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20万吨铅锌金银矿采矿方法课程设计(上向分层充填法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11214Ⅲ ⅢⅠⅠⅡⅡⅢⅢ分段凿岩阶段出矿嗣后充填法 采矿技术经济比较 根据以上初步设计计算并结合类似国内外矿山,对所选采矿方法的技术经济比较,详见下表 采矿方法方案技术比较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方案一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 方案二 分段凿岩阶段出矿嗣后充填法 备注 1 采场生产能力 160 170 2 矿石损失率 % 3 矿石贫化率 8%9% 4 采矿技术和设备难易程度 设备机动灵活 充填工艺复杂 设备维护难 充填工艺复杂 5 通风条件 好 好 6 安全条件 安全性好 巷道内安全性好 7 采切比( m/kt) 2022 8 主要耗材 水泥( kg/t) 1315 较少 木材( m3/t) 较少 9 采矿综合成本 (元 /t) 135140 120125 14 采矿方法终定 通过对以上两种方案的详细技术经济比较,可以看出两种方案的采矿成本相差不 是很 大,都能够比较安全的作业。 第二种方案采准切割工程量相对第一种方 案较小,但是矿石的损失贫化 远高于前者 且回采率也是远低于前者。 由于 本铅锌金银矿山 , Pb品位 为 %。 Zn品位 为 %; Au品位 为。 Ag品位 为。 S品位 为 %,为高品位矿山, 价值高,从经济和充分利用资源的角度考虑,相等条件下应优先选用损失贫化小的方案, 而且在机动灵活性、井下设备维修难易以及机械化智能化考虑, 本次设计选择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方法 为最佳方法。 结构和参数 矿块布置和结构参数 矿块垂直于矿体走向布置,长度为矿体水平厚度,阶段高度 60m;矿房、矿柱交替布置,矿房宽度为 12m,矿柱宽度 8m;将阶段划分为分段,分段高度 9m,每个分段负责 3 个分层,分层高度 3m;先采矿柱,后采矿房,矿块底部构筑 5m 厚的人工混凝土假底,以保证下阶段的回采安全;回采过程中,最小控顶高度 2m,最大控顶高度 5m,矿柱采用较高灰沙比进行充填,矿房采用较低灰沙比进行充填(降低充填成本),各分层待充填体渗水平场完毕厚后,铺设 板,以利于上分层回采时无轨设备的行走。 布置的依据 矿块的布置 15 使 用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时当矿体厚度小于 15m时,采用沿走向布置;当矿体厚度大于 等于 15m时,采用垂直走向布置。 由于矿体厚度 15m,属于 中厚 矿体 与厚大矿体的分界线。 出于安全和设备考虑,故本设计选用垂直走向布置 较适宜。 阶段高度、分段高度和分层高度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方法在国内矿山中阶段高度一般取 30~ 60m,矿体倾角和厚度变化小,矿体形态规整,为减少采准切割量,提高生产效率,采用 60m。 分段高度主要考虑到铲运机的爬坡能力、分层的高度以及参照新桥硫铁矿的方案,三个分层高度作为一个分段高度。 分层高度主要是因为凿岩设备 YSP45 钻孔的深度的影响和安全作业的要求,分层高度布置为 3m。 矿房矿柱的尺寸 矿房和矿柱的尺寸主要取决于矿石和围岩的稳固性。 国内矿山垂直走向布置矿房的宽度一般为 8~ 12m,此矿山矿石和围岩均比较稳固,矿房可选 12m。 用充填法回采矿柱时矿柱宽度一般为 6~ 8m。 工作面结构形式 崩下的矿石通过铲运机运至分段的溜井,为方便无轨设备铲运机在工作面出矿,工作面底板要铺设。 第三章 矿块的采准与切割工作 采准巷道的布置 由于矿石品位高、有自燃性,为了减少矿柱损失且满足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的工艺要求,采用下盘脉外阶段斜坡道采准方式。 16 主要 采准工程有斜坡道、分段运输平巷、阶段运输平巷、分层联络道、分层出矿进路、充填回风井、溜井及穿脉等矿石回采工作必不可少的巷道。 斜坡道 从每个阶段运输平巷掘进一条斜坡道至下一阶段的运输平巷,它是铲运机及人员、材料设备在不同分段,不同阶段之间实现自由快速移动的重要通道。 因需要布设必要的管线电缆,且要考虑行人需要。 因此,其规格 ,转弯半径取 10m15m,坡度取 20%。 斜坡道采用折返式,布置,布置在矿体的下盘。 分段运输平巷 分段平巷沿矿体走向布置,负责分段矿房的出矿。 每个分段平巷负责三个分层的回采,垂直距离为。 为保证分层出矿进路坡度满足无轨设备爬坡能力要求,分段平巷距矿体下盘 20m左右,且与分层出矿进路之间的内侧转弯半径保证 ,断面尺寸与斜坡道( )相同 阶段运输平巷 阶段运输巷道服务于整个阶段和上一阶段,每个阶段应布置一条。 由于服务年限较长,单轨运输,巷道较宽,故断面采用的三心拱形。 分层联络道 每个分层均布置一条分层联络巷,沟通采场和分段平巷。 其中,下向分层联络巷为运矿重车上坡,坡度取 12%;上向分层联络线为运矿重车下坡,坡度取 15%。 分层联络巷应布置在采场的中央,以利于17 铲运机作业,且采场开口阶段作业效率高,采场两侧边界易于控制。 分层出矿巷道 下向分层出矿进路采用普通掘进方法形成,水平分层出矿进路则在向下的分层出矿进路顶板挑顶形成,而上向出矿进路则由水平出矿进路上挑形成。 挑顶崩落的废石,可用来充填该分层出矿进路。 分层出矿进路断面规格同样要求满足无轨设备运行安全、方便,与斜坡道相同( )。 分层出矿进路布置在采场中央,以利于铲运机作业,且采场开口阶段作业效率高,采场两侧边界易于控制。 采场充填时,用木板封闭分层出矿进路。 充填回风井 充填回风井是采场通风和下放充填料的重要通道,位于靠近下盘的矿体中,一方面,可以用来下放充填料浆及回风使用,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探采结合,充分摸清阶段上部的矿体分布情况;断面尺寸为 ,沿矿体倾向布置,倾角为矿体倾角。 溜井 考虑到铲运机有效运输距离 150m,放矿溜井间距 140160m,同时服务于 78个矿块,断面尺寸为 Ф ,为了减少 卸矿横巷的长度,采用倾斜溜井;为了防止上下分段卸矿相互干扰,卸矿横巷与放矿溜井间用分支溜井连通。 穿脉 穿脉位于矿房或矿柱中央,起到探矿、连通相邻矿脉、通风及铲18 运机运行的作用,断面要求与斜坡道断面相同( )。 切割巷道的布置 切割工作主要是拉底,不另外打巷道,以采准工程中的穿脉( 采准切割合二为一) 为自由面和补偿空间扩大到矿房底部全面积形成拉底空间,以穿脉为自由面用 YSP45 上向式凿岩机向两边扩帮至采场两边边界, 局部出矿后,向上一分层挑顶形成 的控顶高度。 然后,砌筑 ,剩 空间。 砌筑假底时,要预先铺设好脱滤水管,并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加一些钢筋。 主要运输设备 铲运机 由 SANDVIK TAMROCK 公司生产的 TORO 系列铲运机有着安全、可靠、舒适和高效的优点,为了满足矿山生产能力要求,本设计中选用TORO400E型铲运机, 3台正常生产, 2 台备用,该型号电动铲运机的主要技术参数见 表 31 TORO400E型铲运机主要参数表(表 31) 斗 容 ( m3) 额定载重( t) 铲取 力 ( KN) 最小转弯半径 ( mm) 外形尺寸 ( mm) 最大卸 载高度 ( mm) 最小卸 载距离 ( mm) 理论生 产能力 (万 t/台 年) 内侧 外侧 长 宽 高 204 3530 6635 9680 2485 2395 1600 1545 1922 电机车与矿车 根据该矿山 20 万吨 /年的设计生产能力,选用 ZK106/250 型电机车(主要参数见表 32) 配 YCC2( 6)型测卸式矿车(主要参数见19 表 33)。 ZK106/250型电机车主要参数表 (表 32) 粘着质量( t) 轨距( mm) 直流电压( v) 牵引 力( KN) 牵引 速度( km/h) 主要外形尺寸( mm) 受电器 工作高 度( m) 总长 宽度 牵引高度 轨面到 顶棚高 10 600 250 4660 1354 430 1550 YCC2( 6)型测卸式矿车主要参数表(表 33) 车箱容积( m3) 轨距 ( m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