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松县曲松河整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色的连续的生态绿地和城区临水公共活动空间。 其结果第一可塑造城区曲松县曲松河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9 山水城市的鲜明形象,解决城区 因 缺乏 管理而导致 集中公共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面貌 遭到破坏的现象发生 , 从而 使城区环境更优美、功能更合理;第二 可以更好地维持 城区发展良好的 绿地系统布局。 拟建曲松县曲松河整治工程对文物、树木等的保护 本工程曲松河风光带及周边用地未发现需特殊保护的文物古迹,名树古 木等。 曲松县曲松河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0 第三章 项目影响区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规划 项目位置及影响范围 曲松县曲松河整治工程位于本项目位于曲松河 沿岸。 曲松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中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南岸。 总面积 平方千米。 全县有 万亩耕地, 万亩草场。 四面高山环绕,河谷狭窄纵横。 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 4200 米。 县城海拔3896 米,县城距山南地区所在地泽当镇 57 公里,距贡嘎机场 147 公里,距拉萨 248 公里。 自建成以来,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均取得了巨大成就。 目前,句容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财 政收入、国民收入不断增长,交通基础设施及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等方面也在持续发展。 曲松河 作为 曲松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承担着引领全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规划开发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项目影响区社会经济状况 曲松县曲松河整治工程项目的立项和建设需服从并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通过项目的建设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因此,准确地分析项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的水平和特征,是论述项目建设必要性的基础。 行政区划及人口 曲松县辖 2 个镇、 3 个乡, 21 个行政村。 总人口 16783 人(其中曲松县曲松河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农牧业人中 14427 人,占 总人口的 93%),目前,曲松县境内共有藏、汉、回、洛巴、门巴五个民族,其中藏族占 99. 5%,除藏族外,其他各族主要集中在县城周边。 旅游景点及自然资源 曲松 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城 区南 侧 坐落着著名的 拉加里王宫 , 是吐蕃王室外后裔家庭势力在历经萨迦和帕竹政权后保留下来的王权象征。 位于曲松县境内香卡拉山北麓的玉如寺,依山崖而建,独具特色。 主城区作为旅游服务中心和游客集散地,承担着服务游客、展示地区风貌的重要作用。 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 曲松 面貌巨变,取得了令 人瞩目的成就。 城镇建设 在城市建设上,曲松人强调团队的力量,上下同欲,奋发作为,形成“建则一流,创则必成”的精神,科学规划,加快城市建设,保证城市和谐有序地发展。 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建设城市道路网,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曲松县曲松河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项目影响区规划概况 曲松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根据目前发展状况, 曲松 仍然处在重大机遇期,具备很多发展优势,一是 “保增长、扩内需 ”的政策机遇。 二是市场变化带来的倒逼机遇。 三是区位交通优势更加突出。 四是企业家投资 曲松 的信心显著增强。 曲松县城市总体规划 曲松 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中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南岸。 总面积 平方千米。 全县有 万亩耕地, 万亩草场。 四面高山环绕,河谷狭窄纵横。 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 4200 米。 县城海拔3896 米,县城距山南地区所在地泽当镇 57 公里,距贡嘎机场 147 公里,距拉萨 248 公里。 曲松县曲松河整治工程的 建设将加强 曲松 与 周边 地区的联系,提升 曲松 在 山南地区 的地位。 曲松 位于 山南地区 都市圈的核心圈层,在都市圈功能调整的过程中, 曲松 应该发挥其比较优势,依托 泽当 、发展 曲松 ,同时也服务于泽当 ,促进都市圈整体实力的提升。 曲松 是 山南地区 有机组成部分,其开发也将逐步成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 曲松县曲松河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第四章 曲松县城市绿地系统现状与发展规划 曲松县绿地现状与分析 绿地现状 近年来,随着 曲松县 城市绿化的全面推进,特别是公园建设、城市道路、水系的绿化等多项工程的实施,市区绿化有了很大的发展。 园林绿化也有了较大的投入,绿地面积有了明显的增加, 现状城区 各类绿地面积 不断增加。 现状分析 城市绿化是促进城市文明,保障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积极推进绿化重点、骨 干工程建设,落实资金,协调矛盾。 经过努力,曲松县城市园林绿化取得了一定成绩, 城市绿地虽未形成系统网络,但在规模和数量上逐步加强 ,但与区内绿化先进城市,与创建园林城市标准相比仍有相当的差距。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 主要问题: ( 1)绿地系统不完善,绿地布局不科学。 点状、块状绿地建设虽已初见成效,但缺乏线型绿化空间,绿地建设还未形成系统。 ( 2)现状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距国家指标有差距,这与《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以及创建园林城市和建设小康社会的绿地指曲松县曲松河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标 还有一定的距离。 ( 3)绿地构成比例失调, 分布不 均,结构欠合理, 生产 、 防护绿地严重不足。 防护和生产绿地的用地指标均未达到国标要求,生产防护绿地比例明显偏低。 ( 4)单位绿化发展很不平衡。 单位绿化对城市总体绿化水平起着极大的作用,是改善单位环境质量和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生态效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曲松县单位绿化取得一定成绩,但绿化达标率不足 30%,离园林城市的标准尚有较大差距。 单位绿化发展水平亦参差不齐,绿化意识有待提高。 ( 5)绿化标准较低,绿化档次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限制条件: 在城市建设中,对利用自然山水条件创造城市景观不够。 没有 树立生态园林的观念,在城郊大环境中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 由于规划设计和组织施工相脱节,使城区居住人口越来越密集,绿化建设 欠账 增多,未能形成有机的生态绿地系统,拓展城市绿地空间受限。 城市绿地发展优势与动力。 虽然城市绿地的发展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发展动力。 ( 1) 良好的山水城市骨架。 ( 2) 适宜的自然环境条件。 ( 3) 丰富的园林植物资源。 曲松县曲松河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 4) 良好的城市园林绿地基础。 ( 5) 快速发展的经济后盾。 ( 6) 政府决策机构的重视。 曲松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 地系统结构布局规划 依托 曲松 城市现状绿化用地布点及河道水系,考虑到 曲松 长远发展的需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形成 “多节点 ,各类绿地点、面均衡配置,水系、道路绿色廊道贯连成网”的绿地结构布局形式。 “ 多节点 ” : 在城市外部生态环内,围绕公共绿地环线,布置各级公园或街 旁绿地,形成良好的生态小环境,并且成为市民日常接触自然环境,进行交往、休憩、娱乐等活动的主要场所。 城市绿地空间景观规划 景观特色 规划构建以植物景观和水体、山体景观为主体的,“山水相依”的,以贴近自然生态景观林和生态文化型园林体现“人与自 然、城市与自然共生”的,多样变化的江南水乡城市绿地景观。 绿地景观结构 城市绿地景观空间结构:以城市主干水系、主干道路等为景观廊道,连接主要景观节点,规划形成城市的景观视廊。 在主要景观节点,曲松县曲松河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突出局部景观的规划建设,形成主要景观视点。 最终 规划形成 “一河相串 ”的城市开敞空间主框架。 “一河相串”: —— 即曲松河。 曲松河贯穿整个县城,是城市开敞空间的主要轴线,在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重点打造沿线绿化空间节点,形成景观良好、可达性强的滨河景观带。 曲松县曲松河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第五章 现状评价及建设条 件 5. 1 地质地貌、地震情况 曲松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北侧,雅鲁藏布江中游南岸。 拟建场地位于山南地区曲松县曲松河沿岸,场地内地势相对平坦开阔,相对高差较小。 水文条件 曲松县水利资源充足,有大小河流 43 条,长 1217 公里,径流量达 8472 立方米,有高山湖泊 31 个,总面积达 5 平方公里。 气候条件 曲松县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辐射强烈,日温差较大,冬春季多大风,夏季雨水集中,多夜雨。 年日照数达 3070小时。 年无霜期为 110 天左右。 年降水量 470 毫米。 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 霜冻、冰雹、洪水、泥石流、地震等。 区内年降水量 470mm,其中 7 月份最多,约为 ; 1 月最少,仅为。 受高原气候变化的影响,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夏季( 68 月)降水量为 ,占年总量的 %;冬季( 122 月)降水量仅 ,占年总量的%。 城镇规划及社会环境条件 本项目系政府加大力度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塑造城市绿地景观环境的具体措施之一,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与曲松实际情况。 本项目曲松县曲松河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为曲松县曲松河整治工程建设,未涉及征地和居民拆迁,因此基本不会影响沿线居民点。 本 项目位于曲松县曲松河沿岸,是城区景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线连接多个居住区,承担着展示曲松风貌、调配景观绿化层次的重要作用。 本项目的建设将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改善沿线绿化景观、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好处都是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 筑路材料及交通运输条件 本项目建设道路大量需用的建筑材料(砂、石料、石灰)大部分为地产,因此采购容易,运输成本较低。 因此路用建筑材料运输建议以公路陆运为主。 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 ( 1)供电 为保证用电的可靠性和不间断供电,句容采取双回路供电模式,项目区 域附近电力供应充足,但在工程实施时,应与电力部门协调好用电事宜。 同时,施工单位应自备发电设施,以备不时之需。 ( 2)供水 本项目区域水系发达、河流纵横,水源丰富,足以保证工程用水。 ( 3)消防 临近区域内还驻有消防支队可供支援调遣。 ( 4)通讯 曲松县曲松河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现有通讯设施可满足施工需要。 施工条件 结合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等分析,该区地下水不会发生大幅度上升和降低以及由此引起的对本项目建设的不良影响;区内没有因岩溶而造成的塌陷区;没有发生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表现象及潜在现象,区内的边坡均较稳定,但当进行人工 开挖时须采取适当的放坡比例并在必要时进行加固;没有潜在的泥石流及洪水等威胁;场地内没有大规模的挖、填方区,建设期间对场地进行适当的挖、填方处理,不会引起不良后果。 综合多种资料并根据场地稳定性、土层土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及地表排水条件、场地地形特点分析,区内为工程建设适宜场地或工程建设较适宜场地。 曲松县曲松河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第六章 工程方案 本工程位于曲松县曲松河沿岸,是曲松县绿地系统规划中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曲松县主要的观赏游憩长廊,现状河道及周边景观带用地均未建设,沿河漫滩,绿化单调零散,不成体 系。 本 工程项目全长 1375m,其河道宽度约为 14 米。 目前工程现场已达到“三通一平”条件,场地平整已基本完成。 工地运输道路通畅,水源电源可从工地附近接取。 工程方案设计依据 国家颁发的有关工程建设的各类规范、规定与标准 进行。 结合 曲松县曲松河整治工程 的建设,将 曲松河 两岸建设成 曲松 城区最重要的连续景观绿化带,使其成为构筑生态山水园林城市的重要内容,城市公共活动的人相随、水相依的特色空间,展示城市自然与人文风貌特点、体现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活品位的主要标志性空间。 :再现地域文化与现代休闲生活相结合,与时俱进创造既有地域特色又具有时代特点的景观。 :展现快乐、健康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休闲生活理念。 创造适合各种年龄层次市民的健身、休闲、文娱、交流、亲水曲松县曲松河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文化体验等空间。 : 曲松县曲松河整治工程 的设计必须综合考虑景观与防洪的关系;考虑河道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打造水、绿、堤、景、路和建筑有机融合的整体和谐景观。 、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 曲松县曲松河整治工程 的建设将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等多个层面上牵动 整个城市,是提升城区整体水平的重大举措,在规划设计乃至建设过程中贯彻这一原则是十分重要的。 、排污与环境建设双赢的原则 : 在确保城市防汛、排污的前提下, 曲松县曲松河整治工程 的功能如何与沿河丰富的城市景观和公共活动空间融为一体,是项目规划设计必须始终贯彻的重要原则。 、分期实施的原则 : 曲松县曲松河整治工程 投资高,涉及的相关设施建设内容多,贯彻这一原则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 该项目位于曲松县曲松河沿岸 ,由于建设用地的有限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功能不足的问题越 来越突出。 曲松县曲松河整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