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砟轨道轨道板灌浆专项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洗,吊车的挂钩,砂浆车加料等。 9 封边 10 采用透气布及砂浆封边,应在砂浆封边完毕 24h后灌板。 10 预湿 润 1 采用高压水枪预湿板底及基层顶面 11 砂浆灌注 6 两人灌浆, 4人堵排气孔。 六、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见图 61。 图 61 施工工 艺流程图 原材料进场、检验、储存 配合比试验验证 轨道板封边,压紧装置安装 砂浆车进场、调试 轨道板精调验收 现场配置砂浆 否 轨道板底面及底座板(支承层)面湿润 检测搅拌砂浆各种 指标是否达标 是 安装漏斗及管子 开始灌浆 砂浆从接缝中溢出 密封漏浆处 否 继续灌浆 是否所有排气孔都有足够的垫层砂浆 是 灌浆结 束 CRTSⅡ 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专项施工方案 12 施工要求 轨道板润湿 为保证充填层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应将板腔清洗干净,清除杂物,并对板腔进行预润湿处理,板腔润湿最好达到饱和面干的状态,表面允许有一定的潮湿,但不能有积水和明水。 施工流程:先对轨道板和底座板进行预润湿处理,使其充分吸收水分,然后采用高压水枪对轨道板和底座板进行润湿,再用高压风吹,然后用吸水布把明水吸干,再进行封边作业。 轨道板封边 轨道板纵向封边 精调千斤顶位置在轨道板粗铺时放置了 U 型弹性密封止浆垫 ,以防止灌浆时砂浆溢出和污染千斤顶。 轨 道板纵向密封采用角钢配合无纺土工布进行, 角钢上钻孔用作排气,如下图。 图 51 纵向封边设置 轨道板横向封边 CRTSⅡ 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专项施工方案 13 施工横向封边时,取出定位锥, GRP点及定位锥处采用同直径的钢管封堵, 灌浆时各标志点不被覆盖。 封边采用方木条,利用轨道板外露的精轧钢筋进行支撑,防止其上浮。 图 62 横向封边设置 轨道板压紧 为了保证在灌浆时轨道板不浮起安装压紧装置。 压紧装置由槽钢和 8 ㎜钢板以及锚固在底座板中的锚杆和翼形螺母构成,其作用是防止轨道板在灌浆时上浮。 直线段, 在轨道板上安装 6 个压紧 装置, 板端中部各设置 1 个一字型固定装置,板的中间两侧各设置 2 个L 型固定装置, 利用锚杆和翼形螺母固定。 曲线段,在轨道板上安装8 个压紧装置, 板端中部各设置 1 个一字型固定装置,板的中间两侧各设置 3 个 L 型固定装置(对称布置在中部精调爪的两侧) 利用锚杆和翼形螺母固定。 如图 63。 CRTSⅡ 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专项施工方案 14 图 63 轨道板压紧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浆 灌注前检查 ⑴ 轨道板检查 灌浆前对轨道板位置进行复核测量检查,合格后灌注砂浆。 误差超限要重新调整轨道板直至满足要求方可灌注。 ⑵ 灌浆前检查 由现场质检工程师、 现场技术员和工班长共同对封边、压紧装置、排气孔、湿润情况进行检查确认。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拌制 ⑴ 砂浆车各系统检测调试 对移动式水泥沥青砂浆车的各系统进行检查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应立即检修、调试到正常状态。 ①启动发电机并检测; ②开启气动系统使气压达到工作压力; ③打开车上空调,设置室内空气温度为 25176。 C; ④用灌板材料对车辆的计量系统进行标定,校核计量精度;并检CRTSⅡ 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专项施工方案 15 验输送设备和管道畅通。 ⑤开启并检测搅拌机是否正常,搅拌机内是否清洁; ⑥开启并检测成品料斗是否正常,罐内是否清洁。 ⑵ 确定 砂浆施工配合比参数 在砂浆车各系统运转正常后,根据砂浆施工配合比及轨道板与其铺设基层间的间隙厚度,计算确定每次砂浆拌制量和各种原材料的每次投入量,并将这些配比参数输入砂浆车的控制操作系统。 每盘砂浆拌制量灌注一块轨道板。 ⑶ 确定拌制工艺参数 根据既定的搅拌程序和参数,确定投料顺序、设定各阶段的搅拌速度与搅拌时间等拌制工艺参数,并将这些参数输入砂浆车的控制操作系统。 ⑷ 回流储箱内的乳化沥青 开启乳化沥青回流装置,对储箱内的乳化沥青进行回流,以保证储箱内的乳化沥青均匀一致,回流时间可视储箱内乳化沥青储存时间、储存量和回流速度而定,至少应使储箱内乳化沥青全部流出与流进一次。 ⑸ 砂浆搅拌 检查显示屏上显示的各参数,确认准确无误后,启动砂浆车的运行按纽,砂浆车将按照输入的各参数和既定程序,自动投料拌制砂浆。 ⑹ 砂浆质量检测 砂浆拌制均匀后,开启搅拌电机对砂浆继续低速搅拌。 肉眼观察CRTSⅡ 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专项施工方案 16 砂浆的匀质性,然后舀取一定量的砂浆进行检测(主要对流动度、扩展度、温度、含气量等)。 检测结果合格方可用于灌注施工。 项目 干料 乳化沥青 外加剂 消泡剂 水 生产厂家 安徽中铁 安徽中铁 安徽中铁 河南道纯 拌合水 检测指标 初始扩展 度 初始流动度 30分钟扩展度 含气量 (%) 密度 (kg/m3) 分离度 ( %) 膨胀率 ( %) D5 t280 D5 t280 标准 ≥ 280mm ≤ 16s 80s~ 120s ≥ 280mm ≤ 22s ≤ 10 ≥ 1800 ≤ 0~ 砂浆灌浆 ① 灌浆前使用专用的旋转喷嘴将底座板混凝土面和轨道板底面湿润。 当空气温度﹥ 20℃时,湿润灌浆面后将所有的灌浆孔和排气孔都封盖上,保持灌浆面的潮湿且不积水。 ② 轨道板充填层灌浆 砂浆经过一条软管注入轨道板的灌浆孔进行灌 注作业。 软管的两端各装有开关,控制砂浆的灌注速度,通过另外两个观察孔和排气孔观察灌浆过程,当所有的排气孔内溢满砂浆,灌浆结束。 灌浆过程要连续进行,遵循“慢 快 慢”的原则,灌浆结束前应逐渐减小砂浆灌注速度,不得突然中断,灌浆孔内砂浆表面高度要高于轨道板的底边 20cm 以上。 当砂浆流动性失去时,取掉注入漏斗,将注入孔中多余的砂浆舀出,使砂浆的表面距离轨道板上沿约 15 ㎝。 在垫层砂浆轻度凝固时在 1 个灌注孔 2 个观察孔均插入一根“ S”钢筋。 CRTSⅡ 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专项施工方案 17 ③ 在超高地段灌浆时,灌浆孔上 PVC 管中的灌浆高度必须高于高侧最高灌浆点。 砂浆养护 ① 水泥 乳化沥青 砂浆 充填层 养护主要方法是自然养护。 对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 砂浆采取覆盖 的 养护措施。 ②养护用水采用生活用水,由洒水车运至施工现场后,灌入塑料桶内,然后用喷雾器喷洒。 ③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周边采用覆盖封边布晚拆洒水养护的方法; 洒 水养护应在砂浆浇筑完毕后 12 小时 左右进行, 并经常浇水保持湿润。 洒 水养护日期不得少于 7 昼夜。 ④ 当日最低气温低于 0176。 C 时,应对灌注的砂浆层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采用塑料薄膜将砂浆充填层范围整体包裹。 封边角钢及压紧装置拆除 水泥乳化沥青 砂浆灌注完约 10小时或砂浆强度达到 1Mpa时即可松除精调千斤顶和 两侧封边角钢,水泥砂浆膨胀结束后拆除压紧装置及定位锥螺杆,并运至下个施工区段重复使用,砂浆强度 达 3Mpa 后才可在轨道板上承重。 压紧装置拆除后应及时整修封边砂浆、清理杂物及污染物。 施工注意事项 ⑴ 在轨道板精调后灌浆前对轨道板平面和高程进行复查,对轨道板采取保护措施,严禁踩踏和撞击轨道板。 ⑵ 砂浆灌注一次完成,砂浆灌注应遵循“随调随灌”的原则。 CRTSⅡ 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专项施工方案 18 ⑶ 砂浆灌注时,须持续对砂浆进行低速搅拌。 ⑷ 灌浆前后(灌浆开始、结束或中断时)都要对设备清洗干净。 ⑸ 砂浆灌注时应通过注入漏斗注入,自由倾落高度不宜大于,以免砂浆分层离析。 ⑹ 气温高于 40℃或低于 5℃时,不允许进行砂浆灌注施工。 当天最低气温低于 5℃时,全天不允许进行砂浆灌注。 雨天不得进行砂浆施工,并应对灌注后未硬化的砂浆进行覆盖,防止雨水进入轨道板。 ⑺ 炎热季节或低温下进行砂浆拌制时,应采取相应措施材料温度,以保证砂浆拌合物温度。 轨道板张拉连接施工工艺 轨道板纵向连接以单元施工段为基本段落,精调单元段内轨道板的连接分批进行。 轨道板窄接缝施工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完成并达到 7MPa(约需 7 天 )后,即可进行窄接缝施工。 施工前,将连接缝区表面清除污垢,其后,在轨道板窄接缝处侧面安装模板 (用螺杆拉紧 ),向窄接缝灌注 C55 膨胀混凝土。 灌注完成后及时养生。 砂浆配比提交专业技术单位审核。 轨道板纵向链接及宽接缝施工 通过复测,确认轨道板的安装精度符合要求后,进行轨道板间的纵向联结。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强度达到 9 N/mm178。 或者横向接缝处的砂浆强度达到 20 N/mm178。 时可以对轨道板实施张拉。 先将轨道板外露螺杆上CRTSⅡ 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专项施工方案 19 涂油,将 紧固螺母拧松到接缝的中间,满足张拉装置需要,安装张拉装置和垫片,手工拧紧紧固螺母。 注意垫片应位于紧固螺母和张拉装置之间,且垫片涂有环氧树脂绝缘层的一面要与张拉锁件接触,另一面未涂绝缘层的与螺母接触。 张拉顺序:第一组张拉中间两根钢筋,等第一组张拉三个接缝后第二组张拉紧邻的两根钢筋,从内向外进行,等第二组张拉两个接缝后,第三组开始张拉边上的两根钢筋,一直保持这个间隔顺序进行。 张拉力:用扭距扳手拧紧张拉螺母到 450 Nm 的扭距力,把轨道板纵向六根螺纹钢筋拉紧。 轨道板纵向连接张拉顺序示意图如下: 在纵连施 工间断超过 12 小时需进行轨道板剪切连接。 剪切连接222G T P 9G T P 1 0G T P 1 0G T P 1 0G T P 93 . S c hritt / 步骤 3G T P 1 G T P 2 G T P 3 G T P 4G T P 7 G T P 8G T P 5 G T P 6 G T P 7 G T P 8G T P 3 G T P 4 G T P 5 G T P 6G T P 3 G。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