径流,产生洪涝灾害。 三是沿海风雨易同时发生,形成暴雨,产生洪涝灾害。 四是年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降雨大都集中 78 月份,易形成洪涝灾害。 五是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工程未得到有效的治理,防洪能力下降,遇大雨易产生洪涝灾害。 第三节 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某河全长 69 公里,几十年来,为沿岸地区在防洪、供水、农业灌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沿岸地区经济及农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由于河道从未统一规划治理,致使存在安全隐患,历年也多次发生洪涝灾害,对沿岸人民生命财产构 成严重的威胁。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河道淤积严重。 目前河道中下游泥沙淤积,沙丘遍布,并逐年向上游推进,淤积层厚度在 米之间,自坦埠村至入海口,淤积层平均厚度 米左右。 人为侵占河道、拦河造地、河道挖沙现象严重。 人为侵占河道、拦河造地、河道挖沙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下游 A 市的南黄镇与 D 市的小观镇的交界地带,沿岸菜地、耕地向河中延伸,还有淤积的河床及河心处苇草丛生,局 22 部已高出了两岸的耕地,形成悬河,严重地影响了河道的行洪排涝能力。 两岸堤防残、缺、矮、薄很不规则,且时断时续。 A 境内 公里的干流河道,右岸堤防共 30 公里,左岸25 公里。 从坦埠( 10+260)至浪暖口( 0+000)段,两岸堤防较完整,堤顶宽在 2 米左右,堤高约在 米左右;从坦埠至西庄( 43+900)段,尤其是冯家以上,两岸堤防残缺的问题相当严重。 堤坝随着村庄走,堤高在 ~2 米之间。 河道弯道多。 河道上游自西庄( 43+900)至中游( 22+400)段弯道多,水流不畅,两岸侧蚀情况非常严重。 尤其是下初的垒冢前( 38+900)和港南头( 28+400)两处,湍急的水流在此几乎连续转了 4 个 90176。 的急弯,形成左冲右撞 之势,使两岸险工交错出现,从而加重了中下游河床的淤积,同时使两岸水土流失严重。 上游至下游共有 7 座桥。 除两座漫水桥外,其余 5座自上而下为垒冢前屯桥( 34+450),段家大桥( 27+710)、段家下铁路桥、南泥沟桥( 20+090),南黄高速桥( 13+160)。 这五座桥下河道均不同程度的存在淤积及杂草丛生问题,桥长均小于河道实际宽度,不同程度缩窄了河道,使得水流不畅。 综上所述,某河防洪安全存在严重问题,防洪工程基 23 础设施薄弱,不能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一旦失事,后果不堪设想。 由于工程投资较大,我们将分 期分段进行治理, 本期治理从浪暖口入海口起至坦埠村段 桩号为0+000~10+260 公里。 24 第六章 工程设计 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山东省河道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为依据,从某河流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防洪除涝为目的,在现有防洪工程设施的基础上,采取“裁弯取直、清障疏淤、筑堤护砌相结合”的措施,以达到调整洪水流向,稳定河床、排除险工的目的,从而全面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彻底根除由来已久的灾害隐患。 第二节 项目建设设计原则 参照有关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定防洪标准,为全面规划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按照“清障疏淤、筑堤护砌、裁弯取直”的设计方案, 分期对河道进行整治,以全面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保证工程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投资。 实行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分期实施。 分轻、重、缓、急,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防洪能力。 25 第三节 项目建设等级标准 某河为中型山洪河道,根据《防洪标准( GB5020194)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98),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本期河道治理达到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工程等级为四等,永久性主要建筑物为四级,次要建筑物和临时性建筑物为五级。 第四节 工程设计 一、 水面线推求 按天然河道水面曲线采用逐段试算法,自下至上推求。 计算方法: 因属山丘区河流,按高差不超过 米将河道分段,并在河道支流汇入处,设分段点。 河道局部水头损失,因河道逐段扩散,取局部水头损失系数为。 计算公式 Z 上 +α 上 V 上 2/2g= Z 下 +α 下 V 下 2/2g+( J 上 +J 下 ) L/2+H 局 式中: H 局 =ξ 局 ( V 下 2/2gV 上 2/2g) Z 上 、 Z 下 上下游断面水位; V 上 、 V 下 上下游断面平均流速; J 上 、 J 下 上下断面摩阻系数; α 上 、α 下 上下断面动能修正系数; ξ 局 局部损失系数。 26 本河道水面线计算结果见河道纵断面图。 二、过水能力计算 根据第三章推算的设计洪水成果,河道入海口二十年一遇洪峰流量 为 3250m3/s,现状 河 道为复式断面,过水能力计算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 Q=AC Ri 式中: Q— 渠道设计流量( m3/s)。 A— 渠道过水断面面积( m2)。 R— 水力半径( m)。 i— 渠道比降; C— 谢才系数, C=1/nR1/6, n 为渠道糙率。 经计算河道设计断面要素见下表: 某河河道设计断 面要素表( 0+00010+260) 三、堤防设计 (一)堤型选择 桩号 设计防洪流量 m3/s 设计 洪水 位 m 河底 比降 设计 河底宽 m 设计 河底 高程 m 设计 中心 堤距 m 设计 堤顶 高程 m 堤顶宽 m 0+000~ 6+400 3250 1/10000 265 ~ 3 6+400~ 10+260 2800 1/10000 252 ~ 3 27 本着“因 地制宜、就地取材、经济实用、便于施工,满足防汛和管理的要求”的原则,本工程堤身结构采用斜坡式均质土堤。 (二)堤身设计 本工程堤身各部位的结构尺寸的拟定,是通过稳定计算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具体详见某河横断面图。 稳定计算 筑堤材料及填筑标准 本工程为斜坡式均质土堤,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要求,土料宜选用亚粘土填筑土料,粘粒含量控制在15~30%之间,塑性指数为 10~20,且不含植物根茎、砖瓦垃圾等杂质;填筑标准的相对密度不小于。 (三)堤顶高程 堤顶高程按 20 年一遇设计洪水位加超高确定。 堤顶超高按下式计算确定。 Y=R+e+A 式中: Y— 堤顶超高 (m)。 R— 设计波浪爬高 (m)。 e— 设计风雍增水高度 (m),设计潮位中已包括风雍增水高度,不另计算; A— 安全加高 (m)。 波浪爬高 R 28 按照《堤防工程设计规范》附录 C中公式 ,当 m= ~ 时,波浪爬高按下式计算 : LHmKKKR pVp 21 式中: Rp— 累积频率为 p的波浪爬高; K△ — 斜坡的糙率及渗透性系数,根据护面类型按《堤防工程设计规范》表 ; Kv— 经验系数,可根 据 V( m/s)、堤前水深 d(m),重力加速度 g(m/s2)组成的无维量 v/ gd ,按《堤防工程设计规范》表 — 2确定; Kp— 爬高累积频率换算系数,可按《堤防工程设计规范》表 确定,对允许越浪的堤防爬高累积频率。某小流域河道综合治理初设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安全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 ( 1)项目经理主要职责 ① 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全面管理本项目范围内的施工安全、交通安全、防火防盗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 “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的方针。 ② 负责建立统一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保安全监察人员的素质和 数量。 ③ 坚决按规定配发和使用各种劳动保护用品和用具。 ④ 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生产承包责任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奖惩分明。
9 2 ) 2 0 .7 1 .4P kW kW ; 30(92) 0Q 10. 生活区照明:照明 3 0 ( 1 0 1 ) 2 0 0 0 .8 1 6 0P kW kW ; 3 0 ( 1 0 1 ) 16 0 0. 48 76 .8 v a rQ k W k 取全厂的同时系数为: , ,则全厂的计算负荷为: 7 1030 30 i 30 i1 +
推土机、振动压路机进行坝体土方填筑施工 ,土源从临近山体组织,其土质为红砂岩,施工时注意控制土的水分,要防止地表水浸入,用推土机分层推进整平, 回填土每层 施工厚度为 500MM,层层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夯实, 碾压夯实 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 土方填筑。 坝体防渗处理按图施工,具体施工参照填埋区防渗施工 方法。 (二 )、 拦渣 石坝施工
了当前经济发展情况下各类建筑物的负荷密度。 若已知建筑面积 A(m178。 ),并查表 2 得到同类建筑的负荷密度指标 ( W/m178。 ),可根据下式估算出计算负荷的大小: APC ( 1) 各类建筑物用电指标如表 2所示。 表 2 各类建筑物的用电指标 建筑类别 用电指标( W/m178。 ) 建筑类别 用电指标( W/m178。 ) 公寓 30~ 50 医院 40~ 70 旅馆
第 8 页 共 22 页 0 0 0/fR t t t () 式中 t0—— 毛坯的壁厚; f t —— 旋压件的壁厚。 旋压变形只发 生 在工件与旋轮的接触面附近的一个很小的范围内,金属在受压后同时向三个方向流动: 图 (1)沿旋轮圆角反向流动,使工件增长,这是基本的流动方向; (2)向旋轮的前方流动,使旋轮前方材料隆起,并引起扩径,带来一系列不利因索
K32 型 功率: 3000KW 出口电压: ( 3)锅炉主要技术参数: 锅炉额定出力: 40t/h(最小出力 35t/h) 锅炉设计热效益: n=80﹪ 过热蒸汽温度: 310℃ 锅炉排烟温度: t≦ 100℃ 锅炉进水温度: t=104℃ 锅炉额定工作压力: p=(ata) 36 锅炉 内部烟气阻力损失: 1000pa 本余热发电项目自备电厂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有效节能环保项目,本项目规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