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指标之一,这一指标我国将近日本的 10 倍。 大量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在 5%以上时,交通事故数量就会保持上升势头;经济发展速度低于 5%时,交通事故数量才会下降。 而我国近几年 GDP年增长率都在 8%左右,而且据预测,在未来近 5 年内,我国的 GDP 年增长率都会保持在 5%以上。 结合近几年我国交通事故数据,我们可以说,我国正在交通事故不断增长的风口浪尖上,交通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 共 51 页 第 9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中外道路交通安全和状况对比分析 我国 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及伤亡人数持续高速增长 我 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数、受伤人数及 死亡人数在发达国家都下降的时候却处于上升趋势。 随着经济的增长,我 国国民的购买力逐年增强,道路上的交通量持续快速增长,而相应的道路建设与交通管理很难跟上交通量增长的步伐,必然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持 续增长。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很高,但人均拥有机动车数量却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而汽车产业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机动车保有量也会有更高的增长速度,如果不加快道路建设步伐及强交通管理,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仍 将保持与世界总体趋势不协调的增长趋势。 下面是世界主要国家 2020— 2020 道路交通事故数据: 表 13 事故起数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美国 6181000 6159000 5973000 6024000 5811000 英国 213043 203709 196141 187115 176819 德国 339310 336619 327984 335485 318711 日本 962191 933828 886864 832454 766147 中国 517889 450254 378781 327209 265204 表 14 死亡人数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美国 42836 43510 42708 41259 37261 英国 3368 3336 3297 3058 2538 德国 5842 5361 5091 4949 4477 日本 7358 6871 6352 5744 5155 中国 107077 98738 89455 81649 73484 事故死亡率及事故严重性呈下降趋势,但绝对值仍 远高于发达国家 ( 1)万车死亡率 从万车死亡率来看,中国在逐年递减,从 1994 年的 人 /万车降至 2020 年的 人 /万车。 中国的万车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是因为中国的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大于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增长速度。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要高出几倍甚至是10 倍以上。 下面是 2020— 2020 年各主要国家万车死亡率数据: 表 15 万车死亡率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 共 51页 第 10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美国 英国 德国 日本 中国 ( 2)伤亡人数比 衡量事故严重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事故受伤人数与死亡人数之比。 中国的受伤人数与死亡人数之比从 1994 年的 : 1 增加到 : 1,说明中国道路交通事故的严重性有所降低。 但是和发达国家比较而言,中国的道路交通事故严重性同样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这从几个发达国家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数与死亡之比可以看出:1998 年美国是 : 1,日本是 : 1,英国是 : 1,德国是 : 1,意大利是 : 1,法国该指标与中国最接近,但仍是 : 1。 ( 3) 10 万人口死亡率 中国的 10 万人口死亡率低于发达国家。 从这一点来看,似乎中国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要“好于”发达国家,其实不然。 中国目前城市化程度很低,有将近 8亿国民在农村居住。 而中国农村的交通普遍比较落后,道路上机动车辆很少,鲜有交通事故发生。 中国城市化程度正在迅速提高,因此可以预见,几年后中国的 10 万人口死亡率将随着道路交通死亡人数的增加而达到甚至超过某些发达国家的指标值。 下面是各主要国家道路交通事故数据: 表 16 10 万人口死亡率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美国 英国 德国 日本 中国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国外研究状况 关于高等级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的研究国外研究最早,开始时采用的都是单因素理论,即把事物归结为某一因素引起,且偏重人的因素,随着研究的开展,发现大量事故并非是由一个因素造成,由此单因素 理论逐渐发展成为多因素理论,该理论认为在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中,应从人、车、路三方面因素着手,后随着系统理论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 共 51页 第 11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的发展国外 在上世纪 80 年代提出了系统致因理论,该理论以系统的观点对引起交通事故的众多因素及其关系进行研究,该理论随后成为道路交通事故分析的研究的主流方向。 道路交通事故单因素致因研究发展 ( 1)人的因素 一位日本学者就驾驶员的性格特性、驾驶员的注意力和视力、驾驶员的视野、色彩感和眼睛适应性、驾驶疲劳与饮酒驾车等方面因素引起事故产生的成进行了研究,从而确定了驾驶员生理和心理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Yasuo Mori 对日本的老年交通参与者与交通事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给出衰弱的生理状况使得老年驾驶员的驾驶技能下降的结 论。 美国一学者分析了 907 个 21 岁以下青年驾驶者的饮酒驾驶行为与事故之间的关系,发现饮酒驾驶和由驾驶行为造成的交通事故有密切的联系。 进一步分析表明饮酒驾驶引起的事故率要比不饮酒驾驶引起的事故率高出 倍, 2020年在美国加州和佛罗里达州邀请了 14985 驾驶员进行 一项实验发现,当驾驶员血液酒精含量为 ,发生碰撞的危险显著增加。 无疑在对人的因素促使道路交通事故产生方面国外研究较深入,对驾驶员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与交通安全关系分析的较透彻,但缺陷在于研究时只单独考虑人的因素,没有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对交通事故的影响,从而使研究成果的应用受到限制。 ( 2)道路条件 在道路条件促使交通事故产生方面,俄罗斯学者 B amp。 巴布科夫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大量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公路的交通量、车道数、视距、曲率半径等道路几何特征与交通事故的关系进行了规律性分析,确定出不同的平纵线型指标、道路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尺寸、视距、路面摩擦系数及平整度等指标的事故影响系数,进而根据这些影响系数分析事故产生的道路条件成因,进行事故多发点鉴别。 随着交通条件的变化,由于事故发生受其他因素影响,这些事故影响系数现在已经不能表示出道路交通 事故发生的实际规律。 但可以根据各个国家的道路实际情况,对事故影响系数进行修正。 ( 3)交通条件 美国小汽车多,在道路上行驶易形成连续交通流,因此,美国学者开展了交通条件引起道路交通事故产生的研究较多。 比如 Mohamed , Radwan分析了大量交通流、行车速度、狭窄通道等道路交通条件因素与道路交通事故的关系,依据该关系提出了具体事故改善措施; ,分析了在自由流状态下,速度、限速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关系 ,强调了限速的重要性;Ruediger Lamm 研究了道路设计、驾驶员行为、驾驶动力特性和交通安全的内在关系,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 共 51页 第 12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提出了交通安全标准和道路设计的目标,即设计的连贯性、行驶车速的一致性和驾驶的动力协调性; , 对在自由流条件下两块板城市道路的车速、车速限制和交通事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车速限制与速度分布之间的关系模型。 上述各学者对不同交通条件引起道路交通事故的产生做了分析,各自提出了不同交通条件下的道路交通事故改善措施,但由于研究过程中对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考虑的较少,致使其改善措施的建议应 用受到限制。 总之,国外在道路交通事故致因单因素分析上做了大量研究。 突出强调了某些单因素对引起交通事故的重要影响,但都未确定这些因素引起事故发生的作用程度,总体上都没有从系统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其研究成果的应用受到限制。 道路交通事故系统致因研究发展 20 世纪 70年代,印第安纳大学组织领导一次多层次的事故调查分析。 这项研究包括 3 个层次,层次一是交通警察事故报告和事故数据分析;层次二是事故现场调查;层次三是具体案例发生的深入调查。 事故成因分析由事故现场调查小组和事故发生的深入调查小组负 责。 1990 年,在荷兰道路交通委员会的组织下,应用系统分析方法,通过现场事故调查,荷兰学者对一起与大雾有关的交通事故进行了系统成因分析。 最终确定了这起交通事故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具体分析过程如下:道路上车流密度大,车种混杂,很容易导致交通流的紊乱,在某个地区突然大雾笼罩到公路上,引起了驾驶员的各种反应,由此造成速度的不同变化,速度的不同变化成为连续碰撞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该研究时一次成功的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分析交通事故微观成因。 但在所得的结果中,只给出了事故产生的过程,没有确定事故的成因层次、主要原因和次 要原因。 美国一学者,通过现场调查 150 例事故案例,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理论的道路交通事故系统分析方法。 2020 年,丹麦一个道路交通事故综合调查小组进行了两年的道路交通事故调查 ,对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他们通过现场调查 ,采用系统致因方法分析了 17 个严重的正面碰撞和 17个左转相撞。 该研究认为正面相撞主要是超速驾驶、酒后驾车、引用非法药物驾驶;左转交通事故主要是因为驾驶员的注意力不集中造成。 该研究只对这两种交通事故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成因分析较具体,但同样没有事故发生的层次成因,主要和次要原因及事故成 因的比例结构。 2020 年,还是丹麦这个研究小组对卡车事故进行了调查,认为卡车事故主要是由视觉信息不足和超速行驶造成的,同时还指出不系安全带是造成事故严重的重要原因。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 共 51页 第 13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对策研究 国外在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对策研究上取得很大发展。 其预防对策主要集中在人、车、道路三个要素的安全控制上。 关于对人的安全预防对策从驾驶员驾驶技术、驾驶行为、驾驶注意力及驾驶错误、驾驶适应性四个方面进行提高。 道路方面的预防对策集中在道路线性设计一致性和改进所有的道路线形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坡度、顶坡、曲线段、交叉口和桥梁。 提出增加车道的宽度,改进路肩的宽度和类型,改进路侧、边坡和桥梁宽度、平面曲线、视距、交叉口、路缘带、道路表面的设计状况。 机动车方面的预防对策集中在机动车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标准上,需要提高改进的生产质量包括:机动车结构和设计、可靠性、经济性、建造错误的减少、长度、宽度、维修、驾驶紧急救护系统、安全装置、驾驶强度可靠性、刹车系统、乘客的保护。 此外国外对驾驶饮酒和药物的使用进行了对策研究,提出了一些减少酒精。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品的反倾销被称为 ”史上最大的陶瓷反倾销 ”案件,曾有媒体评论说我国陶瓷市场必定遭受重创,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我国陶瓷行业在这几年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其原因就是用于出口的陶瓷占国内产量的份额比较小,国外市场的动荡不会有太大影响。 但是,国际市场广阔,有效地 开发 国际市场对于我国陶瓷行业意义重大,我国陶瓷行业却因为反倾销而在国际市场上难有大的作为,严重阻碍了国际市场的拓展,这值得我们关注。
土地和新建房及配套设施的成本 (房地产开发成本),包括 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开发间接费用 ③ )开发土地和新建房及配套设施的费用 (房地产开发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 ④ 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是指在转让房地产时缴纳的营业税、城建税、印花税。 转让房地产交纳的教育费附加也可视同税金予以扣除。 财税字 [1995]048
涨的实质。 本文期望能为人们进一步寻求上述问题的答案提供一些有益的视角。 2 1 概述 房地产价格的定义及形成 房地产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固着在土地、建筑物上不可分离的部分及其附带的各种权益。 房地产由于其自己的特点即位置的固定性和不可移动性,在经济学上又被称为不动产。 可以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土地 、建筑物、房地合一。 在房地产拍卖中,其拍卖标的也可以有三种存在 形态,即土地(或土地使用权)
圈 3 由油缸控制同时与齿圈 齿圈 2 啮合时,实现固 定角度的定位及锁紧,定位精度达 2’以内;当齿圈脱离,摩擦环处于锁紧状态时,可实现任意位置的锁紧;当齿圈脱离,摩擦环处于放松状态时, B 轴可与其他轴实现联动插补。 图 15数控 B 轴结构 Z 轴形式 ( 1) 机械预载双齿轮消隙。 传动链采用一分二形式,主链的 2个斜齿轮角度相同但旋向相反,分别与二支链斜齿轮啮合。 主链斜齿轮可轴向移动
恢复发展阶段。 在此阶段,我国融资租赁业存在多头监管问题。 银监会根据 《金融租赁 公司管理办法》对具有银行背景的融资租赁公司以及 兼营融资租赁业务的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商务部根据《外商投资租赁公司审批管理办法》对外商投资租赁公司进行监管 ,此外, 商务部 还对中外合资融资租赁公司、内资融资租赁进行监管。 但是由于 1995 年 实行 的 《 商业银行法 》规定,商业银行须从融资租赁公司中撤出股金
劣势 威胁 优势 特点 系统 成本 限制 场需求 需求 然 带动物流需求 ,规模偏小 ,信息系统落后 、服务水平不高,行业集中度低 机会 北京吉利学院 2020 届毕业论文(设计) 6 1.我国第三方物流的优势( Strength) 近年来在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已出现中外运集团、中海物流、中远集团等一批既有规模又有效益并能够有效的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集团。 他们熟知国内物流市场的特点