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商业街)(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发挥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着重协调各方面关系,排除各种障碍达到质量指标。 管理人员到位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土建、给排水、电气等专业技术人员、工长、预算员、放线员全面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并将不明确、不清楚或图纸错误记录下来,于正式图纸会审前组织一次内部会审。 整理出问题清单提交正式图纸会审求得解决。 ( 2)对本施工组织设计进一步审查完善,根据施工图和工程进度编制阶段性施工方案及关键工序施工方法、技术措施及安全措施;编制临时用电和文明施工单项方案。 ( 3)组织三级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即:公司向工程项目经理部、工程项目经理部向施工管理人员、施工员班长向操作者逐级进行 交底。 ( 4)编制施工预算、工料分析、提出成品、半成品加工计划、设备工具订货计划,材料采购计划。 现场准备 ( 1)复核交验的施工控制点,作好本工程的平面、高程控制网,设置永久性观测点。 ( 2)完善入口大门和临时围墙,修整铺设场内施工道路、敷设施工用电、用水线路及施工用生产、生活、办公等临时设施。 ( 3)制作文明施工要求的七牌二图。 ( 4)根据平面布置图提早浇筑塔吊基础。 施工队伍准备 ( 1)组织各专业人员迅速到位并将施工准备工作落实到人。 ( 2)建立义务消防组织,悬挂文明施工与安全管理标识牌、修订各种规章制度。 ( 3)对入场工人进行技术考核、安全培训,对新工人进行入场三级安全教育和公司施工管理规定教育。 第 页 11 机械设备准备 该工程工期较紧,经过系统计算分析并考虑留有充分备用后,计划需要的施工机具种类与数量、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具体情况详见附表,所有进场的机械设备,都要进行维修、保养、整洁工作。 材料准备 A、对材料供应商进行考察,确定合格供应商(尤其是对主材供应商,应与业主方共同考察选定),对主 材建筑材料 实行合同式采购方法。 B、组织地下室所用的钢筋、水泥、模板、脚手架等主要材料 (相应的证明、合格证书 )等先行进场,并对钢筋、水泥进行复检。 测量控制 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进入现场后,进行必要的施工准备,向业主获取测量控制点和有关测量资料后,对工程进行定位测量放线,测设本工程的施工控制网,并设置永久性观测点。 第四章 主要施工方法 第一节 施工测量 本工程结构设计特殊,其测量工作的要求精度高。 因此,施工测量工作将在整个工程的施工组织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根据施工部署,由项目经理部设置测量放线组, 由 2名测量专业的人员带领 1名技术人员,专门负责测量放线的测设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将根据施工进度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测量方案,确保施工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尤其是对重要构件或建筑物主要部位定位线的复核,并由专人做好测量放线工作的原始记录。 为保证施工测量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在施工现场设置足够数量的互相通视的测量控制点和高程水准点。 控制点要进行闭合测量,闭合误差要符合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 为防止出现被施工机械和出入工地车辆的碰撞和碾压的情况,测量控制点都将进行有效的保护。 控制点是用砼标桩上预埋钢板(钢板上刻十字)制 作而成,桩点设置后在砼桩周围填筑水泥混凝土固定。 高程水准点设置在测量控制点的桩顶部位,高程水准点设置后要进行高程闭合测量。 平面控制网测设 第 页 12 场区平面控制网测设 ( 1)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控制点进行复核,当复核无误后,利用经纬仪与 50米钢卷尺测出各控制轴线,设立轴线控制桩,建立施工控制网,对建立的施工控制网认真复核一次,并保存书面的测量放线成果及复核记录,作存档资料。 ( 2)平面布设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布设平面控制网形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 布置图;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 ( 1)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矩形方格网。 在建立方格网的过程中,点位的布置要考虑便于方格网测量和施工定线需要,布设在建筑物周围、次要通道或空隙处,以便能长期保存。 在桩位的顶部安装一块 10179。 10cm的钢板,钢板下面焊有锚固钩,然后将其埋固于桩身混凝土之中。 标板上最后标定点位时,在钢板上钻一个直径 2mm的小孔,通过中心区划一个十字线。 小孔周围用红油漆画一圆圈,使点位醒目。 ( 2)请业主和施工现场监理工程师复核建立 好的施工控制网,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 3)建筑物轴线的垂直引测:对于多 层建筑 一 层楼板上精确的测设轴线控制点,用+字符号标识,然后据此做出各条轴线的控制线;要求在往上施工每一层的相应位置预留 200179。 200 的方洞,再往上用激光经纬仪投点,每次投测完毕后,要检测各控制轴线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边长误差小于 2毫米,留下书面轴线复核资料作为存档资料。 高程测量及控制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 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是根据 甲方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采用 S2 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附合水准路线,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 2)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 高程的控制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控制点,我们将依据建筑物的形状特点,在施工场地四周建立一个施工用水准网,水准网的绝对高程应从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引测,整个水准 第 页 13 AbdBca高程传递法网建立后,我们将对引用的水准点应经过复测检验,无误后将其作为施工用水准网中的一点,以此点作为推算高程的依据。 高程的传递方式 ( 1)高程向下传递方式: 在进行地下室施工时,高程的传递采用右图所示方法,在坑边架设一吊杆,从杆顶向下挂一根钢尺(钢尺 0点在下 ),在钢尺下端吊一重锤,重锤的重量应与检定钢尺时所用拉力相同。 为了将地面水准点A的高程 HA传递到坑内的临时水准点 B 上,在地面水准点和基坑之间安置水准仪,先 在 A 点立尺,测出后视读数 a, 然后前视钢尺,测出前视读 数 b, 接着将仪器搬到坑内,测出钢尺上后视读数 c和 B点 前视读数 d,则坑内临时水准点 B之高程按下式计算: HB=Ha+a(bc)d在传递高程过程中,为了保证精度,可测三次 ,每次错动钢尺 3cm~ 5cm,共测三次,当高差误差不大于 3mm时,取平均值使用。 ( 2)高程向上传递方式 A:为了保证高程向上的有效传递及精度要求,本工程采用钢尺竖向传递法。 a、先用水准仪根据固定水准点或177。 水平线,在各向上引测处准确地测出相同的起始标高线 (一般大多测 标高线 )。 b、用钢尺沿竖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划出177。 高的水准线,各层的标高线由各处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接量取。 高差超过一整钢尺长时,应在该层精确测定第二条起始标高线,做 为再向上引测的依据。 c、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校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误差应在 5mm 以内,在各层抄平时,应后视两条水平线以作校核。 B:为了提高高程传递精度,采用以下几种办法: a、测设水平线时,采用直接调整水准仪的仪器高度,使后视的视线正对准水平线,前视时直接用红铅笔标出视线标点。 这样能提高精度 1~ 2mm。 第 页 14 b、测设标高或水平线时,尽量做到前后视距等长。 c、由177。 水平线向下或向上量高差时,所用钢尺应经过检定,量高差时尺身应拉直并用标准拉力 ,同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 d、为防止标高 (高程 )偏差积累数使建筑物总高度偏差超限,要严格控制各层标高,每层均不得超限。 均应以原起始点传递,尺身保持垂直,整尺传递,绝不能逐层传递,避免积累误差。 通过上述办法,使层间标高测量偏差不应超过 3mm,建筑全高 (H)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H/1000,且不应大于177。 10mm。 ( 3)水准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竖向标高的引测传递沿外墙用钢尺垂直向上逐层引测标高,认真加以复核,做到每层闭合误差不大于 3毫米。 标高施测中要注意:观测读数时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减少误差。 为保证各层标高的准确性,每次测量后请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等有关人员复核,并做好记录,作为存档资料。 ( 4)主轴线的竖向传递 本工程的竖向轴线的引测,是各层放线和结构竖向控制的依据。 其中,以建筑物轴线和控制电梯井轴线投测尤为重要。 为了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进行轴线的竖向投测时要制定周密的施工方案。 地下室施工结束后,在砼板面安置激光基点,用 200179。 200179。 10mm的钢板焊接锚固钩,设置到预定位置。 用经纬仪投测各级轴线,在钢板上凿刻一小圆心即为激光控制点。 在施工控制中,将铅垂仪架在这些激光基准点上 对中、整平。 在板面预留的激光洞孔盖上一块接收靶,然后使激光器起辉放光,光斑显示在接收靶上。 为了保证激光控制点的准确性,在每次施测之前必须检查铅垂仪,使其激光点和十字丝中心点重合。 另外为了消除竖轴不垂直水平轴的误差,需绕竖轴转动照准部,让水平度盘分别在 0176。 、 90176。 、 180176。 、 270176。 四个位置上,观察光斑变动位置,并作标注,若有变动,其变动的位置成十字的对称型,对称连线的交点即为精确的铅垂中点。 重复此方法投出其余的激光点。 检查无误后 可弹墨线,作为放线依据。 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 是反映建筑 物沉降的重要手段。 沉降观测点根据设计要求布置,沉降观测点本身应牢固,确保点位安全,能长期保存;观测点根据结构设计图所规定的位置在结 第 页 15 墙体或柱体预埋钢板圆钢沉降观测点大样图构施工时布置,并注意保护。 观测点以上必须有明显的突出之处,可布置在基础、柱子及墙体转角处,与柱身墙身保持一定距离。 1. 施测方案 采用精密水准仪及所配铟钢尺:定线路,定人员,定要求的原则,在每次观测前应对仪器进行严格地检校,选定的路线应尽可能做到前后视距相等,观测完必须再次后视水准点,先后两个后视读数之差不应超过177。 2 mm:观测技术要求执行《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T897)的标准。 沉降基准点同观测点的联测按闭合水准线路完成。 2.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T897)的有关要求和结构设计图所规定的位置进行沉降观 测点的埋设。 沉降观测点应与变形体固结为一体,布设在能敏感反映变形的位置;沉降点的制作采用预埋钢板,模板拆除后在预埋钢板上焊接 248。 16 圆钢筋上,具体施工大样如右沉降点大样图。 3. 沉降观测要求 A、观测频次: 178。 首层施工完毕后观测一次,作为原始数据; 178。 主体结构施工期间完成一层观测一次; 178。 竣工验收以后,第 一年观测四次或以上;第二年观测两次或以上;以后每年一次,直到下沉稳定为止。 B、本工程沉降采用瑞士精密水准仪 NA2+GPM3。 其精度可得。 沉降观测点的制作采用 10mm 厚的钢板制成三角形的钢板,焊接在预埋件上。 C、严格按规范要求布设沉降观测控制点进行沉降观测。 D、沉降观测的间隔时间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当发现有沉降异常时,应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业主及设计单位,并增加观测的频次,直到沉降稳定为止。 E、沉降观测要做到四定: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固定使用水准点按 规定的时间、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沉降观测点的首次高程测定是以后观测用以比较的唯一依据,如果初测不准或测试有错 第 页 16 及初测资料损坏丢失,不仅无法进行补测,而且容易造成沉降观测中的错误现象,因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4. 成果整理、资料提供 A、 观测应有专用的记录手簿,并需将建筑物、构筑物施工情况详细注明,随时整理,每次沉降观测完成后,定时向建设单位通报沉降情况。 B、交资料有建筑平面图及观测点布置图,施测时所引用的水准点号码、位置、高程及其有无变动情况。 C、沉降观测成果表:绘制出时间沉降量 关系曲线,时间与荷重的关系曲线。 测量仪器 序号 仪器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 注 1 激光经纬仪 J2JDA 2台 2 钢卷尺 50 米 3把 3 工程水准仪 DS3 型 2台 楼层抄平时使用 4 精密水准仪 NA2+GPM3 型 1台 5 铟钢水准尺 3米 1对 沉降观测使用 6 普通水准尺 (塔尺 ) 5米 3只 7 铅垂仪 SOKA 1台 8 大垂球 5千克 6只 垂直度悬挂控制 以上测量仪器必须通过计量检测部门检定,具有检定合格证,并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第二节 地下室施工 4. 2. 1 地下室施工顺序: 土方开挖 1)土方开挖时应分层分段均衡开挖,每次挖深不宜超过。 2)宜采用中心岛式开挖方式,先周边后中间,先浅后深退步式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商业街)(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较真实地反映了当地居民的旅游收益。 表 1 样本人口统计特征基本情况描述 类别 变量 样 本数 比例( %) 类别 变量 样本数 比例( %) 性别 男 154 % 年龄 小于 20 岁 43 % 女 113 % 21~30 岁 67 % 缺失 1 % 31~40 岁 47 % 是否出生 于本地 是 237 % 41~50 岁 64 % 否 29 % 51~60 岁 33 % 缺失 2 % 大于
析与设计 问 题定义与可行性分析 ( 1)问题定义 问题定义是整个软件开发的第一步,在这个阶段主要问题是:“要解决的项目问题是什么。 ”只有弄懂了要解决问题,才能够合理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为以后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软件工程,前期的问题定义占软件开发很大部分,是很重要的环节 [8]。 软件项目定义阶段的任务有以下四项: 制定软件项目规划。 包括:描述软件的工作范围
杂志特集记事 女性必需品刊 DM 女销售代表 车站或车厢广告 报纸广告 女性月刊广告 模特儿照片 朋友或小群体介绍 百货公司专门店的宣传 其他 以上可知 ,消费者对情报信赖度以朋友口传或美容师、美容专员介绍较高。 最值得注意的是电视广告之接触为 %,但其信赖度却仅有 %,所以电视广告只适合做企业印象广告。 广告策划书 — 旁氏无瑕透白系列 11 潜在消费者 ( 1) 潜在消费者的特性 无疑
严格执行 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我公司“三体系”管理文件,创建安全文明工地。 安全管理 体系图: 治安消防保卫 防护措施 门卫、治安组 公 司 各 职 能 部 门 质 安 部 设 备 部 技 术 部 材 料 部 人 事 部 总 经 办 总 经 办 工 程 部 项 目 经 理 安全意识教育 安全管理决策 质安组 施工设施安全检查建立执行规章制度 安 全 生 产 领 导 小 组
40 登录模块测试 ....................................................................................................................................................... 40 个人管理模块 ...........................
动力滑台液压系统设计 ……………………竞争力分析…………资金筹措投资估算效益分析第七章:员工培训 . ppt(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营销策划商业策划书组织设计公务员考试可行性分析报告环境影响报告书连锁店加盟店运营手册作业指导书招标投标招聘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物业管理经营企划商务礼仪创业金点子销售指南营销创新经济管理选拔企业文化项目管理 )经济管理市场分析国内外市场情况预测……………………竞争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