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陶瓷行业出口面临的反倾销分析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品的反倾销被称为 ”史上最大的陶瓷反倾销 ”案件,曾有媒体评论说我国陶瓷市场必定遭受重创,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我国陶瓷行业在这几年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其原因就是用于出口的陶瓷占国内产量的份额比较小,国外市场的动荡不会有太大影响。 但是,国际市场广阔,有效地 开发 国际市场对于我国陶瓷行业意义重大,我国陶瓷行业却因为反倾销而在国际市场上难有大的作为,严重阻碍了国际市场的拓展,这值得我们关注。 陶瓷行业出口量连年递增,即使是 2020年金融危机爆发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一定的增长,那么量增的同时,出口额度变化是怎样的。 下表 2020~2020年出口量和出口额: 表 我国建筑陶瓷行业 2020~2020 年出口量与出口额情况 年份 出口量 /万平方米 出口额 /万平方米 8 数据来源:中国轻工业网,陶城网 , 《我国建筑陶瓷产业形势分析》 , 通过查看陶瓷行业出口量与出口额的增长趋势图和年增长率可以从侧面说明近年来反倾销数量快速增加与陶瓷行业出口价格的 关系。 本文将通过表 所给数据作图如下: 对表 中的数据作图如下: 图 2020~2020 年我国陶瓷行业出口量与出口额 资料来源:表 对图 作 2020~2020 年我国陶瓷行业出口量和出口额增长速度图如下: 2020 15529 5319 2020 12498 32495 2020 20650 52193 2020 31723 83986 2020 42083 118012 2020 54383 170938 2020 59017 213090 2020 67096 271062 2020 68552 286225 2020 86729 385121 2020 101533 476446 2020 108624 635213 2020 114327 789424 9 图 2020~2020 年我国陶瓷行业出口量和出口额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表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陶瓷行业的出口量和出口额都在保持增长,即使在 2020年全球金融危机时,陶瓷 行业 也保持一定的缓慢增长速度。 从整体看,出口量的增长速度普遍快于出口额的增长速度(近些年由于产业的升级,企业产品品质的重视,出口额的增长速 度加快,出口量与出口额能够保持大致相似的增长速度,这也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也让我们看到了国际反倾销产生的积极方面),这就说明陶瓷行业存在量增价跌的现象,这也是引发国外反倾销的原因。 在反倾销调查时应诉不积极且形成示范效应 在实际遭遇反倾销调查是,我国大部分企业选择了不应诉。 比如 2020年印度向我国对其出口的釉面砖陶瓷进行反 倾销 调查,涉案企业有近百家,然而积极应诉的仅仅有萨米特,新中源,宏陶等几个企业。 最终应诉几家企业获得零关税,而没有参加的 120多家陶企被征收每平米 130卢比的惩罚性关税。 其实,因 为陶企不积极应诉,早在 2020年就已经败走印度。 2020年印度首次对我国陶企进行反倾销贸易调查,至 2020年终裁,竟然没有一家国内的陶瓷企业应诉,我国陶企被无端地征收为期 5年的反倾销税, 大部分 企业退出印度这样大的市场。 过去的反倾销事件非常明确地说明企业没有积极参与直接导致反倾销的败诉,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左右着各个陶瓷企业 的 行动,让它们宁可受罚也不主动参与反倾销应诉 单个企业出口量较少且参与应诉的成本高 我国陶瓷企业对某一国家地区出口总量可能很多,但是对于单个陶瓷企业,它出口到该地区的陶 瓷可能会很少,甚至有 许多 企业仅仅刚刚进入该国市场,出口份额相对于总的出口额或者总产量少之又少, 因此很多企业觉得,花很大的时间、精力与金钱应诉反倾销可能不值得。 企业在反倾销调查中填写调查问卷,会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调查,雇佣会计师和律师等等,这可能要花 10 费 50~100万元,而这对于许多中小型的陶瓷企业来说是比较大的成本,许多企业选择放弃参与反倾销调查,而放弃的企业也就往往意味着退出某国市场。 众多企业存在“搭便车”的现象 现实中由于中小企业众多,很多 企业 会在反倾销时选择观望,由受损较严重的大型陶瓷公 司代替自己花费资金应诉。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进行分析。 假设出口某一类陶瓷产品的厂家为 iA 、 2A 、 3A , ........ nA ,这 n家企业代表了该类产品的所有出口量,以及在面临反倾销时 的诉讼个体全集。 用 R代表在积极应对反倾销后胜诉,不产生任何惩罚性关税的利益总和。 用 if ( i = 3......N )表示企业 iA 在反倾销无效时,所获得的利益在总利益中所占的份额。 那么 ir = if R 代表单个企业 iA 在反倾销无效时获得的个体利益。 用 iM 代表单个企业 iA 对反倾销所付出的货币贡献,即在应对反倾销时所花费的资金费用。 同时通过企业的积极应诉,所遭遇的反倾销无效的概率为 P ni iM1=P  M ,表示反倾销无效的 概率和相关企业总的投入资金有关。 最后我们根据现实作出 假定,即所投入的资金越多,国外对华的陶瓷反倾销案件有效的可能性越低,所以有 dmdp 0。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企业 iA 在出资 iM 时所获得的期望利益: i  P  ni iMM 1if R  iM ( ) 我们可以得出 dMdi 0,说明单个企业在反倾销案件中所获得的利益随着投入应诉反倾销的总的货币资金增加而增加。 同时,我们可以求出相应的公式,即iiM idMdP if R  1 ,我们无法简单判断iiM 是大于零还是小于零。 但是依据现实情况我们可以判断单个中小型的陶瓷企业所占的出口份额 if 非常小,它对反倾销胜诉的概率也是极低的,即 P ( iM )非常小,相应的整个 dMdi if R 也非常小,所以往往iiM 0,也就是说单个企业的货币支出和它的个体利益是相矛盾的,结合之前总体货币支出收益的正相关与单个企业支出收益的负相关得出在现实中,由于 11 我国陶瓷行业中小型企业偏多,缺少可以领导行业发展的大型企业 ,所以大部分陶瓷企业选择不应诉不投入资金,如果败诉,那么获得的是大量利益的流出,如果胜诉那么将获得总值为P  ni iMM 1if R ( iM  0 )的利益。 企业对反倾销缺乏认识 许多陶瓷企业对反倾销的认识不足,对反倾销的具体程序了解的不够深入,使得陶瓷企业在遭遇反倾销时不能有效的应诉。 从 国外开始对陶瓷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起,国内陶瓷企业就很少积极了解情况,聘请专业的会计师和律师,也不清楚具体需要提交哪些资料文件。 填写调查问卷是反倾销立案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同 时,填写问卷设定有一定的期限,我国众多陶瓷企业往往会错过填写问卷 的 时间,就算参与填写问卷,也因为填写的资料不符合要求,提交的资料不齐全而在应诉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 企业缺乏独立自主的意识 大部分 企业习惯于 通过 政府 的 主管部门 或陶瓷的 行业协会出面组织 应对反倾销的 工作, 但事实上,陶瓷反倾销的应诉 主体 是企业自身,只有每个企业认真对待,才可能最大可能地减少反倾销对自身以及陶瓷全行业的影响。 有关部门 或者行业协会 对反倾销的组织工作主要 从两点出发 , 第一是对反倾销发起国的陶瓷产业损害程度进行抗辩 , 这需要 聘请 反 倾销发起国家的律师对该国的相关法律进行分析,同时熟悉了解发起国内部陶瓷产业的信息。 这一方面的工作量大,所花费的资金高,对于大部分中小型陶瓷企业的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