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导弹电器舱壳体旋压加工工艺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第 8 页 共 22 页 0 0 0/fR t t t () 式中 t0—— 毛坯的壁厚; f t —— 旋压件的壁厚。 旋压变形只发 生 在工件与旋轮的接触面附近的一个很小的范围内,金属在受压后同时向三个方向流动: 图 (1)沿旋轮圆角反向流动,使工件增长,这是基本的流动方向; (2)向旋轮的前方流动,使旋轮前方材料隆起,并引起扩径,带来一系列不利因索,但一般情况下金属在这个方向的流功数量很少; (3)沿周向 流动,引起工件纵剖面的扭曲,但金属在这个方向上的流动数量也很少。 显然,在实际生产中应尽可能促进金属在上述第一个方向上的流动,而减少在后两个方向上的流动。 道次减薄率的选择原则 旋压道次的确定 多道次旋压可以降低每次旋压的旋压力、提高模具的寿命和提高旋压变形的总减薄率。 但是,多道次旋压显然降低了旋压生产率,因而,旋压次数以尽可能少为原则。 根据零件结构和要求的不同,旋压次数一般为 1~ 4 次。 如果采用多轮错距旋压,则既可基本保留多道次旋压的优点,又不致降低旋压的生产率,因而被认为是较先进 的方法,但旋压机的结构较复杂 [12]。 中北大学 2020 届毕业设计 说明书 第 9 页 共 22 页 根据某些工厂的实践经验,筒形件一次旋压的减薄率宜取 30﹪~ 50﹪,并以40﹪较为合适。 对于薄壁件,当壁厚为 ~ 毫米时,一次旋压的减薄率以 30﹪~ 40﹪为宜;当壁厚为 ~ ,一次旋压的减薄率以 20﹪~ 25﹪为宜。 但一次旋压的减薄率不宜过小,否则旋压件的回弹量太大,影响旋压件的精度。 锥形件旋压中一次旋压的锥角减小量以不小于 10176。 为宜。 材料进行强力旋压时的壁厚减薄率,有总减薄率和道次减薄率两种。 总减薄率不是各道次减薄率的简单总和,而 是各道次减薄率以一定形式的组合,其关系如式 所示: 1 2 0l n ( 1 ) l n ( 1 ) l n ( 1 ) l n ( 1 )nR R R R () 总减薄率决定于旋压工艺的安排。 在这里,我们主要研究道次减薄率,即在一次旋压行程中减薄率大小对旋压变形的影响。 在旋压生产中,采用大的减薄率显然可以减少旋压次数,提高生产效率,并可获得较显著的强化材料的效果。 但是,减薄率除受到材料可旋性和旋压设备能力的限制外,在工艺上还受到旋压件精度要求的限制 [13]。 如所周知,材料在旋压时的隆起与减薄 率的关系十分密切。 随着减薄率的增大,材料的隆起迅速增大,导致旋压件表面质量的下降。 减薄率过大时,由于材料隆起严重,将使旋轮下的局部变形处于不稳定状态,从而不仅大大的增大了旋压力,而且使旋压无法正常进行。 根据国外对圆筒形零件的旋压试验结果 (AD25gO22)可知:当减薄率在 30%以下的范围内变动时,旋压件的壁厚偏差和内径偏差随着减薄率的增大而有所减小;当减薄率大于 30%时,旋压件的壁厚偏差和内释偏差都随着减薄率的增大而明显增大。 而且其增量越来越大。 因此,为了保证旋压件的精度,一般认为一次旋压的减薄率以 30 如左右为好。 另外,根据国外莱脱公司的试验,证明许多材料在一次旋压中取减薄率为 30~40% (个别材料为 20~ 30% )时,可达到最高的旋压件尺寸精度。 对除铝合金外的普通材料进行筒形变薄旋压时,一道次的壁厚减薄率可以达到~ ,但是考虑到旋压 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而取 R= 为限 [14]。 要达到更大的壁厚减薄率就需要进行多道次旋压。 如果每道次都要改变旋轮形状而更换旋轮就会降低生产率。 中北大学 2020 届毕业设计 说明书 第 10 页 共 22 页 表 不同材料在一次强力旋压中的减薄率 把旋轮顶端圆角半径ρ取为工件壁厚 t0的十倍以小,就可以用一个旋轮完成全部道次。 在多道次旋压时后期道次的壁厚减薄率可以加大。 这是因为初期道次的壁部厚,旋压力大,而且随着成形率的增加材料的隆起变小。 由于铝合金一道次的减薄铝可以达到 ~ ,设毛坯的总减薄率为 ,设各道次的平均减薄 率 为 R ,分三道次旋压。 根据 nR 与 0R 的关系:( n为道次数) 1 2 0l n ( 1 ) l n ( 1 ) l n ( 1 ) l n ( 1 )nR R R R 得 : 03 ln (1 ) ln (1 )3 ln (1 ) ln 0 .2 50 .3 7RRRR 根据经验越往后,道次越可以加大。 中北大学 2020 届毕业设计 说明书 第 11 页 共 22 页 故使 1 2 3 ,R R R, 32 l n( 1 ) l n( 1 ) l n 代入计算得 即 第 一二道次减薄率相等为 , 第 三道次的减薄率为。 要加工成半成形件,旋压之前需要留出一定的余量,根据旋压加工经验在两端端面留大约 58mm=40mm 的余头。 3 旋压加工方式的选择 加工 方式的选择 用正旋压法旋压筒形件时,金属向未成形的自由端流动,变形阻力较下,故不易产生金属堆积,贴模性较好,因而制品内径公称和椭圆度比较小,纵向失稳的可能性也小,此外,可改善旋压工具的工作条件,降低主轴传动装置和进给装置的功率。 但是,旋压过程中所需的扭矩是由已旋压的 壁部传递的,其大小随减薄率的增大而增大,因而扭矩传递受到限制,也是就是旋压道次减薄率受到限制。 大的道次旋压减薄率容易造成制件与芯模间的相对运动,从而使制件扭伤,此外,筒形件的长度受芯模的长度和纵向进给行程的限制。 虽然有以上的缺陷,但可以克服,在本课程设计中,基于多方面考虑,选用外旋正旋方式。 4 工件计算 如前所述,旋且三件的工艺计算依据塑性变形体积不变条件。 因而工艺计算中必定会遇到旋压件的体积计算问题。 由于旋压件一般都是空心件,因而其体积的基本计算方法;是外形体积减内形体积。 当旋压件形状较复杂时,需将外形 和内形分别划分为若干简单几何体,将各简单几何体计算的体积相加,即得总的外形和内形体积。 下表列出了几种常见旋转几何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其中弧形体计算公式中的角度单位为弧度,计算时应注意。 强力旋压零件的形状一般非常接近于成品零件,但旋压件制造精度有一定限制,往往在某些部位不能完全满足成品的要求,而需要通过机械加工的方法加以修整。 因此,零件的某些部位必须加上必要的加工余量,特别是当旋压技术掌握还不中北大学 2020 届毕业设计 说明书 第 12 页 共 22 页 够熟练和生产不够稳定时,更应该必要的机加修整。 加工余量的大小根据成品零件的精度要求、旋压件的制造精度和机加修正的工序来 确定。 旋压件的机加修正一般只需要 1~ 2道加工工序,余量约为 1~ 2mm。 基于旋压工艺的变形特点,在旋压件的两端一般成形精度较差,例如有材料回挤、喇叭口及材料失稳等现象。 为了保证得到较高精度的旋压件,在旋压件的两端。某导弹电器舱壳体旋压加工工艺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了当前经济发展情况下各类建筑物的负荷密度。 若已知建筑面积 A(m178。 ),并查表 2 得到同类建筑的负荷密度指标 ( W/m178。 ),可根据下式估算出计算负荷的大小: APC ( 1) 各类建筑物用电指标如表 2所示。 表 2 各类建筑物的用电指标 建筑类别 用电指标( W/m178。 ) 建筑类别 用电指标( W/m178。 ) 公寓 30~ 50 医院 40~ 70 旅馆
规划,由于投资较大,再加上其它原因,某河的治理也未能实施,河道的防洪能力正逐步下滑。 为拦蓄兴利及减少中下游洪涝灾害, 1970 年在上游 C 境内兴建中型瓦善水库一座,可控制流域面积 35 平方公里,水库于 1977 年 3 月竣工。 另一座中型花家疃水库建于某河支流清水河中游,可控制流域面积 81 平方公里。 水库于 1970 年 5月开工兴建, 8 月主体工程大坝、放水洞、溢洪道竣工。
安全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 ( 1)项目经理主要职责 ① 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全面管理本项目范围内的施工安全、交通安全、防火防盗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 “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的方针。 ② 负责建立统一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保安全监察人员的素质和 数量。 ③ 坚决按规定配发和使用各种劳动保护用品和用具。 ④ 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生产承包责任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奖惩分明。
K32 型 功率: 3000KW 出口电压: ( 3)锅炉主要技术参数: 锅炉额定出力: 40t/h(最小出力 35t/h) 锅炉设计热效益: n=80﹪ 过热蒸汽温度: 310℃ 锅炉排烟温度: t≦ 100℃ 锅炉进水温度: t=104℃ 锅炉额定工作压力: p=(ata) 36 锅炉 内部烟气阻力损失: 1000pa 本余热发电项目自备电厂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有效节能环保项目,本项目规模为
的表面光洁度。 另外,还可加工高硬度模块,还具有温升低、热变形小等优点。 高速铣削加工技术的发展,对汽车、家电行业中大型型腔模具制造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它已向更高的敏捷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3)模具扫描及数字化系统 高速扫描机和模具扫描系统提供了从模型或实物扫描到加工出期望的模型所需的诸多功能,大大缩短了模具的在研制制造周期。 有些快速扫描系统,可快速安装在已有的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上
用,不得考虑措施费、规费、税金等,但招标文件另有规定的除外,并依据招标文件给定的格式,进行综合单价的分析。 ( 3)其它项目报价包含招标 范围中未完善和修饰部分。 ( 4) 清单中材料无型号的材料价格按国产中高档自行考虑,但必须写明生产厂家、品牌、规格、型号。 ( 5) 投标人须严格按照所给清单进行 填报,不得擅自更改清单顺序、单位、数量和格式,小数点以后保留 2 位。 ( 6)执行中标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