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度假区北区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8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93 97 9 人均受教育年限 年 /人 11 带动县域发展 8 —— 产业结构 近期( 2020~ 2020)。 大力发展 旅游业、 现代服务业 和特产加工业 ,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和资源深加工产业部门 ,促进产业结构层次提升,现代农业得到 迅速发展, 农业生产相对地位降低,到2020 年, 科技贡献率年均增长 %,到 2020 年增长到 %。 全社会科技与发展经费( Ramp。 D) 比重提高到 %以上。 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 10: 30: 60,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形成“三、二、一”结构, 初步建立起生态经济产业体系。 中 期( 2020~ 2020)。 推进 生态产业 产业的 跨越式 发展,到 2020年,一、二、三产产值比例调整为 7: 13: 80, 形成以生态旅游、小水电开发、特产种植与加工、物流业和房地产业为支柱产业的与县域资源与环境相适应的合理产业部门结构和空间地域格局。 科技贡献率年均增长 %,到 2020 年增长到 %。 全社会科技与发展经费( Ramp。 D) 比重提高到 %以上。 —— 城镇化 近期( 2020~ 2020)。 城镇化率达到 75%。 使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 22m2,城镇集中供热率达 83%以上。 形成围绕“ **旅游度假区 ”发展,职能分工合理的城镇体系。 中 期( 2020~ 2020)。 城镇化率超过 85%。 使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 25m2,城镇集中供热率达 85%以上。 人口进一步向主要城镇集中。 —— 和谐社会 近期( 2020~ 2020)。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 16 700 元,创 9 造城镇就业 岗位 5 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以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9400 元,农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 17m2。 城乡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 100%。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92%,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 年以上。 总人口控制在 42 万人。 中 期( 2020~ 2020)。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 38 000 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2%以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2 500 元,农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 20m2。 城乡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 100%。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95%,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 11 年以上。 总人口控制在 50 万人左右。 ——生 态环境 近 期( 2020~ 2020)。 实施退耕还林、荒山治理等, 森林覆盖率达到 88%。 单位 地区 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 “十 一 五 ”期末降低 10%左右。 城镇大气环境质量、环境噪声质量 100%达标,环保投资占GDP 达到 %,城镇污水处理达标率达到 80%以上,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 80%以上,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功能增强。 中 期( 2020~ 2020)。 森林覆盖率达到 90%以上。 城镇污水处理达标率达到 90%以上,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 90%以上,其中,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100%。 建立起生态经济体系,建设成生态文明的典 范。 —— 对外开放 近期( 2020~ 2020)。 民营经济占全县经济总量的 85%,对外开放进一步发展,引进域外资金 250 亿元人民币,进出口额超过 亿美元。 10 中期( 2020~ 2020)。 民营经济占全县经济总量的 90%,引进域外资金 300 亿元人民币,进出口额超过 2 亿美元。 **旅游度假区 发展的县域指标值 发展指标 单 位 目标值 2020 年 2020 年 经 济 发 展 1 国内生产总值 亿 元 2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元 /人 47600 80400 3 4 地方财政收入 人均财政收入 亿 元 元 /人 5000 8800 产 业 结 构 5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 % 10: 30: 60 7: 13: 80 6 科技贡献率 % 7 科技与发展经费( Ramp。 D) 比重 % 生 态 环 境 8 森林覆盖率 % 88 ≥ 90 9 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 % 85 ≥ 90 10 退化土地回复率 % 83 ≥ 87 11 城市水功能区达标率 % 90 ≥ 95 12 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 98 100 13 噪声达标区覆盖率 % 100 100 14 大气环境质量达标率 % 100 100 15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 80 ≥ 90 16 生活垃圾处理率 % 80 90 17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95 100 18 工业用水重复率 % ≥ 45 ≥ 50 19 单位 GDP 能耗 T 标煤 /万元 ≤ ≤ 20 应当实施清洁生产企业的比例 % ≥ 90 100 21 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率 % ≥ 80 ≥ 85 城 镇 化 22 城镇化水平 % 75 85 23 城关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M2/人 15 20 24 城镇集中供热率 % 83 85 25 城镇燃气普及率 % 85 90 和 谐 社 会 26 人口 万人 42 50 27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人 16 700 38 000 28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元 /人 9400 12 500 29 城镇登记失业率 % 3 2 30 恩格尔系数 % 40 30 31 城镇人均居住面积 M2/人 22 25 32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 M2/人 17 20 改 革 开 放 33 民营经济占全县经济总量 % 85 90 11 34 引进域外资金 亿元人民币 250 300 35 进出口额 万美元 12 000 20 000 建设 **省东部区域性中心城市,是 **县 发展的战略目标。 根据这个发展定位,大手笔进行规划设计,大力度推进建设,发挥了城市建设在改善民生方面的作用。 **县 正以行政中心向东南方向移动为龙头,实施新城区建设工程,促使资金向东南部流动,拉动相关产业向东南部转移,加速城市扩张进程,高标准规划建设“ **旅游度假区 ”。 目前已聘请 **大学 **研究院 进行规划设计,规 划突出了“生态环保”的理念和“独具魅力”的发展方向,把以人为本、紧凑型城市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充实到规划当中,使规划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 通过 3 到 5 年的努力,使新城初具规模。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先行,并且要进行系统性、有序地建设,以确保到 2020 年,使 **旅游度假区 成为 **省东部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增长极,成为国家生态经济开发的典型地区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典范。 落实 **省“三化统筹”战略,在 **省东部山区取得新突破的必然要求。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 **省今后 一段历史时期里战略目标。 在“分层次、分步骤、有重点”的实施方略中, **省将集中建设若干个具有经济中心地功能的县级城镇。 “ **旅游度假区 ”城镇发展基础好、交通通达性条件好、在 **地区 旅游发展中的位置极其重要、对 **省东部区域的发展带动性强,规划建设 **旅游度假区 , 12 将使其成为 **省统筹发展城市化的一个典范,是落实“三化”统筹战略,在 **省东部山区取得新突破的必然要求。 “ **旅游度假区 ”发展的目标设定不仅是城市区域本身的形成和发展,还要考虑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及 **省东部山区大区域的协调关系,是落实“三化统筹”战略 思想的重要举措。 建设 **旅游 发展的支点城市和 **省东部山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旅游 资源开发的巨大潜力使得它正在成为东北亚经济圈中的投资热点。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国家的积极经济刺激政策中,政府的公共服务型投资已经在这个地区建设了机场、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改造和新的铁路等交通设施项目; **河 林业局成为国家林业局棚户区改造的典型; **省已经把 **河 列为百强镇建设项目。 民间资本的投资目光也在关注 **生态旅游的开发。 万达、泛海、一方、联想、亿利、用友等民营资本组成的“战略投资组”在对实地进系统深入的考察后 ,已经与相关政府部门达成投资协议,将在**河 地区建设“ **旅游度假区 ”。 项目分为北部综合服务和南部山地滑雪两个片区,总投资 230亿元, 2020 年将完成 75亿元, 2020年全面建成。 由此,规划建设“ **旅游度假区 ”,能够极大地提升 **在东北亚经济圈中旅游地位。 国内著名景区的发展过程中,作为旅游集散地和服务基地的二级支点城市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地区 的旅游开发极其欠缺二 13 级支点城市的重要支撑,由于一级支点城市 **距离 **景区过远,更突显了二级支点城市的重要性, **旅游度假区 恰能弥补这一不足。 作为 **景区 的支点城市和 **省东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将发挥多功能作用,尤其要发挥区域带动和辐射功能。 项目 作为 **旅游度假区 的重要基础设施, 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第 三 章 项目建设 内容 与建设 规模 项目建设包括集中供热锅炉房、道路、桥梁、管网(线)工程 14 及其他工程。 集中供热锅炉房占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 ㎡; 道路 道路总长度 ,其中:主路 3 条,长度 ;支路 34条,长度。 桥梁 桥梁两座,总长度 619m,其中: 1桥桥长为 409m, 2桥桥长为 210m。 管网(线)工程 配套管网 359673m,其中给水管网 ,污水管网,雨水管线 ,通讯管线 1300000 m,电力管线,燃气管线 ,供热管线。 提升泵站 7 座 和 有视电视工程。 其他工程 主要包括环卫工程和园林绿化工程。 15 第 四 章 建设场址及建设条件 场址概况 项目 建设地址位于 **以东的区域, 占地 面积。 山水林田系统组合良好,具有小山电站等旅游资源,通过合理规划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森林抚育,结合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农林田系统开发等,形成休闲度假旅游资源开发优势,将之打造成为**县 的行政中心与 **综合旅游服务区。 区域概况 地理位置条件 **旅游度假区 地处 **省 **县 中西部,地理坐标北纬 42176。 6′36,东经 127176。 38′ 30,建设地址位于 **以东的区域。 **县 地处 **省东南边陲,松花江上游, **西北麓,距离省会 **市 290km。 位于东经 127176。 1′至 128176。 05,北纬 41176。 42′至 42176。 49′之间。 东与安图县接壤、南临临江 市,西与靖宇县隔江相对,北连桦甸市、敦化市,东南地界与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毗连。 **有着“中国人参之乡”和“中国蓝莓之乡”的美誉,县境南北长 119km,东西宽 82km, 6530 km2土地上生活着 32 万人口。 高达 87%的森林覆盖率形成了林海、水源、参乡、绿谷和药都,蕴藏着巨大的生态资源潜力。 地质上位于欧亚板块中朝地台(小板块)的东北边缘,主体为 16 太子河―浑江坳陷,其南部为营口―宽甸隆起,北部为铁岭―靖宇隆起。 地台基底为寒武―奥陶纪变质岩, 侵入岩浆主要是喜马拉雅期和燕山早期形成的, 形成于燕山早期的岩性主要有花岗岩碱长花岗岩 和闪长岩,主要火山岩相特征为爆发亚相。 境内总地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 最高处在 **天池,海拔2600m 以上,最低点是 **镇的头道松花江河床,海拔 400m 左右,高差达 2200m,形成三个地貌区域。 ( 1) **火山地貌。 位于东岗镇境内,海拔 1100~ 2600m,为 **主体西坡。 地势起伏明显,自然景观壮丽,生物资源丰富,垂直地带性明显。 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2) **熔岩台地地貌。 主要分布在东岗镇、 **河 镇、兴隆乡境内的玄武岩粘土 切割台地地域,海拔大部分在 700~ 1100m。 该玄武岩喷发于第四纪中晚期,熔岩台地形态完整,地面无明显起伏。 ( 3)龙岗山低山河谷地貌。 位于 **河 镇、 **镇和兴隆乡,海拔 420~ 800m。 山岭起伏大,坡面陡峭,多沟壑,谷地中有冲积平地,多为耕地。 **县 居属中温带湿润的季风气候区。 由于东南季风受阻于 **脉,因此大陆性气候特点显著。 冬季漫长、寒冷,积雪深;夏季短促、较热,雨量集中;春秋两季冷空气活动十分活跃、气候多变,冷暖阶段性变化显著。 **县 地处松花江上游,地表水资源丰富,属 **河 水系头道松花江流域。 由于地 势东南高西北低,大部分江河的流向为西北方向。 头道松花江发源于白头山南麓,主源为漫江,汤河口以下称头道江,流向西北,经 **至两江口与二道松花江汇合,全长 233 km,流域面积 9980 km2。 沿途接纳较大的支流有锦江、汤河、蒙江、那尔轰河等。 头道松花江两岸皆为高山、峡谷跌水可达十几米,形成多处 17 小瀑布。 河底质多为卵石及砾石组成,两岸峭壁,多年来很少成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